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贴敷疗法常用穴位与主治病症
一、手太阴肺经(Lung Meridian of Hand-Taiyin,LU)
(一)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咳、喘、咯血、咽喉痛等与肺脏有关的疾患,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症。
(二)本经腧穴
1.中府(LU 1)肺之募穴
[定位]在胸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1肋间隙处。
[解剖]当胸大肌、胸小肌处,内侧深层为第1肋间内、外肌;上外侧有腋动、静脉,胸肩峰动、静脉;布有锁骨上神经中间支、胸前神经分支及第1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主治]①咳嗽,气喘,胸痛;②肩背痛。
2.尺泽(LU 5)合穴
[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解剖]在肘关节,当肘二头肌腱之外方,肱桡肌起始部;有桡侧返动、静脉分支及头静脉;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直下为桡神经。
[主治]①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等肺疾;②肘臂挛痛;③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
3.孔最(LU 6)郄穴
[定位]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解剖]有肱桡肌,在旋前圆肌上端之外缘,桡侧腕长、短伸肌的内缘;有头静脉,桡动、静脉;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浅支。
[主治]①咳血,咳嗽,气喘,咽喉肿痛;②肘臂挛痛。
4.列缺(LU 7)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处即是该穴。
[解剖]在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桡侧腕长伸肌腱内侧;有头静脉,桡动、静脉分支;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的混合支。
[主治]①咳嗽,气喘,咽喉肿痛;②头痛、齿痛、项强、口眼喎斜等头项疾患。
5.太渊(LU 9)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
[定位]在掌后腕横纹桡侧,桡动脉的桡侧凹陷中。
[解剖]桡侧腕屈肌腱的外侧,拇长展肌腱内侧;有桡动、静脉;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的混合支。
[主治]①咳嗽,气喘;②无脉症;③腕臂痛。
6.鱼际(LU 10)荥穴
[定位]第1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
[解剖]有拇短展肌和拇指对掌肌;有拇指静脉回流支;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的混合支。
[主治]①咳嗽,咳血;②咽干,咽喉肿痛,失音;③小儿疳积。
7.少商(LU 11)井穴
[定位]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
[解剖]有指掌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的混合支,正中神经的掌侧固有神经的末梢神经网。
[主治]①咽喉肿痛,鼻衄;②高热,昏迷,癫狂。
二、手阳明大肠经(Large Intestine Meridian of Hand-Yangming,LI)
(一)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等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二)本经腧穴
1.商阳(LI 1)井穴
[定位]食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
[解剖]有指及掌背动、静脉网;布有来自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桡神经的指背侧神经。
[主治]①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患;②热病,昏迷。
2.二间(LI 2)荥穴
[定位]微握拳,当食指桡侧第2掌指关节前凹陷中。
[解剖]有指屈浅、深肌腱;有来自桡动脉的指背及掌侧动、静脉;布有桡神经的指背侧固有神经、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主治]①鼻衄、齿痛等五官疾患;②热病。
3.三间(LI 3)输穴
[定位]微握拳,在食指桡侧第2掌指关节后凹陷处。
[解剖]有第1骨间背侧肌,深层为拇内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指掌侧有固有动脉;布有桡神经浅支。
[主治]①齿痛,咽喉肿痛;②腹胀,肠鸣;③嗜睡。
4.合谷(LI 4)原穴
[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即是该穴,又名虎口。
[解剖]在第1、2掌骨之间,第1骨间背侧肌中,深层有拇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为头静脉的起始部,腧穴近侧正当桡动脉从手背穿向手掌之处;布有桡神经浅支的掌背侧神经,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主治]①头痛、目赤肿痛、鼻衄、齿痛、口眼喎斜、耳聋等头面五官诸疾;②诸痛症;③热病,无汗,多汗;④经闭,滞产。
5.阳溪(LI 5)经穴
[定位]腕背横纹桡侧,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解剖]当拇短、长伸肌腱之间;有头静脉、桡动脉的腕背支;布有桡神经浅支。
[主治]①手腕痛;②头痛、目赤肿痛、耳聋等头面五官疾患。
6.偏历(LI 6)络穴
[定位]屈肘,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处。
[解剖]在桡骨远端,桡侧腕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有头静脉;掌侧为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背侧为前臂背侧皮神经和前臂骨间背侧神经。
[主治]①耳鸣、鼻衄等五官疾患;②手臂酸痛;③腹部胀满,水肿。
7.温溜(LI 7)郄穴
[定位]屈肘,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处。
[解剖]在桡侧腕伸肌肌腹与拇长展肌之间;有桡动脉分支及头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与桡神经深支。
[主治]①肠鸣,腹痛;②疔疮;③头痛,面肿,咽喉肿痛;④肩背酸痛。
8.手三里(LI 10)
[定位]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解剖]肌肉、神经同下廉穴,血管为桡返动脉的分支。
[主治]①手臂无力,上肢不遂;②腹痛,腹泻;③齿痛,颊肿。
9.曲池(LI 11)合穴
[定位]屈肘呈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解剖]桡侧腕长伸肌起始部,肱桡肌的桡侧;有桡返动脉的分支;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内侧深层为桡神经本干。
[主治]①手臂痹痛,上肢不遂;②热病,高血压,癫狂;③腹痛,吐泻;④五官疼痛;⑤瘾疹,湿疹,瘰疬。
10.迎香(LI 20)
[定位]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中。
[解剖]在上唇方肌中,深部为梨状孔的边缘;有面动、静脉及眶下动、静脉分支;布有面神经与眶下神经的吻合丛。
[主治]①鼻塞,鼽衄;②口喎;③胆道蛔虫症。
三、足阳明胃经(Stomach Meridian of Foot-Yangming,ST)
(一)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胃肠病、头面五官病、神志病、皮肤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二)本经腧穴
1.四白(ST 2)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解剖]在眶下孔处,当眼轮匝肌和上唇方肌之间;有面动、静脉分支,眶下动、静脉;布有面神经分支,当眶下神经处。
[主治]①目疾;②口眼喎斜,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③头痛,眩晕。
2.地仓(ST 4)
[定位]口角旁约0.4寸,上直对瞳孔。
[解剖]在口轮匝肌中,深层为颊肌;有面动、静脉;布有面神经和眶下神经分支,深层为颊神经的末支。
[主治]①口角喎斜,流涎;②三叉神经痛。
3.大迎(ST 5)
[定位]在下颌角前下方约1.3寸,咬肌附着部前缘。简便取穴法:当闭口鼓气时,下颌角前下方出现一沟形的凹陷即是该穴。
[解剖]在咬肌附着部前缘;前方有面动、静脉;布有面神经及颊神经。
[主治]口角喎斜,颊肿,齿痛。
4.颊车(ST 6)
[定位]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按之凹陷处,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
[解剖]在下颌角前方,有咬肌;有咬肌动、静脉;布有耳大神经、面神经及咬肌神经。
[主治]①齿痛,牙关不利,颊肿;②口角喎斜。
5.下关(ST 7)
[定位]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合口有孔,张口即闭,宜闭口取穴。
[解剖]当颧弓下缘,皮下有腮腺,为咬肌起始部;有面横动、静脉,最深层为上颌动、静脉;正当面神经颧眶支及耳颞神经分支,最深层为下颌神经。
[主治]①牙关不利,三叉神经痛,齿痛;②口眼喎斜;③耳聋,耳鸣,聤耳。
6.梁门(ST 21)
[定位]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解剖]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深层为腹横肌;有第7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当第8肋间神经分支处(右侧深部当肝下缘,胃幽门部)。
[主治]纳少、胃痛、呕吐等胃疾。
7.天枢(ST 25)大肠之募穴
[定位]脐中旁开2寸。
[解剖]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9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9肋间神经分支(内部为小肠)。
[主治]①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等胃肠病;②月经不调,痛经。
8.水道(ST 28)
[定位]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解剖]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12肋间动、静脉分支,外侧为腹壁下动、静脉;布有第12肋间神经(内部为小肠)。
[主治]①小腹胀满,小便不利,疝气;②痛经,不孕。
9.气冲(ST 30)
[定位]在腹股沟稍上方,脐中下5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解剖]在耻骨结节外上方,有腹外斜肌腱膜,在腹内斜肌、腹膜肌下部;有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外壁为腹壁下动、静脉;布有髂腹股沟神经。
[主治]①肠鸣腹痛,疝气;②月经不调,不孕,阳痿,阴肿。
10.梁丘(ST 34)郄穴
[定位]屈膝,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3寸。
[解剖]在股直肌和股外侧肌之间;有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布有股前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
[主治]①膝肿痛,下肢不遂;②急性胃痛,乳痈,乳痛。
11.犊鼻(ST 35)
[定位]屈膝,在髌韧带外侧凹陷中。又名外膝眼。
[解剖]在髌韧带外缘;有膝关节动、静脉网;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腓总神经关节支。
[主治]膝痛,屈伸不利,下肢麻痹。
12.足三里(ST 36)合穴;胃之下合穴
[定位]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解剖]在胫骨前肌与趾长伸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为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皮支分布处,深层当腓深神经。
[主治]①胃痛、呕吐、噎膈、腹胀、腹泻、痢疾、便秘等胃肠诸疾;②下肢痿痹;③心悸,高血压,癫狂;④乳痈;⑤虚劳诸症,为强壮保健要穴。
13.条口(ST 38)
[定位]上巨虚穴下2寸。
[解剖]在胫骨前肌中;有胫前动、静脉;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皮支,深层当腓深神经。
[主治]①下肢痿痹,转筋;②肩臂痛;③脘腹疼痛。
14.丰隆(ST 40)络穴
[定位]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二横指处。
[解剖]在趾长伸肌外侧和腓骨短肌之间;有胫前动脉分支;当腓浅神经处。
[主治]①头痛,眩晕,癫狂;②咳嗽痰多;③下肢痿痹。
15.内庭(ST 44)荥穴
[定位]足背第2、3趾间缝纹端。
[解剖]有足背静脉网;布有腓浅神经足背支。
[主治]①齿痛,咽喉肿痛,鼻衄;②热病;③胃病吐酸,腹泻,痢疾,便秘;④足背肿痛,跖趾关节痛。
16.厉兑(ST 45)井穴
[定位]第2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
[解剖]有趾背动脉形成的动脉网;布有腓浅神经的足背支。
[主治]①鼻衄,齿痛,咽喉肿痛;②热病,多梦,癫狂。
四、足太阴脾经(Spleen Meridian of Foot-Taiyin,SP)
(一)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脾胃病、妇科病、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二)本经腧穴
1.隐白(SP 1)井穴
[定位]足大趾内侧,趾甲角旁0.1寸。
[解剖]有趾背动脉;布有腓浅神经的足背支及足底内侧神经。
[主治]①月经过多,崩漏;②便血、尿血等慢性出血;③癫狂,多梦,惊风;④腹满,暴泄。
2.大都(SP 2)荥穴
[定位]足大趾内侧,第1跖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解剖]在拇展肌止点处;有足底内侧动、静脉的分支;布有足底内侧神经的趾底固有神经。
[主治]①腹胀,胃痛,呕吐,腹泻,便秘;②热病,无汗。
3.太白(SP 3)输穴;原穴
[定位]第1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凹陷处。
[解剖]在拇展肌中;有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足跗内侧动脉分支;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
[主治]①肠鸣,腹胀,腹泻,胃痛,便秘;②体重节痛。
4.公孙(SP 4)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冲脉)
[定位]第1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解剖]在拇展肌中;有跗内侧动脉分支及足背静脉网;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
[主治]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痢疾。
5.商丘(SP 5)经穴
[定位]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解剖]有跗内侧动脉、大隐静脉;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丛。
[主治]①腹胀,腹泻,便秘,黄疸;②足踝痛。
6.三阴交(SP 6)
[定位]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解剖]在胫骨后缘和比目鱼肌之间,深层有屈趾长肌;有大隐静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
[主治]①肠鸣腹胀、腹泻等脾胃虚弱诸症;②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遗精、阳痿、遗尿等生殖泌尿系统疾患;③心悸,失眠,高血压;④下肢痿痹;⑤阴虚诸症。
7.漏谷(SP 7)
[定位]在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内踝尖上6寸。
[解剖]在胫骨后缘与比目鱼肌之间,深层有屈趾长肌;布有大隐静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内侧后方有胫神经。
[主治]①腹胀,肠鸣;②小便不利,遗精;③下肢痿痹。
8.地机(SP 8)郄穴
[定位]在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
[解剖]在胫骨后缘与比目鱼肌之间;前方有大隐静脉及膝最上动脉的末支,深层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
[主治]①痛经,崩漏,月经不调;②腹痛,腹泻,小便不利,水肿。
9.阴陵泉(SP 9)合穴
[定位]胫骨内侧髁下方的凹陷处。
[解剖]在胫骨后缘和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前方有大隐静脉、膝最上动脉,最深层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本干,最深层有胫神经。
[主治]①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②膝痛。
10.血海(SP 10)
[定位]屈膝,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简便取穴法: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第2~5指向上伸直,拇指约呈45°斜置,拇指尖下即是该穴。对侧取法仿此。
[解剖]在股骨内上髁上缘,股内侧肌中间;有股动、静脉肌支;布有股前皮神经及股神经肌支。
[主治]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②瘾疹,湿疹,丹毒。
11.大横(SP 15)
[定位]脐中旁开4寸。
[解剖]在腹外斜肌肌部及腹横肌肌部;有第11肋间动、静脉;布有第12肋间神经。
[主治]腹痛,腹泻,便秘。
五、手少阴心经(Heart Meridian of Hand-Shaoyin,HT)
(一)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心、胸部疾患,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二)本经腧穴
1.少海(HT 3)合穴
[定位]屈肘,当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解剖]有旋前圆肌、肱肌;有贵要静脉,尺侧上、下副动脉,尺返动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外前方有正中神经。
[主治]①心痛,癔症;②肘臂挛痛,臂麻手颤,头项痛,腋胁痛;③瘰疬。
2.通里(HT 5)络穴
[定位]腕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解剖]在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之间,深层为指深屈肌;有尺动脉通过;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经。
[主治]①心悸,怔忡;②舌强不语,暴喑;③腕臂痛。
3.神门(HT 7)输穴;原穴
[定位]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解剖]在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之间,深层为指深屈肌;有尺动脉通过;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经。
[主治]①心痛、心烦、惊悸、怔忡、健忘、失眠、痴呆、癫狂痫等心病与神志病变;②高血压;③胸胁痛。
4.少府(HT 8)荥穴
[定位]在手掌面,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当小指与无名指指端之间。
[解剖]在第4、5掌骨间,有第4蚓状肌,指浅、深屈肌腱,深部为骨间肌;有指掌侧总动、静脉;布有第4指掌侧固有神经。
[主治]①心悸,胸痛;②阴痒,阴痛;③痈疡;④小指挛痛。
5.少冲(HT 9)井穴
[定位]小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
[解剖]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指掌侧固有神经。
[主治]①心悸,心痛,癫狂;②热病,昏迷;③胸胁痛。
六、手太阳小肠经(Small Intestine Meridian of Hand-Taiyang,SI)
(一)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病、热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二)本经腧穴
1.少泽(SI 1)井穴
[定位]小指尺侧指甲角旁0.1寸。
[解剖]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指背动脉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尺神经手背支。
[主治]①乳痈,乳汁少;②昏迷,热病;③头痛,目翳,咽喉肿痛。
2.前谷(SI 2)荥穴
[定位]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前尺侧,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解剖]有指背动、静脉;布有尺神经手背支。
[主治]①热病;②乳痈,乳汁少;③头痛,目痛,耳鸣,咽喉肿痛。
3.后溪(SI 3)输穴;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
[定位]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解剖]在小指尺侧,第5掌骨小头后方,当小指展肌起点外缘;有指背动、静脉,手背静脉网;布有尺神经手背支。
[主治]①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②耳聋,目赤;③癫狂痫;④疟疾。
4.腕骨(SI 4)原穴
[定位]第5掌骨基底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处。
[解剖]在手背尺侧,小指展肌起点外缘;有腕背侧动脉(尺动脉分支)、手背静脉网;布有尺神经手背支。
[主治]①指挛腕痛,头项强痛;②目翳,黄疸;③热病,疟疾。
5.阳谷(SI 5)经穴
[定位]腕背横纹尺侧端,当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处。
[解剖]当尺侧腕伸肌腱的尺侧缘;有腕背侧动脉;布有尺神经手背支。
[主治]①颈颔肿,臂外侧痛,腕痛;②头痛,目眩,耳鸣,耳聋;③热病,癫狂痫。
6.养老(SI 6)郄穴
[定位]以手掌面向胸,当尺骨茎突桡侧骨缝凹缘中。
[解剖]在尺骨背面,尺骨茎突上方,尺侧腕伸肌腱和小指固有伸肌腱之间;有前臂骨间背侧动、静脉的末支,腕静脉网;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和尺神经。
[主治]①目视不明;②肩、背、肘、臂酸痛。
7.支正(SI 7)络穴
[定位]在阳谷穴与小海穴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5寸。
[解剖]在尺骨背面,尺侧腕伸肌的尺侧缘;有骨间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分支。
[主治]①头痛,项强,肘臂酸痛;②热病,癫狂;③疣症。
8.小海(SI 8)合穴
[定位]屈肘,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的凹陷处。
[解剖]尺神经沟中,为尺侧腕屈肌的起始部;有尺侧上、下副动脉和副静脉及尺返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本干。
[主治]①肘臂疼痛,麻木;②癫痫。
9.天宗(SI 11)
[定位]肩胛骨冈下窝中央的凹陷处,约在肩胛冈下缘与肩胛下角之间的上1/3折点处取穴。
[解剖]在冈下窝中央的冈下肌中;有旋肩胛动、静脉肌支;布有肩胛神经。
[主治]①肩胛疼痛,肩背部损伤;②气喘。
10.听宫(SI 19)
[定位]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解剖]有颞浅动、静脉的耳前支;布有面神经及三叉神经第3支的耳颞神经。
[主治]①耳鸣、耳聋、聤耳等诸耳疾;②齿痛。
七、足太阳膀胱经(Urinary Bladder Meridian of Foot-Taiyang,BL)
(一)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病,项、背、腰、下肢病症及神志病;位于背部两条侧线的背俞穴及其他腧穴主治相应的脏腑病症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症。
(二)本经腧穴
1.睛明(BL 1)
[定位]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解剖]在眶内缘,睑内侧韧带中,深部为眼内直肌;有内眦动、静脉和滑车上下动、静脉,深层上方有眼动、静脉本干;布有滑车上、下神经,深层为眼神经,上方为鼻睫神经。
[主治]①目赤肿痛、流泪、视物不明、目眩、近视、夜盲、色盲等目疾;②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③心动过速。
2.攒竹(BL 2)
[定位]眉头凹陷中,目内眦直上。
[解剖]有额肌及皱眉肌;当额动、静脉处;布有额神经内侧支。
[主治]①头痛,眉棱骨痛;②眼睑动,眼睑下垂,口眼喎斜,目视不明,流泪,目赤肿痛;③呃逆。
3.天柱(BL 10)
[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哑门穴),旁开1.3寸,当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解剖]在斜方肌起始部,深层为头半棘肌;有枕动、静脉干;布有枕大神经干。
[主治]①后头痛,项强,肩背腰痛;②鼻塞;③癫狂痫,热病。
4.肺俞(BL 13)肺之背俞穴
[定位]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最长肌;有第3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3或第4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3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
[主治]①咳嗽、气喘、咯血等肺疾;②骨蒸潮热,盗汗。
5.心俞(BL 15)心之背俞穴
[定位]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最长肌;有第5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5或第6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5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
[主治]①心痛、惊悸、失眠、健忘、癫痫、盗汗等心病与神志病变;②咳嗽,吐血。
6.膈俞(BL 17)八会穴之血会
[定位]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在斜方肌下缘,有背阔肌、最长肌;有第7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7或第8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7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
[主治]①呕吐、呃逆、气喘、吐血等上逆之症;②贫血;③瘾疹,皮肤瘙痒;④潮热,盗汗。
7.肝俞(BL 18)肝之背俞穴
[定位]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在背阔肌、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9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9或第10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9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
[主治]①肝疾,胁痛,目疾;②癫狂痫;③脊背痛。
8.胆俞(BL 19)胆之背俞穴
[定位]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在背阔肌、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10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10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10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
[主治]①黄疸、口苦、胁痛等肝胆疾患;②肺痨,潮热。
9.脾俞(BL 20)脾之背俞穴
[定位]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在背阔肌、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11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11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11胸神经后支的肌支。
[主治]①腹胀、纳呆、呕吐、腹泻、痢疾、便血、水肿等脾胃疾患;②背痛。
10.胃俞(BL 21)胃之背俞穴
[定位]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肋下动、静脉后支;布有第12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12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
[主治]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等胃疾。
11.三焦俞(BL 22)三焦之背俞穴
[定位]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1腰动、静脉后支;布有第12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1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
[主治]①肠鸣、腹胀、呕吐、腹泻、痢疾、水肿等脾胃疾患;②腰背强痛。
12.肾俞(BL 23)肾之背俞穴
[定位]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2腰动、静脉后支;布有第1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深层为第1腰丛。
[主治]①腰痛;②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带下等生殖泌尿系疾患。③耳鸣,耳聋。
13.气海俞(BL 24)
[定位]第3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2腰动、静脉后支;布有第2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深层为第1腰丛。
[主治]①肠鸣腹胀;②痛经,腰痛。
14.大肠俞(BL 25)大肠之背俞穴
[定位]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4腰动、静脉后支;布有第3腰神经皮支,深层为腰丛。
[主治]①腰腿痛;②腹胀,腹泻,便秘。
15.关元俞(BL 26)
[定位]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有骶棘肌;有腰最下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布有第5腰神经后支。
[主治]①腹胀、腹泻;②腰骶痛;③小便频数或不利,遗尿。
16.小肠俞(BL 27)小肠之背俞穴
[定位]第1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约平第1骶后孔。
[解剖]在骶髂肌起始部和臀大肌起始部之间;有骶外侧动、静脉后支的外侧支;布有第1骶神经后支的外侧支、第5腰神经后支。
[主治]①遗精,遗尿,尿血,尿痛,带下;②腹泻,痢疾,疝气;③腰骶痛。
17.膀胱俞(BL 28)膀胱之背俞穴
[定位]第2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约平第2骶后孔。
[解剖]在骶棘肌起始部和臀大肌起始部之间;有骶外侧动、静脉后支;布有臀中皮神经分支。
[主治]①小便不利,遗尿;②腰骶痛;③腹泻,便秘。
18.次髎(BL 32)
[定位]第2骶后孔中,约当髂后上棘下与后正中线之间。
[解剖]在臀大肌起始部;当骶外侧动、静脉后支处;为第2骶神经后支通过处。
[主治]①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等妇科疾患;②小便不利,遗精,疝气;③腰骶痛,下肢痿痹。
19.会阳(BL 35)
[定位]尾骨端旁开0.5寸。
[解剖]有臀大肌;有臀下动、静脉分支;布有尾骨神经,深部有阴部神经干。
[主治]①痔疾,腹泻;②阳痿,带下。
20.委中(BL 40)合穴;膀胱之下合穴
[定位]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
[解剖]在腘窝正中,有腘筋膜;皮下有股腘静脉,深层内侧为腘静脉,最深层为腘动脉;布有股后皮神经,正当胫神经处。
[主治]①腰背痛,下肢痿痹;②腹痛,急性吐泻;③小便不利,遗尿;④丹毒。
21.膏肓(BL 43)
[定位]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解剖]在肩胛骨脊柱缘,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髂肋肌;有第4肋间动、静脉背侧支及颈横动脉降支;布有第3、4胸神经后支。
[主治]①咳嗽,气喘,肺痨;②肩胛痛;③虚劳诸疾。
22.膈关(BL 46)
[定位]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解剖]有背阔肌、髂肋肌;有第7肋间动、静脉背侧支;布有第6胸神经后支。
[主治]①胸闷,嗳气,呕吐;②脊背强痛。
23.胃仓(BL 50)
[定位]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解剖]有背阔肌、髂肋肌;有肋下动、静脉背侧支;布有第12、13胸神经后支。
[主治]①胃脘痛,腹胀,小儿食积,水肿;②背脊痛。
24.肓门(BL 51)
[定位]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解剖]有背阔肌、髂肋肌;有第1腰动、静脉背侧支;布有第12胸神经后支。
[主治]①腹痛,痞块,便秘;②乳疾。
25.承山(BL 57)
[定位]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处,约在委中穴与昆仑穴之间的中点处。
[解剖]在腓肠肌两肌腹交界处下端;有小隐静脉,深层为股后动、静脉;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腓神经。
[主治]①腰腿拘急、疼痛;②痔疾,便秘。
26.飞扬(BL 58)络穴
[定位]昆仑穴直上7寸,承山穴外下方1寸处。
[解剖]有腓肠肌及比目鱼肌;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
[主治]①头痛,目眩;②腰腿疼痛;③痔疾。
27.昆仑(BL 60)经穴
[定位]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解剖]有腓骨短肌;有小隐静脉及外踝后动、静脉;布有腓肠神经。
[主治]①后头痛,项强,腰骶疼痛,足踝肿痛;②癫痫;③滞产。
28.京骨(BL 64)原穴
[定位]第5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
[解剖]在小趾外展肌下方;有足底外侧动、静脉;布有足背外侧皮神经,深层为足底外侧神经。
[主治]①头痛,项强,腰痛;②癫痫。
29.束骨(BL 65)输穴
[定位]第5跖骨小头的后缘,赤白肉际处。
[解剖]在小趾外展肌下方;有第4趾跖侧总动、静脉;布有第4趾跖侧神经及足背外侧皮神经。
[主治]①头痛,项强,目眩,腰腿痛;②癫狂。
30.足通谷(BL 66)荥穴
[定位]第5跖趾关节的前方,赤白肉际处。
[解剖]有趾跖侧动、静脉;布有趾跖侧固有神经及足背外侧皮神经。
[主治]①头痛,项强,鼻衄;②癫狂。
31.至阴(BL 67)井穴
[定位]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0.1寸。
[解剖]有趾背动脉及趾跖侧固有动脉形成的动脉网;布有趾跖侧固有神经及足背外侧皮神经。
[主治]①胎位不正,滞产;②头痛,目痛,鼻塞,鼻衄。
八、足少阴肾经(Kidney Meridan of foot-Shaoyin,KI)
(一)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妇科病、前阴病、肾脏病,与肾有关的肺、心、肝、脑病,以及咽喉、舌等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症。
(二)本经腧穴
1.涌泉(KI 1)井穴(急救要穴之一)
[定位]足趾跖屈时,约当足底(去趾)前1/3凹陷处。
[解剖]有趾短屈肌腱、趾长屈肌腱、第二蚓状肌,深层为骨间肌;有来自胫前动脉的足底弓;布有足底内侧神经支。
[主治]①昏厥,中暑,癫狂痫,小儿惊风;②头痛,头晕,目眩,失眠;③咳血,咽喉肿痛,喉痹;④大便难,小便不利;⑤奔豚气;⑥足心热。
2.然谷(KI 2)荥穴
[定位]内踝前下方,足舟骨粗隆下缘凹陷中。
[解剖]有足大趾外展肌;有跖内侧动脉及跗内侧动脉分支;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末支及足底内侧神经。
[主治]①月经不调,阴挺,阴痒,白浊;②遗精,阳痿;③消渴,腹泻,小便不利;④咳血,咽喉肿痛;⑤小儿脐风,口噤。
3.太溪(KI 3)输穴;原穴
[定位]内踝高点与跟腱后缘连线的中点凹陷处。
[解剖]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当胫神经经过处。
[主治]①头痛,目眩,失眠,健忘,咽喉肿痛,齿痛,耳鸣,耳聋;②咳嗽,气喘,咳血,胸痛;③消渴,小便频数,便秘;④月经不调,遗精,阳痿;⑤腰脊痛,下肢厥冷。
4.水泉(KI 5)郄穴
[定位]太溪穴直下1寸,当跟骨结节内侧上缘。
[解剖]有胫后动脉内侧支;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及胫神经的跟骨内侧神经。
[主治]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阴挺;②小便不利。
5.照海(KI 6)八脉交会穴(通于阴脉)
[定位]内踝高点正下缘的凹陷处。
[解剖]在足大趾外展肌的止点处;后方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部为胫神经干。
[主治]①失眠,癫痫;②咽喉干痛,目赤肿痛;③月经不调,带下,阴挺,小便频数,癃闭。
6.复溜(KI 7)经穴
[定位]太溪穴上2寸,当跟腱的前缘。
[解剖]比目鱼肌下端移行于跟腱处的内侧;前方有胫后动、静脉;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
[主治]①水肿,汗证;②腹胀,腹泻;③腰脊强痛,下肢痿痹。
7.筑宾(KI 9)郄穴
[定位]在太溪穴与阴谷穴的连线上,太溪穴直上5寸,约当腓肠肌内侧肌腹下缘处。
[解剖]在腓肠肌和趾长屈肌之间;深部有胫后动、静脉;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和小腿内侧皮神经,深部为胫神经干。
[主治]①癫狂;②疝气;③呕吐涎沫,吐舌;④小腿内侧痛。
8.气穴(KI 13)
[定位]脐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解剖]在腹内外斜肌腱膜、腹横肌腱膜和腹直肌中;有腹壁下动、静脉肌支;布有第12肋间神经及髂腹下神经。
[主治]①奔豚气;②月经不调,带下;③小便不利;④腹泻。
9.肓俞(KI 16)
[定位]脐旁0.5寸。
[解剖]肌肉、血管分布同大赫穴;布有第10肋间神经。
[主治]①腹痛,腹胀,腹泻,便秘;②月经不调;③疝气。
九、手厥阴心包经(Pericardium Meridian of Hand-Jueyin,PC)
(一)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心、心包、胸、胃病和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症。
(二)本经腧穴
1.天池(PC 1)
[定位]乳头外侧1寸,当第4肋间隙中。
[解剖]在胸大肌外下部,胸小肌下部起始端,深部为第4肋间内、外肌;有胸腹壁静脉,胸外侧动、静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肌支及第4肋间神经。
[主治]①咳嗽,痰多,胸闷,气喘,胸痛;②乳痈;③瘰疬。
2.曲泽(PC 3)合穴
[定位]肘微屈,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缘。
[解剖]在肱二头肌腱的尺侧;当肱动、静脉处;布有正中神经的主干。
[主治]①心痛,心悸,善惊;②胃痛,呕血,呕吐;③暑热病;④肘臂挛痛。
3.郄门(PC 4)郄穴
[定位]腕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解剖]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指浅屈肌,深部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部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其下为正中神经,深层有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主治]①心痛,心悸,心烦,胸痛;②咳血,呕血,衄血;③疔疮;④癫痫。
4.间使(PC 5)经穴
[定位]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解剖]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指浅屈肌,深部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部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其下为正中神经,深层有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主治]①心痛,心悸;②胃痛,呕吐;③热病,疟疾;④癫狂痫。
5.内关(PC 6)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
[定位]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解剖]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指浅屈肌,深部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部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其下为正中神经,深层有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主治]①心痛,心悸;②胃痛,呕吐,呃逆;③胁痛,胁下痞块;④中风,失眠,眩晕,郁证,癫狂痫,偏头痛;⑤热病;⑥肘臂挛痛。
6.劳宫(PC 8)荥穴
[定位]掌心横纹中,第2、3掌骨中间。简便取穴法:握拳,中指尖下即是该穴。
[解剖]在第2掌骨间,下为掌腱膜、第2蚓状肌及指浅、深屈肌腱,深层为拇指内收肌横头的起点,有骨间肌;有指掌侧总动脉;布有正中神经的第2指掌侧总神经。
[主治]①中风昏迷,中暑;②心痛,烦闷,癫狂痫;③口疮,口臭;④鹅掌风。
7.中冲(PC 9)井穴
[定位]中指尖端的中央。
[解剖]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主治]①中风昏迷,舌强不语,中暑,昏厥,小儿惊风;②热病。
十、手少阳三焦经(Sanjiao Meridian of Hand-Shaoyang,SJ)
(一)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头、目、耳、颊、咽喉、胸胁病和热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症。
(二)本经腧穴
1.关冲(SJ 1)井穴
[定位]无名指尺侧指甲根角旁0.1寸。
[解剖]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尺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主治]①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喉痹,舌强;②热病,心烦。
2.液门(SJ 2)荥穴
[定位]第4、5掌指关节之间的前缘凹陷中。
[解剖]有来自尺动脉的指背动脉;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手背支。
[主治]①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喉痹;②疟疾;③手臂痛。
3.中渚(SJ 3)输穴
[定位]手背,第4、5掌骨小头后缘之间的凹陷中,当液门穴后1寸。
[解剖]有第4骨间肌;皮下有手背静脉网及第4掌背动脉;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手背支。
[主治]①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喉痹;②热病;③肩背肘臂酸痛,手指不能屈伸。
4.外关(SJ 5)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阳维脉)
[定位]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处。
[解剖]在桡骨与尺骨之间,指总深肌与拇长伸肌之间;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和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及掌侧神经。
[主治]①热病;②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③瘰疬,胁肋痛;④上肢痿痹不遂。
5.支沟(SJ 6)经穴
[定位]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处。
[解剖]在桡骨与尺骨之间,指总深肌与拇长伸肌之间;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和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及掌侧神经。
[主治]①便秘;②耳鸣,耳聋,暴喑;③瘰疬,胁肋疼痛;④热病。
6.肩髎(SJ14)
[定位]肩峰后下方,上臂外展时,当肩髃穴后寸许的凹陷中。
[解剖]在肩峰后下方的三角肌中;有旋肱后动脉肌支;布有腋神经的肌支。
[主治]肩臂挛痛不遂。
7.翳风(SJ 17)
[定位]乳突前下方与耳垂之间的凹陷中。
[解剖]有耳后动、静脉,颈外浅静脉;布有耳大神经,深层为面神经干从茎乳突穿出的部分。
[主治]①耳鸣,耳聋;②口眼喎斜,牙关紧闭,颊肿;③瘰疬。
8.角孙(SJ 20)
[定位]当耳尖发际处。
[解剖]有耳上肌;有颞浅动、静脉耳前支;布有耳颞神经分支。
[主治]①头痛,项强;②目赤肿痛,目翳;③齿痛,颊肿。
十一、足少阳胆经(Gallbladder Meridian of Foot-Shaoyang,GB)
(一)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肝胆病,侧头、目、耳、咽喉、胸胁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症。
(二)本经腧穴
1.瞳子髎(GB 1)
[定位]目外眦外侧0.5寸,眶骨外缘凹陷中。
[解剖]有眼轮匝肌,深层为颞肌;当颧眶动、静脉分布处;布有颧面神经和颧颞神经及面神经的额颞支。
[主治]①头痛;②目赤肿痛、羞明流泪、内障、目翳等目疾。
2.听会(GB 2)
[定位]耳屏间切迹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孔。
[解剖]有颞浅动脉耳前支,深部为颈外动脉及面后静脉;布有耳大神经,皮下为面神经。
[主治]①耳鸣,耳聋,聤耳;②齿痛,口眼喎斜。
3.上关(GB 3)
[定位]下关穴直上,颧弓上缘。
[解剖]在颞肌中,有颧眶动、静脉;布有面神经的颧眶支及三叉神经小分支。
[主治]①耳鸣,耳聋,聤耳;②齿痛,面痛,口眼喎斜,口噤。
4.率谷(GB 8)
[定位]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
[解剖]在颞肌中,有颞动、静脉顶支;布有耳颞神经和枕大神经汇合支。
[主治]①头痛,眩晕;②小儿急、慢惊风。
5.完骨(GB 12)
[定位]耳后,乳突后下方的凹陷处。
[解剖]在胸锁乳突肌附着部上方,有耳后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小神经本干。
[主治]①癫痫,头痛,颈项强痛;②喉痹,颊肿,齿痛,口喎。
6.阳白(GB 14)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上,眉上1寸。
[解剖]在额肌中,有额动、静脉外侧支;布有额神经外侧支。
[主治]①头痛;②目眩,目痛,视物模糊,眼睑动。
7.风池(GB 20)
[定位]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
[解剖]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附着部之间的凹陷中,深部为头夹肌;有枕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小神经分支。
[主治]①中风、癫痫、头痛、眩晕、耳鸣等内风病症;②感冒、鼻塞、鼻衄、目赤肿痛、羞明流泪、耳聋、口眼喎斜等外风病症;③颈项强痛。
8.京门(GB 25)肾之募穴
[定位]侧卧,第12肋游离端下际处。
[解剖]有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有第11肋间动、静脉;布有第11肋间神经。
[主治]①小便不利,水肿;②腹胀,肠鸣,腹泻;③腰痛,胁痛。
9.带脉(GB 26)
[定位]侧腹,第11肋骨游离端直下平脐处。
[解剖]有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有第12肋间动、静脉;布有第12肋间神经。
[主治]①月经不调,闭经,赤白带下;②疝气;③腰痛,胁痛。
10.环跳(GB 30)
[定位]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的交界处。
[解剖]在臀大肌、梨状肌下缘;内侧为臀下动、静脉;布有臀下皮神经、臀下神经,深部正当坐骨神经。
[主治]①腰胯疼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②遍身风疹。
11.风市(GB 31)
[定位]大腿外侧正中,腘横纹上7寸。简便取穴法:垂手直立时,中指尖下即是该穴。
[解剖]在阔筋膜下,股外侧肌中;有旋股外侧动、静脉肌支;布有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肌支。
[主治]①下肢痿痹、麻木,半身不遂;②遍身瘙痒。
12.中渎(GB 32)
[定位]大腿外侧正中,腘横纹上5寸。
[解剖]在阔筋膜下,股外侧肌中;有旋股外侧动、静脉肌支;布有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肌支。
[主治]下肢痿痹、麻木,半身不遂。
13.膝阳关(GB 33)
[定位]阳陵泉上3寸,股骨外上髁外上方的凹陷中。
[解剖]在髂胫束后方,股二头肌腱前方;有膝上外侧动、静脉;布有股外侧皮神经末支。
[主治]膝腘肿痛、挛急,小腿麻木。
14.阳陵泉(GB 34)合穴;胆之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
[定位]腓骨小头前下的方凹陷中。
[解剖]在腓骨长、短肌中;有膝下外侧动、静脉;当腓总神经分为腓浅神经及腓深神经的分歧处。
[主治]①黄疸、胁痛、口苦、呕吐、吞酸等胆腑病;②膝肿痛,下肢痿痹、麻木;③小儿惊风。
15.光明(GB 37)络穴
[定位]外踝高点上5寸,腓骨前缘。
[解剖]在趾长伸肌和腓骨短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分支;布有腓浅神经。
[主治]①目痛,夜盲;②胸乳胀痛;③下肢痿痹。
16.悬钟(GB 39)八会穴之髓会(绝骨)
[定位]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后缘。
[解剖]在腓骨短肌与趾长伸肌分歧处;有胫前动、静脉分支;布有腓浅神经。
[主治]①痴呆,中风,半身不遂;②颈项强痛,胸胁满痛,下肢痿痹。
17.丘墟(GB 40)原穴
[定位]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中。
[解剖]在趾短伸肌起点处;有外踝前动、静脉分支;布有足背外侧皮神经分支及腓浅神经分支。
[主治]①目赤肿痛,目生翳膜;②颈项痛,腋下肿,胸胁痛,外踝肿痛;③下肢痿痹。
18.足临泣(GB 41)输穴;八脉交会穴(通于带脉)
[定位]第4、5跖骨结合部的前方凹陷处,足小趾伸肌腱的外侧。
[解剖]有足背静脉网,第4跖背侧动、静脉;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
[主治]①偏头痛,目赤肿痛,胁肋疼痛,足跗疼痛;②月经不调,乳痈;③瘰疬。
19.侠溪(GB 43)荥穴
[定位]足背,第4、5趾间纹头上凹陷处。
[解剖]有趾背侧动、静脉;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的趾背侧神经。
[主治]①惊悸;②头痛,眩晕,耳鸣,耳聋;③颊肿,目外眦赤痛,胁肋疼痛,膝股痛,足跗肿痛;④乳痈。
20.足窍阴(GB 44)井穴
[定位]第4趾外侧趾甲根角旁0.1寸。
[解剖]有趾背侧动、静脉,跖趾侧动、静脉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趾背侧神经。
[主治]①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咽喉肿痛;②胸胁痛,足跗肿痛。
十二、足厥阴肝经(Liver Meridian of Foot-Jueyin,LR)
(一)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肝、胆、脾、胃、少腹、前阴病和妇科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症。
(二)本经腧穴
1.大敦(LR 1)井穴
[定位]足大趾外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
[解剖]有趾背动、静脉;布有腓深神经的趾背神经。
[主治]①疝气,少腹痛;②遗尿,癃闭,五淋,尿血;③月经不调,崩漏,缩阴,阴中痛,阴挺;④癫痫,善寐。
2.行间(LR 2)荥穴
[定位]足背,当第1、2趾间的趾蹼缘上方纹头处。
[解剖]有足背静脉网;第1跖背动、静脉;正当腓深神经分为趾背神经的分歧处。
[主治]①中风,癫痫;②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青盲,口喎;③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阴中痛,疝气;④遗尿,癃闭,五淋;⑤胸胁满痛;⑥下肢内侧痛,足跗肿痛。
3.太冲(LR 3)输穴;原穴
[定位]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中。
[解剖]在拇长伸肌腱外缘;有足背静脉网、第1跖背动脉;布有腓深神经的跖背侧神经,深层为胫神经足底内侧神经。
[主治]①中风,癫狂痫,小儿惊风;②头痛,眩晕,耳鸣,目赤肿痛,口喎,咽痛;③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④胁痛,腹胀,呕逆,黄疸;⑤癃闭,遗尿;⑥下肢痿痹,足跗肿痛。
4.中封(LR 4)经穴
[定位]内踝前1寸,胫骨前肌腱内缘凹陷中。
[解剖]在胫骨前肌腱的内侧;有足背静脉网、内踝前动脉;布有足背内侧皮神经的分支及隐神经。
[主治]①疝气,遗精,小便不利;②腰痛,少腹痛,内踝肿痛。
5.蠡沟(LR 5)络穴
[定位]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解剖]在胫骨内侧面下1/3处;其内后侧有大隐静脉;布有隐神经前支。
[主治]①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挺,阴痒;②小便不利,疝气,睾丸肿痛。
6.中都(LR 6)郄穴
[定位]内踝尖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解剖]在胫骨内侧面中央;其内后侧有大隐静脉;布有隐神经中支。
[主治]①疝气,小腹痛;②崩漏,恶露不尽。
7.曲泉(LR 8)合穴
[定位]屈膝,当膝内侧横纹头上方,半腱肌、半膜肌止端前缘的凹陷中。
[解剖]在胫骨内髁后缘,半膜肌、半腱肌止点前上方,缝匠肌后缘;浅层有大隐静脉,深层有腘动、静脉;布有隐神经、闭孔神经,深向腘窝可及胫神经。
[主治]①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阴挺,阴痒,产后腹痛;②遗精,阳痿,疝气,小便不利;③膝髌肿痛,下肢痿痹。
8.章门(LR 13)脾之募穴;八会穴之脏会
[定位]第11肋游离端下际处。
[解剖]有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有第10肋间动脉末支;布有第10、11肋间神经;右侧当肝脏下缘,左侧当脾脏下缘。
[主治]①腹痛,腹胀,肠鸣,腹泻,呕吐;②胁痛,黄疸,痞块,小儿疳积。
9.期门(LR 14)肝之募穴
[定位]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解剖]在腹内外斜肌腱膜中,有肋间肌;有肋间动、静脉;布有第6、7肋间神经。
[主治]①胸胁胀痛,乳痈;②呕吐,吞酸,呃逆,腹胀,腹泻;③奔豚;④伤寒热入血室。
十三、督脉(Du Meridian,DU)
(一)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等局部病症及相应的内脏病症。
(二)本经腧穴
1.长强(DU 1)络穴
[定位]跪伏或胸膝位,当尾骨尖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解剖]在肛尾膈中;有肛门动、静脉分支,棘突间静脉丛的延续部;布有尾神经后支及肛门神经。
[主治]①腹泻,痢疾,便血,便秘,痔疮,脱肛;②癫狂痫,瘈疭,脊强反折。
2.腰俞(DU 2)
[定位]正当骶管裂孔处。
[解剖]在骶后韧带、腰背筋膜中;有骶中动、静脉后支,棘间静脉丛;布有尾神经分支。
[主治]①腹泻,痢疾,便血,便秘,痔疮,脱肛;②月经不调,经闭;③腰脊强痛,下肢痿痹。
3.腰阳关(DU 3)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髂嵴相平。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肌间韧带中;有腰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
[主治]①腰骶疼痛,下肢痿痹;②月经不调,赤白带下;③遗精,阳痿。
4.命门(DU 4)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肌间韧带中;有腰动脉后支和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
[主治]①腰脊强痛,下肢痿痹;②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经闭,不孕;③遗精,阳痿,精冷不育,小便频数;④小腹冷痛,腹泻。
5.筋缩(DU 8)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肌间韧带中;有第9肋间动脉后支和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9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
[主治]①癫狂痫;②抽搐,脊强,背痛,四肢不收,痉挛拘急;③胃痛,黄疸。
6.至阳(DU 9)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肌间韧带中;有第7肋间动脉后支和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7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
[主治]①黄疸;②胸胁支满,咳嗽,气喘;③腰背疼痛,脊强。
7.身柱(DU 12)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两侧肩胛冈的高点相平。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肌间韧带中;有第3肋间动脉后支和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3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
[主治]①身热头痛,咳嗽,气喘;②惊厥,癫狂痫;③腰脊强痛;④疔疮发背。
8.陶道(DU 13)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肌间韧带中;有第1肋间动脉后支和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1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
[主治]①热病,疟疾;②恶寒发热,咳嗽,气喘,骨蒸潮热;③癫狂,脊强。
9.大椎(DU 14)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颈横动脉分支和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8颈神经后支的内侧支。
[主治]①热病,疟疾;②恶寒发热,咳嗽,气喘,骨蒸潮热,胸痛;③癫狂痫,小儿惊风;④项强,脊痛;⑤风疹,痤疮。
10.风府(DU 16)
[定位]正坐,头微前倾,后正中线上,入发际上1寸。
[解剖]在项韧带和项肌中,深部为环枕后膜和小脑延髓池;有枕动、静脉分支及棘间静脉丛;布有第3颈神经和枕大神经支。
[主治]①中风,癫狂痫,癔症;②眩晕,头痛,颈项强痛;③咽喉肿痛,失音,目痛,鼻衄。
11.百会(DU 20)
[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或当头部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解剖]在帽状腱膜中;有左右颞浅动、静脉及左右枕动、静脉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及额神经分支。
[主治]①中风,痴呆,癫狂痫,癔症,瘈疭;②头风,头痛,眩晕,耳鸣;③惊悸,失眠,健忘;④脱肛,阴挺,腹泻。
12.上星(DU 23)
[定位]囟会穴前1寸;或额前部发际正中直上1寸。
[解剖]在左右额肌交界处;有额动、静脉分支,颞浅动、静脉分支;布有额神经分支。
[主治]①头痛,目痛,鼻渊,鼻衄;②热病,疟疾;③癫狂。
13.水沟(DU 26)(人中)
[定位]在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界处。
[解剖]在口轮匝肌中;有上唇动、静脉;布有眶下神经支及面神经颊支。
[主治]①昏迷,晕厥,中风,中暑,癔症,癫狂痫,急、慢惊风;②鼻塞,鼻衄,面肿,口喎,齿痛,牙关紧闭;③闪挫腰痛。
14.印堂(DU 29)
[定位]在额部,当两眉头的中间。
[解剖]在掣眉间肌中,浅层有滑车上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颞支和内眦动脉分布。
[主治]头痛,眩晕,鼻衄,鼻渊,小儿惊风,失眠。
十四、任脉(Ren Meridian,RN)
(一)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少腹、脐腹、胃脘、胸、颈、咽喉、头面等局部病症和相应的内脏病症,部分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疗神志病。
(二)本经腧穴
1.会阴(RN 1)
[定位]男性在阴囊根部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女性在大阴唇后联合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解剖]在海绵体的中央,有会阴浅、深横肌;有会阴动、静脉分支;布有会阴神经的分支。
[主治]①溺水窒息,昏迷,癫狂痫;②小便不利,遗尿,阴痛,阴痒,脱肛,阴挺,痔疮;③遗精,月经不调。
2.中极(RN 3)膀胱之募穴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4寸。
[解剖]在腹白线上,内部为乙状结肠;有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和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髂腹下神经的前皮支。
[主治]①遗尿,小便不利,癃闭;②遗精,阳痿,不育;③月经不调,崩漏,阴挺,阴痒,不孕,产后恶露不止,带下。
3.关元(RN 4)小肠之募穴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解剖]在腹白线上,深部为小肠;有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和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12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①中风脱证,虚劳冷惫;②少腹疼痛,腹泻,痢疾,脱肛,疝气;③五淋,便血,尿血,尿闭,尿频;④遗精,阳痿,早泄,白浊;⑤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恶露不尽,胞衣不下。
4.石门(RN 5)三焦之募穴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2寸。
[解剖]在腹白线上,深部为小肠;有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和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11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①腹胀,腹泻,痢疾,绕脐疼痛;②奔豚,疝气,水肿,小便不利;③遗精,阳痿;④经闭,带下,崩漏,产后恶露不止。
5.气海(RN 6)肓之原穴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解剖]在腹白线上,深部为小肠;有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和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11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①虚脱,形体羸瘦,脏气衰惫,乏力;②水谷不化,绕脐疼痛,腹泻,痢疾,便秘;③小便不利,遗尿;④遗精,阳痿,疝气;⑤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⑥水肿,气喘。
6.阴交(RN 7)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1寸。
[解剖]在腹白线上,深部为小肠;有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和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10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①腹痛,水肿,疝气,小便不利;②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7.神阙(RN 8)
[定位]脐窝中央。
[解剖]在脐窝正中,深部为小肠;有腹壁下动、静脉;布有第10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①阳气暴脱,形寒神惫,尸厥,风痫;②腹痛,腹胀,腹泻,痢疾,便秘,脱肛;③水肿,鼓胀,小便不利。
8.水分(RN 9)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上1寸。
[解剖]在腹白线上,深部为小肠;有腹壁下动、静脉;布有第8、9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①水肿,小便不利;②腹痛,腹泻,胃反吐食。
9.下脘(RN 10)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上2寸。
[解剖]在腹白线上,深部为横结肠;有腹壁上下动、静脉交界处的分支;布有第8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①腹痛,腹胀,腹泻,呕吐,食谷不化;②小儿疳积,痞块。
10.中脘(RN12)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或脐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处。
[解剖]在腹白线上,深部为胃幽门部;有腹壁上动、静脉;布有第7、8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①胃痛,腹胀,纳呆,呕吐,吞酸,呃逆,疳疾,黄疸;②癫狂痫,脏躁,尸厥,失眠,惊悸,哮喘。
11.上脘(RN 13)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上5寸。
[解剖]在腹白线上,深部为肝下缘及胃幽门部;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7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①胃痛,呕吐,呃逆,腹胀;②癫痫。
12.膻中(RN 17)心包之募穴;八会穴之气会
[定位]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或两乳头连线与前正中线的交点处。
[解剖]在胸骨体上,有胸廓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第4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①咳嗽,气喘,胸闷,心痛,噎膈,呃逆;②产后乳少,乳痈。
13.天突(RN 22)
[定位]胸骨上窝正中。
[解剖]在胸骨切迹中央,左、右胸锁乳突肌之间,深层为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皮下有颈静脉弓、甲状腺下动脉分支,深部为气管,胸骨柄下方为无名静脉及主动脉弓;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
[主治]①咳嗽,哮喘,胸痛,咽喉肿痛;②暴喑,瘿气,梅核气,噎膈。
14.廉泉(RN 23)
[定位]微仰头,在喉结上方,当舌骨体上缘的中点处。
[解剖]在舌骨上方,左、右颏舌骨肌之间,深部为会厌,下方为喉门,有甲状舌骨肌、舌肌;有颈前浅静脉,甲状腺上动、静脉;布有颈皮神经的分支,深层为舌根,有舌下神经及舌咽神经的分支。
[主治]①舌强不语,暴喑,喉痹,吞咽困难;②舌缓流涎,舌下肿痛,口舌生疮。
15.承浆(RN 24)
[定位]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解剖]在口轮匝肌和颏肌之间;有下唇动、静脉分支;布有面神经的下颌支及颏神经分支。
[主治]①口喎,齿龈肿痛,流涎;②暴喑,癫狂。
十五、经外奇穴
1.四神聪
[定位]在头顶部,当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共4穴。
[解剖]在帽状腱膜中,布有枕大神经、滑车上神经、耳颞神经,并布有枕动脉、颞浅动脉、额动脉的吻合网。
[主治]①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痫;②目疾。
2.鱼腰
[定位]在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中。
[解剖]在眼轮匝肌中,浅层布有眶上神经,深层布有面神经颞支和额动脉。
[主治]①眉棱骨痛;②眼睑动,眼睑下垂,目赤肿痛,目翳;③口眼喎斜。
3.太阳
[定位]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解剖]在颞筋膜及颞肌中,浅层布有上颌神经颧颞支和颞浅动脉,深层布有下颌神经肌支和颞浅动脉肌支。
[主治]①头痛;②目疾;③面瘫。
4.耳尖
[定位]在耳郭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尖端处。
[解剖]在耳郭软骨部,浅层布有颞浅动、静脉的耳前支,耳后动、静脉的耳后支,耳颞神经的耳前支;深层布有枕小神经后支和面神经耳支。
[主治]①目疾;②头痛;③咽喉肿痛。
5.牵正
[定位]在面颊部,耳垂前0.5~1寸处。
[解剖]在咬肌中,浅层布有耳大神经,深层布有面神经颊支、下颌神经咬肌支和咬肌动脉。
[主治]口喎,口疮。
6.翳明
[定位]在项部,当翳风穴后1寸。
[解剖]在胸锁乳突肌上,穴区浅层布有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深层布有副神经、颈神经后支和耳后动脉,再深层有迷走神经干、副神经干和颈内动静脉经过。
[主治]①头痛,眩晕,失眠;②目疾,耳鸣。
7.安眠
[定位]在项部,当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的中点处。
[解剖]同翳明。
[主治]①失眠,头痛,眩晕;②心悸;③癫狂。
8.子宫
[定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穴旁开3寸。
[解剖]在腹内、外斜肌中,穴区浅层布有髂腹下神经和腹壁浅动脉,深层布有骼腹股沟神经的肌支和腹壁下动脉,再深层为小肠。
[主治]①阴挺;②月经不调,痛经,崩漏;③不孕。
9.三角灸
[定位]以患者两口角之间的长度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将顶角置于患者的脐中,底边呈水平线,两底角处即是该穴。
[解剖]在腹直肌中,穴区布有腹壁下动、静脉和第10肋间神经。
[主治]疝气,腹痛。
10.定喘
[定位]在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解剖]在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头夹肌、头半棘肌中,穴区浅层布有颈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布有颈神经后支的肌支、副神经、颈横动脉、颈深动脉。
[主治]①哮喘,咳嗽;②肩背痛,落枕。
11.夹脊
[定位]在背腰部,当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左、右共34穴。
[解剖]在背肌浅层(斜方肌、菱形肌、胸腰筋膜、后锯肌)及背肌深层(竖脊肌)中,穴区浅层布有胸或腰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布有胸或腰神经后支、肋间后动脉、腰动脉。
[主治]上胸部的穴位治疗心肺、上肢疾病;下胸部的穴位治疗胃肠疾病;腰部的穴位治疗腰腹及下肢疾病。
12.腰奇
[定位]在骶部,当尾骨端直上2寸,骶角之间的凹陷中。
[解剖]在棘上韧带处,穴区浅层布有臀中皮神经,深层布有骶神经后支和骶中动脉,再深层为骶管裂孔。
[主治]①癫痫,头痛,失眠;②便秘。
13.肘尖
[定位]在肘后部,屈肘时尺骨鹰嘴的尖端处。
[解剖]穴区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和肘关节动脉网。
[主治]①瘰疬;②痈疽;③肠痈。
14.二白
[定位]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4寸,桡侧腕屈肌腱的两侧,一侧各1穴,一臂2穴,左、右两臂共4穴。
[解剖]在指浅屈肌、拇长屈肌(桡侧穴)和指深屈肌(尺侧穴)中,穴区浅层布有前臂内、外侧皮神经,深层有桡动脉干、桡神经浅支(桡侧穴)和正中神经(尺侧穴)经过,并布有正中神经肌支和骨间前动脉。
[主治]①痔疾,脱肛;②前臂痛,胸胁痛。
15.中魁
[定位]在中指背侧,近侧指间关节的中点处,握拳取穴。
[解剖]布有桡、尺神经的指背神经和指背动脉。
[主治]噎膈,呕吐,食欲不振,呃逆。
16.腰痛点
[定位]在手背侧,当第2、3掌骨及第4、5掌骨之间,当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一侧2穴,左、右共4穴。
[解剖]在桡侧腕短伸肌腱(桡侧穴)和小指伸肌腱(尺侧穴)中,穴区浅层布有桡神经浅支的手背支(桡侧穴)和尺神经手背支(尺侧穴),深层布有桡神经肌支和掌背动脉。
[主治]急性腰扭伤。
17.落枕
[定位]在手背侧,当第2、3掌骨间,指掌关节后约0.5寸处。
[解剖]在第2掌骨间背侧肌中,穴区浅层布有桡神经手背支和手背静脉网,深层布有尺神经深支和掌背动脉。
[主治]①落枕,手臂痛;②胃痛。
18.百虫窝
[定位]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3寸,即血海穴上1寸。
[解剖]在股内侧肌中,穴区浅层布有股神经前皮支,深层布有股神经肌支和股动脉。
[主治]①虫积;②风湿痒疹,下部生疮。
19.鹤顶
[定位]在膝上部,髌底的中点上方凹陷处。
[解剖]在股四头肌腱中,穴区浅层布有股神经前皮支,深层布有股神经肌支和膝关节动脉网。
[主治]膝痛,足胫无力,瘫痪。
20.膝眼
[定位]屈膝,在髌韧带两侧的凹陷处。在内侧的称内膝眼,在外侧的称外膝眼。
[解剖]浅层布有隐神经分支和股神经前皮支,深层布有股神经关节支和膝关节动脉网。
[主治]①膝痛,腿痛;②脚气。
21.胆囊
[定位]在小腿外侧上部,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阳陵泉穴)直下2寸。
[解剖]在腓骨长肌中,穴区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腓深神经干和胫前动、静脉经过,并布有腓浅神经肌支和胫前动脉。
[主治]①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②下肢痿痹。
22.阑尾
[定位]在小腿前侧上部,当犊鼻穴下5寸,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
[解剖]在胫骨前肌、小腿骨间膜、胫骨后肌中,穴区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腓深神经干和胫前动、静脉经过,并布有腓深神经肌支、胫神经肌支和胫前动脉。
[主治]①急慢性阑尾炎;②消化不良;③下肢痿痹。
23.内踝尖
[定位]在足内侧面,内踝凸起处。
[解剖]布有隐神经小腿内侧皮支的分支、胫前动脉的内踝网、内踝前动脉的分支和胫后动脉的内踝支。
[主治]①牙痛,乳蛾;②小儿不语;③霍乱;④转筋。
24.外踝尖
[定位]在足外侧面,外踝凸起处。
[解剖]布有胫前动脉的外踝网、腓动脉的外踝支和腓肠神经及腓浅神经的分支。
[主治]①脚趾拘急,踝关节肿痛;②脚气;③牙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