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很多课程还没开始就注定失败是因为一开始就忽视了其服务对象:学生。脱离学生,别无课程。只要称为课堂,背后就有个隐藏的假设:有特定对象。给小学二年级学生讲微积分,无论老师讲得多么卖力都是徒劳的,因为这些内容远超他们的接受能力;给高中生讲四则运算,无论老师讲得多么精彩也没人爱听,因为这些知识他们早都熟烂了。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消化新的知识的。所以,在教学生新知识之前,必须了解学生现有的水平。前苏联教育学家利维·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域(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PD)的概念。从学生能力发展的角度看,一是学生有一个当前水平,即不需要外人指导就能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水平;二是学生有一个可以达到的发展水平,即暂时不能独立完成,在他人指导帮助下,通过学习模仿能够完成任务的能力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就是最近发展区域。只有教学内容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学生才容易理解和接受。
假如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集合是里面的圆(学生已知区域),圆周外是其没有掌握的知识(学生未知区域)(见图1.1),已经掌握的知识越多圆越大,圆越大对外面未知知识的触节点就越多,学生则更容易感受到自己有很多还没有掌握的知识,这就是“学然后知不足”的道理。
学生要学习的新知最好在其已经掌握的知识集合的紧外围,这样才便于建立新知和旧知的联系,把新知整合到自己的已知区域中。如果新知离学生旧知太远,那么无论新知多有价值,学生接受起来都有困难。当学习的困难大于知识的价值时,学生干脆放弃不学了。假如有人现在要传授我天体物理学的知识,我肯定不感兴趣,因为它离我的生活太远,而我根本不具备掌握这些知识的基础。
因此,适合学生的课程才是好课程。不考虑学生现状、闭门造车的课程,肯定不会是好课程。
但是,对于同一堂课,老师想让所有人满意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因为一对多的课程通常按照学生们的平均ZPD水平设计,而具体上课时每个学生的ZPD水平有所不同,接受能力也会有差异。假如学生们的ZPD水平参差不齐,这对于课程开发和课程教学都是挑战,不是有人觉得太小儿科而不屑参与,就是有人觉得太高深而参与不进去。这样一来,老师很容易顾此失彼,很难做到让大家都满意。而课程开发会以典型的学生ZPD水平作为样本,以平均ZPD水平作为起点。在个体ZPD水平差异较大的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安排小组讨论,让学生们交换相关旧知,以合作学习的形式,彼此协助补齐各自的ZPD水平。
图1.1 学生知识区域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