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与儿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小心俄狄浦斯情结

母亲首先遇到的就是这个威胁,这个说法通常用来形容母子关系,而不是父女关系。有多少母亲没有听过这句话呢?“夫人,如果你像这样爱你儿子的话,他会有非常严重的恋母情结!”

○ 名副其实的误解

女性真的应该为她们对儿子的爱和通常所谓的隐秘的保护欲感到羞耻吗?

等我长大了要和妈妈结婚

这句经常从我们的小孩儿嘴里听到的话,反映了儿子对母亲无条件的爱,至少在他说出口的那一刻是这样的。这句话证实了今后大家都会知道的常识:如果小男孩儿会这样幻想,说明孩子在3~7岁时,他与母亲之间产生了一种超自然的关系,这是一种魅力、吸引、诱惑和爱。这种与妈妈结婚的愿望并不令人担忧,它实在很平常。所以为什么要由此想到母爱过度,而不是换一个角度认为孩子借此证明了他的母亲完成了她的角色和任务:教会儿子如何去爱呢?很显然,是大家对两个异性结合这种关系的观念使人感到尴尬。在母子之间确实存在诱惑关系,但这种诱惑是必要的。

在所有母子关系中,孩子的成长都有两个基本阶段:早期诱惑(又叫“原始诱惑”),然后是后期诱惑,也就是如今被每个人所熟知的“俄狄浦斯情结”。

不要怕在儿子面前展现自己的美丽

没有人可以否认婴儿与母亲相遇的重要性。这种相遇永远是不对称的,尤其当孩子是男孩时会产生双重的不对称,因为除了有成人/孩童间的不对称,还要加上男性/女性间的不对称。从出生起,婴儿就对世界开放自我,只是因为器官没发育完全,他还不能自理,也不能感知危险。在这种情况下他可以参照的成人主要是母亲,极为罕见的情况中有可能是父亲,因此婴儿与母亲会本能地建立开放的、生死攸关的关系,这种关系是自然并且相互的。

母亲细心的、不遗余力的照顾才使不由自主的“诱惑”得以产生,这种诱惑被让·拉普朗什称为“早期诱惑”,他这样写道:“早期诱惑与母亲的照顾密切相关,可以填补弗洛伊德关于唤醒生殖感觉的理论空白。”同样,当我们谈论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吸引时,不该混淆概念。这里涉及母爱的本质态度,这种态度让孩子感到被爱,能使孩子回应母亲发送的“信息”。心理现象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构成的,也正因如此,母亲不该怕在儿子面前展现美丽或者以我们所指的意思诱惑他。这种诱惑是为了让婴儿爱自己的母亲,也为了让他向世界开放自我,所以有心理成长上的必要性。

随着孩子的成长,这种关系的转变会经过不同的阶段。最初孩子处于“妈妈是最美的”,与其他小朋友永无止境的攀比、竞争和理想化阶段;接下来,孩子会尊重母亲的权威,这种尊重一部分是源于原始诱惑,孩子不想让母亲失望;在下一个阶段,孩子可能会无意识地感觉亏欠母亲,这种感觉从一开始就会让孩子感到被爱和被欣赏。

俄狄浦斯情结只是俄狄浦斯情结,并不是乱伦

关于所谓的俄狄浦斯情结,还有什么是我们没有书写、证实、重复甚至曲解过的呢?20世纪后半叶,因为人们曲解了某些精神分析学观念,导致了教育建议方面的混乱。如今,所有人都确信他们很了解俄狄浦斯情结。这还让我们回想起弗洛伊德的预感:“我在我自己身上发现了对母亲的爱意,就像其他人一样,还有对我父亲的嫉妒,我认为这是所有小孩子都会有的感情。”说到俄狄浦斯王,这个索福克勒斯笔下的悲剧角色,弗洛伊德认为:“每个听众都是萌芽和想象状态中的俄狄浦斯,在迁移到现实中的梦境实现之前,他会因各种方式的对本能感情的克制而发抖,这种克制将他的幼时状态和现实状态分离。”“在幼时……萌芽中……想象中……禁欲!”我们可以清楚地衡量这对弗洛伊德的精神生活著作的阅读和后续的翻译之间有着多么严重的混淆。

我们至少在两个层面对俄狄浦斯情结有误解。母亲有权把儿子抱在怀里,逗弄他,给他充满温柔和爱意的吻。在这个层面,她没有任何乱伦的举动,而且甚至是乱伦的反面。当孩子说“我长大要和妈妈结婚”这话时可能会产生另一个困惑:孩子和成人在这个问题上存在隐含的区别。很显然,如果一个母亲对小儿子以同样确信的口吻说“等你长大了我要和你结婚”,那我们可以考虑这句话从母亲的角度来看是否意味着乱伦行为。而孩子本身就代表一种不同,我们将这种不同归因于他已经确认的现实原则,因为他说的是“等我长大了”,也就是说这是将来的事,但这句话也可以解释得更巧妙:与父亲的斗争已经暗中开始了。

我们所说的禁欲在本书中的意思很明确。现在或不久后,不论在母亲还是孩子身上,都只有在梦境中才会偶尔出现乱伦的欲望。当然,俄狄浦斯情结和乱伦这两个概念并非毫无关系,而且未表或隐含的表述并不能说明乱伦不存在。尤其在青春期,这种欲望会突然在各个地方重现。当一位母亲对我说她了解她儿子所有的恋爱、情感和性关系时,我确实感到很尴尬。但难道就可因此否认母爱是孩子生理和心理生存的保证,是孩子自爱、好奇心以及与世界、他人交际能力的基础吗?

事实上,俄狄浦斯情结代表母亲与儿子间的依恋,是构成人类心理学的关键。对这个精神分析学概念不准确的理解使人们产生了极大的思维混乱。语言的简洁性作为精神分析学家的借口,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这种混乱,有些人在没有分清涉事情况是事后才觉察到的、关于禁欲的无意识的想象,还是不能以常识解释的对性欲的隐喻,便开始谈论不伦欲望,甚至乱伦。

另外,现今所有的研究员和临床医生一致认为弗洛伊德将诱惑的创伤过于笼统化了,他认为孩子在这种诱惑下变得心理早熟、被动、屈服甚至成为成人之爱的受害者。然而正相反,所有近期的研究都表明了婴儿自出生起就与周围世界,尤其是与他母亲间的相互影响是多么强,这种相互影响加强了主体间的人际关系而非从属关系。

○ 错误观点集锦:关于母亲与儿子的偏见

大家都明白“母爱对于儿子的心理平衡是危险的”这种观点是如何产生的。无论如何,在孩子的幸福或问题上赋予母亲极端的角色,以及儿子的被动性,通常是一系列关于母爱对儿子有危险性的偏见产生的原因。年复一年,这样的态度就会实实在在地导致儿子未来的一系列性格弱点。

他永远不会成长为一个男人

如今的女性理所当然地要求男女平等。这类女性作为男孩的母亲,肯定不希望她们的儿子变成她们摒弃的或者可能见识过的大男子主义的男人。她们最希望儿子成为开放的、自在快乐的男人。如果向她们暗示过于疼爱儿子会妨碍他成为真正的男人,她们会因此感到困窘并且有负罪感。然而我的职业经验让我了解到,妨碍男孩成长为男人的因素更应归结于现实或情感上的父爱缺失,而不是母爱过度。

在学校他会不知道如何自卫

这是以往观点的一种变形,同样反映了“落汤鸡”的形象。懂得如何在课堂上或课间休息时自卫一直是体现男孩阳刚之气的“核心价值”。孩子在这方面的弱势态度会引起一种惯性思维:这都是他妈妈的错!他妈妈把他保护得太好了,所以没有让他认清生活的残酷,尤其是其他孩子的侵犯。只要稍微花点儿时间就很容易看清这种解释是很片面的。孩子害怕男孩间强壮有力的行为,不喜欢带有侵略性的游戏或拒绝争抢皮球、笔袋或者同桌的铅笔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可能因为很腼腆、害怕争吵或者与旁人兴趣不同等,这些表现不能简单地归结成一个男孩与母亲的关系太亲密的假设。

他会变成同性恋

如今,同性恋不会再像过去一样引起拒绝、耻辱或嘲笑。可无论父母观念多么开放,他们还是会恐惧孩子成为同性恋。在那些童年时就被同性吸引并且青春期更甚的男孩身上,我一直能感到他们在因这个选择而要面对母亲时的尴尬。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与父亲相比,母亲更愿意将孩子的幸福放在第一位,从而更能接受孩子是同性恋的事实。

反之,即使人们观念进步了,母亲太爱、太庇佑或者保护儿子会让他变成同性恋的观点依然大行其道。这里我们面对的是最经典且最失之偏颇的偏见,人们故意用几个著名案例维持这个偏见。《追忆逝水年华》的作者对他与母亲让娜·普鲁斯特(Jeanne Proust)的关系有一段著名的描述:生命中唯一的目标,唯一的甜蜜,唯一的爱,唯一的慰藉,就像某位裁缝和某位大布景师的母亲一样。同性恋的产生是因为与母亲关系过于密切吗?我们可对此持最基本的怀疑态度。那些特殊的著名案例并没有普适价值:关联性不能等同于因果关系。一个有早熟女性特征的男孩很可能让母亲心中有一种与面对更阳刚的男孩时不同的态度。所以人们为什么总是混淆因果关系呢?

他会爱上一个牵着他鼻子走的女孩

确实有些男人习惯被他们遇到的小姑娘或年轻女人控制,就像有一些男人特别依赖与其生活在一起的女人一样。难道这也是抚养他们长大成人的母亲的错吗?控制欲很强的女人确实有,就像有控制欲很强的男人一样,但是作为母亲,她们对儿子的态度通常是不同的。她们身上的母爱好像可以平衡她们对其他男人的专制倾向。

他会找一个像他母亲一样的老婆

在这类陈词滥调的集锦中,母亲对儿子极度的爱恋让人担心这会在儿子的心灵和精神上留下一种图像般极强的印记,这种印记会让儿子在今后的人生中只能与遇到的所有女人重复与母亲的关系。的确,我们偶尔会在朋友的妻子或者伴侣身上发现他母亲的某些特征,尤其是性格特点上,但在我看来这个事实足够普通,因此不能只怪罪母亲。这真的证实了母子之间著名的幼时俄狄浦斯情结会贯穿孩子一生,并深入持久地存在吗?我想到了20世纪80年代一位很有声望的精神分析学家的看法,他曾在公众面前宣称离婚是最好的结果,因为在第一段婚姻中我们一直在寻找母亲(对男孩来说)和父亲(对女孩来说)的替身,只有在这第一段关系结束后我们才能开始自由地寻找伴侣。如今,我们已不该在这种让母亲充满负罪感的俄狄浦斯情结的借口前停滞不前。

按照统计学观点,即使将各种情况考虑在内,无论男孩还是女孩,由于一种“自然的基因吸引”,我们在更大的概率上会爱上一个与我们相似的人。母亲在孩子童年时期培养孩子的方式上并不负全部责任。无论如何,如果儿子的心理上在他母亲与他今后会爱上的女人之间产生了某种无意识的认同,那是因为他的母亲也是爱他的女人:所有人都赢了!

他永远都长不大

看起来这是最有逻辑性的观点:如果母亲在儿子的生活或精神上影响或存在感太强,那儿子某种程度上有永远长不大的可能。但人们是怎样摆脱童年的呢?为了成为一个能应对生命中各种决定和重要选择的成年人,难道他不应该与童年永别,放弃人生初期父母特别是母亲用温柔的爱和保护营造的虚幻天堂吗?我们很清楚一些母亲过于保护孩子的态度可能会让孩子怀念那个已经消失的儿时天堂,但我们不能过于武断地下结论认为这会阻止母亲以她们领会的方式,即尽可能本能和自由的方式爱儿子。

母亲有爱孩子特别是爱儿子的权利。就算禁止她们爱儿子,她们也做不到,只能让她们尽可能不要有毫无意义且往往毫无根据的负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