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陶绘画
陶器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陶器的制作过程,也是先民发现并创造美的过程。最初,人们可能是发现制陶过程中遗留在陶器上的痕迹很美观;后来,可能有意留下一些纹饰;再后来,人们发现了点、线、面构成的图案的美感作用;继续发挥人类想象力的结果是,人类在不同地区不约而同地发展出了彩陶绘画艺术。
中国人制作的彩陶,由于地域不同、时间不同、宗教习俗不同,所以描绘形式各异,造型和风格也不同,考古学家将其划分为大汶口文化彩陶、红山文化彩陶、河姆渡文化彩陶等几大类。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半坡型、庙底沟型及马家窑型的彩陶艺术。
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首先发现的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中期重要的考古学文化。从它的遗址中出土了许多精美的彩陶。彩陶的器壁、口内或器内,常绘有动植物的纹样,这些纹样如同岩画一样,诉说着先民的生活生产方式和他们观照自然的方式。
《鹳鱼石斧图》(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这是一只宽口直腹平底的橙红色砂陶缸,画中鹳鸟双腿前撑,身体略向后仰,昂首瞪眼,很用力的姿态,仿佛只有如此才能叼稳嘴上的鱼。一只巨大石斧竖立于鹳之前,白底褐线劲勒,四道横线将石斧牢固地捆绑在柄上,握手处用褐色涂抹,并隐现出绳痕。这件作品颜色对比鲜明,风格独特,是原始时期的陶绘珍品。
这件《人面鱼纹盆》属于仰韶文化,其中人的五官均比例适中,它反映了当时的半坡先民以鱼为图腾的意识。
半坡型彩陶纹饰有鱼纹、鹿纹等,可以想见当时人们主要以渔猎经济为主。
最精彩的一件彩陶要数《人面鱼纹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在盆底对称画着两张人面和两条鱼。其人物面部和鱼纹图案组合成极具寓意的装饰纹样,人物头上佩戴着锥形饰物,嘴上衔着双鱼,两耳横挂双鱼。线条造型匀称,在一些地方施以块面平涂,画面清晰、劲挺、豪爽,用无声的语言向我们描述着当时人们的心理意识:也许是人对鱼的崇拜,也许是祈求捕鱼丰收,也许是与生殖有关的多子多福的愿望,也许是连年有余的期望。
鱼在中国语言中具有生殖繁盛的祝福含义。鱼纹可能就是半坡氏族图腾崇拜的徽号。
马家窑文化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因首先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而得名。
仰韶文化的另一种类型庙底沟型,就是以鸟为图腾的氏族,而马家窑文化则属于分别以鸟、蛙为图腾的两个氏族部落。到马家窑文化,鸟纹已开始漩涡化,形象模拟太阳,可见鸟纹与拟日纹本来是有联系的。
这件《舞蹈纹彩陶盆》自然古朴。
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马家窑文化彩陶《舞蹈纹彩陶盆》,盆内壁绘五人一组,共三组十五人,正手拉手地跳舞。画面重复排列的舞蹈人物携手成排,双腿分开,身体向左,发辫和腰间飘带随着翩翩起舞而摆动。为了表现动感和旋转,还将每组靠边者的手臂以双线重复。人物腿侧有似是男根式的装饰物。对生殖的崇拜,是生命受到自然灾害和野兽或疾病侵袭的严重威胁时先民们发出的由衷愿望。
原始绘画的意义首先在于它的实用功能,但随着劳动实践和意识活动的复杂化,人们开始追求美感和装饰的目的。如庙底沟型彩陶《白衣彩陶纹》(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陶盆造型大口小底曲腹,彩绘只施于盆外壁上半部,在橙色底质上用黑白色勾画一系列弧线与螺旋纹组合的连续图案,具有动感的旋转、流动效果。
彩陶中的几何花纹最能反映先民审美智慧的加强。方格纹由鱼鳞、渔网或编织物演化而来,折波纹是水波或远山的写意,曲线纹则是鸟纹的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