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大凉山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

竹内亮

“悬崖村”附近

为什么一部关于中国无名贫困小山村的一小时纪录片会大受欢迎?说实话,作为导演,我自己也不太明白。

截至目前,《走近大凉山》在YouTube上的播放量已超过五百万次,还登上了日本最具影响力的网络新闻网站Yahoo!Topic的首页,连NHK也花了很大的工夫来介绍它。

更让我感到惊讶的是,这部纪录片在大凉山当地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比如最近在武汉举办的一次活动中,我遇到了一位来自大凉山的年轻人,他说:“我看过《走近大凉山》!拍得特别棒。能见到导演我非常激动。”当他带着紧张又激动的表情提出想要跟我握手合影时,我知道这不是所谓的恭维、客套,而是真的见到我很激动。每当遇到来自大凉山的朋友时,他们都给予了我发自内心的高度评价。

这部作品中哪怕有一点点夸张或是谎言,当地观众都可以轻易地识破。所以我向来很在意当地人对作品的评价。

因为“用镜头记录更真实的故事”是我的使命。

如果一部作品在当地取得了很好的反响,那说明它至少没有夸张或捏造事实,也没有过度夸赞或过度贬低的部分,是因真实的故事而得到认可。这让我知道了,比起“可怜人的故事”,很多观众更想看到的是“真实的故事”,坦白讲,这点让我感到很高兴。

这次,借着图书出版发行的机会,我重新思考了一下,通过这部作品我究竟希望传达什么样的信息。

结果……我意识到,并没有什么特别想传达的。

我只是单纯地想把自己亲眼看到的大凉山展现给更多人。

一般来说,纪录片都会很重视主题性和意义,而我的作品很多并没有什么所谓的主题与意义。

有很多纪录片导演,可能通常会事先设定一个主题,再沿着主题进行拍摄,然后会慢慢地将真实的故事往自己想要的方向引导。比如,事先设定好主题是“住在贫困农村的人们的悲惨生活”,然后再进行拍摄,那么哪怕现实中村民们尽管贫穷,但开放乐观,导演也会故意只拍落寞的背影,或在采访中只询问一些痛苦的回忆,诱导出一个悲惨的故事。

然而,我并不想做这样的事情,所以在拍摄之前我从不设定主题,也没有任何脚本。认真地拍下在现场观察到的一切,就是我的拍摄风格。这也是我的导演哲学——用镜头记录更真实的故事。

然后,我又重新思考了自己为什么要拍这部作品。

结果……是因为“应该会很有趣”,仅此而已。

有一些媒体会抱着“去大凉山记录脱贫现状”等明确的目的,而我只是单纯地喜欢看农村的自然景色。

“没什么特别想要传达的”,但是“应该会很有趣”,所以我去了大凉山,拍摄了纪录片。结果,在当地、国内、海外都大受欢迎。

之后,这样一本书就诞生了。

通过文字看到的《走近大凉山》,究竟同影像呈现的有何不同,又有何魅力,我自己也非常期待。

最后,在这里也再次向译林出版社、撰稿人哈妮,以及所有协助过、支持过《走近大凉山》的朋友们致谢,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