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产力布局学向区域经济学转变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效仿苏联模式,建立了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同时也引进了苏联的生产力布局理论(包括生产力布局的规律和生产力布局的原则和方法),研究我国的生产力布局问题,主要是解释社会主义生产分布的变化规律,为制定和实施国家经济发展计划提供理论依据。生产力布局学为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初期的国家生产布局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在我国确立,传统的生产力布局学已经无法满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区域经济学作为解释和指导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开始被引进。
一、我国生产力布局学的引进
苏联的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社会主义生产力布局学)是苏联经济地理学家巴朗斯基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该理论以开发特定地域的丰富自然资源为基础,体现国家的意志和力量,运用计划手段,通过统筹安排各种生产、生活等基础设施,使其内部各部门、企业对资源达到合理的综合利用。这一理论在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生产力布局理论认为,所有的生产要素都要落实到一定的空间进行生产,有生产就有生产力的分布和再分布,生产力分布状况对生产有着重大的影响。生产力布局研究的中心内容是:第一,在特定时间里,国民经济总投资的地区分配以及重大建设项目分布的地区、地点的选择;第二,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各生产部门、各生产要素的空间组合的安排,包括各地区内的投资结构的确定;第三,各经济区域之间、各经济中心之间、城乡之间、城市与地区之间的分工协作及发展比例关系的确定。
生产力布局理论认为,生产力分布的一般规律是: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的空间不断扩大,生产部门、生产要素、生产环节的空间组合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学者们认为,这一规律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生产活动,我国也存在与此相适应的生产力分布规律,即通过有计划地按比例分配生产要素,使地区之间以及地区内各部门之间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普遍增长及各生产要素的持续发展。在这种生产力布局规律下,生产力布局一般遵循以下五个原则:第一,有计划地在全国范围内均衡地布局生产力;第二,把地区专业化和综合化发展结合起来;第三,工业尽可能接近原料地、燃料地和消费地;第四,合理集中与适当分散相结合;第五,有利于提高国家的战略防御能力。可以看出,这五条原则总的指导思想是平衡布局。
在平衡布局的指导思想下,首先,我国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经济建设大规模向内地推进,提出各地要建立完整的经济体系。“一五”期间,在694个工业建设单位中,472个工业建设单位布局在内地,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建设项目大部分布局在内地。其次,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由于与苏联关系恶化以及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从战备的角度考虑,从1964年开始把工业布局重点转向内地,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展开了规模浩大的三线建设工程。三线建设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中西部三线地区建设大量新的工业企业,二是沿海地区的工厂大量向内地迁移。三线建设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初为止。最后,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强调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从财政、物资、人力、技术等方面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大量的援助。
从上面可以看出,因当时的经济体制,传统的生产力布局理论存在明显的缺陷:第一,它强调资源配置的主体是国家,排除各种经济主体的存在以及它们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第二,传统生产力布局理论视国家指令性计划为实现生产力布局的机制,尤其是国家预算,它决定项目的布局区位、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地区产业结构以及各种比例关系,完全抛弃了市场机制及其配置资源的巨大作用;第三,传统生产力布局理论所强调的原则,严格来讲是非经济性原则,它主要考虑的是社会政治问题,资源配置效率常居次要地位;第四,尽管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也提出专业化与分工,但在我国中西部与东部之间形成的分工格局,基本上是垂直分工,中西部地区为原料和燃料生产地,东部为制造业基地,正是这种垂直分工加大了东部和西部之间的差距;第五,忽略了地方政府在发展地区经济中的作用。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宏观上强调不平衡发展,传统的生产力布局理论和方法继续发挥作用。然而,生产力布局学几乎完全无视改革过程中生产关系变化对空间配置的影响,失去了对我国体制转型过程中新的区域经济问题的敏锐观察和研究,难以满足实践的需要。随着西方区位论、区域经济分析方法等区域经济学内容的引进和应用,生产力布局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二、我国区域经济学的发展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区域经济学,大致经历了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壮大阶段三个阶段。
(一)起步阶段(1978—1988年)
改革开放初期,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生产力布局学的研究,开始为改革开放服务。由于多年形成的、承袭苏联生产力布局学的学科传统不可能在一日之内完成改变,因此生产力布局学的研究颇为流行,也确实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为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早期我国基于古典区位论而形成的生产力布局学著作的写作范式都是沿着“工业布局—农业布局—交通运输业布局—城市布局”的思路在进行,生产力布局学也被认为是经济地理学下的一个子学科。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的学者们将国外区位论的主要思想介绍到国内来,以此来丰富和改造生产力布局学。在研究的过程中,人们发现生产力布局学所研究的投资分配问题和部门配置问题,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其重要性正在下降,其规律性正在发展变化,其布局主体也趋于多样化,逐渐浮出水面的是一个区域如何发展的问题。由于中央的简政放权,地方政府越来越肩负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任,而不再是仅仅依靠中央的大型项目的分配。区域经济要发展,就要有区别于一般经济理论的应用理论来指导,而这个应用理论正是区域经济学。这时候,一些西方区位论、区域经济分析方法等区域经济学内容开始被翻译介绍到我国,同时将西方区域经济学与我国实践结合起来的研究也逐渐丰富。
1982年,夏禹龙和冯之浚在《研究与建议》第8期发表了《梯度理论与区域发展》一文,这是我国首次提出区域经济问题,标志着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的开端。1987年,许维新和许晶心翻译了涅克拉索夫1978年著的《区域经济学:理论·问题·方法》,这是我国引进出版的第一本以“区域经济学”为书名的国外著作。这一时期,我国的区域经济学并没有取得正式独立的学科地位,而是依附于经济地理学、生产力布局学以及国民经济学。
这一阶段,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区域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发展。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导精神下,区域经济学界对1978年以前中国生产力布局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重构了中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布局原则体系。开始认识到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区域经济都是一个由不平衡到平衡的波浪式发展过程,平衡只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而且平衡目标只有通过不平衡的途径才能实现。但是,这种非均衡发展必须以协调为前提,地区倾斜必须适度。二是经济结构问题与对策研究。在1979—1981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为适应调整的需要,国家开始了经济结构的国际比较和中国经济结构问题与对策研究,一些地区也相应开展了对本地区经济结构问题的研究。三是国土整治研究。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增大,国土整治的任务逐渐突出。中央和一些地区相继研究编制了国土规划纲要。四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一方面是对中国宏观区域发展战略和生产力布局战略的探讨,另一方面是对国内某一类型或某一地区区域发展战略的研究。五是生产力总体布局和经济区划研究。20世纪80年代,我国区域经济学先后提出“T”字形布局、弓箭形布局等,并提出了生产力布局的一、二、三级轴线和国土重点整治地区。另外还广泛讨论了我国经济区划的划分原则和方案,先后提出了三分法、五分法、六分法、七分法等,不过至今仍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经济区划方案。学术界的这些研究,后来成为我国区域开发和经济区划的理论基础。
(二)发展阶段(1989—1996年)
我国经济学界关于区域经济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区域经济问题突出的情况下开展起来的。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区域性经济问题,如区域经济摩擦加大、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地区发展不平衡加剧等。面对这种新的区域经济问题,学术界又提出了适度倾斜、总体协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思路。
1989年4月,程必定主编的《区域经济学:关于理论和政策问题的探讨》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探讨区域经济运行规律的著作,标志着我国区域经济学的产生。同时,出现了一系列区域经济学相关著作,如杨海田的《优化生存艺术的空间——区域经济学》(1989年)、周起业和刘再兴的《区域经济学》(1989年)、杨开忠的《区域经济学》(1989年),均对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或实践进行了探讨。1993年,陈栋生主编的《区域经济学》出版,认为区域经济学是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并首次构建了区域经济学理论的三大板块理论,即区域发展、区际关系和区域政策,层次清晰且有系统性,成为其他学者构建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体系的范本。该书也标志着我国现代区域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形成。
这一阶段,我国区域经济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区际分工与贸易的研究。包括区际关系问题的介绍与评述,对区域关系的理论思考与对策研究,对区域经济合作基础、原则与形成等基本问题的研究,以及实践部门对工作经验的总结与协作区发展的探讨。二是区域发展差异与落后地区发展问题的研究。包括从地区协调发展角度出发的专题性和战略性研究,以及一些理论和实证性研究。三是区域政策和区域经济运行调控。区域政策是区域经济研究的落脚点和归宿,几乎每一本区域经济学著作都会涉及。四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1994年我国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战略上升到国家层面,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由此展开。这一时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集中于四个方面:影响我国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诊断;实现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和基本战略;关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国家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编制。
(三)壮大阶段(1997年至今)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建设实践的大规模开展,一大批经济学者、地理学者、社会学者及管理和工程技术专家,都加入了区域经济研究的行列,研究队伍不断壮大。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城市经济学”和“经济地理”两个专业合并,在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设立“区域经济学”二级学科。之后,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迅速增加,成为国内发展最为迅速的新型应用经济学科之一。
这一时期产生了一批代表性成果。如1999年和2004年郝寿义、安虎森主编的《区域经济学》;1999年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主持编写的“区域经济学系列丛书”;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主持编写的“区域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2006年魏后凯主编的《现代区域经济学》;2007年郝寿义著的《区域经济学原理》等。再到后来,相继诞生了多种版本的区域经济学相关著作。
这一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现象逐渐多样,区域政策陆续出台,区域经济研究方法层出不穷,区域经济研究也在多个方面取得了进展。首先,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研究话题。在非均衡发展战略取得了显著效果之后,我国开始重视区域协调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施,以及“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战略的提出,我国逐渐形成“4+3”的空间战略格局,即四大板块和三大支撑带。最近又出现了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港等区域经济新形态。学者们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次,随着我国经济现代化发展,城市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城市化的研究也是区域经济学关注的一个领域。主要涉及城市规模效益、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是否协调、城市化动力机制、城市化制度安排等。其中城市群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另外,产业大规模发展也引起了学者们对产业集群问题的研究,我国对产业集群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而大量研究是在2000年以后。国内相关研究主要从聚集经济、专业化分工、后福特制生产方式、知识溢出等角度,分析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形成机制及集群的经济性。其他的研究则集中在城市与区域竞争力、区域创新与区域人力资本、产业转移、区域政策的效应评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