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泳:大海是快乐的源泉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在寒冬的海滩上,海风拍打着海岸,预示着白镴色的海浪即将涌来,还有……一群衣着暴露的人在海水里欢笑着,尖叫着。可能这群人中就有我。为了摆脱焦虑和抑郁,我一年四季都会来海里游泳。
要了解这件事情是如何在我身上起作用的,我就得观察自己心理健康的外在表现。尽管能够引起抑郁障碍患者共鸣的话题比比皆是,但其实每一个有心理健康问题或努力进行健康管理的人都有自己特有的情绪、感觉或者想法。以下这些是我身上最常发生的事情。
大多数时候,我眼里的世界都是黑白的,没有色彩,没有欢乐。但是,当我偶尔体会到快乐的时候,它又是那么淋漓尽致,美妙得难以言表—就像桃乐茜降落在奥兹国的那一刻,世界突然有了色彩。
(注:桃乐茜是音乐剧《绿野仙踪》的主人公,奥兹国是光明和美好的象征。)
我也有感到快乐和满足的时候,但纯粹的快乐真的是可遇而不可求,只有当我完全活在当下的时候才会发生。当纯粹的快乐出现时,我发现自己寻踪觅迹,试图找出再次创造它的方法,可想而知,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并让我落入虎视眈眈的“心猿”(1)之手。
“心猿”是我给大脑中不断上演的对话起的名字。这些“猿猴”会抓住每一个机会,它们几乎不会消停,大谈特谈那些超出我掌控的事情,比如错过了自己设定的无关紧要的截止日期,比如别人对我的看法,再比如我的所言所行是否恰当。你懂的。这些“猿猴”压根没有白天和黑夜的概念,它们总是乐此不疲地将它们的消极观点和问题塞进我的大脑,全天候无休止。当我感到疲惫或被压得无法承受时,我的韧性或恢复力就很差,这时大脑中简直就像开起了猿猴茶话会,我一点都不喜欢这样的茶话会!
被负面情绪压得难以承受,对我来说是家常便饭。有时候,这也是我自己造成的,比如为了追求捉摸不定的快乐,我用千头万绪的事情把自己的生活排满。别人发出的所有邀请我都不会拒绝,以此来证明我可以很“正常”。自我毁灭的按钮就这样彻底地被我摁下去了。如果得不到所需的休息和放松,我会停下来歇一歇。但这个过程并不像电池耗尽电量那样来得悄无声息,而是会伴随着怒吼,之后我会把自己关起来,根据劳累程度的不同,我把自己关起来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只是表面上表现得像个“正常”人会让我在茶话会时间崩溃。
发生在我身上的远远不止以上列出来的这些,这些只是我大多数时候的状态。那么,海泳能让我摆脱焦虑和抑郁吗?
作为一种消遣,海泳是能给人快乐的。你无须绞尽脑汁地去想如何获得快乐或兴高采烈的感觉,大海就是你快乐的源泉。我每周和一群泳友一起游几次泳,我们在海水里嬉戏打闹。就像孩子一样玩耍。我们像一个社区共同体一样彼此联系,开怀大笑。即使在最阴冷的日子里,我也从不后悔去游泳,而且我总是会受到热情的欢迎。游泳后的兴奋感可以持续好几个小时,因为我知道大海一直在那里,我可以源源不断地从中获得快乐,这让我振奋了起来。
当我在海里时,脑子里无休止的消极对话消失了。海水占据了我所有的感官,皮肤能感觉到海水的柔滑,嘴巴能尝到海水的咸味,鼻子能闻到海水的气味,耳朵能听到海水撞击卵石滩的声音,眼睛能看到蓝色的风景。大脑中那只猿猴的声音完全被淹没了。
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动作让我有空来整理自己的思绪。我以前常常回避正念练习和冥想,因为我担心那样做会让大脑中的猿猴更加肆无忌惮。但我发现其实恰恰相反—在海里的时候我的思想最积极,想法最乐观。大脑中模糊的迷雾都随着海风消散了。
我需要的休息和放松在海滩上能轻松地实现,这样我就不会感到被压得无法承受。因为你不可能把手机带到海里去,所以当你在水下的时候,也不会听到海滩上的手机在响。始终如一的地平线取代了手机里不断变动的图像和吵闹的声音。
我一年四季都会去游泳,哪怕在温度极低的海水中,面对极具挑战的海况。定期让自己处在这样的情境中,我的身体和精神都会暴露在压力之下。进入泛着波浪的冷水中对人的身体和精神来说都是一种考验,但我能应对。我已经适应了应对这种压力,而且这还让我学会处理日常生活的压力。在这样的条件下游泳,我只能关心自己。在那种时候,在那种情况下,我没有空关心其他任何事情。
如果你喜欢一年四季在海里游泳,别人会认为你疯了,而我就是这样的疯子!在海水中的感觉提醒我,我的抑郁和焦虑都只是暂时的,它就像潮水一样有涨有退。海泳给了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看看下一段旅途是否在地平线那边。
我们生活在一个奇怪的时代,人本来就不是为了这样的时代而生的。于是许多人找到了逃避的方法,以便让自己能够暂时摆脱影响,重新找到生活还有其他可能性的那种感觉。
虽然我的抑郁情绪总是伴随着黑暗时刻,但是海泳给了我片刻安宁,就像在云端一样。我没有选择停留在去感受它,而是选择在每天的日常中去应对它。
现在我已经找到了一个安全的避风港,当海洋狂风暴雨时,我就可以待在那里。
(弗吉尼亚·琼斯)
安全提示:户外游泳有风险,请在有安全保障的水上场所游泳。
(1) mental monkey,指思维不屈不挠、毫无根据地跳跃,犹如一只猿猴。——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