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与承接地集群发展:关系、网络、演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与框架

本书围绕如何促进转移企业与承接地企业互动耦合并推动承接地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核心论题,共有10章,分为三个部分(见图1-4)。

图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包括前四章,是研究基础。第1章主要总结研究背景,提出核心论题,阐释研究意义。第2章和第3章主要从转移企业地方嵌入、产业转移技术溢出等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评析。第4章主要基于产业区、学习场、全球价值链、全球生产网络、嵌入等理论对核心问题进行透视和解析,并基于此提出一个新的综合性理论分析框架。

第二部分包括第5章至第9章,主要结合案例集群进行实证分析。第5章对研究案例民权制冷产业集群所在区域环境、产业发展历程进行简要总结,重点分析民权制冷产业集群当前的主要产业特点以及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突出优势。第6章通过对案例集群进行认真调研,提取民权制冷产业集群内部转移企业与本地企业交互形成的经济联系、技术合作、社会交流网络,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对企业网络结构、变化、三类网络相似性进行定量分析。第7章提出一种根据“关系强度及类型特征—网络位置特征—权力关系特征”识别转移企业网络角色的方法,将案例集群中转移企业分为领导核心、主要成员、外来者俱乐部成员、孤立点、技术守门员等类型,并总结转移企业网络角色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第8章提出转移企业与承接地企业双向嵌入的分析框架,分析转移企业地方嵌入的特点、过程及障碍机制,总结民权本地企业在GVC(NVC)中嵌入及转型升级的特点及障碍机制。第9章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范式探讨民权制冷企业网络“源起—繁荣—衰落—复兴”的演化过程,使用选择、机会、报酬递增、路径依赖等核心概念以及区位机会窗口理论观点,分析民权制冷企业网络演化轨迹及其内在的演化机理。

第三部分为第10章,对全书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主要研究结论,提出国内产业转移背景下促进中西部地区产业升级与集群化发展的政策建议;最后,对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1.4.2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鉴于转移企业与承接地企业互动耦合及推动承接地产业集群转型升级问题的复杂性,本书综合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包括:

(1)案例分析法。选择河南民权制冷产业集群作为典型案例。对案例集群的调研通过问卷和访谈两种形式。第一轮问卷调查涵盖集群中的全部企业,初步统计分析后筛选第二轮深度访谈企业,采用半结构访谈方法。同时,对集群所在地的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行业协会、产业集聚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进行深度访谈。

(2)社会网络分析法(SNA)。该方法在研究网络结构、辨识节点角色方面很有优势,近年来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广为应用。鉴于SNA偏重静态分析,构建若干时间节点上的转移企业与承接地企业共同构成的关系网络,利用SNA工具并结合GIS方法定量分析网络结构、节点角色及演化规律。

(3)比较分析法。对转移企业在经济联系网络、技术合作网络、社会交流网络中的角色进行比较,分析转移企业经济嵌入、社会嵌入、技术嵌入间的相互作用,发现其中的共性和差异,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本书在现实问题分析及重点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对案例集群的认真调研和数据整理,提取转移企业与承接地企业互动耦合形成的经济联系、技术合作、社会交流网络,基于社会网络分析和演化分析,探讨企业网络结构、转移企业网络角色、转移企业与承接地企业双向嵌入、企业网络演化机理等问题(见图1-5)。

图1-5 本书技术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