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选读(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书名含义

在我国唐以前的古典医学著作中,较喜欢以“经”为书名,除《内经》外,还有《难经》《神农本草经》《针灸甲乙经》《中藏经》等。“经”字的含义,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云:“常也,法也,径也。”指出“经”就是常道、规范的意思。医书名“经”,无非是说明本书是医学的规范,医者们必须学习和遵循的意思。“内”与“外”是相对而言的。《汉书·艺文志》所载书目,医经七家就有《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等,应该说书名分内、外,并无深意,正如日本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中所云:“犹《易》内、外卦及《春秋》内、外传,《庄子》内、外篇,《韩非子》内、外诸说,以次第名焉者,不必有深意。”但也有学者认为医经分内外,是据理论与临床,或理论的纯与驳而分的,如清·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云:“刘向于《素问》之外,复得黄帝医经若干篇,于是别其纯驳,以其纯者合《素问》编之,为《内经》十八卷,其余则为《外经》三十七卷,以存一家之言。”1958年由南京中医学院编写的《中医学概论》则谓《内经》是讲述医学基本知识,《外经》是讲述医疗技术。由于《外经》久已亡佚,因而据其内容而分内外的说法,也就无从查考了。

一、《素问》含义

《素问》书名的含义,历代医家解释颇不一致。北宋·林亿《新校正》引梁·全元起注云:“素者,本也。问者,黄帝问岐伯也。方陈性情之源,五行之本,故曰《素问》。”明·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云:“《素问》者,黄帝与岐伯、鬼臾区、伯高、少师、少俞、雷公六臣,平素问答之书。”明·吴崑的《素问吴注》、明·张介宾的《类经》也都赞同这种观点,认为《素问》为平日问答之书。清·胡澍《黄帝内经素问校义》则通过对“素”字的考证,认为:“黄帝问治病之法于岐伯,故其书曰《素问》。《素问》者,法问也。”据北宋·林亿《新校正》云:“按《乾凿度》云:‘夫有形者生于无形,故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疴瘵由是萌生,故黄帝问此太素,质之始也,《素问》之名义或由此。”太易、太初、太始、太素是古人探讨天地形成的四个阶段。《素问》正是从天地宇宙的宏观出发,运用精气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解释和论证天人关系及人的生命活动规律和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确有陈源问本之意,可谓名实相符。唐·杨上善注《内经》之书,名为《黄帝内经太素》,亦或本源于此。

二、《灵枢》含义

《灵枢》之名的含义,历代医家解释亦有所不同。明·马莳《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云:“医无入门,术难精诣……谓之曰‘灵枢’者,正以枢为门户,阖辟所系,而灵乃至圣至元之称,此书之切,何以异是。”明·张介宾《类经》则认为“神灵之枢要,是谓‘灵枢’”。不过《灵枢》之名文献上首见于唐·王冰次注《黄帝内经素问》中,不少学者认为王冰之所以将《针经》称为《灵枢》,可能与其崇信道教有关。正如日本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云:“今考《道藏》中,有《玉枢》《神枢》《灵轴》等之经,而又收入是经,则《灵枢》之称,意出于羽流者欤!”羽流,指羽士,即道士的别称,此指唐·王冰道号启玄子而言。此说有一定道理,隋唐时期,道教盛行,以“灵”“宝”“神”“枢”命名的书籍很多,王氏受道教思想影响而将“针经”改为“灵枢”是可信的。

小结

就《素问》《灵枢》的内容而言:《素问》多论“医道”,进行理论的阐发,重在阴阳五行、天人相应、脏腑及病证;《灵枢》则多讲“医术”,进行技术的传授,重在形体官窍、精气神、经络腧穴及病证、刺灸法。在论述方法上,书中各篇多围绕一个主题从不同角度进行阐发。另外,《素问》中凡篇名有“论”者,多采用问答形式,通过黄帝与诸位臣子之间的对答,对医学问题进行讨论,而无“论”者,则非问答形式,直接论述有关内容,《灵枢》则无此区别。其中黄帝与诸臣子的问答,分别集中讨论了不同的医学问题,也可能反映了不同学派之间的差异。如黄帝与岐伯对答部分,主要讨论了医学基本理论问题;与鬼臾区的对答,主要论述了五运六气学说;与伯高的对答,主要讨论了胃肠的结构、功能及食物与治疗的配合;与少师的问对,则突出了以阴阳学说为理论核心的内容;与少俞的问对,突出论述五味的作用;与雷公的问对,则是以黄帝为师、雷公为徒的方式,进行医学知识与理论原则的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