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庸全集:经世致用的修养绝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经篇

《大学》是中国古代典籍名篇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重新编排《大学》,将其分为经一章和传十章,此章即为经一章。

朱熹总结《大学》是“外有以及其规模之大,而内有以尽其节目之详者也”。所谓“规模”,就是“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这三纲领;所谓“节目”,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条目。《大学》的纲领引领全文,条目是细化的内容。其主旨是唤起人类社会注重光明正大的德行,弃恶从善,达到完美境界。其方法就是:从自己开始,格物穷理,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最终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标。

1.1

原典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注释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

[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4]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5]得:收获。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注

朱熹注:

“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程子曰:‘亲,当作新。’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

“后,与后同,后放此。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静,谓心不妄动。安,谓所处而安。虑,谓处事精详。得,谓得其所止。

“明德为本,新民为末。知止为始,能得为终。本始所先,末终所后。此结上文两节之意。”

今论

南怀瑾《原本大学微言》:

“南宋以后所印刷流传的《大学》,都是朱熹根据他的师承二程(即程颢、程颐),将原本重新改编,并加上了心得作注解的《大学》章句。……《大学》原为孔子的学生,曾子(参)所写的一篇学习心得论文,是古代中原文化、文学的代表作……要真正认识和理解《大学》,应注重返本还原,恢复曾子原著的《大学》论文。”

南怀瑾《原本大学微言》:

“……《大学》一书的纲目,应该说有四纲、七证、八目。……在‘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之上,有一个最重要的前提‘道’字,也可说是大学之道的‘大道’。……‘大道’或‘道’为三纲领之上的首纲。……‘七证’是跟在四纲以后提出的七个求证大道与明德的学问程序。……‘知’‘止’‘定’‘静’‘安’‘虑’‘得’。……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目’,才是‘亲民’的实际学问和修养。”

阅典笔记

《大学》经一章的首节内容,精辟地阐述了“大学之道”的深刻内涵。“大学”所指的大人之学,并非一个成人要想生存于世而需掌握的具体技能,而是做人之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德,乃做人的根本,也就是告诉我们做人之学的宗旨,就在于通晓做人的本分,彰显光明正大的道德。

道是根本,明德是从道这个根本出发的心理和身体力行的行为。明德体现的是个人修养的极致水平,但它并非神话,人们要想通达,唯一途径就是要坚持循序渐进的修养心性之功夫。

人类社会身处的环境复杂多变,这对塑造平和纯洁的心性是巨大的挑战。所以,要提升个人的修养,使自己达到明德的境界,我们首先应该明白自己的心思和情绪,降伏自己因纷繁复杂的外界而扰乱的心智,回归平静;而后,我们才能确定自己内心的定向,找到人生的定位。有了定位和方向,我们便可使自己沉静,心神安定而又专注,这样便可以仔细而清晰地进行思考,从而达到了明德立己的高尚境界。

“亲民”也是从这个根本出发的致用目的,它是指让每个经过修为的人,把他们的光明德行投向社会,让他们亲自走入人群社会,亲近人民而为之服务。这便完成了明德立己以后,外用到立人的目的,是对如何完成社会责任的最好诠释。这样,整个人类社会就都达到了“至善”的和谐境界了。

触类旁通

◎ 通典

曹操断发

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曹操虽然生性多疑,野心很大,但其带兵治军却有自己的一套,并且在军队中留下了美名。一次麦熟时节,曹操率领大军打仗,沿途的老百姓因为害怕士兵,都躲到村外,没有一个敢回家收割小麦的。曹操得知后,立即派人挨家挨户告诉老百姓和各处看守边境的官吏:现在正是麦熟的时候,士兵如有践踏麦田的,立即斩首示众。曹操的官兵在经过麦田时,都下马用手扶着麦秆,小心而过,没有一个敢践踏麦子的。老百姓看见了无不称颂。可这时飞起的一只鸟惊吓了曹操的马,马一下子踏坏了一大片麦子。曹操要求惩治自己践踏麦田的罪行,官员们说不敢给丞相治罪,曹操说:“我亲口说的话都不遵守,还会有谁心甘情愿地遵守呢?一个不守信用的人,怎么能统领成千上万的士兵呢?”随即拔剑要自刎,众人连忙拦住。后来曹操传令三军:丞相践踏麦田,本该斩首示众。因为肩负重任,所以割掉自己的头发替罪。

◎ 评价

曹操断发守军纪,这种在要求别人做到之前,自己率先做到的守信方式,在约束了军队的同时,也彰明了自己高尚的道德,是对“大学”根本宗旨的实行,成为了千百年来的美谈。

◎ 通典

范式守信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张(今山东金山县)人。年轻时在太学求学,与汝南张劭(字元伯)是同窗好友,两人同时离开太学返回家乡,范式对张劭说,“两年后我将到府上拜见你的父母,看看你的孩子”,并约好了日期。当约好的日期快到的时候,张劭把这件事告诉他母亲,请他母亲准备酒菜招待范式。母亲问:“你们分别已经两年了,相隔千里,你就那么确信他会来吗?”张劭回答:“范式是一个讲信用的人,他一定不会违约的。”母亲说:“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就为你酿酒。”到了约好的那日,范式果然回来了。大家一起饮酒,尽欢而别。

◎ 评价

如范式者,小大之信,均认真履行,才为至信之人。

1.2

原典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1];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2];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3];致知在格物[4]。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注释

[1]齐其家:治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2]修其身:修养自己的品性。

[3]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

[4]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的道理。

译文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对万事万物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古注

朱熹注:

“治,平声,后放此。明明德于天下者,使天下之人皆有以明其明德也。心者,身之所主也。诚,实也。意者,心之所发也。实其心之所发,欲其一于善而无自欺也。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此八者,大学之条目也。

“治,去声,后放此。物格者,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知至者,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知既尽,则意可得而实矣,意既实,则心可得而正矣。修身以上,明明德之事也。齐家以下,新民之事也。物格知至,则知所止矣。意诚以下,则皆得所止之序也。”

今论

南怀瑾《原本大学微言》:

“……便可知道‘致知格物’的指标,统统是为了‘诚意、正心、修身’而点题。这也是《大学》之所以为成人之学的要点……‘致知格物’而到‘诚意、正心、修身’的要点,是在‘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将以顺性命之理’的‘格物’,以达到‘修身’为明德外用最重要的根本。这才正是孔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行’的要旨。因为明白了性命的真理,就可了解到我们这个人身,也正是外物。那个‘能知’之性,‘明德’之体的根元之‘道’,才是‘心物一元’的真谛……‘致知格物’的原则就是《易经·系传》所说的,‘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这就是说,将知性的学养,提升到不只知人的理性,而且周遍知识万事,物的理性。学养到达这个境界,能尽知人的理性,能尽知物的理性,然后才能真正做到‘诚意、正心、修身’,可以担任以道济天下,而使天下平治了!”

阅典笔记

本节提出了《大学》核心思想中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用层层递进的说理方式,先果后因,再先因后果,对称行文,阐明了要想达到明明德的至高境界,每一个人都需要一步一步地完成从提高自身修养到齐家治国的事业。从最基础的穷其所知开始,清醒地认知自己,了解世界万物,从而获得知识和能力;又在获得知识和能力之上,努力地修身、正心,严格地重视个人道德品性的磨炼,从而具备管理“小家”的能力和资格,最终实现治理国家、平定天下的宏伟事业。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八条目的提出,倡导厚积薄发,教育人们重视个人约束、品性修为,重视夯实基础,从认识万物、挖掘知性根本做起,脚踏实地地做人做事,方能成就远大的目标,最终达到理想境界。

触类旁通

◎ 通典

用黑白豆检验修身

赵叔平,北宋人,自幼学习刻苦,天圣年间(1023—1032)一举考中进士。他一生注意品德修养,乐善好施,受到世人好评。

赵叔平认为,人生一世应该多做善事,不做恶事。无论做善事还是做恶事,都受思想支配。因此,他特别注重正心克己,不断清除私心杂念,使善心永远战胜恶意。

为了检验自己的善恶之心,赵叔平曾找来三个器物,用一个器物装黑豆,一个器物装白豆,中间的器物空着。头脑中若有一善念萌生,他就取一个白豆放入中间的空容器中;若有一点私念或恶意,就取一个黑豆投入中间的空容器中。到了晚间,再把空容器中的白豆和黑豆倒出来数一数,以检验一天中的善念和私心杂念各有多少。

第一天过去了,结果是黑豆多而白豆少。他知道自己克己修养功夫还差得远。第二天,赵叔平又数了数空容器中的白豆和黑豆,仍然是黑豆多而白豆少,但和第一天相比,黑豆少了一个,白豆多了一个。第三天,仍然是黑豆多白豆少,但和第二天相比,黑豆又少了一个,白豆又增加了一个。过了一段时间,白豆和黑豆一样多了。又过了一段时间,白豆多而黑豆少了。直到有一天,空容器中只有白豆而无黑豆了。赵叔平的心中只有善意而无私心杂念了。

◎ 评价

赵叔平严于克己,通过自己的决心和毅力,将脑中的恶意和杂念一个一个地铲除干净,一心向善,体现了严格的修身理念,是严格律己的模范。

◎ 通典

正心能够治国

杨云翼(1170—1228),字之美,祖籍赞皇檀山村。杨云翼生于官宦之家,自幼天资颖悟,刚学会说话就能“画地作字,日诵数千言”。金章宗明昌五年,杨云翼得中状元,授官承务郎,应奉翰林文字。此后官至礼部尚书兼侍读。

杨云翼天性重雅,自律极严。他交友重义气,为朋友死生祸福在所不辞。对国家之事,他知无不言,且极具远见。杨云翼博学多才,对立法、医药、经学均有研究,著作除文集外,尚有《续通鉴》《周礼辨》等。他是金朝杰出的人物之一,与赵秉文被金史誉为“金士巨擘”。

杨云翼为官期间,金朝已由盛转衰,内外交患。外与西夏对峙,由攻转守,受到侵吞的威胁;东部边界蒙古族虎视眈眈,时时存在被进攻掳掠的危险。由于南宋时和时战,内部吏治腐败,权臣专擅,矛盾重重,党争纷纷;国内横征暴敛,国力亏损,民不聊生,灾乱迭起。面对如此艰险的时局,他忧虑在心,勉励支撑,直言劝谏,不避权势,遂以刚正不阿享誉内外。同代人赞其“宏衍博大”,“中朝第一”。

泰和年间(1201—1208),金兵频繁用兵南方。杨云翼对于这种穷兵黩武、不顾国家大局的祸国之举,极力反对。他从天时、地利、人和及历史发展的轨迹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利害得失,坦诚直言:“国家之虑,不在于未得淮南之前,而在于既得淮南之后……”后来,金兵南下大败,几至全军覆没,宣宗愧言无面目见云翼。

杨云翼为官清正,办案理事依据律令,不受上司甚至皇帝干扰、阻挠。一次,河朔边境的百姓因被蒙古骑兵追杀,被迫泅渡黄河进入南宋。后来这些百姓回到金国后,朝廷欲依法处决,杨云翼极力谏止,他说:“法所重私渡者,在于防止奸细混入,今平民百姓为兵所迫,奔入于河,只为逃生。如果使民不死于敌,而死于法,那么以后就只有屈从敌人了。”这番话使宣宗幡然醒悟,百姓得以生还。

哀宗即位后,杨云翼升任礼部尚书兼侍读。在讲授《尚书》时,杨云翼对皇上说:“帝王的学问不必拘泥于章句之意,只要把握治理国家的要点和关键就行了。例如任贤去邪,如果处理得不好,天下就会大乱。有的人虽然说的话不顺你的心,却是深含哲理的忠言;有的人说的话,虽然听起来很舒服,却损害了你的志气。诸如此类,关键在于使自己的心正、意诚,那么,问题就自然迎刃而解了。”

杨云翼患有风湿病,遇到风雨阴湿天气就疼痛难忍。皇上很关心他的病情,并亲自询问治好这种病的药方。杨云翼于是借医寓理,回答皇上说:“只是先把心治好而已,心中没有病,邪气自然平息。治理国家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君王先把自己的心放正,行为正派,那么正气就树立起来了,朝廷百官就没有人敢作奸犯科,天下百姓自然也就安居乐业了。”皇上一听杨云翼所言,豁然明白。

杨云翼不仅政绩卓著,练达吏事,直言敢谏,且文名大盛,与文人名士交往甚广,经常推荐贤才,鼓励后进,堪称正心侍君礼国之典范。

◎ 评价

杨云翼的生平事迹和世人对他的评价,让我们看到了他“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的生命轨迹。他自幼博览群书,学识渊博,修养高洁,努力地“格物致知”从而达到“修身”。长大后他忧国忧民,为官清廉,富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国家的稳定兴盛和百姓的安居乐业付出了毕生精力。

1.3

原典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壹是[2]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3]。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4],未之有也[5]

注释

[1]庶人:指平民百姓。

[2]壹是:都是。

[3]本:根本。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

[4]其所厚者薄:当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的反加以重视。

[5]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

译文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古注

朱熹注:

“壹是,一切也。正心以上,皆所以修身也。齐家以下,则举此而措之耳。

“本,谓身也。所厚,谓家也。此两节结上文两节之意。

“上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凡二百五字。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旧本颇有错简,今因程子所定,而更考经文,别为序次如左。凡千五百四十六字。凡传文,杂引经传,若无统纪,然文理接续,血脉贯通,深浅始终,至为精密。熟读详味,久当见之,今不尽释也。”

今论

南怀瑾《原本大学微言》:

“……‘修身、齐家’讲起,我们必须要明白,它的重点,就在自我的‘修身’。……身不修、家不齐而奢言治国、平天下,不是不可以,只是‘偏中偏’,很少能够做到‘偏中正’。”

阅典笔记

本节讲的是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和普遍性。上到君主,下到百姓,无论身份为何,也不管社会地位如何,都要谨记为人处事之内修根本。如果不以修身养性为根本,就会本末倒置,就像南辕北辙和涸泽而渔的做法一样,不可能获得成功。人之初,性本善。但是由于个人身处的社会背景不同,环境也有所不同,造就了人不同的人生轨迹和社会地位,使人们掌握不同的生存技能。但是,处事之道体现的还是人的修养,成事败事,究其本因,还是这一根本是否坚实。

触类旁通

◎ 通典

修身是唯一的根本

公孙龙,相传字子秉,赵国(今邯郸)人,战国时期哲学家。公孙龙曾与赵惠文王论偃兵。

有一次,赵惠文王问公孙龙说:“我致力于消除兵患,已经几十年了,可是还没有成功,战争消除不了吗?”公孙龙说:“消除兵患的根本在于兼爱天下的心思。兼爱天下不可能用虚名做到,一定要有实际。现在蔺、离、石归属于秦国,你就穿上了丧服,束着头发;向东攻打齐国得到了城邑,你就设宴庆祝。秦国得到土地你就穿上丧服,齐国失去土地你就加餐庆祝,这不是兼爱之心啊!这就是不能成功消除战争的原因。试想,假设有一个人傲慢无礼、不懂得修身却想受到尊重,结党营私却想有好声名,号令繁又多却想求得安静,残暴贪婪却想享有太平,即使是以贤明而闻名的黄帝尚且感到为难,更何况是一般的君主呢?”

◎ 评价

公孙龙在解答赵惠文王施政疑虑的过程中,将赵惠文王修身不到位的表现列举出来,强调了君主治国的根本,在于修养为君王的品性,培养兼爱天下的仁道之德。

◎ 通典

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

魏惠王问孟子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

孟子说:“只要不去剥夺农民耕种的时间,粮食就吃不完;不拿过密的渔网去捕鱼,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木材有定时,木材就用不尽。这样老百姓就感到满足了。”他还说:“在五亩大的住宅旁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棉袄。鸡和猪狗一类家畜不要耽误繁殖饲养的时间,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能及时耕种,数口的家庭就不会闹饥荒。认真地办好教育,孝顺父母,尊敬长辈,老人就不用再为自己的生活奔劳。这样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戴。”

魏惠王又谈到自己继位以来,被秦国和齐国多次打败,这是奇耻大辱,“要怎样才能报仇雪恨呢?”

孟子说:“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法,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总之,孟子劝魏惠王“施仁政,行王道”。

◎ 评价

孟子告诉魏惠王,治国的根本在于得民心者得天下。而得民心的关键就在于施以仁爱去治理国家。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实行科学发展的理念,顺应自然,施行仁政,使国泰民安。这样,天下归心,团结一致,才是抵制外患的唯一渠道。

◎ 通典

“程门立雪”的故事

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小学,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他一生立志著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备受欢迎。居家时,他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写作教学。

有一年,杨时赴任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

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天降大雪。他们行至半途,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来到程颐家时,适逢老师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老师,就恭恭敬敬地侍立在门外,等候老师醒来。

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如银妆,房屋也披上了洁白的素装。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后来,杨时学得程门理学的真谛,东南学者推杨时为“程学正宗”,世称“龟山先生”。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 评价

能尊师如杨时者,令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