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璧其罪的优质特色农产品
决定农产品品质的因素有两个:第一是品种(种子),第二是生长的小环境,二者缺一不可。像五常大米这样的地理标志农产品,指的是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
与地理标志农产品类似的是小产区农产品,同样是在特定的小环境下产出的特色产物。
中国是农业大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小产区农产品(以下统称为特色农产品)历来都是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当地就业、居民增收和经济发展的综合贡献率和影响程度超过30%。如果算上与之相关的旅游、文化等附加价值,对经济的贡献度能超过50%。
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和一般农作物之间的区别在于:
1)生产于特定的土地,所以资源有边界,单个特色农产品的产量和时间也有特殊的限制和要求,产品具有一定的稀缺性。
2)由于品质优良,产品对环境要求更高,生产工艺更复杂,成本更高,定价上有一定溢价率;为了追求品质,按照高标准的种养殖技术,避免使用未经过长时间安全验证的农药和化肥,农产品的成本更高,产量因此也更低。
3)特色农产品有其独特的生物基因传承,对人类健康更有裨益。
4)特色农产品有品位、文化、身份象征等加持,使得其消费成为一种潮流,让消费者除了享受美食,还能获得精神的愉悦。
但是,也正是特色农产品的上述优点,以及其巨大的市场和良好的销路,使之成为大量不法商贩的造假目标,大量低成本、粗制滥造、对人体有害的假货充斥市场,尤其是像五常大米、新会陈皮、西湖龙井、昭通天麻这样的知名地域品牌,更是假冒伪劣的重灾区。
造假制假的方法有很多种,有的是源头造假,有的是物流配送过程中造假掺假,原因有以下两点:
1)鉴别真的和假的农产品不是件容易的事。例如都是荔枝,莆田荔枝和普通荔枝肉眼无法识别。
“夜半归来风满袖,家家门巷荔枝香。”明代户部尚书,莆田仙游人郑纪在《过太平桥》一诗中这样记述莆田的风物。
莆田与荔枝的渊源始自唐宋,至今,莆田的别称里仍保留着“荔城”的说法。莆田位于北回归线边缘,东面是台湾海峡,是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当地河网密布,土壤肥沃,荔枝树通常种植在河边。有文献记载表明,宋朝鼎盛时期,在莆田南北洋航道两侧荔林绵延数十里,自成一景。在莆田,荔枝品种也不断优化,流传至今的有宋家香、状元红、陈紫、“十八娘红”等。
莆田仙游县人,北宋书法家、文学家蔡襄在他47岁时曾经撰写过一部《荔枝谱》,这部书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书中明确记录了宋家香的生长特点:“宋公荔枝,树极高大,世传其树已三百岁。”
据介绍,这棵树龄超过千年,树高6米多,树干周长7.1米,树冠覆盖面积达65米2的古树,枝叶繁茂,年结硕果,丰年产荔枝高达352斤,是世界上罕见的高龄果树。
状元红位于莆田市荔城区新度镇下横山,是北宋莆田状元徐铎所植,故称“状元红”。相传,“十八娘红”是宋代枫亭人南康郡王陈洪进的女儿陈玑(排行十八,别名十八娘)变卖自己的首饰,帮助老百姓挖了一条从仙游县枫亭到惠安县驿坂溪长达7.5公里(15华里)的渠道,蓄水灌溉农田,并在渠道两旁种植荔枝树。为了纪念她,人们把这条渠道称为“金钗渠”,把她所植的荔枝树称为“十八娘红”。
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些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依附在莆田荔枝上的价值,于消费者而言,一句“好吃不好吃”便足以填平地理标志的差异:都是荔枝,非常年食用之人,如何分辨莆田荔枝和普通荔枝的区别?
同样,都是大米,普通的非有机大米和江西万年贡米有什么区别呢?
稻作文明在我们国家传统的农业文明中占据主体地位。在我们国家兴起的农业文明中同时有南方长江流域的稻作文明和北方黄河流域的粟作文明,万年仙人洞的考古证实稻作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4000年以前,那时我们的先民就开始对野生稻进行利用。通过后来数千年的人工驯化过程,先民们不断实践总结,逐步掌握了稻作技术,在其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稻作技术不断完善,成为中国传统的稻作文明主体部分。粟作文明随着西亚传来的麦作文明而逐步萎缩,而稻作文明不仅坚强地抵御了外来的麦作文明,而且还扩展到全世界,稻米成为当今世界一半以上人口的主食。
江西万年贡米原名“坞源早”,是我国先民经过数千年精心培育的一种地方晚籼优质稻良种。南北朝时期就有史料记载,原产于归桂乡(今裴梅镇荷桥、龙港)一带,距今有着近2000年的耕作史。明正德七年(1512年)析鄱、余、乐、贵边徼之地设万年县,首任知县为了表达他对皇帝的忠诚和答谢朝廷建县之恩,将归桂乡产的晚籼稻“坞源早”制成大米进贡,皇帝食后大加赞赏,昭以“代代耕作,岁岁纳贡”,万年贡米由此得名。明末清初时期,州县纳皇粮送至京城,必等万年贡米进仓。否则粮仓不能封,城门不许关,故又称为“国米”。
同为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巴河莲藕被视为鄂东四大名产之一,民间有谚语“黄州萝卜、巴河藕、武昌鳊鱼、樊口豆腐”。
巴河莲藕成名于北宋,苏东坡有诗句:“巴河有藕天下奇,洁身方正举世稀。体长三尺无瑕疵,心多一窍有灵犀。神品有花难移种,灵根独恋故乡泥。七百年间为贡品,佳藕天成列御席。”
虽说诗中明确说明了巴河莲藕的产生时间为苏东坡前七百余年,但是由于没有确凿的证据,其发源年代并不清楚,贡品之说也没有得到考证,但可以明确的是,在清朝时期,巴河莲藕确实成为宫廷的贡品,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苏东坡被贬黄州时,游历浠水尝到巴河莲藕后,盛赞其“齿隙留香”。鄂东一带流传有民谣:“过江名士开笑口,樊口鳊鱼武昌酒,黄州豆腐本佳味,盘中新雪巴河藕。”
浠水是闻一多的故乡,他曾赞巴河莲藕“心较比干多一窍,貌若西子胜三分”。陆游、胡风等文人墨客为此写下过不少赞美巴河莲藕的诗句。历史上,巴河莲藕产区留下了“清出状元明出相”的佳话。
巴河莲藕与浠水县巴河镇芝麻湖地区地理气候有着紧密的联系,巴河莲藕无法移往外地种植,一到外地即变种、长锈上斑。所以有文称:“世上九孔藕,唯巴河独有。”
巴河莲藕为一种九孔莲藕,其肉质细腻,水分充足,味道软烂,成为湖北人煨汤时的首选。这种藕如玉一样洁白,表面没有铜锈色,在制作菜肴时,巴河莲藕久炒不黑,成品菜色香味俱全。在形状上,巴河莲藕与其他莲藕相比较为方正,仔细观察甚至可以看到其棱角,外观特点鲜明。
阿克苏苹果是相比较其他地方特色农产品更为大家所熟知的农产品。阿克苏地区位于塔里木河腹地,水资源充沛,是新疆重要的绿洲带,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阿克苏苹果产于天山南麓中段、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栽培历史悠久。
大约在汉唐时代,苹果在新疆的栽培就有记载了。《大唐西域记》中记载阿耆尼国和屈支国出产的“柰”,就是苹果。阿克苏冰糖心苹果实际就是红富士苹果,只不过这种红富士苹果品种在阿克苏扎根以后,由于在天山脚下,用天山冰川雪水灌溉,昼夜温差大,果糖在果品内聚集优异,产生糖分自然凝聚现象,剖开果品其糖分聚集处犹如蜂蜜的结晶体般。这就是独特的品质优异的阿克苏冰糖心苹果。
堪称世界苹果王国中王者的阿克苏冰糖心苹果,仅产于新疆南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这里有特有的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全年无霜期长。光照时间长的气候条件和依托天山山脉托木尔峰冰川,远离污染的地域条件,使这里成为发展有机农产品的理想家园。
综上所述,优质的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每一种都有很多知识要学习,肉眼看不出来,即便尝也很难尝出来,很多化学添加剂还会欺骗你的味蕾,会让你觉得比有机农产品好吃。即便是检测,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比如欧洲的某些检测指标,对来自中国的茶叶有几百种之多,但是依然不能穷尽其完整的化学组成。
2)造假的成本太低。果蔬的单价都是几元一斤,肉禽蛋的价格也非常低,消费者犯不上为了这些钱去花时间和金钱征信。在中国,初级农产品的生产者大多是小农户,产量高、卖货多、耗损少是首要目的。因为初级农产品这个领域的信用体系不健全,征信成本高,对那些将滥用抗生素、激素及化肥过量的蔬菜和水果冒充有机产品进行销售的行为,很难大力度惩戒。
造假制假惩戒困难,屡禁不止,其对于特色农产品的伤害却是釜底抽薪的,是一种很难根治的恶性循环,坏处非常多。
首先,对生产者而言,假货造成劣币驱逐良币。假冒伪劣造假成本低,卖价低,严重干扰了真正好东西的市场销路,农户的生产积极性被严重打击。久而久之,市场上的优质农产品变得越来越少。
其次,对消费者而言,随着家庭收入的增长,食品消费需求升级,但是真假从外观上很难区分。消费者花了真品的价格购买带有各种标签的东西,但是拿到手的却经常为假冒伪劣或掺假产品,不但不能获得其美味、健康,反而可能遭遇农药残留超标等带来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
再次,优质的特色农产品因为产量受限,很难按照传统的品牌构建手法建立品牌壁垒。行业内真正符合现代企业“品牌”定义的农产品,也就是像褚橙、老干妈等诸如此类的品牌,因为机缘成长起来的,为数不多。中国幅员辽阔,都是地理小环境,生产者大多没有很强大的资金和实力,使其只能依靠传统的渠道以一般大宗农产品的低价模式去销售,产品溢价能力太低。
再加上,中国虽然是农业大国,农耕文明历史悠久,但是总有从事农业身份地位低下、赚钱效应差、从事农业工作不受人尊敬等误区,这使越来越少的人愿意从事农业生产。
问题越多,按照逻辑应该越需要优秀的人来解决,但是却没有什么人愿意加入,便形成了走不出来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