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分缕析太阴病:余秋平讲《伤寒论》之太阴病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太阴病的两大类证型

“实则三阳,虚则三阴”。三阴病都有相应内脏的虚损。太阴病的本质,就是太阴脾脏的脾气或者脾阳虚损后,继发的一系列消化系统病证。临床上,有因误用吐下伤脾胃,外邪乘虚内陷的外感太阴病;更有因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或滥用寒凉,损伤脾气或脾阳,导致的内伤太阴病。

通过对《伤寒杂病论》《脾胃论》等中医经典理论的深入研究和长期的临床探索,我将太阴病常见的两大类证型总结如下。

(一)以脾阳虚弱为主,表现为寒湿水饮不化的太阴病

人体消化系统具有消化吸收和输布津液的功能,全赖于脾脏的阳气。若因贪凉饮冷、滥用清火消炎药等,造成脾胃虚寒、温运失司,则容易导致寒湿、水饮内停等病理改变。

脾阳虚的典型脉象是右关脉弦而弱。若脾阳虚兼见寒湿偏重者,则易见腹胀、腹痛、腹部喜温喜按、大便稀软、阴囊潮湿、脚气、湿疹、舌苔白厚腻等;若脾阳虚兼见水饮偏重者,则易见浮肿、头眩、目胀、泡沫样稀痰、心悸、肢酸动、舌苔水滑等。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心衰、各类积液、寒性腹泻等疾病。

治疗原则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所以仲景治疗太阴病的方药,绝大部分以温阳散寒化饮为主。脾阳虚,寒湿较重者,治方如理中汤等;脾阳虚,水饮较重者,治方如苓桂剂、小青龙汤等。

(二)以脾气虚弱为主,表现为湿浊或湿热不化的太阴病

前言寒湿水饮久不化者,不难想到温阳化饮之法;而临床上,有很多的太阴病表现以湿浊或湿热见症为主,予化湿、淡渗、清热诸法却久久不愈。其根本原因是脾胃元气虚,清阳不升!正因为脾胃气虚,其运化水谷、升发清阳的能力下降,才会有湿浊渐生,湿蕴化热,湿邪久羁不去。

临床上,如果纳呆、痞闷、肢困、便溏、身热而烦、口苦口黏、小便短赤、舌苔厚腻等湿浊困阻的病证突出者,往往容易掩盖脾胃气虚的本质。所以,辨识脾胃元气虚弱十分关键。总结脾胃元气虚的辨证要点如下。

1.病史特点:一是既往是否有劳倦过度、饮食不节等病因;二是脾胃病久病不愈者,凡是久病湿浊或湿热不愈者,往往多有脾胃元气虚、升清无力的内因;三是病在长夏季节发作或加重者,俗称“苦夏”病。脾为湿土之脏,在时为长夏。长夏时节,天暑下迫、地湿上蒸,若脾胃元气虚者,更易感受外界湿热邪气,故有湿病或湿热病发作或原有疾病加重的情况。

2.脉象特点:常见右关脉芤弱。若气虚湿邪重者,可兼濡缓;若气虚湿热重者,可兼洪大滑数。

3.症状特点:若有上述两点,再兼见面黄、四肢困倦、神疲乏力、纳呆便溏、胸闷喘促、心慌气短等一二症,即可断为元气虚!即便湿浊兼症突出,纳呆便溏也绝对不是单纯的湿阻气滞证,必有脾胃元气本虚之因。

脾胃元气虚、湿邪或湿热久羁,常见于慢性肝炎、慢性肾病、皮肤病、艾滋病等。治疗上,张仲景的论述较少,仅列举了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旋覆代赭汤、茯苓饮等寥寥数方。后世李东垣在这类太阴病的治疗上发挥颇多,创立了补中、升阳、胜湿、散火诸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单纯脾胃元气虚、清阳不升者,治如补中益气汤;元气虚,湿困,兼有阳气郁滞者,治如升阳益胃汤;脾胃元气虚,湿热较重者,治如清暑益气汤;元气虚生痰、风痰上扰者,治如半夏白术天麻汤等。

●为什么《伤寒论》中太阴病的条文最少

太阴病篇主要论述消化系统疾病,是临床上最多见的一类疾病,但恰恰是《伤寒论》里条文数最少的一篇。其实,太阴病并不少见,只是临床上大多数的太阴病都是内伤引起的,如饮食、劳倦,或过用寒凉造成的,而外感太阴病是素体太阴脾阳弱,或者误治伤了太阴脾阳而风寒之邪内陷造成的,这类太阴病并不太多见。正因如此,大部分太阴病证治都放在了《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篇、呕吐哕下利篇、痰饮咳嗽病篇等相关篇章中论述。

我们不可因此而轻视《伤寒论》的太阴病篇,虽然其以论述外感太阴病的证治为主,但是这些条文也深刻地揭示了太阴病的病机规律,值得我们反复研究。本章将重点解析张仲景的太阴病篇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