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经济发展报告2023—2024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 筑牢新经济发展根基

白春礼

中国科学院

作者简介:白春礼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名誉校长,“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主席,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欧洲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等院士。曾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等职务。

科技基础能力建设是新经济由大转强的发展根基,也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选择。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新经济发展中科技基础能力建设的成效与挑战,结合我国国情从治理制度、创新组织体系、科技基础设施、创新文化与教育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新经济发展中科技基础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当前,世界已进入大科学时代,基础研究是技术创新的源头,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关键。在全球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阶段,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改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发展时期。新经济体系的典型特点是由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驱动、以高新科技产业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为主要载体,不仅包括集成电路、新一代通信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产业,还包括生物制药、智能制造、现代农业等新兴业态,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我国已经建立了现代科技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新经济体系,然而,在新经济发展中我国也逐渐暴露出基础研究能力薄弱、科技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技术“卡脖子”等问题。加强新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基础能力建设,既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之举。

(一)科技基础能力建设是实现新经济由大转强的坚实根基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科技基础能力建设是促进科技创新、实现新经济由大转强、推动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根基。

当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处于深刻变革期,人类生产生活方式被重构,科技赋能千行百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从全球新经济发展情况来看,中国新经济发展水平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大而不强”的问题较为明显。以数字经济为例,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统计,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45.5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39.8%,这一数字仍显著低于发达国家的占比(60%以上)。在新经济的发展中,我国存在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方面的短板,尤其在高端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上还经常受制于人,反映出我国在新经济关键领域的基础研发能力不足等问题。

因此,只有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推动新经济基础研究的突破,才能真正发挥科技创新在新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更好地支撑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的需要,实现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内涵型增长经济。

(二)科技基础能力建设是实现新经济核心技术自立自强的关键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经验表明,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都是科学基础雄厚的国家。可见,我国要在新经济领域占据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必须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这也是实现新经济核心技术自立自强的关键所在。

一方面,科技创新已成为国际竞争和大国博弈的主战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为科技创新提供了物质技术保障和制度文化环境,在科技事业发展中发挥着战略性作用。主要发达国家都把科技基础能力建设作为抢占科技制高点的战略选择,纷纷采取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立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打造高水平新经济产业集群等举措。

另一方面,近年来美国对我国新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屡次采取遏制策略,违背市场规律对我国重点高科技企业进行制裁和打压。面对日益激烈的科技战,我国只有补齐科技基础能力的短板,才能突破美国的技术封锁,提高我国新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抗压能力、应变能力、对冲能力和反制能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把握发展的主动权,筑牢科技安全和国家安全防线。

(三)科技基础能力建设是推动新经济产业变革的战略举措

当前,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演进,新经济进入大发展时期,科技创新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日益紧密,科技创新的复杂度越来越高,创新到转化的周期大幅缩短,科研组织方式、政策安排、制度文化等正在深刻重构。核心技术的突破和重大创新成果的涌现均离不开科技基础能力的支撑。我国必须把新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基础能力建设作为一项前瞻布局的战略性举措,将具有先导性、颠覆性、引领性的关键核心技术作为推动产业变革的引擎,以科技基础能力建设为根基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联结,培育壮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经济发展新动能。

此外,新经济体系具有明显的高人力资本投入、高科技资本投入、高隐形资产的“三高”特性。加强新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对于高水平技术人才的培养和聚集、科技资源配置的优化、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等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经济发展中科技基础能力建设的成效与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务,高度重视新经济的发展,把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作为事关长远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强化顶层设计和整体统筹,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践行新发展理念,系统布局、协调推进。总体上看,我国新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效。

(一)包容审慎的监管政策为新经济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新经济代表着新的生产力,也可能伴随着巨大的不确定性,我国各级政府提出并健全对新经济和新业态包容审慎监管制度,坚持以保护和激励创业创新为导向,不断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能,对新兴产业实施更具弹性的监管治理方式,营造了鼓励创新的生态环境。同时,我国各级政府还不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在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开展一系列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集中整治。科技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出台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要突破,一些长期制约科技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科技创新政策体系进一步优化,有效激发了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例如,在数字经济领域先后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围绕更大激发市场活力,聚焦平台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创新监管的理念和方式,探索适应新业态特点的公正监管办法,促进平台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新经济相关的科研机构与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科技创新平台是优质创新资源的聚集地,也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关键支撑。我国在新经济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加快培育产业平台化创新发展生态,打造集聚全球高端资源的平台标杆,企业创新能力快速提升,涌现出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如华为在5G 标准必要专利的全球专利申请人中排名第一、阿里巴巴的阿里云IaaS基础设施在全球排名第一等。

二是科技创新平台能级进一步提升,重点领域原始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是国内第一台全部采用国产处理器构建的超级计算机,在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中名列前十。

三是通过推动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项目、基地、人才一体化配置,形成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优势,以关键核心技术的持续突破提升科技创新平台核心竞争力。例如,网络通信领域的新型科研机构鹏城实验室面向技术前沿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建成了以“鹏城云脑”“鹏城靶场”为代表的若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平台,发布了“丝路”多语言机器翻译平台、“鹏程·盘古”中文预训练语言模型等一系列重大应用,在满足基础研究需要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了数字经济发展。

四是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布局日趋完善,新型研发机构、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大量涌现,推动产学研深入合作和科技成果高效转移转化。

(三)新经济相关的基础设施与研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科技基础设施体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我国在进一步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中取得了积极成效。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发展迅速。在硬科技方面,5G 基建成为信息经济的核心引擎,半导体产能转移释放出庞大需求;在软科技方面,云计算加速渗透,物联网构建万物互联互通体系,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成为经济稳增长的关键。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国家生物种质与实验材料资源库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相继布局,国家超算中心、生物信息中心、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等一批科技服务设施建设完成,进一步带动了我国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新型科技服务组织和服务业态不断涌现,服务质量和能力稳步提升。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等专项计划深入实施,一些重点领域高端科学仪器设备逐步实现国产替代,高端科学仪器商业化取得进展,进一步推动高端科研仪器产业发展。

(四)我国新经济科技基础能力建设面临的挑战

在充分肯定我国新经济发展中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面临的一些挑战。

首先,科技创新法律制度仍须完善,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进一步的法治保障。同时,监管方式的创新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监管的弹性和包容性需要进一步改善。

其次,在一些战略高新技术上存在明显短板。部分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全球互联网标准主要由美国主导;芯片设计的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要依赖国外;高端光刻机仍被国外公司垄断;95%的高端专用芯片、70%以上的智能终端处理器及绝大多数存储芯片依赖进口。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后,美国对我国的科技发展进行全面压制,而我国在应对美国的强行脱钩时,技术准备不足。

再次,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的保障能力和开放共享水平还须提高。科技基础条件保障能力建设相对薄弱,为科研创新提供手段和支撑的能力有待加强。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服务的整体水平仍较低,为全社会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支撑服务的能力有待提高。

最后,创新文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当前在创新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着创新意识不强、创新目标不清、思想不够解放、创新动力不足、对创新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到位、对创新文化建设理论的研究还不深入、对创新文化建设的途径认识不明确等问题。

三、加强新经济发展中科技基础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

加强新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基础能力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既要遵循新科技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特点,着眼于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加强前瞻性研判,也需要立足我国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立足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目标,加强全局性谋划,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战略性布局,按照全国一盘棋的要求系统推进,加快落实科技基础能力建设的各项重点任务。

(一)以发展为目标,不断完善新经济法律法规和治理制度

对于新经济和新业态的发展,应强调发展与治理双向驱动,监管和治理制度的建立是为了营造更规范健康的发展生态,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

一是健全和完善新经济相关科技创新法律法规,加强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新兴前沿领域立法,保障科技创新主体和广大科技人员的合法权益。

二是加大科技创新政策供给力度,深化科技评价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大力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学研用融通,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优化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

三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优化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的选题机制,提升科技投入效能。

四是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持续推进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强化质量导向和价值导向的知识产权资助激励政策,健全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惩罚性赔偿制度,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

(二)以国家和社会发展重大任务为牵引,加快构建高水平创新组织体系

创新组织是开展新经济科技创新活动的载体,也是基础能力建设的人才支撑。新经济在发展中需要学科交叉渗透,也需要不同科技力量协同合作。需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骨干引领作用,加强各类创新主体统筹协同,提升我国新经济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各类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定位和布局,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特色,形成优势互补、协同攻关的有机整体,共同履行好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使命任务。

二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各类创新主体的有机衔接和紧密配合,通过构建创新联合体、组建创新联盟等有效协作机制,加快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提升创新链、产业链能力水平。

三是引育并举打造高水平的新经济核心技术研究队伍,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核心平台作用,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并依托高水平创新机构吸引全球优秀科研人员开展合作研究,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三)以统筹布局和开放共享为重点,优化完善新经济科技基础设施体系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实现新经济技术突破的重要基石,也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物质技术基础。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方向,并结合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统筹布局新经济科技创新的基础设施平台和共享服务网络建设。

一是加强新经济相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战略研究,在高新技术产业重点领域系统布局技术领先、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

二是紧密结合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创新特点,统筹推进超算平台等科技基础设施的体系化、集约化布局建设。

三是完善新经济数据中心布局建设,提高各行业、各部门数据高效汇聚和分析服务能力,加快推进数据和人工智能驱动的科研范式变革,打造安全可靠的科学数据资源体系和科技创新基础设施体系。

(四)以优化基础学科教育为核心,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创新文化体系建设

科技基础能力的提高需要强大的基础研究后备力量作为支撑,基础学科教育体系的优化是高层次人才培育的关键,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主力军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发挥新经济龙头企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优势,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加强国家急需领域的创新人才培养。此外,还需要加强创新文化体系建设,创新文化是滋养创新精神、强化创新动力、激发创新活力的根基和土壤。

一是培育创新文化。培育敢为人先、勇攀高峰、开放包容的文化底蕴,引导激励广大科研人员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

二是弘扬科学家精神。我国几代科技工作者通过接续奋斗铸就了“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塑造了中国特色创新生态,成为支撑基础研究发展的不竭动力。广泛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和事迹,激励更多科研人员树立家国情怀,将个人学术追求主动融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

三是营造创新氛围。深入实施新经济相关的技术科普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形成崇尚创新的氛围,培育更多愿意投身科学研究的青少年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