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周武王: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王朝
作为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久的王朝的开创者(800年),周武王的知名度完全对不起他的千秋功业。
哪怕在自己的国家,大家听说他,也仅仅只是借了影视化的《封神演义》的东风,知道了“武王伐纣”中的那个继承老父亲遗愿、带领大家灭商的姬发。其他还有什么,完全是模糊不清的。
周武王,还真是憋屈。
周朝不仅是中国的一个时代,更是华夏文明几千年的奠基者,开辟了中国古代王朝的样板和格局。同时,底层老百姓的行为准则、价值观的形成,内里也都有着周朝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精神。
给周朝吹一道多亮丽的彩虹屁,都不为过。
古人从历史典籍找印证自己的话,从周朝找;借用的名人名言,百分之八十出自周朝;历代帝王学习的书,出自周朝;现今一半的成语,也产生于周朝。中国几千年来最受社会尊重的圣人孔子,也是在那个时代发出了那么多振聋发聩的声音。包括今天大家日常生活里的很多风俗习惯,其实也都源远流长。比如,递利器给别人,尖锐的一头必须朝向自己、接待客人不能老看太阳(时间),这是赶客、吃饭的时候不吧唧嘴,不把盛多了的倒回去……没想到吧,你其实那么有文化,日常的举手投足,可能都展现了2000多年的文化。
尽管中国总是一次又一次改革,一次又一次想汰旧换新,但历史的记忆就这样深深烙印在人们脑子里,于是,历代走在时代前端的先驱所做的,也只是把这个古老的帝国进行修葺、增补,使新观点和旧道德结合,产生一个“新”的真理。所以,我们血液里就有祖宗的基因,我们所学的道理,为人处世的准则,也都有周朝那个贵族社会中君子的影子。
而这个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时代基因,都是周武王和他所带领的团队翻开的。
周武王是周文王的二儿子,按周朝制度,本来天下重担是落不到他身上的。立嫡立长正是周朝定下的规定,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周文王的长子伯邑考,没有得到老爹的认可,而把周发推上了历史舞台。
这其实也不奇怪,在干革命大业中,规矩可以给现实让步。周朝开始的那几代,经常是这样的操作,比如周文王的爹季历就是家里的幼子,周朝老祖宗古公亶父看好孙子周昌的能力,想传位给季历,让他顺延到孙子身上,于是,武王的大爷太伯和二大爷仲雍就手拉手跑出去创业,把继承权让给了小弟。按此推理,应该也是武王发的能力卓越,胜过了大哥,因此被选为了接班人。(第一次记载文王舍伯邑考立武王的是《礼记》,后来小说家给了伯邑考一个悲惨命运,被纣王剁成肉酱了。)
文王把整个家族大业,以及被商王朝欺负而主动来认大哥的小弟们的命运,交到了武王手里,于是,武王一辈子的小目标,就是翻身把歌唱,取代血腥的商朝。
当然,在此之前,文王也帮忙积累了不少好评和人脉。商朝有两个小诸侯,一个虞国,一个芮国,两国发生了争端,吵了八百架双方仍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听说周部落的西伯昌很有道德,人称行走的人间正义,于是两国人跋涉了山山水水,来到了大西安。刚走进周部落境内,俩人就后悔来了——只见周人耕田的互相让田界“这是你家的田”“不,是你家的田”,老百姓也以长辈为尊,大家都在上演民间大型谦让活动。俩人对看一眼:“我们争的,正是周人鄙视的,走吧,还去找啥西伯昌,别丢人了。”光是走到周境内,就化解了一场争论,可见周部落在文王带领下多么真善美。
到武王的时候,已经有好几百个小村长投靠周朝了,甚至商朝的大臣都像《封神演义》里一样,陆续弃暗投明。
所以,工作五十年的文王已经铺陈了一条水泥路,只等儿砸开干了。
尽管如此,武王发也不敢轻举妄动,毕竟商朝是个统治了600年的古老王朝,软硬实力都比周以及他底下那么多小玩家强无数倍,就像老鼠打蚂蚁,完全是绰绰有余的。所以,他需要等,等武力值爆表的纣王自己作死。
比了九年耐力,武王终于集结人马,在盟津搞了一场大阅兵后,宣布起兵反商。诸侯听说要搞事了,纷纷派人来汇合,表示要出一份力。关键时刻,武王又勒紧缰绳,说天命没打招呼,现在还不是时候,让大家各回各家先等等。
与此同时,商王朝大臣听说西部暴动,纷纷出面劝纣王做个人,结果自信心爆棚的纣王根本不听,他对这些老牌贵族也很鄙视,只想重用自己看得上的人才,于是,纣王杀了自己的王叔比干和九侯,另一个叔叔箕子连忙采取装傻卖萌策略,也没逃过纣王的关禁闭。其他大臣看到老大的亲叔叔都是这下场,哪个还敢哔哔一句?这就又开启了一波人才跳槽运动,连商的太师和少师都抱着他们吃饭的家伙往周部落跑了。
见他们把礼器乐器都搬来了,武王终于召集诸侯松口了一句“开打”。
太师和少师在商周兼职搞音乐,是大型文艺晚会的艺术总监,千万别小看这点,那会儿重视礼乐,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而无论是祭祀祖宗还是打仗,都需要有隆重的乐队伴奏。日常生活里有这些乐器在,更代表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有足够的悠闲享受艺术生活。所谓马照跑,舞照跳嘛。现在连一个王朝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都缺失了,商朝,已经是个身轻体柔的女孩子,只需要有人伸手去推倒一下了。
武王出动战车三百辆,虎贲三千人,穿戴甲胄的战士四万五千人,终于开启了声势浩大的王朝更迭战。一路上,武王不断给大家催眠洗脑,鼓励打气,什么众人拾柴火焰高,什么一支竹篙,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开动大帆船,同舟共济海让路……整得像个销售部经理。后人把武王的两次讲话总结为伟大领袖语录,取名《太誓》。然后,武王又攻击对手公司,把纣王大骂了一顿,说他业务管得宽,不给别人机会,霸道强势不听别人意见等等,骂得没词了,就硬凑了几条,反正也没人提反对意见。
当武王的联军向商都朝歌进发,纣王虽然主力都在忙着揍别人,也终于抽出70万大军迎战。双方在商朝首都旁的牧野怼上了。结果,不知道是纣王作死得太彻底,还是武王的营销口号太有号召力,商人那边不是意志力消沉不想抵抗,就是意志漂移做了“商奸”,开门迎接周人,反过来倒打纣王一耙。
墙倒众人推,多重背叛下,牛人如纣王也撑不住了。最后时刻,这个曾经的天下共主也不肯向周人低头,纣王骄傲地选择了把自己烧死,至少,保留住了一个天子最后的颜面——我不是你干掉的,是我自己见马克思去了。
完成了小目标后,武王终于松了一口气,这口气一松到底,再没提起来——克商三年,年纪轻轻的武王发就领盒饭了。所以说,人要制定目标,有目标才有动力,没有目标就是咸鱼,而一旦目标实现了,没了新动力驱使,就容易觉得索然无味,不留恋这个人世了。
武王死后,周朝局势发出了高危提醒,商朝遗民蠢蠢欲动,周边的蛮子们也时不时出来打个野,武王的儿子成王诵又才刚戒奶,实在是挑不起大局。关键时刻,跟武王关系最好的四弟周公旦站出来了。周公旦大搞分封,把灭商功臣和亲戚们都派到各地坐镇,让大家形成把野人挡在外面,把祖国保护在最中央的地理局面。
这种分封法,至少保证了周王朝几百年的历史走向。
下面,您的祖宗已就位,800年的周朝开始了!
《史记》原文: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距武王。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以大卒驰帝纣师。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纣走,反入登于鹿台之上,蒙衣其殊玉,自燔于火而死。武王持大白旗以麾诸侯,诸侯毕拜武王,武王乃揖诸侯,诸侯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