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案例分析问题的3个类别
在正式讲解案例分析问题的解法之前,先来简单了解一下什么是案例分析问题吧。
案例分析问题是“短时间内的情景模拟,需要针对给出的状况设定前提,然后运用合理的假设和逻辑,仅基于自己的储备知识分析出问题的结构并提出解决方案”。换言之,就是针对有关商务、社会和日常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如“如何提高出租车1天的销售额”“如何增加日本在奥运会中获得的奖牌数”“如何防止睡懒觉”等,制定出自己能想到的最佳方案的理性思考过程。
因为范围过于宽泛,人们往往觉得它难以琢磨。但实际上,案例分析问题可分为3个类别。接下来,按照顺序逐一介绍。
首先,案例分析问题可以根据待解决问题的目的分类。目的可分为团体效用和个人效用。
团体效用又可以进一步分为私有案例和公共案例。团体效用中追求钱这种金钱类价值(利益)的私有案例,以及追求钱以外的非金钱类价值(公益)的公共案例,也就是营利和非营利的区别。
私有案例大多是商务相关的案例,比如“如何提高麦当劳的销售额”“如何增加火奴鲁鲁马拉松赛的日本参赛人数”等。这也是所谓的经营战略。
公共案例则包含“如何减少花粉症患者的数量”“如何减少交通事故”“如何解决温室效应”等政府、自治体等公共机关制定的公共政策,以及“如何增加年献血量”“如何让夏日庆典变得更热闹”等NPO(非营利组织)、社团等制定的运营战略。
个人效用的案例主要和个人的金钱类、非金钱类等价值追求有关,比如“如何改善睡眠”“如何提高保龄球的分数”“如何坚持跑步”等。简单来说,就是“由自己来解决需求的案例”,也是日常所说的个人决策。
将这些类别归纳成图,如下所示:
案例分析问题的3个类别
这些案例以前几乎都散布在经营战略的理论类、公共政策的理论类、NPO运营的理论类、自我启发类、商务类等不同类别的书籍中。但是,这些不同类别的问题,却都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方法进行系统处理。这就是掌握案例分析方法这一通用性很高的操作系统的意义(将在第2章详细讲解案例分析问题的5个解决步骤)。
即使所有案例分析问题的解决流程相同,也要划分类别,是因为针对不同的类别要使用不同的框架。私有案例(团体效用)使用最多的必然是经营战略、市场战略中常用的3C、4P、AIDMA等商务类框架。公共案例和个人案例(个人效用)使用较多的则是存量与流量、需求与供给、个人与环境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常用的非商务类框架。
另外, 公共案例的主体未必一定是公共机关,私有案例的主体也未必一定是企业。两者也有可能相反,虽然比较罕见。
比如,京都政府发出的 “如何增加来京都的外国游客人数” 的委托,乍一看,属于公共政策,应该归入公共案例。但如果从振兴旅游业,以增加旅游相关的税收这一营利目的来看,应该归为私有案例。实际上,该案例的解决方法更偏向于商务类框架。
案例的分类并没有本质性的要求,但为了维持分类的一惯性,请不要过于在意解决问题的主体是谁,而是要仔细斟酌各个案例的目的,灵活地进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