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沉思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1章 惊天大劫难(七)

一个是太皇太后曹氏,老太太此时已经卧病在床,听说苏轼因为写诗讽刺朝廷被捕下狱,十分着急。

因为在仁宗赵祯时期,她清楚得记得赵祯有一次回后宫时非常高兴,对她说科举选拔刚刚结束,他得到了两个宰相之才,一个叫苏轼,一个叫苏辙。

有才能的往往都是有脾气和个性的,也非常容易得罪人。这次的乌台诗案,极有可能是有人栽赃陷害,徇私报复。

写点诗发发牢骚,是正常的心绪发泄,没必要上纲上线,一定要仔细核实清楚,避免冤枉和伤害人才。

老太太没几天就去世了,但去世前的这几句话赵顼记在了心里(《宋史》:“苏轼以诗得罪,下御史狱,人以为必死。后违预中闻之,谓帝曰:‘尝忆仁宗以制科得轼兄弟,喜曰:'吾为子孙得两宰相。'今闻轼以作诗系狱,得非仇人中伤之乎?捃至于诗,其过微矣。吾疾势已笃,不可以冤滥致伤中和,宜熟察之。’帝涕泣,轼由此得免”)。

苏轼案开始出现转机。

远在南京的王安石也给赵顼上了奏折,其余的废话小王没多讲,只给赵顼说了一句话:“圣朝不杀名士”。

赵顼一直将小王视为恩师,他下野闲居南京期间,一直是不问朝政不发一言。

这次专门给苏轼求情,赵顼也非常重视。

于是,在大理寺判决出来,御史台反驳斗得不可开交之时,赵顼指示让审刑院进行复核。

审刑院知道赵顼的意思,也落得顺水推舟,支持大理寺判决。

这样,在法律上排除障碍,程序也基本走完,12月29日,最终裁定下来:苏轼贬谪为“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苏轼终免于一死。

苏轼的乌台诗案最终结案。

《圣经》:“当上帝关了这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

此时的苏轼,终于领悟了欧阳修的告诫。

他放弃了“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的政治理想,转向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诗意人生。

其实苏轼不放弃也没有办法,他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此时的朝廷不需要他这样的人,供给与需求不匹配。

纵观人类历史,人才与奴才的区别在于人才有思想,为民众为大义考虑,奴才只考虑自身经济利益。

所以遇到外族入侵,人才纷纷揭竿而起为之抗争,自古这是民族气节家国情怀。奴才权衡利弊考虑利益,谁给好处多听谁的,卖国求荣在所不惜,自古这是汉奸思维奴派作风。

在王朝前期,往往人才占了上风,因为王朝新建,君主知建朝不易,往往克己为公。在王朝后期,往往奴才占了上风,因为君主新立,是通过权谋上位,知道套路重要性,下面听话能办事是其首要。

苏轼是人才,但生在了一个需要奴才的时间节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