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哲学标准人”到“生活世界人”
如果你也认为哲学家“关心人类”或者“关心人类命运”,那你很可能犯了跟我一样的错误——我已经错了好多年。
其实哲学家通常只关心他们自己。他们的理论预设经常是以自己为标准或样本的,他们的研究对象也时常如此——仿佛他们自己就代表了整个人类——他们纯真而傲慢。为此,我制造了“哲学标准人”一词(Philosophical Standard Person,PSP;或称Philosophical Reference Person,PRP),试图描述“哲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这是一群被坐在扶手椅上的哲学家们用他们的脑子创造出来的存在物(being),他们需要符合哲学家们对生活的想象和对理论的偏好——它们是一群人替(avatars),用以替代具体生活在这个残酷而真实的世界上的人类——我称之为“生活世界人”(Life World Person, LWP)。“生活世界”经常被指向胡塞尔“位于哲学中心位置”的先验现象学主题,在此我们只关心“生活世界”的“真实性”与“经验性”,而不在意它在特定哲学流派中的特殊内涵——实际上,不同的哲学流派经常对相同的事实持有分歧严厉甚至根本对立的哲学观点。需要区分一下,作为“真实世界”的Life World与作为“理念世界”的Lifeworld有所不同,“生活世界”是柴米油盐吃喝拉撒的真实而非不食人间烟火的虚构,“生活世界”是可经验的而不是“先验”或者“超验”的。我们想指出——正如21世纪第一个十年开始兴起的实验哲学的实证研究所指出的——哲学家常常把从“哲学标准人”的哲学模型(philosophical Models)获得的结论无限外推到“生活世界人”——他们甚至都不曾意识到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存在!
因此,我们能否拿理论虚构的“哲学标准人”来代替物理实在的“生活世界人”?这里有一个大大的问号。
毕竟,“哲学标准人”和“生活世界人”是两类不同的存在——前者几乎只存在于哲学家的头脑中和论文里,后者则广泛分布于你的周围、你的身边、你的家里,存在于这个世界的角角落落。例如,正如理论和实验前赴后继地证明的:公众和哲学家的直觉在某些问题上经常是不一致的——这同时也意味着在另一些问题上二者的直觉是相似的。仔细想想,公众似乎并不需要那么一个/一群假人类之名却与普通人类相去甚远乃至完全不同的种类——心灵哲学家称一种“除了没有主观意识、所有物理方面跟人一样”的存在为“僵尸”,那我们又该称呼“除了核心直觉不同、所有物理方面跟人一样”的存在者叫什么好呢,“哲学家僵尸”还是“僵尸哲学家”?
有趣的是,这些哲学家还自以为公众与自己共享一致的直觉,因而在理论上创造出了一群跟他们自己的直觉高度一致的存在者——“哲学标准人”(PSP)。他们觉得自己并不孤单,他们自以为自己仅仅是“哲学标准人”的杰出代表。这一群主要由思辨哲学家“直觉地”创造出来的物种即便存在,也不该冒用作为普通公众的人类之名。所有有着“诚实”这一良好品质的哲学家们都应尽快、主动向他们的读者坦白这一事实,而不是继续隐瞒下去;特别是那些原本就无意欺骗公众、只是不小心被自己参与创作的“哲学标准人”所蒙蔽的哲学家们——无心犯下的错误总是值得宽恕的,有意欺瞒的则另当别论——“生活世界人”如是判断原因、理由与解释,判断与错误、意图相关的道德责任。
我们试图戳穿“哲学标准人”的谎言,考察真实的人类生活中值得关注的真实的哲学的问题,特别是系统呈现在原因、理由与解释问题上真实人类与哲学模型之间的巨大差异;揭示人类道德判断的复杂性和规律,试图倡导一种将哲学视为“广义经验科学”的有益运动。当然,这或许会引起“是否在取消哲学”的疑问,不过好在,本质上哲学与自然科学共享同一个世界。因此无须过度计较到底谁最先发现“真实世界”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