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点儿经济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讲
经济学基本假设

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

《镜花缘》里的君子国

斯密和司马迁

如何保护濒危动物

聪明人

各门科学之间的分野,在于假设不同,它们在各自假设下各管一段,假设就是各门科学成立的条件或者范围。牛顿的经典力学成立条件是物体的运动速度不能接近光速且质量不能太大,超出这个条件,牛顿的理论就不适用;而量子力学没有这个限制,因此经典力学仅仅是量子力学的特例,但量子力学也假定光速不变。所以科学并非现实世界本身,而仅仅是对现实世界的种种解释。

“现代科学之父”伽利略(1564—1642)在比萨斜塔的实验证明,[1]物体的下落速度与重量无关,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相同。这就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物体越重下落速度越快的理论,该理论因为符合大众的直觉认知,从未被怀疑。但伽利略的理论成立却是有条件的:没有空气阻力。如果同时往下扔石块和羽毛,肯定是石块先坠地。那这能否推翻伽利略的理论?不能。这个时候,有空气阻力,而且影响非常大,超出了伽利略理论的范围。但这更不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正确,他的理论没说条件,意思是无条件,什么时候都如此。那么只一个反例即可推翻它,伽利略的实验就是反例。

经济学在什么时候成立?经济学研究人,需要对人的本性做出假设。人是最复杂的动物,人性本善还是本恶,哲学家们几千年都在争论。孟子说人性本善,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却说人性本恶,善是装出来的。经济学不想参与这个命题的讨论。经济学家把人看作自利的,即在给定约束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这是经济学对人的基本假设。它是经济学的基石,不同意这个假设,就不要学经济学。

所谓给定约束,是说人在追求自己利益的时候,不可能随心所欲,而是不得不受到种种客观因素,如时间、金钱、法律等的制约。

善恶是价值判断,不是事实判断。自利非善非恶,不是价值判断,而是事实判断。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情况下的行为,符合这个假设,因此,该假设是可靠的。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说:“人无毛羽,不衣则不犯寒;上不属天而下不著地,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是以不免于欲利之心。”[2]人都要吃饭,不吃饭都活不成,遑论其他。而吃饭就是为自己好,是自利。

他还说:“鳣似蛇,蚕似蠋。人见蛇则惊骇,见蠋则毛起。渔者持鳣,妇人拾蚕,利之所在,皆为贲、诸。”[3]平时害怕这些动物的人尤其是妇人,此时怎么就变得如此胆大?就因为持鳣和拾蚕对自己有好处啊!

市场上,买方追求价格低,卖方则喜欢价更高,不免就要讨价还价,讨价还价就是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是为自己着想。但正因为如此,才有价有市,生产可以持续,生活可以如常。有人可能会说:如果不是这样,而是都为对方着想,生活岂不是更美好?

《镜花缘》给出了答案。第11回“观雅化闲游君子邦,慕仁风误入良臣府”,写唐敖路过君子国,看到了另类的讨价还价。

说话间,来到闹市。只见有一隶卒在那里买物,手中拿着货物道:“老兄如此高货,却讨恁般贱价,教小弟买去,如何能安心!务求将价加增,方好遵教。若再过谦,那是有意不肯赏光交易了。”

……

只听卖货人答道:“既承照顾,敢不仰体!但适才妄讨大价,已觉厚颜;不意老兄反说货高价贱,岂不更教小弟惭愧?况敝货并非‘言无二价’,其中颇有虚头。俗云:‘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今老兄不但不减,反要加增,如此克己,只好请到别家交易,小弟实难遵命。”

……

只听隶卒又说道:“老兄以高货讨贱价,反说小弟克己,岂不失了‘忠恕之道’?凡事总要彼此无欺,方为公允。试问那个腹中无算盘,小弟又安能受人之愚哩。”

谈之许久,卖货人执意不增。隶卒赌气,照数付价,拿了一半货物,刚要举步,卖货人那里肯依,只说“价多货少”,拦住不放。路旁走过两个老翁,作好作歹,从公评定,令隶卒照价拿了八折货物,这才交易而去。

在这个幻想的君子国,一切都反过来了。买家喜欢价高,卖家喜欢价低,都不追求自身利益,反倒为对方着想。如果没有旁边两个见过世面的老者(想必去过小人国。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帮忙,买卖根本做不成。做不成买卖,谁还敢继续生产?而生产如果中断,人可怎么活?

如果这时从小人国来了一个买家,要把货物全部白拿走,君子国的卖货人会怎么做?君子国的做法岂不正中他的下怀,他巴不得如此呢!或者此人是卖货的,寻常东西索要天价,买货的君子国人肯定趋之若鹜。不论怎样,小人一下子就消灭了君子,君子国也将不复存在,这难道不是它的宿命吗?

如此看来,自利反倒可能比为他人着想对社会更好?那么,看不见的这只手,或者说尊重个人利益的市场机制,如何保证实现这一点?很简单,靠竞争,正常市场里一定有竞争。俗话说,同行是冤家,冤家就是竞争对手。

沃尔玛(Walmart)是占据世界500强榜首次数最多的大企业。它是如何做到的?不过就是东西卖得比同行便宜罢了。注意,卖得比同行便宜和君子国追求价格低完全是两回事,前者是为了赚钱,后者却耻于获利。因为消费者是自利的,喜欢便宜,沃尔玛能为他们省钱,所以竞争对手的客户转到沃尔玛,沃尔玛以此做大。赚了钱的沃尔玛就有条件不断扩大领地,吸引更多消费者,最后成为世界第一。

沃尔玛的初衷,并不是为消费者省钱,卖得便宜是竞争的压力使然,不如此会被淘汰。换句话说,沃尔玛主观上是为自己好,是自利的,为此目的就必须卖得便宜,为消费者省钱。也就是沃尔玛在主观上为自己,在客观上必须为别人。这也是自利与自私自利的区别,后者任何时候都只想着自己。沃尔玛这样做的结果,是增进了全社会的利益。所以,它宣传的时候可能会说,其初衷就是为消费者省钱云云。这是倒果为因。

请看亚当·斯密论“看不见的手”的原话:“在这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4]

这不就是沃尔玛的真实写照吗?而司马迁(公元前145或公元前135—不可考)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把利用人的自利之心,看成道的表现。他说:“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这段话的大意是:难道需要政令动员人们如期集会吗?人们各以自己的才能行事,竭尽自己之力量,以此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因此,价钱低廉就寻更贵的地方卖,价钱昂贵就换更便宜的地方买。各自勤勉且致力于本业,耽于自己的工作,如水向低处流,日日夜夜永无休止,他们不待召唤自己就赶来,物产不须官府征求,百姓们自己就生产出来。这就是自然和道啊!

沃尔玛的事实和君子国的传说,都是对这段话的注释。

我在上文说过,讨价还价、追求自利的市场经济优于计划经济,根本原因在于市场机制尊重个人(包括企业,下同)利益,而计划经济经常自觉地漠视个人利益。而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改革,也正是从尊重个人利益开始的,如农村土地承包制、给城市企业经营自主权、城乡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奖金制度都是尊重个人利益的举措。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著名讲话中说:“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5]

但是,人类的利他行为也是普遍存在的,经济学又如何解释呢?

大部分利他行为,包含自利成分。比如父母爱子女,爱的是自己的子女,不是别人家的孩子,他们和子女是利益共同体,这实际上并不是利他,而是自利。也因此,在经济学里,个人和家庭是同一个概念,不做区分。

还有的利他是表象。在没追到手前,有的男生对女生极尽讨好之能事,追到后立马变了一副嘴脸。此前的讨好是利他吗?生活中的欺诈多从施小恩小惠开始,但以占尽对方便宜结束,施恩就是利他吗?俗话说,事出反常必有妖。遇到对自己太过热情的人要警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都是反常,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但必须承认,世界上确实有一部分人,尽管不多,就是喜欢帮助他人,可以叫“损己利人”。他们是高尚的,让世界变得更温暖。在孟子看来,这是人之初就有的本善的表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经济学对此的解释是,他们的偏好结构异于他人,后者是事情于己有利才高兴,而高尚之士则是事情于人有利也欣然,甚至更快乐。如果问那些做好事的人士为何要这么做,他们的回答往往是:喜欢这样做,做了好事后自己更开心。这是肺腑之言。

但另一方面,有人做好事,就有人得利或占便宜,无人得利,好事就做不成。得利的人要有感恩之心,倒不一定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但不能忘恩负义,这当为做人之底线。这样可以形成正向激励,让更多的人愿意做好事,这个世界才会更美好。

自利分两种,一种是不损人而利己,对自己好又不害别人。陈独秀说:“个人自爱心无论如何发达,只要不伤害他人生存,没有什么罪恶。”另一种是损人利己,是不好的。不过也要看程度,不严重的话,大体可以原谅。比如《灰姑娘》的故事中,继母对灰姑娘不好,是损人利己,但不能说她就是坏人,她属于人群中的多数,只是更爱亲生女儿罢了。换了我们,大概也不会把灰姑娘打扮得更漂亮去参加王子的舞会,而更可能也是让自己的女儿去。但损人程度如果严重,便不可原谅,这样的人是坏人。

但损人利己的人不是最坏的,毕竟做坏事是为自己好。最坏的是损人不利己的人,而这世界上真就有希望他人痛苦且以此为乐的人,有时候为了让别人痛苦,宁愿付出很大代价,他们是邪恶的。比如暴露别人隐私,让别人难堪,自己的声誉也受损,就是损人不利己。

在所有人的利益关系中,最好的一种上边都没提,这就是利人又利己。

那么,有没有一种制度安排,能保证利人又利己又可以持续?在人类发明的所有制度中,有且只有一种能做到这一点,那就是市场经济。市场是一种自愿的、独立的或者说是分散的交易安排,是用自己拥有的东西与他人的东西相交换,一般能同时增加双方的利益,极端情况是一方有好处而另一方没好处也没坏处,这是因为交易是自愿的,没有强迫,没好处完全可以不参与。也正因为是双赢,所以是可以持续的。

我们再看看动物保护的例子。“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是著名的环保主义口号,固然有些道理,但没有买卖不一定就利于动物保护事业,而有买卖可能从某种角度来说更利于保护动物。

非洲象在整个非洲大陆是濒危动物,但南部非洲却是另外一番景象。目前在博茨瓦纳、津巴布韦和纳米比亚三个国家,生活着20多万头非洲象,占全部种群的约60%。南部非洲环境并不优越,非洲象在此不濒危的主要原因是,与其他地区严格限制狩猎不同,这三国可以合法狩猎,当然需要付费。不让狩猎,大象的生死与附近村民无关,没人会想办法保护它们。而政府要真正保护好大象也难,因为大象流动性大、保护费用高昂,不是这些并不富裕的国家能承担的,偷猎、杀害根本就制止不住,于是大象种群不断萎缩。如果允许有偿狩猎,收益归村民,情况就立即不一样了。村民们一定会想出各种办法把象群守护好,让象群越来越大,有源源不断的象可猎,否则就没钱可赚。具体是什么办法,我不知晓,但一定是有的。

全球每年要杀掉几十亿只鸡,为什么鸡不濒危?很简单,因为喜欢吃的人多,养鸡可以赚钱。杀的再多,也没有新饲养出来的多。都不吃鸡,没有买卖了,鸡倒可能真会濒危。

经济学家不争论人性是善还是恶,假定人在给定约束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追求利益最大化就是所谓的理性。市场就是因势利导,利用人的理性为人类造福。理性就是不考虑感情因素,而只在乎现实后果,有时人会赌气不吃饭,赔本赚吆喝,伤害亲人,但经济学提醒他们,这不是理性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根本利益。

经济学不但假定人自利,还假定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理性的人做任何事情,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所做的配置,而资源配置的目标是帕累托效率,如果没有实现利益最大化,就没有达到帕累托效率。

而经济学要告诉我们的是,如果一个人是理性的,想追求利益最大化,他应该怎么做。当然,如果人不是理性的,经济学不会为他们提供任何有价值的答案。在这个意义上,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只是那些追求幸福和快乐的人、追求利润目标的企业、追求长期福利改进的国家。根本而言,经济学研究的是聪明人的行为。


[1] 也有人说伽利略并没有做过这个实验,第一个做类似实验的是一位荷兰物理学家。

[2] 语出《韩非子·解老》。

[3] 语出《说林》,贲、诸都是大力士。

[4]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4年第1版,下卷,第27页。

[5] 见《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版,1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