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 文稿是座“大观园”
——公文写作的跨界思考
音乐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和文学的发展有非常相似乃至神似的方面。它们存在的方式都是以时间为单位,读文学要一页一页地看,听音乐也要一个小节一个小节地听,它们都不像绘画、雕塑,一幅绘画我们瞬间就可以把它看完,用不着时间流淌的过程,即使雕塑的背面你看不见,放一面镜子也就看见了。但音乐和文学的材料不同,音乐的材料是乐器和人的声音,文学的材料是文字。在一句话当中只能有一个主语,如果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同时发出各自的一种声音,那将是一种新的声音,却是一种杂乱的声音,我们什么也听不清的声音。而乐器放在一起,发出各自的不同声音,合在一起却可以是非常好听的音乐。
——肖复兴
本讲导读
在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做一个思想实验:跨界思考。因此,我始终尝试跳出文稿看文稿。本讲就是受苏轼《题西林壁》一诗的启发,这首诗促使我从多种角度来审视公文写作。为此,我阅读了大量写作理论著作,如《文心雕龙》《文赋》《随园诗话》《闲情偶记》《文章例话》,以及军事、书法、绘画、园林方面的著作,跳出写作思考写作。我借《红楼梦》中“大观园”的概念,寓意小小文章有“大看头”,从建筑、军事、书法、绘画、雕刻、音乐、摄影、人体等角度分析写作的基本原理。必须承认的是,这些思考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处,有些观点甚至显得幼稚、不成体系,大家学习时,只要掌握跨界思考的基本方法就够了。
本讲核心观点
■ 建筑视角下的写作
■ 军事视角下的写作
■ 艺术视角下的写作
■ 人体视角下的写作
■ 其他视角下的写作
我有个观点:想让文稿出彩,要善于跨界思考。
对写作理论的学习也一样。只有掌握这种思维方式,学会跳出文稿看文稿,在多学科、多维度中取象比类,找到相通的底层逻辑,才能在“深入”“浅出”中求得事半功倍之效。
进入正题前,先讲个故事。
话说,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苏轼由黄州(湖北黄冈)贬迁汝州(河南平顶山),途经江西九江时,与友人去庐山旅游。情感细腻的苏轼因景触思,写下了著名的《题西林壁》一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大家一定都能倒背如流,也常常会在公文中引用。不难看出,前两句中,诗人感慨于庐山的形态变化,山崇岭峻、绵延逶迤、郁郁葱葱、峰峦起伏、奇峰突起。最重要的是,随着位置变化,那种变化万千的景色给了诗人极大震撼,既而让他悟出了人生哲理。
在这个移位换景的观景体验中,诗人小宇宙爆发,将观赏自然景观的场景与观察社会事物的场景跨界联系起来,领悟到一个道理:世间所有“景色”之所以片面,皆因身处“山中”。正所谓“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身处其中,便难以观其全面,知其所在。若想全面认识“庐山真面目”,就得跳出庐山看庐山,从多角度观察。
故事讲完了,也许大家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问题是,学习公文者,该以什么视角来观察公文?这就需要亲自尝试了。事实上,文稿就是一座“大观园”,里面有很多吸引眼球的景色,而观赏的关键在于找到独特的视角,否则,看到了也不一定看“见”,可能会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大脑里全是问号和叹号。
公文写作理论,很多方面与建筑、园林、军事、书法、绘画、音乐、雕刻、中医等学科规律不谋而合,有很强的可比性,可以借用这些学科的生动形象来类比抽象的写作理论。
下面,从5个方面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