推荐序(二)
先生给太太的书作序是个技术活。赞扬不到位的风险是挨太太批,赞扬到位的风险是被读者笑。可是尽管有这样天大的风险,我还是特别愿意为马老师的新作《好好养孩子》实话实说一番。
常言说生和养比起来,养为大。的确,孩子呱呱坠地,对于父母来说只是“养”这个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而日常的养,孩子的母亲差不多都冲在最前面。在我眼中,马老师是个特别勇于承担而且善于承担养孩子责任的妈妈。她是一个非常爱孩子的人。落实在行动上,她不仅不怕辛苦(想想每学期周一到周五基本上每天早上6点起床给孩子放音乐加按摩唤醒),而且经常琢磨如何把孩子带得更好。比如,看到许多孩子刚上幼儿园时不适应,她就研究儿童分离焦虑应对策略,并且设计了具体的步骤。结果,我家两个孩子上幼儿园的适应过程都相当顺利。
马老师养孩子这样上心,当然也影响了我。我的职业性质,经常要求长时间、高强度地工作,繁忙是常态。我非常喜欢孩子,但是工作忙起来,也会告诉自己,陪不了孩子也是没办法的事。但是马老师的责任心这个时候隆重出场了。我记得第一个孩子还很小的时候,马老师老是跟我说,孩子的成长需要父亲的陪伴,你一定要想办法多陪陪孩子。唠叨多了,我也越来越觉得很有道理、很重要。于是我只能开动脑筋,深入挖掘时间上的潜力!比如孩子幼儿园运动会和电话会的时间有冲突怎么办?那就电话会的时候到幼儿园外面找个安静的角落打电话,结束后再进去。晚上要谈事怎么办?安排得稍晚一点,等陪孩子吃完晚饭甚至给孩子讲了睡前故事再出去。日积月累,用心找时间陪孩子,孩子回报给了我陪伴他们的无穷乐趣,而我也越来越能找到办法兼顾工作和陪伴。可以自豪地说一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也算基本上做到不缺位了。这一点,需要感谢马老师那段时间持之以恒的唠叨。
一百个家庭,就有一百种养孩子的方法。本书也是一家之言。虽然文中不乏旁征博引,但事实上马老师的感悟和思考主要来自生活中的第一手经验与经历。翻阅本书,相信读者朋友会感到亲切,读到会心处也会莞尔一笑。特别希望读者朋友不吝分享自己的养娃灼见,愿我们在好好养孩子的路途上共同进步!
曹宇
2022年8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