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新领导新期望(五)
1047年,新的工作任命下来了,27岁的小王被分配到了鄞县(现宁波鄞州)。
当时的鄞县可不是个好地方,地处东南幽僻之滨,水利工程年久失修,老百姓日子穷困不堪,县里没有公学,文风不振……
典型的一穷二白地区。
问题一大堆,如何解决?该从哪里着手?
小王秉持着“吃苦不叫苦,艰苦更刻苦”的精神,刚到任上,就利用十几天时间到基层走访调研,将鄞县的基本情况调查清楚了(王安石《鄞县经游记》:“凡东西十有四乡,乡之民毕已受事”)。
回到县衙以后,小王制定了振兴鄞县的发展规划。首要的问题是要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兴修水利增加粮食产量。
所以,小王的第一个重磅措施就是兴修水利。他组织了全县10余万民工整治东钱湖,筑七堰九塘,使周边“七乡邑受沾濡”“虽大暑甚旱,而卒不知有凶年之忧”。
第二个措施是贷谷于民。他在青黄不接的初春、初夏,把官仓的粮食借给农民,等秋收之后再让农民加上利息归还官府。
第三个措施是兴办公学,将唐元和年间建于县东的先圣庙改建为县学,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邀请杨适、杜醇、楼郁、王致、王说五位大儒进城办学,史称“庆历五先生”。
他还加强平安建设,实施保甲制度,改善乡村治安……
经过两三年艰苦的工作,小王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鄞县的经济发生了质的改变,粮食产量跃居全国第一。彻底转变了鄞县“文风寥寥”的状况,每年考中进士的数量与日俱增,南宋著名教育家王应麟评价为“养成英才,纯明笃厚。父兄师友,诏教琢磨,百年文献,益盛为大,五先生之功也”。
鄞县成为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典范。
清代学者蔡上翔称赞王安石:“其爱民恻隐之心,筹画利害之明,虽复老成谋国者弗如”。
王安石的名字传遍大江南北,高层开始关注这个年轻有为的知县。
1051年,31岁的小王得到晋升,从县里到了市里,任舒州通判。但个性使然,给他接风洗尘时,同僚沉迷于杯酒言欢的幸福生活,他还是那样不修边幅,不善饮酒,忧心忡忡(王安石《到郡与同官饮》:“荒歌野舞同醉醒,水果山肴互酬酢。自嫌多病少欢颜,独负嘉宾此时乐”)。
1058年,38岁的小王工作岗位调整为负责江东刑狱,晋升为省级司法部门的主管。没多久又调任三司使度支判官,负责中央经济事务,差不多五品官员了。
年纪轻轻,业绩明显,社会声誉度高,又在京城当官,如果按照这样的轨迹下去,小王可比范仲淹幸福多了,只要没有大的变故,官至宰相也是迟早的事。
但小王可不想只当个太平官,他忧心的是朝廷和百姓,从根子上讲,他和范仲淹是一路的。
碌碌无为不是他的人生,升官发财也不是他的目标,他想要变革,继承老范未竟的事业,他要发大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