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32讲:从思维构思到笔法语言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养成用户思维的3个阶段、6维模型

最近,我读中山大学刘军强教授《写作是门手艺》一书,很赞同他的一个观点:写作本质上是要形成一种共情能力。他有个很形象的比喻:写文章如同送礼,收礼的人如果能收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会非常开心,反之则不然。要让收礼的人喜欢,就得弄清楚对方属于哪种类型,有什么需求,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写作也一样,需要对受众进行研判,形成牢固的受众意识,因为受众也是文本的关联方,他们的阅读体验决定了文稿的受欢迎程度。你自己以为好的文章,受众不接受,都不算好。

按写作的规律,用户思维的养成大致得经过3个阶段。

第一阶段:我将无我,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公文写作与文学创作的一个明显区别是,文学作品是用自己喜欢的话写自己的心,写者即作者,二者身份“两位一体”。公文则不同,是用别人喜欢的语言表达别人的心,写者往往不是作者,二者是分离的,作者往往是用稿子的人(通常为单位领导),这里姑且称之为“用户”或“甲方”吧!

在“写”与“作”分离的情况下,写的人往往只是按“甲方”的设计方案“代工”,或按“甲方”的需求设计并加工,最后向“甲方”(或用户)交付产品。产品好不好,由“甲方”说了算。

理解了这一点,你的用户思维就算是觉醒了。实际工作中,很多朋友正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就像之前的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潜意识里满是“我以为”“我感觉”,自以为是,不去思考用户怎么想,用户喜不喜欢,合不合适。

第二阶段:用户至上,把用户当成“上帝

在商业活动中,“把顾客当上帝”“以用户为中心”就是用户思维的体现。当然,“上帝”“中心”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贯穿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高明的企业家,会按用户需求、偏好来设计生产,并在用户反馈中不断完善,甚至实现个性化定制。如果不问用户是谁,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有什么需求,仅凭自己的感觉设计生产,那样的产品销路一定不会太好。

公文写作中的用户有哪些?

文学领域的用户概念相对简单,约等于读者。公文写作则相对复杂,不仅有单位领导(如讲话稿的使用人),还包括所有受文对象(如文件的执行者、监督者、利益相关方),是一个用户群。不仅如此,公文的用户还是分级的。拿讲话稿来说,领导算是最先消费文稿的一级用户,而台下聆听的人则是二级用户,会后继续学习的人是三级用户,问题的利益相关方则可能是稿子的终极用户。

不管什么用户,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写作者心中要时刻装着用户,想方设法为用户着想。比如,《历史的记忆:塔奇曼论历史》一书的作者芭芭拉·W.塔奇曼说:“读者,(是)我一直将之装在心里的人。凯瑟琳·德林克鲍恩说过,她写作的书桌上用别针别着一张便签笺,写着:‘你的读者会看下去吗?’”

如何才算心里装着用户,以用户为中心呢?

这里有个“6维分析模型”供大家参考。

(1)状态维度:若是领导,重点关注领导是刚刚上任还是任职已久,或正处于晋升考察阶段。总之,不管什么用户,都要了解其特殊背景,换位思考,才能取得与之共情的效果。

(2)学历维度:学历是一个人学习深度的反应,决定人的知识结构、价值观念,进而影响文稿的气质。如果用户学的都是经济学,一个是本科生,一个是博士生,无疑,他们在对某些问题的理解深度上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最终一定会映射在文稿上。

(3)专业维度:专业对一个人的风格影响巨大,一个人的底层知识是什么,他的思维方式就会与之呼应。毫无疑问,学金融出身的和学工程机械出身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有差异,学哲学出身的与学法学出身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同样有差异,他们对文稿的认知或多或少会带有本专业的影子。

(4)履历维度: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与其成长过程密切相关。长期从事理论研究的人,更关注写作的逻辑和分析问题的方法;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的人,更关注问题的破解方法;长期在企业工作的人,或多或少会用企业的思维方式来处理问题。可以肯定,不同履历的用户对稿子的理解和预期不一样,他们或多或少会带有原行业的影子。

(5)性格维度:人的行为模式、兴趣偏好在一定程度上由性格决定。性格外向的人敢于表达,愿意接受新观点;性格内向的人表现得相对拘谨,追求稳妥,谨言慎行。不同性格的人,对文字风格是有不同要求的。

(6)偏好维度:每个人都有些莫名其妙的偏好,没有任何道理可言。比如,有些领导喜欢引用诗词歌赋、名言警句,有些领导喜欢通俗易懂的表达,有的喜欢排比对仗,有的喜欢像日常讲话一样表达,有的甚至有特定的句式结构,不一而足。

要想掌握以上6个维度的信息,不能凭空去想,而是要有针对性地调查研究、交流沟通,必要时还得亲自请示汇报。但凡写作的高手,都是识人的高手,他们都有强大的“情报”收集和分析能力,有强大的人性洞察和共情能力。这几乎是所有写作的一条定律。

路遥在《早晨从中午开始》中详细介绍了他创作《平凡的世界》前调研的过程。为了把握故事的宏观政治背景,路遥翻阅了10年的《人民日报》。为了写孙兰香的大学生活,路遥跑到西北工业大学仔细观察,甚至抄下食堂的菜单和价格。《自私的基因》作者道金斯也是个有用户思维的学者,他把他的受众分为三类:外行、内行和从外行到内行的过渡者,读者谱系拉得很长,但道金斯非常老练,考虑到了各类读者的感受。

第三阶段:回归自我,在“写”“间达成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思维并非让人丧失自我,像一台“人肉打印机”,无原则无立场地迎合、讨好文稿的用户,别人说什么,就只会写什么,毫无自己的创见。

真正的用户思维,应该在充分尊重用户诉求的基础上,提出皆大欢喜的解决方案。在“写”与“用”双方建构一种生产与消费的最终平衡。

强调回归自我,原因很简单。

首先,公文写作终究还是写作,而写作本身是一项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如果捉刀的人没一点主观能动性,就失去了自身价值,成了“机器”“木偶”。所谓“握笔便作三分主”就是这个道理,不是不作主,也不是全作主。试想,若无写作者的创造,用户再有想法,文章也不可能凭空冒出来。这就是苹果这样的国际大公司,即便有着一流的产品设计水平,同样需要富士康、台积电“代工”的原因。

其次,不见得每个用户对产品(稿子)都有明确的消费预期,用户的需求往往是笼统的、模糊的、片面的、被动的,甚至是错误的,这就得靠生产者来定义。就像我们无法确定自己到底需要一部什么样的手机一样,当我们还在使用座机的时候,不知道自己需要一部大哥大,当用上手机时,不知道诺基亚N70不仅可以打电话,还可以拍照、听音乐,而谁又预想到,现在的手机竟然会变成无所不能的智能终端。要知道,这些产品都是由生产者定义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消费需求是生产者创造出来的,而不是用户提出来的。

另外,人与人的交流沟通不是绝对全面的,有时,受客观条件(如没有时间交流沟通)限制,写作者根本没机会与用户沟通(就像我那次写作前没机会与领导沟通一样)。即便沟通了,用户在表达诉求时,也可能说得不准确、不具体,或信息在中间人传递的过程中失真了。怎么办?写作者就得冷静分析,从对用户负责的角度,把用户没有考虑到的主动考虑到,而不是机械地执行。如果写作者不加以创造,写出来的稿子未必靠谱,算不上真的为用户着想、对用户负责,用户大概率上是不认可的,因而也算不上有用户思维。所以,用户思维的养成还得经历这3个阶段的磨炼,不能片面理解。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胡适的老师、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在《经验与自然》里表达的一个观点:“思维尤其是一种艺术,而作为思维产物的知识和命题,也跟雕像和交响乐一样,乃是艺术作品。思维的每一后继的阶段都是一个结论,而在这个结论中,产生这个结论的事物的意义就被概括起来了;而且当它被陈述出来时立即就成为一道辐射在其他事物上的光芒——或成为遮蔽它们的迷雾。”

所以,写作要有用户思维。

如果你还不理解,请玩玩“狼人杀”游戏吧,这种游戏里面的角色有狼人、平民和上帝。上帝是主持者,知道所有人的身份和底牌,平民信息有限,只能自己揣摩试错。如果你想有用户思维,那就试着用上帝视角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