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的力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家庭教育的五个步骤

场景

孩子一写作业就拖拉磨蹭,我明知不是孩子的错,只是他遇到了不会的题目,可我依然很生气,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专家说了,不能吼、不能打,我该怎么办?

这些年,我接触过很多家长,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两极”现象:积极学习教育理论,消极实践教育过程。有些家长看似不遗余力地为孩子付出,却没有得到好的回报,孩子甚至讨厌学习,拒绝管教,故意和父母对着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为了解答这个困惑,我研读了很多教育类书籍,也和很多心理学家、教育专家讨论,最终得出一个结论:良好的家庭教育需要经历五个步骤,且是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一旦掌握它,父母就能如同教练一般,一步一步引领孩子拿到独属于自己的那块“人生金牌”。

步骤1:认知升级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本质上在于认知,教育孩子也一样,如果家长能通过学习升级自己的认知,用科学的方式来看待、理解孩子的行为,就能在教育孩子时更有方向感。当孩子的行为发生变化时,你用什么样的认知去理解它,就是你教育水平最直接的体现。

有一个典型的案例非常值得分享,就是阅读习惯的培养。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很多家长会给孩子讲睡前故事,但是讲了三四年,孩子都已经六七岁了,依然没有培养出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家长就蒙圈了,我每天都给孩子讲书,也和孩子互动,我们的互动方式越来越亲密了,但为什么没有改变孩子不爱阅读的行为?这其实是家长在培养阅读兴趣这件事上出现了认知性错误。

再比如,孩子上课不听讲,家长通常会有这样的认知:上课不听讲是典型的注意力不集中。一旦家长这样认定后,重心就会集中到培养专注力上面,带着孩子一通训练,结果半年后发现孩子上课还是不听讲。为什么?问题还是出在家长的认知上,家长认为这是专注力的问题,但其实这是孩子的自控力出现了问题。

每位家长的身份、立场、受教育水平不同,认知就不同,这是非常正常的。但若不升级认知就去教育孩子,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一不小心就会延续过去错误的教育方式,比如“不打不骂,孩子不成才”“孩子成绩好,才是优秀,成绩不好,就是差劲”,等等。所以,家庭教育的第一个步骤,需要父母对自己的认知进行升级迭代。

步骤2:家长行为发生改变

认知升级是行为改变的铺垫,行为改变是认知升级的检验和体现。

你可能会说:“我已经升级了,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学着去理解孩子,可为什么我的孩子没有变化?”这就涉及家庭教育的特殊性——实践性。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成长规律是相似的。你学到的养育知识,光是学到了没用,真正用上了才能发挥价值。

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前看到孩子写作业磨蹭,我们会忍不住生气,如今学习了“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皮亚杰认知发展四阶段”等相关知识,知道孩子磨蹭是一种正常现象,不是孩子的错,那么在行为上,面对孩子磨蹭时,自己能忍住不发火,引导孩子调整行为,就代表我们的行为发生了改变。

你发现了吗?家庭教育是一件知易行难的事,背后的原因就是认知和行为之间的链接。很多家长参与一些讲座,看了一些书,觉得对方说得不错,好像在认知上达成了共识,或者接受了这样的理论,但在自身行为上并没有发生变化,这实际上属于认知的无效升级。

如何从认知升级到有效应用?需要家长在两个方面进行锻炼。

第一,自控力练习。通过认知去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大多数时候,我们的很多行为已经成为无意识行为。比如,看到孩子做一些违反自己要求的事情就会生气,这就是无意识行为。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种无意识行为变成一种可以去控制的有意识行为。

第二,刻意练习。在锻炼有意识行为的同时,要不断地刻意练习。就是说,我们刻意提前在脑子里预演一下,“如果孩子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我应该怎么去对待他”,通过这样不断的刻意练习,能够帮助我们真正在行为层面发生改变。

家长的认知和行为都发生改变后,对孩子的教育是不是就能达到一个好的结果?比如说,面对孩子拖拉磨蹭这件事,我了解孩子拖拉磨蹭的原因了,也采取了正确的方式,那么孩子是不是马上就不再拖拉磨蹭了呢?我的答案是:不一定。

为什么?因为孩子不再磨蹭拖拉是家庭教育的结果,要想达到这个结果,还要经历两个步骤。也就是说,即使家长的认知和行为都已经有了很好的改变,也并不能马上达到想要的结果。想要好的结果,我们来看第三步怎么做。

步骤3:家长自我检验,亲子互动模式升级

实际上,上述所说的行为改变,是家长单方面做出了改变,这种改变能不能对教育结果有正向的促进效果,取决于其中的另一位主角——孩子。在亲子互动的模式中,双方如果不能沿着同一个良性的路线去协同发展,那就只是家长的独角戏罢了。

举个非常好理解的例子,有些家长陪写作业,之前特别容易生气,经过认知升级,他知道自己不应该发脾气,然后通过行为的改变,解决了发脾气这件事。那么,他跟孩子的互动过程就发生了变化。互动之前,是一对愤怒的亲子,互动之后,成为一对不愤怒的亲子。

从某种角度讲,其实第三步应该是对第二步的一个检验,也就是说,家长确实是在调整,但是效果好还是不好,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是,跟孩子的交流是否增多了,互动方式是否有变化,关系是否更加亲密,教育结果是否在正向发展。这其中的难点是,需要家长在这个过程中去自行体会这种变化,它没有标准答案来供你参考。

在这本书里,我会尽可能地为你提供具体的可实施的养育规则,来帮助你降低这个环节的实践难度。当你的感受越来越正向时,你跟孩子的亲子关系就会悄悄改变。而这种微妙的变化,就是影响孩子行为变化的秘诀。

步骤4:孩子行为发生转变

这一步是基于第三步而实现的。准确地说,你和孩子的互动模式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给孩子带来巨大影响,主要体现在孩子的行为开始发生转变。

孩子的行为变化包括很多方面,或许是和家长的沟通方式发生了改变,从畏畏缩缩变成敞开心扉、真诚交流;或许是开始有意识地对自己提出一些要求,从拖拉磨蹭变成自律上进;或许是开始关注一些之前不关注的事情,从敏感紧张变成乐观开朗。

这是一个过程,当孩子的行为开始改变,家长能够体会、观察到他的一丝丝变化,这就是家庭教育开始正向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步骤5:教育结果发生改变

最后这一步才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完整闭环。良好的家庭教育一定是要经历这五个步骤。

我们接着用这个模型来拆解一个典型例子——叫孩子起床。在很多家庭里,是父母叫孩子起床,但如果想培养孩子自觉起床的习惯,你可以对孩子说:“从现在开始,我不叫你起床了,你要自己起床。”那么头几天孩子有可能就是起不来,这时候你得到的结果就是孩子确实起不来,上学迟到了。这个结果肯定不是你想要的,但是放到最终目标里来看,这是一个必经过程。

过程拆解:

认知层面:叫孩子起床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行为层面:家长改变行为,不叫孩子起床了。

亲子互动模式层面:之前起床互动模式是亲子间互相拉扯,之后起床互动模式改为孩子自觉起床。

孩子行为层面:家长期待的是孩子听到闹钟后起床,孩子的行为可能是听到闹钟不起床。

结果层面:孩子准时起床,或者没有准时起床导致迟到。

以上结果表明,通过孩子行为的改变,的确得到了一个结果,但这个结果有可能不是你最初想要的,那你可能要重新从第一步开始,去找不成功的原因,或者从第二步、第三步开始……所以第五步既是一个结果的改变,同时也是对前面四步的检验。

这五个步骤是一个不断重复、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需要不断调整。比如,孩子的行为确实发生改变了,但是结果却没有发生改变,这说明孩子的行为变化方向不对,或者强度不够,那么就要继续调整。所以,这五个步骤都不可或缺。如果没有把上一步做好,那么下一步是很难开展的;即便上一步做好了,下一步的反馈可能也不是我们所期待的效果。

读到这里,你大概已经能理解这五个步骤的关系和必要性了。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我列举了很多“误区”,并给出了相对应的养育规则,目的就是来帮助你判断和调整养育的方向盘。这本书不仅会告诉你理论,还会带着你去做教育实践,让你反复精准练习,防止跑偏。

希望接下来的内容能为你带来全新的养育视角,帮助你走出迷茫和误区,用养育规则让你在家庭教育中变得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