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点儿经济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讲
什么是经济学

一门让人幸福的学问

欲望无限

资源稀缺

计划和市场

经济学很特殊。本质上它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着眼于人的行为。人的行为是多方面的,经济学只研究其中之一,即与物质利益相关的那一面。所以经济学是世俗的,凡夫俗子都有必要懂一点。因为人生、人的生活,基本内容就是有关物质利益的,包括生老病死、婚姻和家庭,甚至爱情。在方法或者形式上,经济学不但与人文科学的文学、史学、哲学不同,与社会科学的社会学、法学也有很大差异,经济学广泛使用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方法,这使其看起来更像一门精确的科学。但不用害怕,不懂数学也完全能搞懂经济学的道理。

学经济学有什么用?经济学大师马歇尔说,经济学的目的,就是让人生更幸福。以我多年学习、研究、教授经济学的体会,这话很不错。

尼采说:人生没有目的,只有过程。我特别喜欢的《朋友别哭》这首歌的歌词也写道:“看一看花花世界原来像梦一场,有人哭,有人笑,有人输,有人老,到结局还不是一样。”意思虽不错,但人谁不希望活得快乐一些呢?有一种说法说人活着就是受罪,这话给人泼冷水,不必同意。但活着就有烦恼、痛苦,却是实情,所谓“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

痛苦的根源,在于欲望。无欲无求,就不会痛苦,但那是神仙,不是凡人。况且有时候,神仙还偶尔想过过普通人的日子,七仙女就是,她也羡慕人间的快乐。七仙女根本不存在,她的故事只在于说明,无欲无求之不可能。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1908—1970)把人的欲望分了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存、安全、情感、自尊和自我实现。欲望是无止境的,低层的满足了,马上就要更高层的,欲壑难填。

明朝朱载堉(1536—1611)曾作《十不足》,道尽人心不足蛇吞象。

逐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

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

盖下高楼并大厦,床前缺少美貌妻。

娇妻美妾都娶下,又虑出门没马骑。

将钱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

家人招下十数个,有钱没势被人欺。

一铨铨到知县位,又说官小势位卑。

一攀攀到阁老位,每日思想要登基。

一日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下象棋。

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哪是上天梯?

上天梯子未做下,阎王发牌鬼来催。

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上还嫌低。

有人表面无欲无求,那是因为心中有更大的欲望,暂时压抑了较低的欲望。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谁的欲望最大?直观是八戒,贪吃好色,但这只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的第一个层次。沙僧在第二层和第三层次间,孙悟空也不过到第四层。这三个不是真实的人,是文学家编来揭示人性的。欲望最大的,恰恰是师父唐僧,他到了自我实现这一层,他是人,但想成佛,这个欲望比天还大,这是他拒绝漂亮的女儿国国王的原因。生活中,我们要远离唐僧这样的人,以免被无情伤害。

所谓痛苦,就是欲望未得到满足的状态。而人生无他,就是尽力满足欲望,减少痛苦,增加快乐。

世界上确有满足欲望的手段,它们还有个经济学名字:资源。

资源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比如每天的时间只有24小时,资源相对于人的欲望总是不足,这个状态叫稀缺。注意,稀缺不是绝对数量少,而是相对欲望来说显得少。“人生七十古来稀”,现代人的寿命已大为提高,但都希望更长寿。人类目前消费的90%的商品和服务,100年前根本不存在,但人类似乎仍嫌不足而想要更多。

任何人不论贫困、富有,任何社会不论发达、落后,任何时候不论过去、现在、将来,都有稀缺性问题,这是人类永恒之痛。

资源稀缺,不免引发三个问题。

第一,生产什么。

我们需要很多东西,但生产需要投入资源,资源却没那么多,所有东西不可能同时生产出来。这就需要做出决定,生产最想要的东西,放弃其他的,至少暂时放弃。这就叫“生产什么”。“生产什么”同时也是放弃生产其他的过程。

比如一个农民,只有1亩地,可以种玉米,也可以挖池塘养鱼,选择种玉米就要放弃养鱼。

再比如今晚首映的大片你期盼好久了,但明天期末考试,好多内容没弄清楚。这也是“生产什么”的问题,怎么办取决于看电影和考试过关哪个对你更重要。

第二,如何生产。

生产可用不同的方式,也就是不同的投入资源组合进行,而不是只有一种方式。北方农村收割小麦,可以用人力收割,也可以用收割机,如今是以收割机为主;把煤从山西运出来,可以用火车,也可以用大货车。每个人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所谓“最好”就是最省。用飞机运煤技术上也可行,而且最快,但没听说有人这么干过。

第三,为谁生产。

这是分配问题。分配就是决定整个社会产出中,每个人占有多大份额。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生产出的东西,怎么分配到个人以供消费之用?这就是“为谁生产”。不管贡献大小平均分是一种方式,按照贡献大小分是另一种方式。以前人民公社时期,是“大锅饭”,按人头分粮食,勤劳未必能吃饱。实行承包制后,能得到多少粮食,看各自的本事,勤劳即能致富。也就是说,为谁生产取决于制度的安排。

三个问题合起来,就是著名的“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的目标是效率。《现代汉语词典》对“效率”的解释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这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概念,我们可以叫它技术效率,这也正是普通人头脑里的效率概念。

经济学说的“效率”,是帕累托效率。帕累托(1848—1923)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效率是资源配置的一种状态:要让某个人情况变得比现在更好,唯一的办法是让另外的人变糟,如果不让别人变糟,就不能让任何人变好。资源配置的目标是帕累托效率,不是技术效率。

为什么要追求帕累托效率?假设在目前状态下,可以在其他人的情况保持不变的同时,让某个人情况变得比以前更好,那就证明现在的状态不是最佳的,因为可以改进,这些改进叫帕累托改进。到了帕累托效率状态,要想让一个人变好,只有让其他人变糟才行,这个状态已经没有改进的余地,所以帕累托效率才是最佳的。帕累托效率不是实物而是价格概念。经济学唯一的效率就是帕累托效率,本书后续所说的“效率”,都是这个意思。

技术效率不是挺好的,为什么经济学要另搞一套,用帕累托效率这么奇怪的概念?因为经济学的效率更科学,是真正应该追求的目标。

还是上文提到的那1亩地,假如在现有技术下,种粮食最高可以产1000斤玉米,挖池塘养鱼最高可以收获3000斤鱼。不论种粮食还是养鱼,农民的实际产量均可达到最高水平,在这两种情况下,他都达到了技术效率。但我们无从判断,他干什么最合适,似乎种粮和养鱼没区别。

得把价格考虑进来。假如我们知道所有投入品(如劳动力和土地租金等)的价格和产品(玉米和鱼)的价格,就可以计算出两种生产的利润(即收入减去成本。具体什么是利润,以后再详说)分别是800元和1200元。虽然种粮食也达到了技术效率,但有改进余地,改为养鱼赚钱更多,这就是帕累托改进,因为原来的800元利润还在,又增加了400元。但养鱼就没有改进余地,不可能赚再多,是有帕累托效率的选择。这也说明,有技术效率不一定有经济效率。

但如果达到帕累托效率,一定就同时实现了技术效率。如果没有技术效率,比如只收获2500斤鱼,产量没达到最大,就有改进余地,就不可能实现帕累托效率。所以技术效率是经济效率的必要条件,是经济效率的应有之义。正因为经济效率已经包含技术效率,它就比技术效率更科学。

资源配置应该以经济效率为目标。经济效率,说白了,就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资源配置是人类的永恒难题,那人类发现了哪些资源配置的手段呢?

迄今,主要是计划和市场。

计划经济,通过计划配置资源。政府建立计划机构,由它发出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指令,社会各部门照做。名义上虽然也存在价格,但并非真正意义的价格,不过是核算的工具,资源配置功能十分有限。企业不追求利润最大化,也没动力创新产品和技术。个人收入和消费很大程度上是配给(也属于计划的一部分)决定,货币不一定能买到东西,经常还得配合各种票证(如粮票,粮票是1993年才取消的)才行。当然,没有完全意义上的计划经济,中国改革前的农村也有自留地,但仍是以计划机制为主。

市场经济,是用市场机制,也就是价格机制配置资源。企业根据消费者在市场上发出的价格信号,独立地组织生产。市场经济以企业为主,个人收入主要由市场决定,政府一般不干预企业决策。当然也不存在完全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以美国为例,也是混合经济,即市场机制和政府政策共同决定资源配置,只不过以市场机制为主。

计划和市场谁更优,历史上曾存在激烈争论。现在这样的争论很少了,因为市场经济的效率大大高于计划经济,已成共识。这是实践和对照的结果。中国1978年底开启的改革所取得的历史性巨大成就,就是最好的证明。虽然开始不叫市场经济,而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等等,但改革就是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是市场取向的。到了1992年,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开始的,那里被温饱问题困扰了几十年,也想尽了各种办法,机械化、兴修水利等等,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实行了一年多,就解决了人们的吃饭问题。改革前,农民对种地完全没有自主权,而且干多干少年底分成都一样,积极性早就磨没了。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利用了市场机制,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归了农民家庭,除了交农业税(2005年取消),剩下的粮食都是自己的。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下子就起来了,发生了从为没粮食吃发愁,到为粮食太多怎么卖出去发愁的戏剧性变化。

这就可以看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最大区别是有没有激励机制,能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为什么计划经济没有激励或者逆向激励而市场经济能激励人呢?一句话:计划经济漠视个人利益,市场经济则尊重个人(包括企业)利益。

很多人知道“看不见的手”这个说法,这是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最早提出,而且就提了一次,后来的人们大为重视,可能是因为形象生动。

“看不见的手”指的正是市场。市场,简单说就是买方和卖方互动的场合。只要有买的、有卖的、有价格的地方,就有市场,而价格又是市场的灵魂,因为价格是人的利益所系,人的行为是利益诱导的结果。

为什么把市场叫作“看不见的手”?因为作为市场核心的价格,这个利益所系,一定是所有参与市场的人相互作用形成的。比如鸡蛋的价格,是买卖双方讨价还价决定的。而在鸡蛋买卖双方背后,还站着更多的人:养鸡户、提供租赁土地的人、饲料供应商、收购运输商、批发商、菜市场管理者等等。但买鸡蛋、吃鸡蛋的人和背后这些人并不认识,互相看不见。陌生人之间共同行为以形成鸡蛋的价格,用了什么大家都能明白的语言?斯密说,肯定是一只无形的手。虽然无形,但却必定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如此才能把人们连接起来。这只手不是别的,正是人们各自的利益。所谓“无利不起早”(不是贬义),市场之所以存在,是由于参与的人均能获得好处。参与市场是不轻松的,还可能遭受损失,如果不是想到可能增加自己的利益,为何自讨苦吃?

市场能激励人们积极行动,就是因为利用了人重视自己利益的这个共通之处,靠每个人都能“听”得懂的这个“语言”来协调陌生人之间的行动,这就好比上网的陌生人能互相沟通,靠的是计算机中的算法语言。

学生最喜欢问定义,说了这么多,能不能给经济学下一个定义呢?经济学还真不好下一个能贯彻始终的定义。

经济学包括两部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它们非常不一样,能合起来共称经济学,是很奇怪的。微观经济学中的“微”是指个人(家庭)和企业,主要说明它们如何进行产量和价格决策,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是定价问题,所以也可以叫价格理论,在世界经济学重镇芝加哥大学,微观经济学这门课干脆就叫“价格理论”。而宏观经济学的“宏”是指经济整体,主要说明这个经济的总产量应该是多少、价格总水平如何稳定、如何降低失业率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是货币问题,所以也可以叫货币理论。价格和货币不是一回事,我们以后会说明。

可以说,微观经济学就是研究资源配置的科学,它认为资源是稀缺的。但宏观经济学就不是研究资源配置的,因为从宏观的角度看资源不是稀缺而是太多,经济萧条就是商品(相对)太多,通货膨胀就是货币太多,失业就是劳动力太多,它研究资源如何更多地被使用。

不过,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基础,而且是唯一的基础,也可以说是唯一的主题曲。对经济学家来说,微观经济学的大部分结论是没有争议的,但宏观经济学领域,经济学家能取得一致的理论很少。所以,我们大体可以把微观经济学当作经济学。因此也可以说,经济学就是研究资源配置的科学。这就是经济学的定义。不过,等学到宏观经济学部分的时候,我们就得意识到除了资源配置,经济学也研究资源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