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事会发生:激发反应弹性
当我们面临来自外界的困难或压力,比如遭遇车祸、罹患重疾、夫妻离散、痛失亲人等,或者当有其他人遭遇突如其来的变故而向我们求援时,我们的第一反应通常是改变一些外部条件来尝试解决问题,而且觉得这种方式理所应当。当我们被一些无济于事的失败反应折磨得内心苦闷不堪时,会说:“我要是早些意识到这一点就好了。可惜,可惜,可惜!”即便如此,我们通常仍然专注于解决“无关紧要”的外部问题,从而让自己感觉充实,得到安慰。
当然,在我们有能力改变外部环境的情况下,积极发挥生活技能,利用生存资源和处事智慧去正面迎战十分重要,也无可厚非,但当我们面对困境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则更该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中学习真正地妥善应对。这就是心理韧性的一个方面。这些都是理想的、必要的,而且十分有益的内容。与关注外部环境同样重要的是,我们要如何感知和回应“内在”的东西——如何承受外部压力和抵抗焦虑,如何做出合理妥当的决断,如何应对那种由眼前事件引发的过去某次危机的隐形记忆,这些痛苦的潮水会在一瞬间翻涌出来,强烈的压迫感似乎要将我们击垮。我们的感知和反应能力是决定或评估我们心理韧性和复原力的一种最重要因素。
在讨论一个人应对压力的能力之时,首先要区分3种不同的支持来源:第1种是外来的助力,尤其是社会给予的支持;第2种支撑力量是个人的心理资源,包括智力水平、教育水准以及其他相关的人格因素;第3种则是一个人应对压力的适应策略。在这3种因素中,适应策略不但能改变压力产生的效果,也最具韧性,可以完全由自己控制,因此最为重要。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 zentmihalyi),《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因此,本书的信条是:“态度决定问题。”[为了这句话,我要郑重地向我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莫门托学院(Momentous Institute)的同事弗兰基·佩雷斯(Frankie Perez)表达深深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