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总是因为那句话而受伤的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人们关注心理学的原因很简单。那个人为什么会那样?我的心为什么会这样?这些都是因为想理解对方、想了解自己,进而希望对方能够理解自己的心。一旦理解对方,那么自我受到的伤害也会减少,但理解对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理解他人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换位思考”。虽然不想承认,但如果去看看那些深深地伤害自己,像仇人一样老死不相往来的人,都是以什么立场在看待事情,肯定会有能理解的地方。“伤害”其实是源自对一件事极度主观的诠释。

有些话会让人感觉像心上插了一把刀,血流个不停。在同样的情况下,有些人会说“那个人伤害了我”,但也有些人会说“那个人对我造成伤害”。这两句话虽然是同样的意思,却有着微妙的差异。前者明确指出对方是“有意图的加害者”,自己是“被害者”;后者则保留了些许余地,表示对方可能有,也可能没有伤害自己的意思。这表示因为自己的心很痛苦,所以也可能是由于太敏感而觉得受伤。

过去认为“是他对我造成伤害”的事情,等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再回头看,经常会发现是因为当时太没自信,当时身体状况不太好,当时家中有一些事而变得敏感、不愿意交流等,甚至有些人在当下因为心里太难受而切断人际关系,后来却后悔、道歉。

有些人甚至在过了一段时间后鼓起勇气问对方,才惊讶地发现对方根本没有伤害自己的意思。我也遇过不记得自己曾说过什么伤害对方的话,但对方觉得受伤的情况。即使对方没有意图、我自己没有意图,但还是会像射出毒箭一样,让彼此的心不停淌血。

这时候,只有真心的道歉才能让对方的伤口愈合,为此我们必须鼓起勇气。但若鼓起勇气表达真心,仍然无法恢复关系,那也没关系,只要想“我们的缘分就到这里吧”,然后结束这段关系。重要的是,鼓起勇气表达自己的真心。如果关系真的结束了,那么自己也已经在关系中尽力,就不需要后悔。即使不是现在,等到时过境迁,对方或许会再度敞开心门。

如果对方来道歉,说是自己太小心眼,你只需要一笑置之。有了这样的经验,我们就能渐渐维持成熟的人际关系。

这无关性别、年龄与职业,每个人都会想要学习“如何在关系中不受伤”。但不受伤是不可能的,因为在人际关系中,每个人都会受伤。人们总是会以自己的标准来看待他人,如果不练习从对方的立场来聆听他的话,那自己的心就会变成地狱。受伤也是一样。有些话意外地容易伤害对方,但之所以会受伤,其实是因为用主观观念来“诠释”这番话。

我们需要练习如何宽容地接受彼此给的伤口。恐惧人际关系的人都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总会把一次的失败看得很严重,并套用到所有的情况中。

“我不懂得经营人际关系,再怎么用心经营,迟早有一天还是会结束。我实在对人没有信心,很害怕跟人相处,人际关系真的让人很累。”很多人都会抱持着这种想法并拒绝交流,但其实我们每天都会跟他人相遇、道别,这辈子可能认识上千甚至上万人,但绝不能因为与其中的少数人发生冲突,就认为这是人生中普遍会发生的事情。

人际关系出现问题,其实就如同开车上路发生擦撞,可能是因为对方的过失而擦撞,也可能是因为自己的不注意而撞到前车,或是因为双方的过失导致这次的意外;有时候则是双方驾驶都没有错,但当下就是一定会发生意外的状况,像是天意。而在人际关系中发生的冲突,其实就像这样。我在与因被学校、社会霸凌后产生创伤、害怕社会生活的咨询者谈话时,经常能听到这样的描述:“每个人都讨厌我,我总是被霸凌,我不想再受伤了,一个人比较自在。”

在第一份工作中,因为人际关系而饱受煎熬的人,到下一份工作时也常会感到痛苦。“我好像不太适应职场生活,职场上的人际关系总让我感到痛苦。”出了一次意外,之后就会每天出意外吗?会一辈子出意外吗?不是的。过去曾经发生的事情,就只是过去的事件而已。即使发生相同的情况,会感到痛苦大多是因为当事人产生畏缩、想逃跑的念头。

讨厌独自吃饭的人,某天因为太想吃冷面而单独前往冷面店。虽然他鼓起勇气一个人吃饭,没想到这天的餐点实在太难吃了,于是他想:“啊,看来我跟冷面没有缘分,我是不能吃冷面的人,以后不要吃冷面了。”

这间店的冷面不好吃,难道就代表全世界的冷面都很难吃吗?一旦认定自己跟世界上所有的冷面都没有缘分,那就会错过可能吃到美味冷面的机会。明明还有很多机会,只是因为当天运气不好,所以吃到不好吃的餐点罢了。

对于人际关系的恐惧,常来自“偏见”

如果内心产生“或许大家都讨厌我”的不安,那么在人际关系上就会总是战战兢兢。即使别人真的讨厌自己,也不需要因此太难过,只要当成是对方的偏好就好。人生在世,总会遇到几个莫名就是讨厌的对象,因为个性不合,即使彼此没出什么问题,也还是会讨厌对方。

我觉得烧酒很难喝,所以不喝烧酒,甚至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人会喜欢喝这么难喝的东西。但有天烧酒跑来跟我哭诉:“我对你做了什么?你明明很喜欢啤酒啊,为什么要讨厌我?”

这样的“烧酒”有个问题,那就是“他”陷入了“每个人都必须喜欢我”的自恋情绪中。

“原来你不喜欢烧酒啊?我很好喝耶!也有很多人喜欢我更胜啤酒。没关系,讨厌烧酒只是你个人偏好而已。”这样才是健康的思维方式。如果经常在人际关系中受伤,容易对一句话或一个表情过度反应、伤心,那或许是因为没能告别曾经受到的伤害。请不要把曾经受到的伤害,套用在人生中每一件事情上。

过去的伤害、绝望、缺失所带来的被害意识,会使我们将自己的责任转嫁给他人,会责怪家人、责怪他人、责怪整个世界,万念俱灰。心理学将这种想法定义为“被害者角色”。当事人在每一段关系中都把自己放在被害者的位置,会刻意回避自己的责任,仅从对方身上寻找让自己痛苦与不幸的原因。

只要回想最早遭受挫折的时期,回忆起当时的经验,并具体地重新诠释之后,就能产生新的经验。我们应该抛开“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对我亲切”的想法,因为这是一种幻想,这样才能避免因自我期待过高而导致受伤的情形发生。

之所以会有“那个人好像讨厌我”“那个人讨厌我怎么办”等恐惧的心情,是因为对“拒绝”有恐惧,这样的恐惧成为不安,不安则会使我们开始看人脸色,进而被这段关系牵着鼻子走。而对这样的关系感到疲惫之后,便会开始拒绝经营人际关系。

仔细观察对人际关系的研究,会发现其实可以总结成:“实际上讨厌我的人,比我想象中少。”认识到这个事实非常重要,当心中涌现莫名的不安与恐惧时,请大声地念出上面这句话,这有助于练习“下定决心”摆脱恐惧。

我们虽然会被他人伤害,但也能从他人身上获得疗愈。如果你心中还留下难以忘却的伤痕,如果一想起或面对那个人的脸,就让你心跳加速,整天坐立难安,那就试着与更好的人见面,来填补这份空缺吧!

如果有能理解自己的心、待在一起感到很轻松的对象,那不妨传信息或打电话给对方:“我突然想到你,所以才打电话给你,想听听你的声音。你吃饭了吗?过得好吗?”接电话的人会感到非常幸福,也会以幸福的能量回报你。如果能有5个这样的朋友,我们一定能过得更好。跟越多的朋友交流,那些因人际关系中受的伤,就越容易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