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脚踏实地,循序渐进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老子·第二十四章踮起脚尖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喜欢自我显露的人是不会深入调查、甚至不听别人的意见;自以为是的人不能有效的彰善瘅恶;喜欢自我夸耀的人是做不好事情的;居功自傲的人是不能圆满的处理事情的。
踮起脚尖来,能站多久呢?其实,是难以长久立足的,练过功夫的人,也不过站立短暂的时间。平时,人们很少踮起脚来站立,也许是个儿矮,为了与人比高,才这样做,或者是谁偶然远望。但是,到底是站不久的。这便是“企者不立”的道理。
“跨者不行”是说跨开大步走路,只能是暂时偶然的动作,却不能永久如此。如果你要故意跨大自己的步伐去行远路,那是自取颠沛之道,不信,且试跨大步走一二十里路看看,跨大步是走不远的。因此,老子用这两个人生行动的现象来说明有些人好高骛远。“企者”,就是好高;“跨者”,就是骛远。如果把最浅近的、基础的都没有做好,偏要向高远的方面追求,不是自找苦吃,就是甘愿自毁。
循序渐进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来,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上,不可急于求成。成功的诀窍体现在一个“度”上,不可操之过急或过缓,要掌握求稳渐进的奥妙。做事要稳妥和周全,稳扎稳打,一步接一步地有序地进行。
以平常心做事,自水到渠成。比如,读书是件慢活,急不得。尤其是人文科学门类,知识有一个积累的过程,认识有一个深化的过程,工夫不到,水平就难达到,体悟不到,感觉就找不到。那种“活学活用,急用先学,立竿见影”的办法实在是把学问当做了工具,当做了一件随手可以抓来的用品,这样的实用主义态度是最要不得的。因而读书首要之事就是抛掉这种态度。古时候有一位射箭能手叫飞卫,有一个叫纪昌的人来向他学习射箭。飞卫对纪昌说:“学射箭要先练眼力,你应该先学会看准目标不眨眼,然后才能谈到学射箭。”纪昌听了飞卫的话后,便回家每天躺在自己妻子的织布机下面,两只眼睛直直地盯着两个脚踏板,先学习不眨眼睛;妻子在织布机上织着布,他看着脚踏板上下翻动。这样不间断地坚持了两年时间,纪昌真正做到了看见物体震动而不眨眼睛。
纪昌以为练得差不多了,就跑到飞卫那里,把自己学习的成绩告诉了飞卫。飞卫听了又对他说:“还是不行!你还得继续锻炼眼力。你能够做到把一个很小的东西看得很大、把一个细微的东西看得很清楚才行。等你达到了这样的程度再来告诉我!”
纪昌听了老师的话,又回到家中练起眼力来。他用一根牛尾巴上的毛拴上一个虱子,挂在窗户上,每天朝南目不转睛地望着。这样练了10多天,那牛毛上的虱子在他眼睛里渐渐地大起来。练了3年之后,那牛毛上的小虱子在他眼里就大得像车轮一般了。这时候,他再用眼睛看别的东西,面前就像出现了一座小山一样。
纪昌又高兴地到了飞卫那里,把自己练习眼力的方法和所得的结果告诉了他。飞卫高兴地说:“这回你可以学习射箭了!”于是,纪昌便用北方出产的角做了一把弓,用南方出产的竹竿做成了箭,按照飞卫教给的方法练习起来。他用箭去射拴在牛尾上的小虱子,一天一天练下去。最后,他的箭射穿了小虱子的中心,而那细细的牛尾却没有断。纪昌把自己的成绩告诉了飞卫。飞卫高兴地跳起来,拍着自己的胸脯对纪昌说:“射箭的妙处你已经得到了!”从此以后,纪昌就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无论学习什么都不能急于求成,首先要打实基础。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脚踏实地的努力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做人要有平常心,要有一种超然的态度,不能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要始终保持一种持之以恒、力学笃行,认真做事、本分做人的平静心态。
在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中,要树立远大的志向为自己的人生制定一个宏伟的目标,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同时也要为我们眼前的生活制定可行的、切实的目标,做一个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人。
循序渐进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做人要有平常心,要有一种超然的态度,不能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做事要有长久的耐心,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要持久地努力做事,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来,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上,功到自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