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净土宗伦理思想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大乘佛教中的净土思想

净土思想与大乘相伴出现于大乘佛教初期。大乘经论多有言及净土思想,如《大智度论》和《十住毗婆沙论》都有很多关于净土的讨论。净土思想上承原始佛教的念佛与生天思想,部派佛教时本生故事中的本愿思想与慈悲精神,小乘佛教的诸天和无余涅槃观念,也包含大乘般若、法华和华严诸经思想。

约在公元前4世纪中叶,因对原有戒律及教义的理解分歧,原始佛教分裂为上座部佛教和大众部佛教两大派系,俗称小乘和大乘。上座部秉持一些长老的主张,要求恪守佛祖时候的清规戒律,属于正统派;大众部注重僧侣的理念,强调顺应时代而发展。两个派系的区别在于,上座部认为佛是人不是神,他有超人的神通,但肉体是有限的,寿命也有边际。佛陀之所以伟大,主要在于他的有甚深智慧,辩才无碍,平等慈悲。大众部则提出“超人间的佛陀”或“超自然的佛陀”的理论,即出现神格佛陀。认为佛已断尽漏失,根绝烦恼,佛的肉体、寿命和威力都是无限的。他们提出菩萨道理论,认为佛陀经过多生多世的修行才成佛,佛在前世的修行称为菩萨行,实践菩萨行,则称为菩萨。佛的生平被神化,出现了很多有关佛陀过去世修行的故事,比如在成佛前经过了无数次的轮回转世,曾做过婆罗门国王、长者、妇女、商人、鹿、熊、大象、猴子等,每转生一次,便有一个行善立德的故事,或救度众生之危机,或为求法而精进。这些故事被称为“本生故事”,表现佛在累生累世之前如何行菩萨道而成佛,充满了自我牺牲精神。这些本生故事都有超验性特色,比如菩萨遇到灾难或事变,一发出祈愿,灾难或事变便不可思议地消失,菩萨祈愿办什么事,什么事便自然办成,这里已初显示愿力的萌芽。这与后来的“本愿”、菩萨慈悲思想有关。王公伟认为,代表原始佛教思想的《阿含经》中提出,如果众生要摆脱现实生活的痛苦,可以独身到僻静的地方如森林、石窟等修行禅定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升天,摆脱痛苦。其后的《本生经》中,也出现了大量的净土观念。到了大乘佛教时期,净土思想广泛流行开来,出现了种种的净土观念与信仰形态。[4]

在部派佛教向大乘佛教过渡中,本生故事中的自我牺牲精神已经发展成熟为大慈大悲的六度菩萨行,菩萨在修行时期发的愿,即将来成佛道之时建成什么样的净土,这种誓愿叫作本愿。木村泰贤在《本愿思想之开展与道德文化的宗教意义》中认为,虽然本愿思想萌发在本生故事中,但其萌芽可以追溯至原始佛教时期。[5]佛陀的伟大因过去世修菩萨行而成,过去菩萨行成为本生故事,因此菩萨的本愿暗含在本生经中。本愿描绘出的内容便是净土的蓝图。此愿一实现,净土建成,这位菩萨便成了佛。或者说,这位菩萨成佛,他的净土便建成了,本愿便成为现实。净土即是本愿的具体化,本愿即净土,净土即本愿。每一净土为一佛所专有,不会在一个净土同时有二佛,一佛一净土,一净土一佛。后世随着佛陀逐渐神格化,产生了佛的法身、报身和应(化)身三身说及无量世界无量佛的观念。每一佛皆有说法的道场,故出现无数清净道场——净土,西方有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东方有药师佛净琉璃世界,南方有无垢世界,北方有莲花世界,等等。

学术界主流观点认为,净土思想始于印度大乘佛教时期。约在公元1世纪大乘佛教兴起时,贵霜王朝的犍陀罗地区就流行净土信仰的经典。后随着佛教经西域传入中土后,净土信仰随之传入并开始扩散。东汉时,有关净土信仰的经典经西域高僧的翻译流传开来,净土信仰在中土取得了空前发展并形成了缜密的思想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