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净土宗伦理思想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净土信仰形态的中国化与净土宗的创立

一 净土信仰形态的变迁与弥陀净土信仰立宗

自两汉传入中国,佛教就开启了中国化的进程,不断地调整自身的理论形式和宗教形态,以便更好地融入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和风俗习惯之中,更好地适应中国的社会生活。从传入时的寻求落地生根,到现如今成长为参天大树,佛教顺利完成了中国化,成为具有显著中国特色的宗教。

一般认为,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主要阶段,这个发展过程也就是佛教的中国化过程。五个主要阶段为:两汉魏西晋时期的初传阶段;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阶段;隋唐时期的繁荣阶段;宋元明清时期的衰落阶段以及近代以来的革新阶段。东汉魏西晋时期的初传阶段,佛教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翻译佛经方面,这是佛教传入中国的起始点,也是佛教中国化的出发点。在佛经翻译过程中,将深奥的佛教思想转化为中文,表达中文意境时,其原典内容已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深刻变化。为了让中土信众更好地接受和理解佛教,译者翻译经典用了很多的黄老辞藻,以至于人们把佛教看作是黄老方术的一种,或者是民间流行的信仰或巫术之一,佛教的精深教理在当时不能为人们所正确理解。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阶段,随着魏晋玄学的盛行,佛教也依附于玄学而得以兴盛。开始出现一批中国的佛教学者,从事佛经翻译与义理研究。以此为前提,这时期出现了格义佛教,即为了便于理解,在研究和讲说翻译过来的佛教经典时用儒家和道家主要是老庄和玄学的名词和术语简单对照、比附佛教的名相概念。格义佛教成为这个时期佛教中国化的最大特色。格义的流行使得这些出现歧解和误读的佛经开始在汉语语境中具有了意义,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发生了实际的影响,使佛经得以真正地植根于中国,使佛教话语在中国语境中得以传播和积累,并促成了中国佛教理论研究的初步兴盛和繁荣。随着翻译佛经的增多和格义佛教的发展,很多具有深厚佛学素养和深受中华文化浸润的学者开始进行判教,即出现多种佛教理论和学派,形成精深的教理思想体系,这标志着佛教中国化已进入实质阶段。在隋唐时期的繁荣阶段,佛教进入了创宗立派的新时期,佛教中国化取得重大成果,即出现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佛教宗派即以某位德行突出的高僧为中心,共同弘扬其判教的经典和建构的理论体系,依托某一寺庙建立道场,形成一个自成体系的独立僧团。八大宗派的出现意味着佛教中国化在封建经济结构中有了立足的象征。各大宗派的佛教僧团在发展的过程中,结合中国社会结构、风俗习惯,沿用世俗生活中的血脉相承等理念,建立法嗣制度,用以解决该宗权利分割和继承,如禅宗有六祖衣钵传承,天台宗有九祖接续等。这里需要点明,净土宗祖师制与其他宗派的法嗣制度有所不同。净土宗虽然也立祖师,但它是基于修行者的修为和对净土宗发展的贡献,由后人推尊,其祖师横跨其余诸宗,没有严格的师承关系。可以看到,隋唐时期佛教从经典、义理到组织形式都呈现出中国化形态,在社会生活、风俗民情、思想文化和艺术等方面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佛教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时期的佛教的发展与封建帝王的三教政策密切相关,唐代大多数的统治者出于政治需要而提倡佛教,使佛教中国化的程度加深。宋元明清时期是佛教发展的衰落阶段,佛教传播出现回落现象,主要原因是统治阶层加大对佛教的领导。明初统治者从制度上限制佛教的社会地位,进行细化管理。清代沿袭明制,加强僧官制度,无形中约束了佛教整体的发展。这时期主要仍为禅净两宗流行,寺院盛行做佛事。最后是近代以来的革新阶段,由于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佛教一度有所复兴,在修复寺庙、保护名胜古迹,整顿僧侣制度,发展佛教文化事业,培训僧侣人才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绩。综上所述,佛教通过翻译和研读佛教经典、判教和阐发圆教义理、创立佛教宗派,确立祖师制等完成了形式上的中国化。佛教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将视域确定在人心、本性的关注和探讨,通过大乘圆教的义理传播将佛教信仰化并渗透到中国社会各阶层,完成了佛教内容的中国化。[11]

净土宗属于大乘佛法,伴随着佛教中国化历程,净土信仰形态也不断发生变化。净土思想在中国弘传和发扬,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净土信仰始于印度大乘佛教的兴起,分为初期大乘时期和中期大乘时期两个阶段,代表人物有初期的龙树和中期的世亲。净土信仰可以分为多种,如弥勒净土信仰、阿弥陀佛净土信仰、阿閦佛净土信仰、药师佛净土信仰等。弥勒信仰与弥陀信仰是中国佛教净土信仰中最重要的两个流派,在整个佛教思想、信仰、实践当中占有突出地位。弥勒信仰和弥陀信仰出现和流行的时间不同,一般认为弥勒信仰先流行于弥陀信仰,如净土宗初祖慧远的老师道安即信仰弥勒净土,发愿上生弥勒菩萨的兜率内院,而慧远则选择往生弥陀净土,可见弥勒信仰先于净土信仰。

关于弥勒,佛经有诸多记载,涵盖大小乘。弥勒,意译为慈氏。据佛经记载,弥勒为佛弟子,出生于婆罗门家庭,入灭后以菩萨身为天人说法,住于欲界天的兜率内院,外院一般是天人的境界,内院是特别清净的境界。弥勒净土的重点是在人间,弥勒菩萨的愿望就是要把人间净土化成兜率净土,整个人间就变成了佛国净土。弥勒因修行而得名,即以佛四无量中慈悲喜舍的慈为首,此慈从如来种姓中生出,能令一切世间不断佛种,由此又被人称为慈氏(慈氏菩萨)。

自南北朝开始,弥勒思想在中国逐渐盛行,中国的弥勒信仰分为弥勒上生信仰与弥勒下生信仰。弥勒上生信仰,即信仰现今于兜率天说法之弥勒菩萨及兜率净土的种种殊胜,而欲往生兜率天;下生信仰相信弥勒将来下生此世界时成佛,于龙华树下三会说法度众,在人间建立佛国净土。伴随着佛教中国化的深入,弥勒信仰在中国的弘传也呈现不断世俗化和中国化的特征。弥勒信仰对中国佛教各宗产生过重要影响,如法相宗的窥基大力弘扬弥勒信仰。后期随着弥陀信仰的兴起,弥勒信仰影响逐渐式微而不显,但弥勒思想并未消失,一直影响到现在。如近代的太虚大师一生极力提倡往生兜率净土法门,宣说兜率净土的殊胜,当前也有诸多佛教僧人发愿往生兜率内院师从弥勒菩萨修行,等待弥勒成佛下生人间,龙华会上成菩提道度众生。

东晋时期,随着《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经》等弥陀诸经的陆续译出,发愿往生西方净土者开始变得越来越多,故阿弥陀佛信仰超越了弥勒信仰,成为净土信仰的主流,西方净土法门逐渐在中国流行起来。弥陀净土信仰最早兴起于大乘佛教初期的西北印度,东汉时传入中国,至晋宋时期受到了中国僧俗的高度重视和青睐。弥陀净土信仰传入中国的初期形态是后来净土宗发展的源头。一般认为,后汉支谶译出《般舟三昧经》是净土信仰东传的嚆矢,虽然此经没有专门叙述弥陀净土的庄严,但点明依般舟三昧修持可以见到阿弥陀佛。[12]东晋末年,慧远一改其师道安的弥勒净土的信仰,倡导弥陀净土信仰,把净土信仰由菩萨信仰(弥勒为菩萨)推向了阿弥陀佛信仰。慧远组织发愿往生西方净土的活动,在南方的朝野、山林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弥陀净土信仰在社会上的传播。

弥陀经典中叙述了往生净土的修行方法,主要集中于念佛,有诸多念佛之法,其内容可归为三种:实相念佛,又称法身念佛;观想念佛,观想西方净土依正二报诸相,如《观无量寿经》详述之十六观;称名念佛,一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心口同念名号。在东晋慧远僧团的影响下,到南北朝时期,又经昙鸾的大力倡导,再加之早已盛行的观世音信仰的助推,使弥陀信仰开始在中土盛行起来。根据《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所言,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左右侍立。《观无量寿经》阐述的“十六观”中,第十观即观观世音,此经并说有信仰、发愿往生西方极乐净土者,死后根据其功德大小而受到阿弥陀佛、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的不同方式的“接引”和教化,即西方三圣。观世音信仰在隋唐之前已有深厚的民众基础,观世音信仰助推着弥陀净土信仰趋向盛行。

弥陀净土信仰经慧远、昙鸾、道绰和善导的判教创新,由初期的酝酿、发展,逐步走向成熟盛行,昙鸾吸收了龙树《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中提出的难行、易行二道之说,创立二道二力说判教,为净土开派立宗建立起理论根据。他认为,在五浊恶世,求“阿毗跋致”(不退转),有的靠自力,有的靠他力(佛力),靠自力为难行道,靠他力为易行道。他还论述了佛力之可靠、往生净土之真实,生于净土者毕竟成佛,把印度净土信仰改造成能为中国僧俗雅俗共赏的修行法门。同时,他创立五逆能生净土之说,使民众产生往生净土之信心与愿望,简化修行方法,由观想念佛转而偏重于独立的持名念佛,使净土信仰能深入民众之中。由此,昙鸾创立了一套中国化民众化的弥陀净土学说,为净土信仰的传播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后经道绰、善导的弘扬而形成净土宗。

道绰继承昙鸾的思想论述,创立圣道门和净土门等学说。他按难行、易行,立圣道门与净土门,把净土门之外的一切佛法都归于圣道门。昙鸾之说分为难行道与易行道,道绰进一步将其立为二门。尤为重要的是,昙鸾以其他法门为难行道,只是“难行”而非“不行”。道绰虽然也说其他法门难行难证,并没有明白地否定其他法门,但是在实际论证中却极力强调其难,大有否定其他法门的倾向。他说圣道门全力修行,身身相续,尚须万劫才获不退位,难到了不行的程度,只有净土法门才是唯一可以成就的法门。昙鸾主张称名念佛独立,并明确提倡口念。道绰把修行诸法分为正学与兼学,以称名念佛为正学,而把其他诸法包括定学、慧学以及实相念佛、观想念佛的名为兼学,从而确立称名念佛的主要地位。

善导继承昙鸾和道绰的学说,提出“二行二业”之说,以念阿弥陀佛名号为正行,以称名念佛为正业,建立起净土宗修行的完整体系。善导认为,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善导坚持昙鸾、道绰的“二道二力”说,著有《观无量寿佛经疏》,强调乘佛力往生,突出弥陀超世本愿的作用,充分反映出易行道之本质。强调信心为本,信自己无力,佛力无边,机法一体,必得往生。他把修行之法分为正杂二行,又把正行分为正助二业,而以称名念佛为正定之业,简化了修行方法。他制定了法事、六时礼忏、般舟三昧、观念法门等仪轨,使净土宗具有了完备的宗教形态,约在唐高宗时,已开始称净土信仰为“宗”,即净土宗。

因此,可以将净土宗在中国的发展归结为三个时期:早期的修行法门阶段;中期的禅净双修阶段;后期的摄禅归净阶段。这个发展阶段,实际上展示了佛教传入中国后怎样从庙堂到巷陌的过程。早期的净土宗并不被其他佛教宗派所认可,即使认可也被归于其他宗派理论体系之下,被当作一种修行法门。主要原因在于净土宗所倡导的念佛法门具有群众性的倾向,它与当时注重义学的精英佛教格格不入。中期的净土宗经过发展,终于取得了和禅宗并列的地位,禅净双修的局面反映了民众性佛教发展的结果。而后期净土宗的发展呈一枝独秀,蕅益所代表的摄禅归净的思想,标志着中国佛教民众化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