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炳章医著大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十五章 辨舌之颜色

马良伯云:舌根心、脾、肾三脏之阴,司肠胃传化之变。外淫内伤,脏腑失和,则舌上生苔。故白苔者,病在表;黄苔者,病在里;灰黑苔者,病在肾。苔色由白而黄,由黄而黑者,病日进;苔色由黑而黄,由黄而白者,病日退。吴坤安云:白苔肺经,黄苔胃经,黑苔脾经,绛苔心经,鲜红胆经,紫色肾经,焦紫起刺肝经,青滑肝经。李缵文[39]云:凡病在太阳、太阴舌白,入胃则苔黄厚,入三阴则舌灰黄或黑。虚人舌多裂纹。津液少,舌光赤无苔。痨病、坏病舌起白浮点。此皆一定之颜色也。其他如黑与黄间,红与紫呈,白与黄杂,红与黑形,此兼经互呈,犹当鉴别。兹分类条辨于后。

第一节 白苔肺经候卫分气分之表邪也

吴坤安曰:肺主卫,主气,主皮毛。风寒先入皮毛,内应乎肺,又太阳经亦主一身之表,故肺家之邪,即可以候太阳之表。仲景麻黄汤亦散肺分之邪也。

舌无苔而润,或微白薄风寒在表,故无苔而或薄白者,风寒也。外症必恶寒发热,而口不渴。宜温散之。

舌苔白而燥刺者,温邪也。外症初必微寒,继即发热不已。此邪在手太阴肺经,宜凉散之,忌足经辛温药。

舌白而黏腻者,湿邪在于气分也。外症必发热,头重身痛,而口不渴。宜解肌去湿,如桂枝、秦艽、羌活、紫苏、二陈、二芩之类。

肺分虽兼太阳,惟寒邪可用足经辛温药。若风温入肺,症见发热口渴,咳嗽喉痛,舌苔白燥,或白兼边红,治宜轻清凉解肺经,如焦栀、豆豉、桑叶、杏仁、栝蒌皮、象贝、前胡、薄荷、苏子、黄芩、桔梗之类。

凡风寒湿初中皮腠,则苔白薄,当疏散之。寒湿本阴邪,白为凉象,故白苔滑者,风寒与湿也;白滑而腻者,湿与痰也;滑黏而厚者,湿痰与寒也;但滑腻不白者,湿与痰也;两条滑腻者,非内停湿食即痰饮停胃,亦宜温化。

白苔黏腻,吐出浊厚涎沫而口甜者,为脾热湿聚,当用佩兰叶、蔻、滑、通草芳淡而化之。

舌白不燥,或黄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此湿热郁而未达,或素多痰饮。虽中脘痞痛,亦不可攻,宜用开肺化浊。

舌苔白腻,胸膈闷痛,心烦干呕,时欲饮水,水入则吐,此热因饮郁,宜辛淡化饮。

舌苔薄白而干者,为肺津已伤,宜用清润之品,如麦冬、银花露、鲜芦根等。

白而燥者,肺阴亡也。宜麦冬、花粉、玄参之类。

白厚而干燥者,此胃燥气伤也。宜加甘草于滋润药中,使之甘守津还之意。

舌苔燥如白砂者,此温邪过重,宜急下之。白燥而厚者,谓胃承气下之。

苔白底绛,为湿遏热伏,防其就干,当先泄湿透热,再从里透外,则变润矣。初病舌就干,如神不昏,急加养正透邪之药;神已昏,则已内匮,脉沉脘闷,则为痰阻于中而液不上潮,补益未可投也。

苔如碱者,胃中宿滞挟浊秽而郁伏,当急急开泄,否则闭结中焦,不能从膜原达出矣。

苔白不燥,而口中自觉黏腻者,湿渐化热也。宜用厚朴、槟榔等苦辛微温之。

苔白不燥,而口中苦渴者,邪已化热也。宜用淡渗苦降微凉之。

苔白不燥,而渴喜热饮者,邪已化热,而痰饮内盛也。宜用清热而蠲饮。

初病舌苔白燥,症见发热口渴、咳嗽喉痛者,风温入肺也。宜轻清凉解肺经,如桑叶、杏仁、栝蒌皮、象贝、前胡、焦栀、桔梗之类,忌用辛温。

苔白滑而脉右缓者,秽湿着里,邪阻气分也。宜草果、查肉、神曲以运脾阳。

白苔渐退,而舌心反见裂纹者,此湿热已转燥矢。

苔白滑而光亮无津者,此湿蕴津伤之候,勿投香燥。

苔白而滑厚者,寒饮积聚膈上,又脏结症也。

白浮滑薄,其苔刮之即还[40]者,太阳表分受寒邪也。

白浮滑而带腻、带胀,刮之有净有不净者,伤寒邪在半表半里也。

全舌白苔浮腻、浮胀,渐积而干微厚,刮去浮面,其底仍有者,寒邪欲化火也。

苔白厚粉湿滑腻,刮稍净而又积如面粉发水形者,里寒湿滞也。用草果以醒脾阳,则地气上蒸,天气之白苔可除。

满舌苔白,干胶焦燥,刮不脱或脱不净者,为里热结实也。

舌起白苔如雪花片者,此俗名雪花苔,为脾冷而闭也,不治。

舌与满口生白衣如霉苔,或生糜点者,胃体腐败也,多死。

粉白实热

马良伯云:舌厚腻如积粉者,为粉色舌苔。旧说并以为白苔,其实粉之与白,一寒一热,殆水火之不同道。温病、热病、瘟疫、时行,并外感秽恶不正之气,内蓄伏寒伏热之势,邪热弥漫,三焦充满,每见此舌。与热在阳经者异,与腑热燥实者亦异。治宜清凉泄热。粉白干燥者,则急宜大黄黄连泻心汤等,甚或硝、黄下之,切忌拘执旧说,视为白苔则大误矣。又有舌正赤,苔如积粉不滑,外证若烦热发渴,亦当以白虎清内热也。又脾胃有水饮者,舌多不燥,不可误认为寒证也。

全白虚寒

王晋三[41]云:戊午岁之疫,舌苔白者居多。伤寒脏结症,舌上白苔滑者难治,戒之不可攻。而《舌鉴》白苔十九症,皆用汗下辛热之法。余阅历多年,未有能治之者。夫白苔虽有白滑、白屑、白粉之异,原其义皆由热胜寒复、火胜水复、热极反兼胜己之化也。用炮姜、附子,则白苔厚而液燥;用芩、连,则手足冷而阳脱。余寻思舌为心之外候,其色当赤,白为肺之色,反加心火之上,是侮其所胜,显系寒邪入肺,郁蒸见于舌,是卫实营虚,乃以大剂生姜汁泄卫,肉桂通营,人参、南枣、当归助营卫之正气,服之皆应手而愈,名曰姜桂汤生姜汁三钱,肉桂二钱四分,人参三钱,当归二钱四分,南枣三枚。上水二钟,煎八分,冲姜汁,分三服,随时服之,宗仲景心营肺卫立方也。

按:温热症初起舌白。瘟疫症舌白如粉而滑,四边色紫绛者,乃疫邪初入募原,未归胃府,当即与透解,如前条粉白症是也。此方不可误投。《治法汇》[42]曰:脾热则舌滑而苔,脾闭则白苔如雪。陈准斋云:二句不论内伤外感,皆以脾热闭论,大抵当以症象参脉互断之,不可专执舌苔。

沈尧封[43]云:项肿如匏[44],按之热痛,目赤如血,而足冷便泄,人事清明,六脉细数,右手尤软,略按即空。尧封云:此虚阳上攻也。唇上黑痕一条,如干焦状,舌苔白如傅粉,舌尖亦白不赤,是皆虚寒确据。况便泄足冷、脉濡,断非风火。若是风火,必痞闷烦热,燥渴不安。岂有外肿如此,而内里安贴如平人者乎?

按:此即喻氏[45]浊阴从胸上入,即咽喉肿痹,舌胀睛突;从背上入,即颈项粗大,头项如冰,浑身青紫而死之类也。末句辨症尤为精切不易。最眩人者,在热痛目赤,若非此著,虽足冷便泻,脉濡不空,犹未能决为真寒也。上二条录之,以反复探索白苔之实热虚寒也。因证状疑似难明,故特列专条以申辨之。

白兼黄

凡白苔由白转黄者,风热从火化也,治宜清泄。

有苔而黄白者,热滞胃脘也。宜枳实、厚朴、玄明粉之类。

舌苔白中带黄,或微黄而薄者,邪初入阳明也。如兼微恶[46]寒,犹带表症也,宜凉散之。

舌苔由白而黄者,白苔主表,黄苔主里,但看舌苔带一分白,病亦带一分表。必苔纯黄无白,邪方离表而入里。

苔黄白相兼,而脘闷者,外邪未解而里先结也。宜轻苦微辛,如杏、蔻、桔、橘等以宣气滞。

舌尖白根黄,不甚干,而短缩不能伸出者,痰挟宿食也。宜下之。

白兼红

凡舌苔先白后红者,温邪从口鼻吸入,上焦心肺先受邪,先入气分而后入营分也。

白中带红,外症初起微寒,继即发热不已、口渴者,此温邪之轻症也。宜芩、栀、翘、赤等清解之。

红中兼有白苔者,更感非时之寒也。

舌白无苔而兼淡红者,肺胃虚寒也。

苔白底红,脉形弦细者,阴虚而挟湿热也。

四边色红中心干或白燥,外症烦渴烦热者,乃上焦气热烁津,宜急散无形之热。此非邪入血分,勿用血分药。

左半边光红,右半边白苔,湿滑如水晶粉团之色者,此肝营被劫,而痰浊又变[47]于胃也。

白兼绛

凡舌苔白而底色绛者,湿热自气分伤营也,及湿遏热伏也。当先泄湿透热,防其即干也。从里而透于表,则变润矣。

舌苔白腻,底绛尖红者,湿遏热伏之征也。

色绛而白苔满布者,肺胃热也,宜清肃肺胃。若兼神气昏瞀者,伏痰内盛也,宜兼开其痰热。

舌底绛,望之黏腻,独舌心有苔白厚如豆大一瓣者,伏暑内挟痰饮也。

深绛而苔白厚腻者,温邪入营而兼伏湿也。

白兼灰

舌白滑灰者,寒湿也;灰白不浊者,寒兼痰湿也。为阳气不化,阴邪壅滞,不可乱投苦寒滑泄以伤阳。

从根至尖白,中直纹两条灰色而润者,湿热兼夹阴寒食也。

舌白半边苔灰而滑者,伤寒半表半里症也。

白兼黑

凡白苔带黑点,或苔见黑纹而黏腻者,太阴气分之湿也。宜行湿和脾。

黑苔望之虽燥而生刺,但渴不多饮,或不渴,或边有白苔,其舌本淡红而润者,假热也。治宜温补。

全黑由淡白忽然转色,其间无变黄之一境,望之似焦黑芒刺干裂,刮之必净,湿之必润,外证唇白不红,为寒结在脏,真寒假热也。

从根至尖白,中直纹两条黑润者,夹阴寒症也。

尖白根黑者,伤寒半表半里也。

白兼青

凡舌色img白兼青者,中焦生气已绝也,不治。

白兼黄红

凡绛色中兼黄白苔者,为热初传营分,气分之邪未尽也。泄卫透营两和之。

白兼黄黑

凡白苔变黄,由黄变黑,刮之不脱,润之不润者,为寒邪传里化火,热极伤阴也,甚则芒刺、干焦、罅裂。宜用苦寒以泻阳,急下以救阴。

中间一拇指大黑润浮苔,两边或黄或白者,两感症也。

由白苔渐黄而灰黑者,传经症也。或生刺点燥裂,不拘在根在尖,皆宜急下。

若苔黄黑白杂见,或中燥边滑,或尖干根润,皆并病合病,寒热不和之候。

白兼灰黑

凡白苔而带灰黑,更兼黏腻浮滑者,此太阴在经之湿邪,是从雨雾中得之。宜解肌渗湿,如五苓加羌、防之类。

白兼绛紫

凡苔白如粉而滑,四边色紫绛者,瘟疫病初入膜原,未归胃府也。急宜透解,勿使传入而为险症也。

第二节 黄苔胃经候阳明里症之热邪也

阳明燥金从土化,故黄色应胃。盖白苔主表,黄苔主里,太阳主表,阳明主里,故黄苔专主阳明里症。辨证之法,但看舌苔带一分白,病亦带一分表。必纯黄无白,邪方离表入里。

如见舌苔白中带黄,或微黄而薄,是邪初入阳明,犹带表症,微寒恶寒。宜凉散之。

如苔黄而燥,外症不恶寒、反恶热,是伤寒外邪初入阳明之里,或温热内邪欲出阳明之表,斯时胃家热而未实,宜栀豉、白虎之类,清之可也。如厚黄燥刺,或边黄中心焦黑起刺,脐腹胀满硬痛,乃阳明里症也,宜承气汤下之。

若嗜酒之人,湿热内着,从饮食中得之,苔必厚黄黏腻,痞满不饥,呕吐不纳,惟泻心汤最效,川连、干姜、赤苓、半夏、枳实、茵陈、通草之类。

舌黄或渴,当用陷胸、泻心。若光滑者,乃无形湿热,已有中虚之象,大忌前法。其腹或满、或胀、或痛,此邪已入里,表症必无,或十之一二,亦须验之于舌,或黄甚,或如沉香色,或如灰黄色,或老黄色,或中有断纹,皆当下之,如小承气汤加槟榔、青皮、枳实、玄明粉、生首乌等。若未见此舌,不宜用此法。

舌中苔黄而薄者,脾热也。

舌中苔厚而黄者,胃微热也。

黄苔不甚厚而滑者,表犹未罢,热未伤津,犹可清热透表。

黄薄而干者,邪虽去而津受伤也。宜甘寒轻剂养之。

苔或黄或浊而有地,并不光滑,并脘中痛或痞胀者,邪已入里,当用苦辛泄之,以其入腹近也。

或黄或浊而光滑者,此无形湿热也。只宜开泄横疏,如杏、蔻、橘、桔等味。

老黄色或中有断纹,而脐以上之大腹或满,或胀,或痛者,邪已入里也,当下之。

舌中有黄燥苔者,肠中有燥矢也。然腹无硬痛之状,只宜养阴润燥,不可妄用下法。

舌苔黄而脉沉实者,邪积聚于阳明也。

平素多黄苔者,其人必胃热。黄苔刮之洁净光明,见淡红润泽底者,为无病矣。黄苔刮之,仍留粗涩垢腻如薄浆糊一层,或竟不脱者,均热证也。

浅黄腻薄者,微热也。

干涩深黄厚腻者,大热也。

老黄芒刺焦裂者,热极也。

全舌黄苔者,脏腑俱热也。

黄苔滑厚而腻者,热未盛,结未定也。冬时未可遽攻;夏月伏阴在内,里热即炽,而苔不燥,即当用下。

黄燥而生芒刺,中心瓣裂者,热结甚也。当速下以存其阴。

黄兼红

凡热时舌色干红,热退舌色黄腻者,为湿遏热炽,将燥未燥也。又阴液已伤,而湿热犹盛也。

四边色红,中心干或黄,并烦渴、烦热者,乃上焦气热灼津。急用凉膈散,散其无形之热,勿用血药。

黄兼绛

凡苔黄不甚厚而舌绛者,热初入营,邪结未深也,尚可清热。以辛开之药,从表透发。

黄兼灰

凡舌先灰滑后黄燥,大便坚结,为湿久生热,热必伤阴也。

黄兼黑

凡舌苔黄中带黑,而浮滑、而黏腻者,太阴湿热内结,宜利湿清热。

边黄中心焦黑起刺,外症兼脐腹胀满硬痛者,阳明里症也,宜下之。

舌芒刺焦裂老黄,夹黑色苔者,里热极也,亦宜下之。

舌燥苔黄,中黑通尖,下利臭水者,肠胃腐败也,十不救一。

舌苔老黄甚则黑者,黑,水色也,火极而似水也。

黄兼红黑

凡舌反赤为黄,反黄为黑者,乃热极反兼水化,至危之候也。

红中兼黄黑有芒刺者,邪热入腑也。

黄赤兼黑者,此名霉酱色,乃脏腑本热而夹有宿食也,且内热久郁者、夹食中暑者、夹食伤寒传太阴者,皆有之。

黄兼青紫

凡苔黄厚,而舌中青紫者,阴寒夹食也,甚则碎裂,口燥,而舌不干,宜斟酌温下之。

第三节 红色胆经候少阳内发之温邪也

少阳相火从火也,故红色应胆,少阳以木火为用。温邪内发,必借少阳为出路,乃同气之应也。

如淡红、嫩红、中带红,是温邪之轻者。初起微寒,继则发热不已、口渴甚者是也。宜柴、芩、栀、翘等清解之。

如纯红、鲜红、起刺,此胆火炽而营分热,急宜犀角、翘、丹等清解之。如不解,此温邪伏于少阴,而发于少阳之表也。症非轻渺,速宜重加鲜生地、麦冬、玄参之类,以滋少阴之水,而少阳之火自解矣。大忌风药。

凡风温瘟疫等症,如舌苔鲜红者,当从手少阴治,或从手厥阴心包络施治,亦即是治心。

如舌尖独赤起刺,心火上炎之故,犀角合导赤散以泻之。

舌尖红而出血者,心经邪热壅盛所致,亦宜清之。

舌尖赤者,心热也。尖赤而起芒刺者,心热甚也。

舌边色赤者,肝热也。甚则起芒刺者,肝热极也。

舌形胖嫩而色淡红,外症见躁扰不安,六脉迟微,或动气内发,腹寒畏冷,或初起吐利,手足逆冷,或格阳躁狂,六脉洪数无根者,为肾气大亏,坎中火衰也。宜益火之源。

更衣后舌苔去,而见淡红有神者,佳兆也。淡红无神或干而色不荣者,为胃津伤而气不化液也。当用炙甘草汤,不可用寒凉药。

红嫩如新生,望之似润,而燥涸殆甚者,为妄行汗下,以致津液内竭也。多不治。

舌干红,知饥善纳者,水亏阳亢,土燥于中也。宜投咸苦寒剂。

舌心干红者,为阴伤也。宜用甘寒。

平素舌多红赤者,其人必营虚。

全舌淡红,不浅不深者,为无病平人之常苔也。

全舌无苔色浅红者,气血虚也。

全舌无苔色赤红者,脏腑俱热也。

全舌纯红而有黑小点者,脏腑皆热极也。

舌色鲜红无苔点,舌底无津,舌面无液者,阴虚火炎也。

舌色灼红无苔点而胶干者,阴虚水涸也。

舌色灼红无苔点而有裂纹者,阴虚火炎也。

舌红,中有裂纹如人字形者,心火燔灼,热毒炎上也。

红舌中有红点如虫碎之状者,热毒炽甚也。

舌红碎痛者,肝家风火,炎炎之势渐迫心君也。

舌光如朱红柿者,君火上炎也,又相火下炽,引动君火,皆危险之候也。

红兼灰

凡舌红中夹两条灰色者,湿热兼夹寒食也。

红兼紫

凡全舌无苔,色紫红、瘀红者,脏腑热极也。中时疫者有之,误服温补者亦有之。

红兼青

凡舌淡红带青者,血分虚寒也。妇人子宫冷者常有之,久痢虚极者亦有之。

第四节 绛色心经候营分、血分之温热也

凡邪热传营,舌色必绛。绛,深红色也。心主营主血,舌苔绛燥,邪已入营中,宜清络中之热、血分之火,忌用气分药。马良伯云:满舌明红,并无他苔者,为绛色,心之本色也。舌绛而润为虚热,舌绛而干为实热,绛而起刺为热甚,绛而光嫩为阴液不足,绛光燥裂为阴液大伤。凡温病、热病、瘟疫、伤寒,邪热内传,三焦熏灼,心包先受热蒸,则本脏之色见,故治宜清心存阴化热。章虚谷曰:热入营分,舌色必绛。风热无湿者,无苔或有苔亦薄;热兼湿者,必有浊苔而多痰也。然湿在表分者亦无苔,或有苔亦薄,其脉象必细涩也。

温邪从口鼻吸入,上焦心肺先受。如舌苔先白后红者,邪先入气分,后入营分也;如初起舌即绛色者,邪不入气分而入营分也。宜清解营分之热,如犀角、鲜地、丹皮、玄参之类。

凡初传绛色,中兼黄白色,气分之邪未尽也,泄卫透营,两和可也。白苔邪在气分,宜解表,忌清里;绛苔邪在营分,宜清热,忌发汗。

绛纯鲜色者,包络受病也。宜犀角、鲜生地、连翘、郁金、鲜菖蒲等清泄之。

若平素心虚有痰,外热一陷,里络就闭。有痰者必有舌苔。心虚血少者,舌色多不鲜赤,或淡晦无神。邪陷多危而难治。若邪火盛而色赤,宜牛黄九。痰湿盛而有垢浊之苔者,宜至宝丹以开其闭。

再邪已入营,则舌色绛。胃火烁液则中心干者,乃心胃火燔,劫烁津液,宜鲜生地、犀角、黄连、石膏等以清营热而救胃津,或白虎汤加犀、地、竹叶、莲心、黄连亦妙。

若干绛延及舌尖者,为津干火盛,宜玉女煎再加西洋参、花粉、蔗浆、梨汁。

舌尖绛独干者,此心火上炎。其热在气分者必渴,以气热烁津也;热在血分,其津虽耗,其气不热,故口干而不渴也。宜导赤散加童便治之。

舌绛赤,外症耳聋目赤者,为温病从少阳发出也。宜犀角、鲜大青、栀、翘、鲜地、丹皮之类,以解木火之郁,大忌汗散。

舌赤无苔,其证神昏内闭,此系湿热伤 阴,宜 犀 角、鲜 地、银、翘、菖、郁、芦根、梨汁、竹沥、姜汁等。

绛而光亮者,胃阴亡也。急用甘凉濡润之品,如炙甘草汤去姜、桂,加蔗浆、石斛、饴糖。

舌绛而上有黏腻,似苔非苔者,中挟秽浊之气,急加芳香逐之。

舌绛望之若干,扪之原有津液者,此津亏而湿热熏蒸,将成浊痰蒙蔽心包也。

舌绛而苔滑泽者,温邪入营而平素有痰也。

绛而抵齿难伸出口者,痰阻舌根,有内风也。

舌绛无苔无点,光亮如镜,或半舌薄小而有直纹,或有泛涨而似胶非胶,或无津液而咽干滞涩不等,红光不活,绛色难名者,水涸火炎,阴虚已极也。

舌绛无苔,干枯红长而有直纹透舌尖者,心气内绝也,必死。

绛舌者,因实热症误补、温补,灼伤真阴,或误服滋补腻涩、酸敛胶黏,实热引入阴分,俾郁火耗烁真阴,致现此舌,而为阴虚难疗矣。

舌虽绛而不鲜,干枯而痿者,肾阴涸也。急以阿胶、鸡子黄、生地、天冬等救之,缓则恐涸极无救矣。

病后绛舌如镜光亮,或舌底嗌干而不饮冷者,肾水亏极也。宜急救其津液,否则立涸矣。

舌尖独红绛者,心营暗炽也。宜犀、羚、鲜石斛、鲜生地等。

舌根绛者,血热内燥也。

全舌无苔,色深红者,气血热也。

舌肉绛者,邪居血分也。

舌绛不渴,夜甚者,邪入营也。

无苔而红绛者,热伤血分也。宜丹皮、地黄、麦冬、玄参等。

舌色绛而润者,虚热也。

舌色绛而干者,实热也。

绛而起刺者,热甚也。

绛而有黄白碎点者,将生疳也。

绛而光者,阴液不足也。

满舌红紫色而无苔者,两色合而成绛,肾虚也。

第五节 灰色脾经候三阴之寒热也

灰色苔者,即黑苔之轻也。如以青黄和入黑中,则为灰色也。当与黑苔同治。为痰水注于脉中,致微丝血管停阻而瘀,而呈斯苔。然有直中、传经之殊,盖传经热邪始自白苔而黄,由黄而灰,或生芒刺、黑点、纹裂、干燥。不拘在根在尖,俱宜攻下泄热。

舌灰而润,并无苔垢,更不变别色,始病即见,非由白黄渐变者,为夹食中寒及停饮、蓄血症。当用消,用补,用燥,用攻,因症而治。

又有屡经汗下而灰黑不退,或滋润,或不润,亦不燥者,脉必虚微无力。此因汗下太过伤阴使然,急宜救阴津,固不得用硝、黄,亦不可用姜、附。

灰色即黑之轻也,与黑同治。兼有表者,双解散;下利者,解毒汤;内实者,承气汤。但少阴寒症亦见灰色,见在一二日无苔而冷滑是也,四逆汤主之;下利者,理中汤。

舌中尖见灰色者,外症消渴,气上冲心,饥不饮食,食则吐蛔,乃伤寒邪入厥阴也,宜乌梅九。若杂病见此舌,为实热里症,则宜大承气汤与白虎汤合用。

全舌纯灰无苔而少津者,火邪直中三阴也。宜三黄、白虎、大承气并用。

舌苔灰色重晕者,为温病热毒传遍三阴也。急去表药,用凉膈散合承气以下之。

舌灰唇焦者,中焦有浊积也。

舌灰目黄者,湿中生热也。

舌灰齿煤,其脉细涩若无,身已不热者,此火过呈炭,须大剂补阴,宜熟地、西参、麦冬、阿胶、龟版、鸡子黄等。不必寒凉,以其病已无热也。

无苔而有如烟煤隐隐,并不渴、肢寒而润者,挟阴病也。宜甘寒扶中。

无苔如烟煤隐隐,口渴烦热者,平时胃气燥也。宜甘寒益胃。

久病舌起烟煤者,胃虚液涸也。

凡舌见灰色者,病皆非轻,均里症,无表症,有实热症,无虚寒症,有邪热传里症,有时疫流行症,郁积停胸症,蓄血如狂症,其症不一。治法不外寒凉攻下,寒凉以救真阴,攻下以除秽毒。在当用之时,不得以此言为戕伐焉。

第六节 黑色脾经候太阴湿土之寒热也

太阴湿土所主,而水就湿,故脾家见症每每舌现黑色。

有始病即舌心黑色,非由白黄变化,舌转瘦小者,为真脏中寒。此寒水凌心,肾气外现,急宜用温,稍缓则误事。

有中黑而枯,并无积苔,边亦不绛或略有微刺者,为津血燥症,急宜养阴生津。误用攻下或温经皆必死。

夏月中暑,多有黑苔,为湿痰郁热,亦有黑滑腻厚舌,又不可与传经症同论。

有苔黑腐烂者,为心肾俱绝;舌黑而卷缩者,乃肝绝,皆不治。若黑薄而润滑者,可治。

如苔灰黑而滑者,此寒水侮土,太阴中寒症也。外症腹痛吐利,手足指冷,六脉沉细。宜理中汤主之,甚加附子。

若杂症而现黑滑苔者,必是湿饮伤脾。宜温中和脾逐饮治之。

若黑而燥刺,是阳症注入太阴之热邪,宜清火解毒,兼阳明治。如屡清不解,腹无痞满硬痛之症者,不可妄投承气,是胃中津液干涸,少阴肾水不支,宜大小甘露饮主之。

如舌苔黑刺,大便闭结,脐腹硬满耕痛,此燥矢为患也,承气汤下之,仍从阳明治。

若黑而坚敛焦刺,如荔子形者,乃阳亢阴竭,胃汁、肾液俱涸也,不治。不得已用大剂滋阴清热之法,药勿间断,间有生者。

以上吴坤安辨黑舌法也。

凡舌苔由白而黄,由黄而焦,或枯黑燥裂,其舌边胖大,舌底滑润者,甚有舌底亦燥,而绝无津液,其糙刺如沙皮,敛束如荔子者,皆因劳伤脾肺,气虚发热,误用发散,益虚益热,复用寒冷,重阴内逼,以致虚火上炎,所以白上加黄,黄上加焦,而枯黑燥裂也。大剂参附养荣汤,不时灌服,多有得生者。

更有其舌同[48]一黑色,一属寒水侮土,一属肾气凌心。盖寒水侮土者,其黑色正聚于舌中,系阴甚于内,逼阳于外,外假热,内真寒,格阳症也,宜附子理中汤。

肾气凌心者,其黑色直抵于舌尖,然未有不胖且嫩者,干燥滑润在所不拘,系阴盛于下,逼阳于上,上假热而下真寒,戴阳证症,宜人参八味汤。若是实火症,则其形必坚敛,其色必苍老,而万无胖嫩者耳。此一虚二寒症,皆验舌所必知,为杨云峰[49]之言也。

黑苔舌,有水竭津枯一候,不宜凉药,宜重用壮水之剂。世多习而不察,率投苦寒,遗人夭殃。殊不知脉虚数或微细,胸腹无胀满,日多错语,舌虽焦黑干枯,肿而生刺,乃真水衰竭,水不制火使然,大禁凉剂,以大剂生料六味地黄汤饮之。虚寒者苔黑而松,加桂、附、五味子,则焦黑刺肿涣若冰释。此余所亲验。故看黑舌苔,须分燥润及刮之坚松,以定虚实寒热为要法,此即林慎庵之法也。凡黑苔有寒热之分,辨别不精,死生立判。汪苓友[50]谓舌苔虽黑,必冷滑无芒刺,斯为阴症无疑。诚扼要之言也。舒驰远[51]《伤寒集注》云:黑苔干刺为二症。一为阳明热结,阴津立亡,法主大黄、芒硝,急夺其阳以救其阴,阴回则津回;一为少阴中寒,真阳霾漫,不能熏腾津液,以致干燥起刺,法主附子、炮姜,急驱其阴以回其阳,阳回则津回。据此则黑苔冷滑者,必无阳症;而黑苔干刺者,有阳症复有阴症矣。临证者可不慎欤?

苔黑而口黏淡者,当从太阴脾湿治,不可便泥肾气凌心也,其因亦不仅虚寒、实热、伏痰、挟血而已也。

舌中苔厚而黑燥者,胃大热也。

舌心有黑燥苔者,肠中有燥粪也,然腹无硬痛之状,只宜养阴润燥,不可妄用下法治之。

舌中心焦黑者,肾阴涸,心胃火炽也。宜犀角地黄汤清之。

舌中苔黑燥而连牙床,唇口俱黑者,胃将蒸烂,非生大黄等大剂不能救也。然以舌燥不燥为别,黑而不燥者非是。

舌根黑苔而燥者,热在下焦也。

舌本无苔,惟尖黑燥者,为心火自焚,不可救药。

黑苔焦枯者,火炽水竭也,不治。

中黑无苔,而舌底干燥有小点纹者,胃经实热,非六气侵扰也。宜白虎、三黄等。

中黑无苔,而舌底湿嫩光滑无点纹者,胃经虚寒也。宜理中温之。

初病遍舌色黑而润,发热胸闷,外无险恶情状者,此胸膈素有伏痰也。宜用薤白、栝蒌、桂枝、半夏即退,或去桂枝用枳壳、桔梗亦效。

舌黑湿滑无苔、无朱点、无芒刺、无罅裂,刮之明净,如水浸猪腰,有淡淡融融之形,外症口不苦、唇不燥者,为脏腑极寒也。

全黑无苔,而底纹粗涩干焦,刮之不净者,热极也。

全黑无苔,而无点、无罅裂,干燥少津,光亮似镜者,即绛舌之变,阴虚肾水涸也。孕妇亦有之。宜大剂甘寒。

全黑无苔,有点、有罅,干燥无津,涩指如锉者,极实热症也。宜大剂苦寒。

黑色暗淡无苔,无点、无罅,非湿非干,似亮不亮者,阳虚而气血两亏也。久病见之不吉。

舌淡黑如淡墨,乃肾虚火炎,为无根之火也。

黑舌燥裂、芒刺、隔瓣者,津液焦灼,少阴真水垂涸,最为凶象。用新青布蘸薄荷汤湿润,揩去刺瓣,舌质色红者可治,急攻下其热滞。若刺瓣下仍黑色者,则肾阴已竭,脏色全露,不治。

苔黑腐烂者,心肾俱绝也,不治。

舌黑而卷缩者,肝绝也,亦不治。

舌黑咽燥,烦渴不寐者,热入心营而血液受劫也。

黑兼灰

伤寒已经汗解,而见舌尖灰黑者,此有宿食未消,或又伤饮食,热邪复盛之故也,以调胃承气汤下之。若杂病里热见此舌,宜大承气汤重加黄连。

淡灰转黑者,伤腐脾胃也,不治。

黑兼青

平素舌常如水黑青色者,其人多虚寒。

若因跌仆而舌青黑者,瘀血内蓄也。

因痘疹而舌青黑者,疫毒内陷也。

因痈疽而舌青黑者,毒气内攻也。

因中寒而舌青黑者,邪气入脏也。

因发斑而舌青黑者,胃烂也。

因痢疾而舌青黑者,胃腐败也。

第七节 紫色肾经候少阴本脏之虚邪也

少阴君火从火化,故紫色应肾。六经惟肾无实症,故仲景于少阴症中,揭出“脉微细,但欲寐”为主病,示正气之虚也。

如见舌形紫而干涩,口渴唇燥,外见少阴症者,此肾阴不足,坎中水亏,宜壮水为主,六味饮、一阴煎之类。如兼谵语神昏,又当从手少阴治,微清痰火,如生地、丹参、茯苓、川贝、菖蒲、钩藤、天竹黄之类。

如舌形胖嫩而色淡红者,外症必见烦躁不宁,六脉迟微;或动气内发,腹寒畏冷;或初起吐利,手足逆冷;或格阳躁狂,六脉洪数无根。此肾气大亏,坎中火衰,宜益火之原,人参八味汤主之。

舌形紫燥,唇焦齿黑,二便俱闭,此为阴中兼阳,可兼阳明以治。

凡舌形圆大胖嫩,皆属足少阳虚症。

不拘伤寒、杂症,如见舌色紫如猪肝,枯晦绝无津液者,此肾液已涸。痢疾见此苔,胃阴已竭,必死。

伤寒更衣后,舌苔顿去,而见紫色如猪肝者,此元气下泄,胃阴已绝,不治。如舌苔去,而见淡红有神者佳。上录吴坤安舌诊

马良伯云:紫如猪肝色,上罩浮滑苔者,邪热传里,表邪未净也。既不可下,又不可表,治宜清中以解外。

若全舌紫光暗,并无浮苔者,阳极似阴也,多不可救。急下之,间有得生者。

若酒后中寒,及痰热郁久者,往往亦见紫色苔。

叶桂云:热传营血,其人素有瘀阳宿血在胸膈中,挟热而搏,其舌色必紫而暗暗,即晦也,扪之潮湿不干,以凉膈散加入散血之品,如琥珀、丹参、桃仁、丹皮等。不尔,瘀血与热为伍,阻遏正气,遂变如狂、发狂之证,乃其人胸膈中素有虚瘀,与热相搏,宜犀、地、丹皮、丹参、赤芍、郁金、花粉、桃仁、藕汁等味凉血化瘀。

若晦而干者,精血已枯,邪热乘之,故为难治。

紫而肿大者,酒毒攻心也。于应用药中急加黄连以清之。

深紫而干涸者,酒毒内蕴也。

紫如去膜猪腰者,危险之候也。

舌敛束如荔子肉,而绝无津液者,亦危险之候也。

紫兼红

周澂之曰:红紫二舌,均指舌质言之,固无红苔,亦断无紫苔。其有见紫苔者,必舌面已腐,或兼微黑苔,与赤红相映而然也。

舌紫肿大,而生大红点者,热毒乘心也。用导赤散加犀角、黄连、金汁治之,或稍加大黄。

紫兼青

淡紫而带青滑者,寒症也,或为直中阴经症。治宜用温。

淡紫带青而湿润,又绊青黑筋者,寒邪直中三阴经。其身凉,四肢厥冷,脉沉缓或沉弦,宜四逆汤、理中汤;小腹痛甚者,回阳急救汤。若舌不湿润而干枯,乃是实热。

青紫无苔多水,滑润而瘦小者,伤寒直中肾肝阴经,吴茱萸汤、四逆汤温之。

紫舌中心带青或灰黑,下症复急者,热伤血分也。宜微下之。

紫兼蓝

淡紫转蓝者,邪毒攻心也,不治。

第八节 焦紫肝经候厥阴阳毒之危症也

厥阴风木从火化,故焦紫应肝。

舌苔焦紫起刺,如杨梅状者,此阳邪热毒已入肝脏之险症也。大便闭者,更衣九下之;金汁、人中黄之类大清、大解之。

舌苔两旁有红紫点者,肝脏伏毒也,大凶之症。急用犀角尖、人中黄透之、解之。

第九节 青滑肝经候厥阴阴毒之危症也

肝属木,故青色应肝。

舌苔青滑,乃阴寒之象,急宜四逆、吴萸辈温之。外症若见面青唇紫、囊缩厥逆、筋急直视等症者,厥阴败症也,不治。

凡舌苔紫焦如刺,厥阴热毒难治。青滑,厥阴寒邪,吴萸温之即愈。

舌边色青者,有瘀血郁阻也。有热者用赤芍、生瓦楞壳、竹茹等治之。

舌青口燥,漱水不欲咽,唇痿胸满,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自言满者,内有瘀血也。

产母舌青而面赤者,子已死于腹中也。古方用黑神散下之;或平胃散加芒硝,下之更稳。

孕妇面舌俱青者,母子俱死。

第十节 蓝色肝经候肝脏之本色也

蓝者,绿与青碧相合,犹染色之三蓝也。

马良伯云:有苔滑中见蓝色苔者,肝脏本色也,邪热传入厥阴,阴液受伤,脏色外见。深而满舌者,法在不治。有微蓝而不满舌者,法宜平肝熄风化毒。旧法主用姜、桂,邪热鸱张,肝阴焦灼,逼其本脏之色外现,再用姜、桂,是抱薪救火也。

瘟疫及湿温热郁不解,亦有此舌,感受不正之气,蒸热不解也。治宜芳香清泄。

满舌滑腻中见蓝色者,湿痰痰饮,为阴邪化热之候。法宜清化。

蓝色苔者,湿热郁蒸也。

舌见蓝色者,肺气已绝,肝木独盛,来侵土位也。微蓝者,肺气犹在,可生;深蓝者,必死。宜大剂补肺脾而制肝木也。

蓝色有苔者,脏腑尚能生苔,虽伤未甚,犹可医治。

光蓝无苔者,不论何脉,皆属气血极亏,势必殒命。

孕妇舌见纯蓝者,胎死腹中也,宜即下之。

周澂之曰:余尝见痫厥及胃气久痛者,舌体全蓝,此亦瘀血在胃,肝气不舒也。故青、黑、蓝、绛皆谓之浊,皆竭血分,须辨寒、热、燥、湿及痰血、宿食、燥屎、癥块而治之,总以松动血分为主。


[1]正义:即明代邹志夔所著的《脉理正义》。

[2]王秉衡:王学权(1730?—1810),字秉衡,晚号水北老人。原籍盐官(浙江海宁),后迁钱塘。清代医家,为王孟英的曾祖父。1808年起撰《医学随笔》,未竟而终,后经王孟英评注付梓定名为《重庆堂随笔》。

[3]迹:疑应作“边”。

[4]声:疑应作“伸”。

[5]血:疑应作“心”。

[6]团圞(luán):团聚。

[7]舌:原作“苔”,据文义改。

[8]腻:原作“脏”,据文义改。

[9]窦汉卿:窦默,早年名杰,字汉卿,字子声,广平肥乡(今河北肥乡)人。元初著名针灸学家,亦是著名理学家和当时名臣,累封魏国公,谥文正,卒赠太师,故人称窦太师。著有《针经指南》《流注指要赋》《标幽赋》等。

[10]陈远公:陈士铎,字敬之,号远公,别号朱华子、大雅堂主人,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清初著名医家。撰有《石室秘录》《辨证录》《洞天奥旨》等书,颇有创见。本书所引此案,本于《石室秘录》卷四《奇治法》。

[11]小儿总微论:即《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二十卷,刊行于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作者不详。明代重刊时改名为《保幼大全》,又称《保婴大全》。本书所引此段,出自该书卷十六《弄舌论》。

[12]冯楚瞻:冯兆张,字楚瞻,浙江海盐人。清医学家,由儒入医,长于儿科。撰有《冯氏锦囊秘录》,涉及内、外、妇、儿、药性、脉诊等多方面。本书所引,出自该书《杂症大小合参卷六·小儿舌病》。

[13]慎斋:指周之幹(约1508—1586),又作子幹,号慎斋,宛陵(今安徽宣城)人。明代医学家,精通脉学,擅长内伤证治。著有《周慎斋三书》《脉法解》,又有后人整理的《慎斋遗书》(也作《慎斋医书》)《慎斋医案》等传世。

[14]粞(xī):碎米。

[15]叶氏:指叶天士。书中所引本于叶天士《温热论·察舌》,但引之未全,原文为“舌绛而有碎点黄白者,将生疳也;大红点者,热毒乘心也,用黄连、金汁”。

[16]包:原作“胞”,据文义改。下文“心包”“包络”等原作“胞”者,径改不注。

[17]凉膈散:原作“消膈散”,据文义改。

[18]何报之:何梦瑶(1693—1764),字报之,号西池,广东南海人。清代岭南名医,雍正年间进士。代表作有《医碥》七卷,论述内科杂病,力陈滥用温补之弊。该处引语转引自王孟英《温热经纬》卷三《叶香岩外感温热篇》。

[19]程杏轩:程文囿,字杏轩,号观泉,新安人。清代医家。撰有《程杏轩医案》,分初集、续录、辑录三集,合刊于1829年。该处所引医案摘自《程杏轩医案·初集》。

[20]己任编:即《医宗己任编》。清代杨乘六辑评高鼓峰《四明心法》《四明医案》、吕用晦《东庄医案》及董废翁《西塘感症》四部书而编成,成书于1725年。本书所引出自该书卷三《四明心法(下)》。

[21]麋:通“糜”,碎烂。

[22]半:后原有一空格,疑脱一“截”字。

[23]通俗伤寒论:清代俞根初所著,十二卷。后曹炳章补其缺漏,徐荣斋复予重订,改名为《重订通俗伤寒论》。俞根初,名肇源,浙江绍兴人。清代医学家,世业医,精研《伤寒论》,擅治外感热病。

[24]张景岳云:此处所引至“言清火也”一段,出自《景岳全书》卷之七《伤寒典(上)·舌色辨(十八)》。

[25]唐烈三:唐大烈,字立三,又作烈三,号笠山,一号林嶝,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医家。曾汇集江浙地区医家文章约百篇,编成《吴医汇讲》十一卷,刊于1792—1801年,为具有医学刊物性质的早期文献,保存了不少医学资料。此处引文本于《吴医汇讲》卷五《拟张令韶〈伤寒直解〉辨证歌》。

[26]专:疑应作“转”。

[27]热:此下原衍一“热”字,据文义删。

[28]胃:据上文,疑应作“肾”。

[29]滑:疑应作“且”。

[30]成无己:金代医学家,聊摄(今山东聊城)人。为第一个逐条注疏《伤寒论》的医家,撰有《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此处引文本于《伤寒明理论》卷上《舌上苔》。

[31]瘄(cù):疹子。

[32]刡(mǐn):削。

[33]医原:医论著作,三卷,清代石寿棠撰,刊于1861年。石寿堂,字芾南、湛棠,安东(今江苏涟水)人。世医出身,儒医兼修。该处引文出自《医原》卷上《望病须察神气论》。

[34]此:原作“如”,据体例改。

[35]有:此下原衍一“有”字,据文义删。

[36]又:疑应作“不”。

[37]李梴:字健斋,南丰(今江西南丰)人,明代著名儒医。著有《医学入门》,于万历三年(1575)刊行。本处引文出自《医学入门·外集》卷三《论伤寒杂证》。

[38]医级:又名《医级宝鉴》,十二卷,综合性医书,清代董西园编纂,成书于1777年。该书摘录历代医著辨证立方,作为学医入门之阶墀,故名之。董西园,字魏如,浙江杭州人,清代儒医。

[39]李缵文:字彦仲,江苏吴县人。晚清医家。于《伤寒论》多有研究,著有《订正医圣全集》(又名《订正仲景伤寒论释义》)《保寿经名医必读》。

[40]还:疑应作“退”。

[41]王晋三:王子接,字晋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医学家,生活在康雍时期。著有《绛雪园古方选注》,三卷,刊于雍正十年(1732)。门人甚多,叶天士亦曾求学其门下。

[42]治法汇:综合性医书,八卷,明代张三锡撰,王肯堂校,成书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此书为张三锡所撰医学丛书《医学六要》的一部分。张三锡,字叔承,号嗣泉,原籍旴江,后居南京。明代医学家,出身世医。

[43]沈尧封:沈文彭,字尧封,浙江嘉善人,清乾隆年间医家。著有《医经读》《伤寒论读》《女科辑要》等。

[44]匏(páo):匏瓜,葫芦的一种,剖开可作水瓢。

[45]喻氏:喻昌(1585—1664),字嘉言,号西昌老人,新建(今江西南昌)人,清初医学三大家之一。代表作有《尚论篇》《医门法律》《寓意草》等。该处所引说法出自《医门法律》卷二《中寒门》。

[46]恶:此下原衍一“恶”字,据文义删。

[47]变:疑应作“恋”。

[48]同:原作“以”,据文义改。

[49]杨云峰:江苏吴县人。清代医家,对诊法颇有研究,著有《临症验舌法》。

[50]汪苓友:汪琥,字苓友,号青溪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医家,约生活于康熙年间,为由儒入医者。对伤寒造诣甚深,代表作有《伤寒论辨证广注》十四卷。

[51]舒驰远:舒诏,字驰远,号慎斋学人,江西进贤人。清代医家,主要活动于雍正年间,曾得名医喻嘉言弟子罗子尚传授医学。擅长脉理,推崇伤寒,代表作有《伤寒集注》十卷(附五卷),刊于17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