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回顾改革开放40周年 展望新时代区域经济发展(2018)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我国区位论的引进

区位论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在空间中相互关系的学说。西方区位论最早形成于19世纪,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比较完善的理论。区位论与传统西方经济学理论的结合是区域经济学学科理论体系形成的理论基础,它的发展演变对完善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引进区位论,但当时基本持否定和批判态度。直到80年代之后,我国对区位论的态度有所转变,研究和介绍逐渐增多,之后则是作为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被引进。

一、国外经典区位论

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描述,区位论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1)古典区位论:立足于单一的企业或中心,着眼于成本和运费最低;(2)近代区位论:立足于一定的地区或城市,着眼于利润最大;(3)现代区位论:开始立足于整体国民经济,着眼于地域经济活动的最优组织。

(一)古典区位论

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是古典区位论的形成期,这一时期由于工业的发展使生产力迅速提升,地区间的经济联系空前扩大,商品销售和原材料地范围越来越广,同时经济危机也频频爆发。这时候,产业如何合理布局成为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德国学者杜能(J.H.Thunen)、韦伯(A.Weber)等创立了古典区位论。

1.杜能:农业区位论

19世纪初,德国的农业面临由庄园式向自由式转变,随着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农业的合理布局与地区专业化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9世纪20年代,杜能对农业分布的合理化进行了实验研究,于1826年出版了关于资本主义农业空间组织《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简称《孤立国》)一书,标志着区位论的产生,他也被后人推崇为区位论的鼻祖。在该书中,杜能认为,决定农业空间布局和专业化问题的首要因素是级差地租,具体表现为特定农场(或地块)距离城市(农产品消费市场)的远近。在证明这些论点的过程中,杜能提出了著名的孤立国农业圈层理论。

在杜能假想的“孤立国”中,有以下几个假定条件:(1)在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与周围农业地带组成一个孤立的地区,孤立国内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完全相同,平原之外就是荒野,与其他地区隔绝;(2)城市供应全境的工业产品,周围农业地带供应全境的农产品;(3)孤立国中各地交通条件完全一致,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运费同运输距离成正比;(4)农业生产以取得最大现金收益为目的,农产品价格、劳动者工资和资本的利息固定不变。从这些假定条件出发,杜能认为在什么地方种植何种作物最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而利润是由农业生产成本、农产品价格与运费这三个因素决定的。根据运输费用和区位地租理论,杜能得出以下结论:农业生产的空间配置为,一般在城市附近种植不便于运输的作物,如重量大、运费高、易腐烂或保鲜度要求高的产品;随着离城市距离的增加,应该种植运费占比小的作物;最终围绕城市,形成某一种农作物为主呈环状分布的圈层结构,即以城市为中心向外依次形成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等同心圆式结构,即杜能环。

2.韦伯:工业区位论

19世纪中叶以后,西欧资本主义大生产空前发展,基础性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的区位问题提上日程。从运输费用角度分析工业区位问题并将其体系化的学者是德国经济学家韦伯,他于1909年出版的《工业区位论》标志着工业区位论的诞生。

韦伯工业区位论的假设前提如下:(1)工业原料供给地的分布已知;(2)工业产品的消费地和规模已知;(3)工业劳动力的供给地已知,劳动费用一定,且供给量是无限的。韦伯还引入了区位因子这一概念,指的是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活动时,影响收益的因子。工业区位论模型中主要考虑了运输费用、劳动力费用和集聚因素三种区位因子。韦伯分成三个阶段构建工业区位论。第一阶段:不考虑运费以外的一般地域区位因子(即假定除运费外,其他费用不存在地区差异),构筑基本的工业区位框架;第二阶段:把劳动费用纳入模型,研究由第一阶段运输费用形成的最佳区位的变形,即研究运输费用和劳动费用同时作用所形成的最小区位费用;第三阶段:把集聚(分散)因子纳入模型,集聚(分散)因子使生产集中于某地点(或者在其他地点)而产生不同的利益,研究由第二阶段运输费用和劳动费用形成的最佳区位的变形,即研究运输费用、劳动费用和集聚因素同时作用所形成的最小区位费用。根据运输费用最小的目标,依次对三个阶段进行图形分析和公式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

古典区位论着重于微观个体(企业或工厂)的区位研究,以产业的空间布局为核心,着眼于运输费用最小化,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法来对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和区际经济联系进行考察,不考虑市场和产品因素,属于单一的区位决策问题。古典区位论强调成本控制,这符合微观经济主体的利益诉求。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也从古典企业架构逐渐演变成比较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企业的利益诉求逐步多元化,因此仅考虑成本控制的古典区位论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

(二)近代区位论

随着古典市场经济向着现代市场经济过度,商品的实现成为工业企业能否存在和盈利的关键。因此,在考察成本和费用的同时,关注市场区划分和市场网合理结构,是近代区位论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时期,许多学者提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区位理论,如费特(F.A.Fetter)的贸易区边界区位论、俄林(Ohlin)的区域生产要素禀赋论、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的中心地理论和勒施(A.Losch)的市场区位论等。

以下重点介绍后两种区位论。

1.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

进入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在整个社会经济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交通、工业、商业、服务业的聚集点。许多学者把研究焦点对准了城市,在城市的社会经济研究行为的基础上,对城市的形态、空间分布和规模等级也开始了研究。中心地理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1933年,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出版《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一书,对该地区乡村聚落的市场中心和服务范围做了实验观察研究,并以抽象演绎的方法得出三角形聚落分布和六边形市场区的区位标准化理论。

克里斯塔勒对中心地理论做了如下假设:(1)地域是一个均质的平原,即生产要素随处拥有,居民与之相应的需求均匀分布;(2)所有方向上交通体系相同,即运输费用只取决于距离;(3)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中心地理论的建立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根据已有的区位理论的原则,确定个别经济活动的市场半径。生产者需要一个不至于亏损的最低销售量,与之对应的就是最低限的市场区,称为市场区的“下边界”。保证有需求的最高有效价格(出厂价格加运输费用)确定最高限的市场区,称为市场区的“上边界”。上边界和下边界共同确定围绕生产地(居民点)形成的市场区半径。第二步,引进空间中组合的概念,形成一个多中心的商业网络。市场区的上边界之外,生产者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就会有其他生产者进入。在相互竞争的作用下,最后的均衡状态是每个生产者供给他的最低需求量,并且构成一个六角形的市场区,市场区所有面积内都能以最小的运输费用得到供给。存在多种产品供给时,最终形成等级序列中心地体系。第三步,将各种经济活动(工业区位、城市、交通线等)的集聚纳入一套多中心网络的等级序列中。克里斯塔勒认为中心地的空间分布形态受市场因素、交通因素和行政因素的制约,会形成不同的中心地系统空间模型。

2.勒施:市场区位论

勒施于1940年出版《经济空间秩序》一书,提出了与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极其相似的模型。勒施的主要工作是将中心地理论应用于工业区位研究,将克里斯塔勒的聚落市场区发展为工业市场区,形成了他的市场网络理论,成为市场区位论的又一奠基人。

勒施对市场网络体系的分析从市场区、市场网到市场网络体系依次深入。勒施同样假定地区面积具有同质性、运输条件相同、生产要素和需求均匀分布。(1)市场区。生产者根据商品价格和运费确定销售量,进而确定一个圆形的市场区。(2)市场网。勒施认为,圆形的市场区是不能持久的。如果存在多个生产者,从占有市场观点看,分散圆形必然向粘连圆形市场过渡,但由于存在空白区,就会被继续挤占,出现重叠圆形市场网络,最后出现六角形市场区,直到理想市场网络出现。(3)市场网络体系。勒施将各种市场网摆在一起,使其至少有一个共同的中心点,这个中心点就会形成大城市,其优势是集中了大量的当地需求。接着将市场网围绕一个中心点旋转,便得到六个生产地较多的扇形区域和六个生产地较少的扇形区域。这样的排列产生的区位最多,在一个地点买卖最多,产业区位的距离最小,即运输线路和运费总和最小。

市场网络体系和中心地理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1)两种模型建立的前提条件不同。勒施的六边形市场系统模型是在人口和需求均等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克里斯塔勒只强调人口有规律的分布。(2)在布局过程中,克里斯塔勒由上而下(即首先布局的是高级中心地,然后是低级中心地)构建中心地市场体系。而勒施由下而上构建中心地市场体系。(3)克里斯塔勒的模型存在明显的等级结构系统,而勒施的模型属于非等级系统。(4)关于中心地的等级和所供给货物种类间的关系存在差异。克里斯塔勒的模型中两者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即同一等级中心地的中心职能相同,所供给的货物种类也相同,一般高级中心地具有低级中心地的所有职能。勒施模型中的中心地和货物不存在这样的特征。(5)克里斯塔勒的模型中,中心地的职能和人口规模完全相对应,具有高级职能的中心地人口规模也大。而勒施的模型中,中心地的职能和人口规模并非完全对应。

近代区位论的研究对象已扩展到工业、商业、服务业领域,更加着眼于城市和地区的区位研究,更加注重研究市场的扩大与优化,注重地区的宏观、静态与均衡发展。这种市场指向明确,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近代区位论适应了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因而兴盛一时。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1950年以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浪潮极大地改变了旧的社会结构和生活结构,出现了微观主体利益分化严重、地区差距明显、贫富悬殊加剧等区域经济问题,近代区位论不能解释和解决现有经济现象,现代区位论应运而生。

(三)现代区位论

20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代区位论逐渐兴起,现代区位论的研究对象已扩大到区域内的国民经济体系,区域布局的目的开始寻求区域经济活动的最优部门结构和空间结构,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等。地理学对区位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艾萨德(Isard)、格林哈特(Greenhut)、史密斯(D.M.Smith)等。

1.农业区位论

在农业区位论的研究上,达恩(E.S.Duen)和阿隆索(Alonso)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达恩把区位主体分为三个研究层次,即企业水平、产业水平和社会经济总体水平。在分析方法上由静态研究发展为动态研究,力图使自己的区位理论和现实相吻合。可以说,达恩在现代农业区位论的研究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阿隆索的理论不仅仅局限在农业区位上,对土地经济学特别是城市地租理论的发展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建立的土地利用和地价的一般均衡模型是城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2.工业区位论

在工业区位论研究上,艾萨德、毛森斯(Moses)和肯尼(Kuenne)等学者以古典区位论为基础,运用替代原理分析区位均衡,对一般区位理论的发展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艾萨德在1956年出版的《区位与空间经济》一书中,归纳总结了杜能、勒施、韦伯等人的区位论观点,把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区位决策引入一般化的经济学当中,探讨在平衡状态下空间经济的一般形态,并进而探讨空间经济的相互依存问题,开创了一个应用领域——区域科学。地理学家格林哈特在1956年出版的《工厂区位的理论和实践》一书中,把最小费用理论和相互依存理论相统一,对需求因子和影响区位的企业间相互依存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以韦伯的最小费用区位理论和相互依存区位理论为基础,论证了需求因子以及企业相互依存的区位选择。地理学家史密斯把韦伯古典工业区位理论的费用思想引申为空间费用曲线,并将它与勒施的空间收入曲线相结合,建立了收入空间界限理论。通过收入的空间边界分析来寻找“最佳区位”“接近最佳区位”或者“次最佳区位”。美国经济学者诺斯(HughO.Nourse)在1968年出版的《区域经济学》一书中,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对都市体系、产业区位模型、收入和交易的区域间理论和区域经济增长及公共政策进行了研究。

在零售商业、批发业和城市区位理论的研究上,多位学者对中心地理论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研究服务设施和住宅区位的研究上,区位论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随着第三产业比重的提升,服务设施区位越来越具有研究意义。

现代区位论与古典区位论、近代区位论在研究内容和对象、方法上均不同。现代区位论的研究对象,从单个企业或产业以及城市区位研究转向集生产、交换、价格和贸易于一体的区域整体研究,从单纯市场机制的研究转向同时注意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机制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由相对静态的空间区位选择转向动态的区域各发展阶段研究;从规范分析的多假定的理论推导转向更注重实际的区域分析和应用模型的研究,这样以空间结构理论和现代区域分析方法为代表的现代区位论实际上已成为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

各阶段区位论的特点见表1-1。

表1-1 各阶段区位论的特点

*古典阶段以特殊区位论为主,近代阶段以一般区位论为主,而现代阶段则二者兼具。

资料来源:杨吾扬.区位论原理——产业、城市和区域的区位经济分析.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

二、我国区位论的引进路径

我国对西方区位论的研究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以介绍杜能、韦伯和克里斯塔勒的区位理论为主,但当时受左的思想影响,对反映资本主义市场条件下的生产力规律的区位理论基本持批判和否定态度。陆大道在《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一书的前言中写道:自50年代至70年代,无论是在大学的课堂或在学术界的报告会、论文中,区位理论时常是被批判的对象,责之为“资产阶级陈腐的学术思想”“为资本家谋取高额利润的伪科学”。在这一时期,我国效仿苏联建立了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遵循的是苏联的社会主义生产力布局学,因此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区位理论持摒弃态度。社会主义生产力布局考虑的因素是提高国家的战略防御能力,布局的原则是在全国范围内均衡布局,我国在当时也是遵循这样的布局原则。

在生产力布局学的均衡布局原则下,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期间实施的是均衡发展战略,即全国各地齐头并进均衡布局各产业。这种均衡布局对于改善新中国一穷二白的贫困落后面貌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从整体来看,却是以全国整体经济效益的下降为代价的。我国在实行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确立,那么西方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布局规律是否也适用于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呢?1978年12月在长沙召开的全国经济地理学术研讨会上,提出了不同社会制度条件下有没有共同的生产力布局规律这一问题,学者们的回答是肯定的。这表明我国对西方区位论的认识和态度发生了转变。

在这之后,我国对区位论介绍和评论的文献和著作日益增多。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王守安等1982年编著的《西方工业区位理论与方法》,是国内最早较为系统地介绍和评述西方区位论的著作,但该书主要介绍的是杜能、韦伯和勒施的区位论,对其他区位理论论述得较少。稍晚于该书的是陈振汉和厉以宁于1982年撰写的《工业区位理论》一书,该书主要是从经济学角度对工业区位论的有关理论进行了评述。1988年和1989年出版的两本区位论著作,陆大道的《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和杨吾扬的《区位论原理——产业、城市和区域的区位经济分析》,内容丰富,不仅评介了杜能、韦伯、勒施和克里斯塔勒等人的区位论,而且结合中国的实际进行了研究。

实际上,到了现代区位论发展阶段,国外区位论已经以空间结构理论和现代区域分析方法为代表,已成为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我国在80年代之后对区位论的相关引进已经渐渐转为对区域经济学的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