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中医急诊学研究现状及展望
中医急诊学的研究与发展是中医学术发展的关键。20世纪中叶至今,中医急诊的研究虽然取得了进展,但仍没有质的飞跃。现代医学在我国迅速发展,对临床急症的救治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处理方法,而且在患者的心目中普遍存在“中医治慢,西医救急”的错误观念,所以说,中医急诊学的研究任重而道远。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吸收古人经验的基础上,广大学者对中医急诊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且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取得了良好疗效。例如,1954年石家庄地区运用中医学温病理论和方法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取得了显著疗效。此后中医急诊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如急腹症、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在20世纪70年代均取得了不少的临床经验,但此时是无统一组织、无计划进行的。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医急诊学进入了一个振兴与发展的时期。政府十分重视中医急症研究的组织工作,如1983年1月,卫生部中医司在重庆召开了全国中医院急症工作座谈会,专题讨论如何开展中医急症工作,并提出了《关于加强中医急症工作的意见》。198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在全国组织了外感高热(分南方组、北方组)、胸痹心痛、急性胃痛、厥脱、中风、血证和剂改攻关协作组,后又成立了多脏衰、痛证协作组,各地也建立了相应组织,在全国范围内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中医急症工作。
1984年以来,以这些急症协作组为龙头,在中医急症诊疗规范化、临床研究、剂型改革、基础与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并出版了一些急症学专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医急诊学的成就与发展趋势。2020年人类遭遇了继1918年大流感之后,又一次全球范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大疫,在这场抗疫战斗中,中医药全程参与,临床救治与科研工作同步进行,成效显著,充分展示了中医急诊医学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独特优势。
一、研究现状及成果
(一)诊断、疗效标准规范化
中医急诊学作为一门临床学科要与国内外医学接轨,首先就要依据中医理论、中医特色在临床中进行诊疗标准规范化的研究。其内容组成包含病名、诊断、疗效三个标准。中医病名是特色的组成部分之一,不可废除。但其广泛的内涵却严重影响着研究水平、学术水平的纵深性提高,不可墨守,必须规范。
王永炎院士领导的脑病急症协作组对中风病的病名诊断做了深入研究,提出三层诊断法,即包括病名、病类、证名的全病名诊断。统一命名为中风病,又称卒中(内中风),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颈内动脉系统病变。病类按有无神识昏蒙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证名9条。其中中经络5条: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气虚血瘀证和阴虚风动证。中脏腑4条:风火上扰清窍证,痰湿蒙塞心神证,痰热内闭心窍证,元气败脱、心神散乱证。其病名诊断描述举例为“中风病,中脏腑,痰热内闭心窍证”。中风病名诊断经全国30多个医疗、科研单位220多例患者的反复临床验证而具科学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经过多学科团队30余年研究实践,构建了中风病辨证论治方法体系,并于2020年12月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发布了《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中风》,极大地推动了中医急诊的学术发展。
胸痹急症协作组对胸痹病的诊断做了探讨,提出了“病证相配,组合式分类诊断法”。首先将中医病名内涵赋以西医病名,实现规范化,即胸痹病相当于冠心病,把5个临床类型全部纳入中医病名内涵,即胸痹心痛相当于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悸相当于冠心病心律失常,胸痹心水相当于冠心病心力衰竭,胸痹心厥相当于冠心病心肌梗死,胸痹心脱相当于冠心病心脏骤停。再分6个证名,即心气虚损证、心阴不足证、心阳不振证、痰浊闭塞证、心血瘀阻证和寒凝气滞证。其病名诊断描述举例为“胸痹心痛,心气虚损兼痰浊闭塞证”。胸痹病名诊断经全国近20个医疗、科研单位1800多例患者的反复临床验证而具科学性和可行性。
此外血证协作组对吐血黑便诊断标准的含义定为血由胃来,从窍而出。厥脱协作组明确厥脱证是指邪毒内陷或内伤脏气或亡津失血所致气机逆乱、正气耗脱的一类病证,以脉微欲绝、神志淡漠或烦躁不安、四肢厥冷为主症,并提出西医的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可参照本病辨证。
在病名方面无法运用传统中医学概括者及时地推出现代医学的病名,如王今达教授领导的多脏衰协作组不仅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了“多脏器功能失调综合征”的病名,而且较早地在国内制定了多脏器功能失调综合征危重程度的判定标准,同时归纳总结了本病“三证三法”的辨证体系,提出了“菌毒并治”的创新理论,在世界危重病医学范围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诊断标准突出诊断要点,从主症与兼症加以描述,并指出诱发因素,还合理地吸收现代医学如生物化学、细菌学、免疫学及影像学等诊断标准,补充有意义的体征和理化检查内容。疗效标准采用计量评分法,采用四级制。特别是对中医证候学的判断由以往的定性法改为目前的定量法,增强了评定的客观性和可信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早在1984年就组织制定中风、外感高热、胸痹心痛、血证、厥脱证和急性胃痛6个内科急症的诊疗规范,于1989年试行,后又补充了头风、痛证、风温肺热病、温热、多脏衰5个诊疗规范,印成《中医内科急症诊疗规范》一书在全国推行使用,使中医急症诊疗规范化迈出了可喜而扎实的一步。此外,在脓毒症、流感的中医诊疗规范研究方面,通过采用循证医学评价与中医学科特点相融合的方法,制订了《中医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常见感染性疾病临床实践指南·脓毒症》与《中医药治疗流感临床实践指南》。
(二)辨证方药序列化
中医诊治急症的理法,既是对急症临床诊断和治法用药的学术归纳,也是对急症病因、病理、病性、病位和病势的综合分析,具有具体体现中医特色的整体观和辨证观,它融理法方药于一体,是探索和开拓中医治疗急症的临床基础,所以成为近年各地开展中医治疗急症的又一特点。
保持急症辨证论治的理法特色,从方法学的角度而论,主要是通过有效治法方药的药效学研究来体现,这种研究方法阐明和印证中医“证”的病机理论及其证治规律,融入了现代科技的内容。这样“以药探理”的研究方法,为深入探讨急症理法方药的内在联系,揭示急症的治法特点,开拓了新的途径,扩大了一批传统方药的急救应用范围,明显地提高了急救的疗效。
目前,中医急症方药的研究已从单一的治法方药向辨证序列方药方面发展,在中医药理论特别是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急症方药强调按病种、病机、病情序列配套。如治疗胸痹心痛,速效止痛分辨寒证、热证,既“急则治标”止痛为先,又“缓则治本”治病为根,研制出组方新、工艺新、标准新的序列方药,在临床配套使用,明显提高了中医诊治胸痹心痛的疗效水平。对暴喘的治疗,中医认为肺肾之虚为本,痰瘀交阻为标,但在论治时,攻实则伤正,而补虚则助邪,此时应当标本兼治,而不能一味攻邪或扶正。经临床观察,采用一日两方标本兼治法,疗效不仅较一日一方治标法好,而且还较一日一方标本兼治为佳,投药方法的辨证序列配套也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另外,中风病、外感高热、急性血证以及急性胃痛等病证也分别实施了辨证方法的序列配套,使中医诊治急症的临床疗效明显地迈上了新台阶。
(三)抢救手段多样化
急症的中医急救,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急救手段和投药途径受到多方面限制,致使其理法特色和专长未能充分发挥。因此,能否发挥急救方药的药效,是影响中医急救疗效的重要环节,也是近年来各地集中协作攻关的重要难题。更新中医的应急手段,从临床的角度而论,与急救有效方药的剂型和投药途径的改革密切相关,这些改革包括以下技术进步的内容:①保持中医的理法特色,具有中医理论和经验提供的处方依据;②采取现代临床验证观察分析方法,参考现代诊断检查数据;③经临床验证为可靠的有效急救方药;④按照现代制剂的先进工艺技术程序进行试制并进行相应的药理实验,取得安全有效的实验结果;⑤再经临床进行分组对照扩大验证并取得客观的疗效评价。通过这样设计剂型改进的技术加工,基本上能反映出新制剂在继承基础上的提高和改进。据全国九个急症协作组的不完全统计,各种急救中药新制剂有四十多个品种,剂型有注射液、吸入剂、舌下给药薄膜及含片、结肠灌注剂及栓剂以及口服剂(口服液、冲剂、散剂、片剂)等,如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粉针、穿琥宁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补心气口服液、滋心阴口服液、瓜霜退热灵等。这些新制剂的研制成功大大丰富了急症的救治手段。
采用多种治法联用的急救措施,虽有内治法和外治法、药物治法和非药物治法等之别,但都是理法方药一体化中的不同治法。它是在临床辨证明确之后,针对不同病证诊断确定的不同治疗原则,依此治疗原则立法用方遣药,以求选方对证、用药效专之功。近年来在探索提高中医急症治疗效果的进程中,多种治法联用表现出独特的优势,如对急性感染所致急症的治疗采用了几种两法联用,如活血与清解联用,清解与救阴联用,固脱与清解联用,中西药物的联用等。随着中医急诊学科建设的不断完善,急诊ICU或综合ICU已在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广泛建立,各种脏器支持设备,如呼吸机、血滤、ECMO等已经融入中医急诊救治之中。抢救手段上多品种、多制剂、多途径的多样化,不但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中医对急症治疗的应急之需,而且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中医救治上综合处理的优势。
(四)急救理论创新化
中医发展史已经表明,中医理论的创新和学术上质的飞跃,都首先在急诊医学上突破。历史上伤寒和温病的两次学术高峰对中医学的功绩已经载入史册而不可磨灭,当今我们正面临又一次突破,近年来在中医急救理论的创新上已经做了不少的学术准备。在外感高热和多脏衰的救治上提出了“热毒学说”;对急腹症、感染性休克、脑卒中、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消化道出血采用了通下法,运用了“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对急性脑出血主张运用破瘀化痰、解毒通络,并在其基础上提出了“毒损脑络”的新理论;对流行性出血热主张凉血行瘀、解毒开闭固脱法;对冠心病的治疗提出痰瘀同治;中风病的治疗重点已转到先兆病的预防及病后康复上;护理上提出了“辨证施护”观点,密切了中医学“辨证施护”与现代医学“整体护理”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星星之火”,随着学术的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将会在中医急诊学理论上有新的突破,真正推动中医学的全面发展。
(五)研究方法科学化
临床研究方法一改以往个案报道及病例总结的低水平状态,大力引进现代科学研究内容。如:诊断和疗效评判,采用社会公认的标准;临床观察研究,采取严格的科研设计,遵循随机对照的原则,并按近年现代医学的先进治疗程序及要求进行。由于客观指标(包括临床、药效学实验指标)是新药研究必不可少的内容,因而促进了中医急诊制剂作用机理的研究,加强了对急症发生、传变、预后机理的认识。临床和实验研究引入现代科技方法,既保持了中医特色和优势,又使中医迈入了科学化、现代化的殿堂。可以预测,中医实验学一旦创建和诞生,中医学术的新突破必将迅速来临。
虽然中医急诊医学朝着辨证方药序列化、诊疗标准规范化、急救理论创新化、抢救手段多样化、研究方法科学化的方向有了长足发展,但是中医急诊研究工作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创新的急诊辨证论治体系,缺乏具有中医特色的应急先进技术手段,缺乏具有中医治法专效特色和优势的序列中药新制剂。为了中医急诊研究工作快速、顺利地进行,应加强对中医急诊研究思路与方法学的探讨,以促进中医急诊医学的更大发展。
二、急诊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展望
(一)强化中医急诊意识,更新急诊观念
中医治疗急症,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仍然是观念的更新。这种更新不仅是突破本学科固有思路的更新,突破中医学者头脑中固有的学科性质的更新,而且是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综合多学科发展的历史成就,预测未来发展的趋势,更高层次地更新。只有立足这样一个基点,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打破封闭僵化、死板教条、故步自封、生搬硬套的桎梏,以活跃的、敏锐的、积极进取的思想,创造一个全新的中医急诊学。
1.扬长补短的融合竞争意识 中医学之所以几千年来长盛不衰,除了它本身在科学的理论体系支配下所产生的临床疗效的可靠性之外,还在于几千年来中国大众对于这一学科的依赖性。而在21世纪的今天,各学科突飞猛进地发展,现代医学融合现代科学技术,诸如光、电、生物工程等与医学的高度结合所显示出来的优势,及其在人体医学诸多方面的突破,都对中医学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挑战。中医学要打破以往的观念,开展急诊研究,提高参与层次,首先面临的就是如何融合现代医学急诊在疾病诊断方法、诊断技术、抢救技术及抢救药物方面所具有的优势,运用中医学的思维,扬长补短。正因为如此,中医急诊的研究不能脱离实际,立足中医,扬长补短,必须强化中西医融合的自下而上意识,从现代急诊医学的不足与中医急诊学的长处着眼,从社会的需求和现代急诊医学的空白点入手,开展中医急诊的研究,在融合与竞争意识下求生存、求发展,只有这样才有后劲,才能有所突破,才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2.创新理论的前瞻研究意识 进行急诊研究,囿于原有的医学模式,恪守固有的理论体系和具体的治疗措施,顺其自然地进行,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人类卫生保健的需要。必须基于原有体系,洞察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向,既要看到本学科发展的脉络,也要清晰地了解相关学科的进展,了解其成果对人体科学、医学的相关意义,从而找出中医急诊的研究方向。而今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赋予中医急诊学的精华(包括基本理论、辨证方法、救急技术与药物)以新的生命,从而满足社会的需要,把继承、发展、创新统一起来。所谓前瞻也就是远虑,就是超前意识,在事物发展的初级阶段,就以独特的胆略和学识认清事物发展的趋势,瞄准最先进、最具生命力和竞争力的目标,这是制胜的先决条件。无论在基本理论、抢救措施、药物研制方面,还是在证候规范上,都应瞄准世界先进水平,与世界同步,这是搞好中医急诊学并促进其发展成熟的要素。
3.突出特色与发挥优势的意识 现代中医急诊学是中医学核心理论的升华,应该具有全新的特点和特色,既具有现代急诊医学的特点,又要具有中医学的特色。在创立现代中医急诊学时,应该强化特色意识,使其不要失去自身的生命力,尽可能汲取现代医学的精华,并赋予它新的中医学特征,真正达到发展中医药学术的目的,形成一种全新的医学体系。
(二)突出特点特色,提高临床疗效
临床疗效的取得是任何一种医学存在的前提,没有疗效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中医急诊学赖以生存的重要原因就是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1.立足基础理论,做好继承和发扬 《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善言古者必验于今。”没有很好的继承就没有所谓的发扬,中医急诊学发展的关键是如何深入挖掘、整理中医学的精华,达到在突出特色的基础上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
2.坚持辨证救治 中医特色思维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辨证救治”是中医急诊学急救的关键,脱离这一理法的特点将无法取得临床疗效,也将可能逐步脱离中医学的特点和特色。创立现代中医急诊学的关键是中医急诊学辨证体系的建立,把中医急诊辨证逐步由经验性提升到科学性上来,为中医急诊学的研究由点到面铺平道路。
3.拓宽急救手段,创新急救技术 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新形势下,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拓宽中医急诊急救的手段,加快中医急救药物的改革,目的是研制高效的中药注射剂,更重要的是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从不同给药途径出发,提高临床疗效。古代急诊医学创立了许多急救技术,如自缢急救术、溺水急救术、导尿术等,在中医急诊学的发展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科技的指导下,如何创立中医急救新技术,也是中医急诊学发展的关键。
(三)寻求切入点,加强中医急诊科学研究
中医急诊临床研究应以专科急诊为切入点和突破口,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摸索。如以中风病急性期为主,探讨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中医证候学演变规律、辨证论治体系和系列方药等,不仅推动了中医脑病学科的建立,而且极大地鼓舞了中医急诊研究学者的工作热情,坚信中医学在急危重病诊治上具有独特优势。如王永炎院士等不仅对中风病病名、证候演变规律、辨证论治体系、系列方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临床研究,还提出了“毒损脑络”的新病机,认为清开灵注射液是治疗中风病的有效药物,并认为风痰瘀血阻络证是中风病最常见的证候。成都中医药大学陈绍宏教授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认为中风病成因与虚、瘀、痰、火、风有关,即元气虚为本,气虚生瘀,血瘀生痰,痰郁化火,火极生风。总之,本病以元气虚为发病之根本,痰瘀互结、痰热生风为病机核心。据此创制出治疗中风病的中风醒脑方,将其制成中风醒脑口服液和中风醒脑颗粒,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疗效。
外感发热是常见的中医急诊病证,中医学历代医家在诊治外感发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张仲景的六经辨证体系和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创立,奠定了中医治疗外感热病的理论基础,历代医家多有发挥,但都超脱不出两大辨证体系。近现代学者对外感发热的研究多有发挥。北京中医药大学已故名医董建华院士,提出了三期二十一候的论治体系。重庆名家黄星垣先生通过对外感发热的研究,提出了“热由毒生”的新理论。成都陈绍宏教授运用仲景学说的理论和方药治疗外感发热,即在《伤寒论》“六经辨证”思想指导下,将“经方”组合,用于治疗外感发热,并借鉴仲景治疗并病、合病的指导思想,提出“重三经(太阳、阳明、少阴)、定四型(外感风寒、外感风热、热毒壅盛、湿热互结)”的见解。江苏省中医院奚肇庆先生等较系统地研究了外感高热的历代文献,对辨证、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对外感热病常见“证”的诊断标准进行规范化研究。研究认为,外感高热以卫分、卫气同病、气分证型多见,其中尤以卫气同病为多,采用卫气同治、透表清气的病因学截断法,简化了外感高热的辨治流程。
急性咳嗽是急诊科常见病证,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会产生严重的影响,西医多归属于“咳嗽变异性哮喘”“感冒后咳嗽”。中日友好医院晁恩祥教授根据其临床表现具有“风邪”的特征,将其命名为“风咳”,率先提出从“风”论治的学术思路,创立了“疏风宣肺,解痉降气”的独特治疗方法。
休克归属于中医学“脱证”的范畴,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上海王左教授领导的协作组,对该病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制出“参附青注射液”,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并对其疗效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开创了中医救治危重病的先河。天津中西医结合危重病学家王今达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及理论研究,选用红花、赤芍等中药研制成的纯中药制剂“血必净注射液”,具有高效拮抗内毒素和炎性介质的作用,不仅在动物实验中能显著降低休克动物模型的死亡率,而且在临床研究中也显示了其治疗感染性休克的重要作用。北京友谊医院中西医结合危重病学家王宝恩、张淑文教授等,针对感染性休克及其引发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提出了“四证四法”的辨证论治方法,即:实热证:临床表现为高热、口干欲饮、腹胀便结、舌红苔黄、脉洪数或细数,末梢血白细胞变化。血瘀证:临床表现为固定性压痛、出血、发绀、舌质红绛、舌下静脉曲张,血流动力学、凝血与纤溶参数和甲皱襞微循环异常。腑气不通证:临床表现为腹胀、呕吐、无排便排气、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肠管扩张或积液,腹部X线片有液平。厥脱证: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大汗、尿少、脉细数或微欲绝,血压下降。根据四证制定了相应的方药辨证施治,疗效显著。
脓毒症是近十余年来急诊危重病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脓毒症开展了研究。王今达教授提出了“三证三法”理念,即热毒证与清热解毒、瘀血证与活血化瘀、急虚证与扶正固脱,并提出了“菌毒并治”的新理念,通过三十多年的研究,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治疗脓毒症的纯中药制剂血必净注射液,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王宝恩教授等针对脓毒症的不同环节,应用益气通腑法治疗脓毒症急性肠功能障碍、益气活血法治疗脓毒症急性凝血功能障碍、清热解毒法治疗脓毒症炎症反应、益气固脱法治疗脓毒症循环功能障碍,降低了严重脓毒症(感染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病死率,同时开发出“促动合剂”“参芪活血颗粒”等制剂,极大地丰富了脓毒症的中医治疗方法。山东中医药大学孔立教授等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认为脓毒症病机关键是“气机逆乱”。首都医科大学刘清泉教授等认为脓毒症的基本病机是“正虚毒损、络脉瘀滞”,毒邪内蕴是脓毒症的重要发病基础,内陷营血是脓毒症主要的病变层次,瘀滞络脉是脓毒症重要的病位,进而提出了“扶正解毒通络、分层扭转”的治则,而六经营血辨证是脓毒症的基本辨证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脓毒症不同的病理环节辨证治疗,降低了严重脓毒症的病死率。
心脏骤停是临床上最为危重的疾病,国际上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先后推出了不同版本的心肺复苏指南,对于规范心脏骤停的抢救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患者的出院率仍然较低,成为国际急诊危重病研究的难点。近年来中医药逐步介入该病证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如早期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复苏的成功率;同时主要针对复苏后综合征开展研究,提高了复苏后治疗的成功率。
(四)确立研究重点,满足学科发展需求
1.强化完善学科发展,规范中医急诊病名 中医急诊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中医学学科中的新生儿,正处于发育期。我们要以常见急危重病为研究对象,提高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病的成功率,打破长期以来社会和业内认为中医是“慢郎中”的局面,提高从事中医急诊学科人员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急诊学科的发展既是学科发展的需求,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医院发展的需要。
就中医急诊学科内涵的发展来看,首先,加快中医急诊常见病证中医病名的规范化研究至关重要,因为“名不正则言不顺”,严重阻碍了本学科的发展。中医急症病名既有别于中医内科及其他相关学科,又与各学科密不可分,更要突出中医急诊学科的特点。如“卒心痛”是中医急诊学特有疾病名称,与中医内科学“胸痹心痛”相关,又有区别,内科学的范围更大,包括了“卒心痛”的概念,而卒心痛重点突出“急诊急救”的含义,重点探讨“厥心痛”“真心痛”的病机特点和辨证救治规律、护理原则等。其次,研究和发掘中医急诊急救技术,弥补中医急诊技术之不足。第三,开展常见病中医急救切入点的研究,真正树立中医药在现代急危重病研究领域的地位。第四,加强中医急诊人才的培养,这是中医急诊学科发展的根基。
2.扩大中医急诊学科内涵,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健康观念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大,对中医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局限在保健、慢性病调理方面,在治疗急危重症方面的需求也大大增加,这样就为中医急诊学科的发展创造了新的空间。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发展中医急诊学也是中医学发展的需求。
近30年的研究也充分显示了中医急诊学的重要作用,但真正确立中医急诊学在现代急诊医学的地位,仍然需要汲取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继承中振兴,在振兴中发展,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
3.明确学科发展目标,确定发展优先领域
(1)要重视中医急诊专科建设,使之成为中医急诊学科发展和临床教学的重要基地,国内外合作和交流的基地,中医急诊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培养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人才梯队,造就一批学术造诣较深、具有创新思想、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学科带头人;要建设若干个立足于中医药前沿的中医急诊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基地,成为中医学科技发展创新源,重视中医急诊原创性的研究,加强中医急诊科研的支持力度。
(2)规范化研究是任何一个学科发展过程中必经阶段,医学科学规范化研究尤为重要,不仅是医学学科传承的需要,更是学科发展的需要。但医学学科规范化的研究必须要建立在临床疗效的基础之上,要围绕常见病、多发病及重大疾病进行,重点加强中医急诊临床病证诊疗指南的制定、修订等,开展诊疗方案优化的研究,开展中医急诊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的制定。
(3)以急诊学科常见病为核心,如休克、脓毒症、外感高热、卒心痛、心肺复苏等,建立较完善的个体化诊疗方案和评价标准体系。
(4)重视临床基础研究。首先是文献的整理和继承;其次是中医急诊学科内涵的进一步梳理,确定中医急诊学科的地位;再次是对中医急诊常见病病名的规范化研究,提高中医急救能力和临床疗效;最后是在确立疾病名称的前提下,开展具有循证医学意义的临床研究。
(5)建立中医急诊学信息网络体系。以文献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为重点,建立中医急诊学的相关数据库和信息网络、远程教学、远程诊疗等信息平台。
4.急诊重大疾病和危重病的研究
(1)高热:外感热病是急诊科最常见的疾病,中医学几千年来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经验,但外感高热的复杂病情,导致不同历史时期都存在不能解决的问题。从中医学的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出,中医学真正的飞跃是对外感高热诊治的进展,如张仲景的六经论治、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论治等,无不体现了中医急诊学科发展的重要地位。虽然现代科学飞速发展,但疾病谱的变化,感染性疾病的复杂化,耐药菌的广泛感染,已经成为外感发热领域重要的课题,近年来也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因此加强外感高热的研究,加强耐药菌感染中医药治疗的研究是学科发展的需求,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2)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是各种急危重病死亡的重要因素,已经引起了世界医学界的高度重视,虽然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该病证的死亡率仍然高达30%~70%。该病证是一综合征,运用中医学“整体观”“恒动观”“辨证论治”及“治未病”的思想,运用中医学研究疾病变化和病机变化的方法,对于降低其病死率具有重要价值。中医学具有该病证突破性研究的潜能,如王今达教授团队由中药方剂血府逐瘀汤研制成的血必净注射液,已经经过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对于脓毒症患者具有明确的抗炎、抗内毒素、降低病死率作用。中医学对脓毒症的研究不仅能够奠定中医急诊学在现代急诊学中的地位,更重要的是能够造福人类。
(3)急性中毒:急性中毒诊治是急诊领域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中医急诊对该病证的研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近年来中医药非特异性解毒概念的提出,在急性中毒方面进行了许多有价值的探索,如中药煎剂洗胃、中药排毒、中药的脏器保护等,对于降低急性中毒的病死率显示了临床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4)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术是现代急诊医学一项重要的急救技术,几乎成为急诊医学发展的标志,虽然如此,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仍然是低得医学界不能接受。如何提高复苏成功率,提高复苏后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成为急诊医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中医学的优势可在复苏后综合征的救治中充分体现,如李春盛教授团队通过系列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病例观察,证实参附注射液可以促进复苏后综合征患者的心功能恢复。下一步仍应加强循证医学的研究,建立中医心肺复苏的诊疗指南,巩固中医急诊的地位。
(5)相关学科急诊的研究:如卒心痛中医治疗的价值和作用,早期重点干预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循证医学意义,中医外治法对急性脾心痛治疗效果的研究,气血相关理论指导下急性出血疾病的治疗,虚实理论指导下急性痛症的诊疗等,中医学逐步切入,救治范围逐步扩大。
(6)涉足急性新发、突发传染病研究:2003年SARS流行以后,急性传染病成为我国医学界研究的重要领域。面临急性传染病的威胁,中医学显示了独特优势。如2009年甲型H1N1流感、2020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均在全世界暴发流行,中国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引起世界的注目。因此,加强中医药在急性新发、突发传染病中的应用,对于降低其病死率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学发展的历史长河显示,中医学学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急性传染病的发生而发展的,张仲景诊治的“伤寒”、吴又可诊治的“温疫”,无不是一种传染病,可见中医学的发展与传染病息息相关。
总之,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要集中力量,团结协作,大胆地汲取现代人类科技的新成果,多学科交叉研究,发展中医急诊学,推动中医学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