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
第一章 主体性与先验性的间距:胡塞尔与德勒兹关于无意识的理论阐释1
自从无意识理论被心理学提出以来,处于哲学理论核心的意识论证就受到了直接的挑战,被视为意识反面的无意识试图证明人们至今既未能理解意识,且亦未理解以意识为核心的主体和意义。无意识透过习惯对于经验基底的腐蚀而质疑主体的绝对性,又借助于无意义所打开的逻辑暗洞而消解意义的明确性。面对无意识心理学挑战,传统理论的失落成为哲学反思自身并重新确定核心问题的推动力。从胡塞尔所代表的现象学对于先验主体的维护,到德勒兹所代表的结构主义对于主体和先验合作关系的分解,两种理论和方法之间的继承和分叉打开了关于无意识的思想篇幅:关于主体的理解从经验的构造者转向了经验的承载者,关于先验性的诠释方法从本质还原被取代为生成和突破。意识仍被保留在哲学版图的中心位置,然而充满歧义的无意识却已经打乱了意识结构的分布,离散了先验性和主体性的相互预设,不断强化生命的内在冲动以及意义的生成和流变,以纷繁复杂的细节作为对于意识理论的丰富和拓展,最终淹没了意识概念的超越地位,越过了意识理论曾经设定的边界。现象学曾经到达的终点,又在新的思想运动中成为了起点。
心理学所提出的无意识概念,直接质疑了哲学一贯以来对于意识的阐释合理性。以无意识概念为基础的精神分析理论,诸如梦的解析、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分析,抑或是社会文明对个体的压抑,都在揭示主体内在复杂结构的同时,更进一步地追问人们认识自我的可能性,且直接挑战了作为思辨哲学筑基的主体论和认识论。对此危机的回应构成了20世纪欧洲大陆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胡塞尔认为尽管探讨无意识的研究必然要越过现象学意识描述的界限(Grenze),但也只有以现象学的方法对无意识进行奠基性阐释之后,才能澄清由无意识所引起的误解。2在胡塞尔的意识描述中,被归为无意识的活动包括生、死、梦、本能,这些意识现象本属于哲学理论化最弱的环节,故而如若可以从功能上对无意识进行界定,也就是说只要建立了无意识的现象学基础,就可以确定意识活动的限度,进而最终划定现象学研究对象的合理边界。对于这种源自康德分类划界的方式,德勒兹却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一方面是因为思想本身就具有向心惰性,总是避免触及自身有效性的界限(limite)3之外;另一方面,即使思想之光得以照亮曾经处于昏暗中的边缘性内容,但随着新光源一道产生的还有新的边界。任何以划定界限作为构建思想确定性的努力,都难免陷入自我指涉、自我重复的循环之中。面临无意识所引起的理论塌陷,哲学所应负的使命不应该是以区分划界的方式设立防线,而是借助于此缺口通达外部,突破思想的自我界定。如果说界限的划定要求思想在自我构建中必须做出选择,那么胡塞尔和德勒兹分别代表了两种面对无意识危机的哲学态度:保持意识的绝对性,以此捍卫主体的超越性;抑或是承认意识的有限性,试探主体性的合法边缘。从胡塞尔到德勒兹,从德国现象学到法国后结构主义,无意识理论的变化反映出一种理论的继承和立场的转变。在哲学思想对于无意识理论越来越强的吸纳倾向中,新的主体理论和意识分析方法逐渐形成并在后现代的话语中发挥出强大的阐释力。接下来我们从纯粹经验和先验结构出发,呈现现象学和后结构主义在理论化无意识过程中的重合和分歧,包括在关于核心观念的理解中,双方如何各自突破古典的论证逻辑,从信念的确定性中绽开怀疑的无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