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史料和史学
一、史料来源
(一)实物史料
铭文。罗马帝国早期,留下了数量丰富的拉丁铭文和希腊铭文。这些铭文包含有大量的政治和经济信息。它们往往能起到史著和其他文学作品无法替代的作用。屋大维( Gaius Julius Caesar Octavianus)所著《自传》(Res Gestae Divi Augusti),即《安齐拉铭文》 ( Monumentum Ancyranum),概括了他一生的经历和成就,是研究奥古斯都时代很有价值的史料。本书探讨维吉尔与屋大维文化政策的关系,而屋大维本人,是文化政策的制定者和推行者,他的自传就显得十分重要。
钱币。罗马共和国和帝国发行的钱币,正面币图多为人物肖像或神像,背面币图则非常丰富。例如,其中有一种类型为“建筑图像”,一般是为某座重要公共建筑的落成而发行。钱币上的图案往往是高度抽象的,但能够反映出建筑的基本特征,通常比较精确,这成为复原古代建筑外观的重要依据,对我们研究奥古斯都时代的城市建设活动具有参考价值。法国古币研究家H. 科恩(Henry Cohen)将公元前49—476年罗马发行的钱币汇集后编撰《帝国钱币》,此著共八卷,分别于1859—1868年出版,可供研究所用。[1]
浮雕。罗马人经常使用雕塑来纪念特定事件。雕塑的内容往往是真实事件,形成了被称为历史浮雕的雕塑形式。当然许多浮雕并不完全与史实相符。这些浮雕提供了大量关于罗马历史、社会状况的重要信息。例如:和平祭坛上保存下来的两块浮雕,一块描绘的是祭坛祭奠仪式日的游行,展现了奥古斯都率家族举行祭祀和罗马显贵观礼的场景;另一块浮雕描绘了大地女神哺育万物的景象。
(二)古典作家的作品
维吉尔的三部作品是本书的研究对象,也是本书研究所依据的核心史料。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考察。
维吉尔(Publius Vergilius Maro,约公元前70—前19)的主要作品有《牧歌》 (Eclogues)十首、《农事诗》 ( Georgics)四卷、《埃涅阿斯纪》 ( Aeneid)十二卷。他的墓碑上刻着两行铭文:
曼图亚生育了我,卡拉布里亚夺去了我,现今由帕尔特诺佩保存我,我歌唱过放牧、农田和领袖。
“放牧、农田和领袖”,这是他对自己三部主要作品主题的提炼和总结。
《牧歌》
在公元前41年之前,维吉尔就开始创作《牧歌》,大约于公元前37年完成。该作品以富于情调的笔触描写了平静祥和的田园生活。其模式和框架(例如牧人对歌)模仿希腊化时期诗人忒奥克利托斯[2]的牧歌。诗歌描绘了罗马的社会生活并对当时的政治事件及政治人物予以关注。
在传世的抄本里,《牧歌》共有十首诗歌。维吉尔以乡村为背景,描写牧人们的生活,田园色彩浓厚。牧人们放牧、歌咏,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然而,战争打破了平静的生活。维吉尔真实地展现了内战之中牧人们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没收土地政策的残酷和人民失去土地的痛苦。诗歌提及当时的重大政治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如恺撒之死、波利奥就任执政官、屋大维即将赢得内战等,隐晦地表达了诗人的态度和看法。
总的来说,维吉尔的牧歌反映了当时小土地所有者阶层的生活、遭遇和心理。长时期的内战使罗马的农业受到严重破坏,小土地所有者深受其害。在与大土地所有者的竞争中,小土地所有者处于弱势,随时可能被吞并。此外,小土地所有者还面临着土地被退伍老兵侵占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普通农民在苦难中怀念过去,怀念小农经济曾是国家主要经济支柱的时代,期待着农业的复兴和美好的未来。
《农事诗》
维吉尔完成《农事诗》是在公元前29 年屋大维从埃及回罗马之前。[3] 多纳图斯称维吉尔创作《农事诗》历时七载。[4] 由此推算,《农事诗》的创作时间应在公元前37年—前30年之间。全诗共四卷,两千余行,带有教谕性质。第一卷写谷物耕作。第二卷写葡萄、橄榄等树木的种植。第三卷介绍畜牧业知识。第四卷写诗人有实践经验且最感兴趣的养蜂,其间穿插着对田园之美与劳动的礼赞。
《农事诗》服务于政治的色彩较为明显。维吉尔在《农事诗》中努力把普通的乡村生活和农业劳动诗歌化,描绘出一系列鲜明、动人的画面和形象,从而使诗歌充满诗情画意。把农业劳动描写为可靠、稳定,能够使农人得到温饱的生活手段,从而激起人们对农业劳动的向往,鼓励人们回归到农业生产中去。诗歌歌颂农业,呼吁人们致力于农业生产,与屋大维维护和平与稳定的政治目标相合。描写农村生活的淳朴和农民所具有的种种美德,客观上配合了屋大维崇古复礼、整饬罗马风气的政策。歌颂意大利的优美诗句,表达了人们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屋大维直接颂扬的诗句和段落更是表达了诗人的政治倾向。
《埃涅阿斯纪》
公元前29 年,维吉尔开始写作他最伟大的作品——《埃涅阿斯纪》。维吉尔的写作速度极慢,以苦吟的精神精雕细刻。诗人花了整整十年工夫,还未最终完成。追求完美的诗人请求朋友[5]在死后烧毁此书。多亏朋友没有执行他的遗愿,这部史诗才流传下来。
《埃涅阿斯纪》全书12卷,9896行。这是一部以神话传说为主题追溯罗马起源的史诗。埃涅阿斯是爱与美之神维纳斯和特洛伊人安奇塞斯的儿子。安奇塞斯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特洛伊王普里阿摩斯是同辈。埃涅阿斯在特洛伊战争中,作战勇敢。特洛伊被希腊军队用木马计攻陷后,埃涅阿斯受到神灵的眷顾,得以在浩劫中侥幸逃出。他在城外聚集了一些幸免于难的特洛伊人,漂泊海外,另觅地方建立国家。《埃涅阿斯纪》叙述的就是埃涅阿斯率领众人历经艰辛抵达意大利的故事。
史诗的主题是爱国主义的:罗马的建立。诗歌借用古代神话传说,神化尤利乌斯氏族,宣传屋大维血统的神圣性;回答伟大帝国的命运问题,告诉人们元首的统治是神意注定的结果,为元首制的建立提供舆论支持;树立道德典范,教谕人们恪守罗马民族的传统美德,维护社会的稳定。诗人还在这部作品中表达了自己对时代社会的看法和对罗马传统美德的关注。
《罗马十二帝王传》
苏维托尼乌斯( Gaius Suetinius Tranquillus,约公元70—121 年之后)是罗马帝国全盛时期著名的传记作家,曾任哈德良元首的侍从秘书。由于地位特殊,他熟悉宫廷内幕,批阅过皇家档案和各种典籍,他的记述可信度较高。他的代表作之一《罗马十二帝王传》记述了从恺撒到图密善共计十二位罗马统治者的个人生活、政治活动、杰出成就等生平事迹。全书分八卷,其中第二卷是奥古斯都传记。这是我们研究奥古斯都的重要史料。
《神圣奥古斯都行状》
据罗马史家苏维托尼乌斯记载,奥古斯都曾将自己的一生所为( Res Gestae)撰述成文。在其亡故后,该文连同其遗嘱和其他两份文件由维斯塔贞尼在元老院当众拆封并宣读。奥古斯都的继承者提比略遵其遗愿,嘱人用铜柱铭刻该文并立于奥古斯都陵寝的入口处。后来,帝国诸省纷纷传抄这一碑文,并在当地供奉罗马女神或奥古斯都的祠庙中勒石刊布,向天下昭示其功业。奥古斯都在自传中用相当长的篇幅列举了自己在罗马城建设中的贡献。[6]
《名人传略》
苏维托尼乌斯的另一部重要作品是《名人传略》,其中一篇是《维吉尔传》。王焕生先生将其翻译成中文。[7] 苏维托尼乌斯详细叙述了维吉尔的出身、成长经历,以及维吉尔三部作品的写作过程和当世人对它们的评价。这篇传记为研究维吉尔生平及其作品的影响提供了较为可靠的资料。
《维吉尔传》
《维吉尔传》的作者多纳图斯( Aelius Donatus)是公元四世纪著名的罗马文法学家。他曾为维吉尔的作品作注。塞赫维乌斯的维吉尔作品注释和马克罗比乌斯的《萨图恩节谈话录》中也有关于诗人生平的材料,但是多纳图斯所写的传最长、最早、最有价值。[8]
《颂诗集》《长短句集》《书信集》《讽刺诗集》(又译《闲谈集》)
贺拉斯( Quintus Horatius Flaccus,公元前65—前8年)是与维吉尔同时代的顶级诗人,他是维吉尔的挚友。在其作品中,他数次提及维吉尔。同时,二人均属于梅赛纳斯文学集团中的成员。与维吉尔不同,贺拉斯在诗歌中多次描述他与梅赛纳斯、奥古斯都的交往。通过这些作品,我们能够较为清晰地了解当时的文学赞助体制以及奥古斯都对待诗人们的态度,以此弥补史料之不足。因此,他的作品是我们研究维吉尔的重要参考资料。
《罗马史》
阿庇安( Appian,约95—165 )是罗马帝国早期杰出的历史学家。他用纪事本末体书写了一部二十四卷的《罗马史》。其中记述内战的第13—17卷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成为我们研究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史料。内战正是维吉尔创作《牧歌》和《农事诗》的时代背景,因此阿庇安《罗马史》是本书的主要参考资料之一。
《编年史》
塔西佗( Tacitus,约55—120)是古罗马最伟大的史学家。他有著作多种,其中《编年史》代表了他的最高成就。书中所用材料,部分来自他个人丰富的直接经验和公共档案,具有很高的可信性。《编年史》共18 卷,记述时间起于奥古斯都去世(14 年) ,止于公元68 年年底。保存下来的有,第1-4卷,第5卷开始部分,第6卷绝大部分,第1115卷的全部及第16 卷的前半部分。其中记述了帝国初期的史事,对于我们认识帝国初期社会状况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