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在中国,超过80%的人相信选择什么样的丈夫是一个女性自己的事;而根据一项国际调查,在巴基斯坦只有11%的人认同这一观点(Pew Research,2012)。这份数据很可能反映出了调查对象的价值观。与大众信念不同,价值观来源于对世界、人性善恶、行为对错、人生目标、性别角色等业已建立的、稳固的认知。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的)知识[ ideological (value-based) knowledge]与大众信念也不相同,因为它建立在通常由传统或权力机构所支持的一套坚定的原则之上。价值观和科学知识之间另一个特别重要的区别是:价值观并不要求事实的检验。每一种意识形态都倾向于拥护某些不容置疑的原则和价值观。例如,“将灵魂看作一种精神上的且不朽的事物”这一根深蒂固的信念就是一种价值观;把今日的行善作为规避明日厄运的必要行为,这种信念也是一种价值观;而认为同性恋是一种为社会所不容的罪孽,这一信念同样可能是一种价值观。
意识形态的力量对于所有类型的知识的影响是重大的。历史显示,人们可能会因为认同意识形态而无视或否认科学,而有些人甚至会选择与科学为敌。在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纳粹的意识形态所鼓励的科学研究偏向歧视少数族裔和精神疾病患者。
不要以为意识形态没有影响到美国的知识和教育。在19世纪,某些医生辨认出漂泊症(drapetomania)或者对自由的病态渴望,用来诊断那些不断尝试逃脱的黑人奴隶。一些美国公立学校不教授进化论,因为它与一些人的基础价值观相违背(Tryon,2002)。除了政治或风俗之外,这些价值观还来源于哪里?
宗教和价值观
宗教或许是价值观最强有力的来源。人们习惯用宗教来解释日常经验、动机和行为(Harrington,1996)。在基督教、犹太教、印度教、锡克教、伊斯兰教、佛教与其他宗教的教义和实践中,诸如节制需求、重视家族纽带、勤俭、纪律和节约这样的行为处方是很常见的。心理疾病的观点也受到宗教信仰的影响。比如在基督教传统中,有关罪孽、告解和忏悔的核心信仰促使许多人相信,一些严重的精神疾病是上帝对不当行为的惩罚(Shiraev & Levy,2013)。虽然今天许多人转向执业治疗师寻求帮助,但仍然有人相信宗教而不是精神和行为的治疗。在印度教中,所有事物都是不停变化并彼此影响着的,不过其中有一种内在的逻辑,这种事件发生的因果顺序被称为因缘(Chaudhary,2010)。
宗教价值观对于知识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当然,这得看每个人的情况以及他们对宗教的虔诚度。纵观全球,大约有13%的人认为自己是无神论者,这个数据是美国比例的两倍。无神论者占比最高的国家是中国,为47%;日本则是31%。无神论者占比最低的国家是伊拉克和阿富汗,只有1%。而在沙特阿拉伯,100个民众当中有5个人声称自己是无神论者。在穷人阶层,宗教狂热最为高涨,其次是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Win-Gallup International,2012)。
价值观可能会也可能不会转化为实际行动,意识形态或宗教信仰也并不总是指导人们的每个决定。印度心理学家承认,他们的社会中存在着矛盾的本质,人们的日常生活一方面受到宗教价值观的神秘主义和精神性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到世俗生活的影响:崇拜女神与虐待女性共存,禁欲主义受到消费主义的挑战,日常的贪污腐败麻木了公平正义。这些学者坚持认为,灵性和宗教热情并没有在完善普通人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Chaudhary,2010;Ramanujan,1989)。关于这一点,也许印度并不是一个孤例。
毋庸置疑,价值观在心理学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一些价值观服务于建设性和人道主义的目标,它们促进了和平并带来希望(参见第12章)。另一些价值观则为某些行动和思想越界的个体受到的骚扰和虐待进行伪辩。在第6章中,你将看到过去一些机构歧视患有精神疾病的个体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