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用趣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 对什么人说什么话——言语行为的参与者

赵薇薇在公司干了好几年,一直勤勤恳恳,从不迟到、早退。可是最近因为修路,公交车换了路线,她一连两天都迟到了。

还好赵薇薇的领导很理解下属,他私下里问清了迟到的原因,委婉地说:“薇薇啊,以后注意点,从明天开始把闹钟提前半小时啊。”赵薇薇红着脸答应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赵薇薇和刚进公司的小萱在一块儿聊天,工会主席走了过来,一本正经地批评说:“赵薇薇,你是老员工了,还总是这样迟到,年轻人看样学样,今后还怎么管理?你要以身作则,给年轻人做榜样啊!”赵薇薇被噎得说不出话来,一口饭含在嘴里咽不下去。小萱心里也很不高兴,因为她这个星期不巧也迟到了一次,谁知道这个工会主席是不是在“隔山打牛”呢?

赵薇薇心里一直不好过,谁知下午行政部门例会又被行政总监不点名批评了:“有些员工经常迟到、早退,我们要严肃公司纪律,一律按照规定扣奖金!”虽然没有点名,大家都回过头来看赵薇薇,她恨不得钻到地板里去……

赵薇薇在公司受了气,回到家里,偏偏又来了客人,是薇薇最讨厌的姑妈,经常问东问西、爱管闲事。薇薇打了个招呼就想回自己房间清静一下,可是“知女莫若母”,妈妈叫住了她:“薇儿,脸色这么差,怎么了?”

“没什么,单位里受了点气。”

姑妈一听就来劲了,非要薇薇说说。赵薇薇没办法,只好一五一十地说了。

这时候,赵薇薇的爸爸觉得教育女儿的机会来了,于是提高了嗓门说:“我觉得问题出在你自己身上!你不要以为迟到是个偶然现象,没什么了不起的。不,决不是这样!这反映了你的工作态度一贯不端正,做事情一直不负责任。我看啊,以后再这样下去,你还会发生更严重的问题!”

赵薇薇被父亲当着外人进行了一通上纲上线的责骂,越想越伤心,哭着跑进了房间,弄得大家都很尴尬……

看起来同样的批评,为什么效果差异这么大呢?这要从言语行为的参与者说起。言语行为的参与者包含说话人(书面语中就是写作者)和听话人(书面语中就是阅读者)两类。在一般人眼中,说话人就是话语信息和语用意图的源头,但实际上在这种表象之下隐藏着说话人和话语信息之间的复杂关系。在说话人的表象背后,实际上隐藏着三个角色:话语实施者、话语创作者和话语责任者。话语实施者就是把话语表达出来的人;话语创作者就是组织词语创作话语的人;话语责任者就是对言语行为承担责任的人。这三种角色有可能存在分裂和交叉的现象,从而形成复杂的说话人角色,具体有四种情况:

(1)完全话权人。话语实施者、话语创作者和话语责任者这三种角色由同一个说话人承担,通常情况下的交际都是这样的。

(2)实际话权人。说话人是话语实施者和话语责任者,但不是话语创作者。也就是说,说话人虽不是自己创作话语,却是亲自把它表达出来,并且承担话语责任。我们很多领导讲话就是这种情况,发言稿由秘书创作,但由领导自己发言并且承担责任。

(3)无话权人。说话人是话语实施者和话语创作者,但不是话语责任者。也就是说,说话人创作并说出了话语,但是他不需要为话语承担责任。政府或商业机构的新闻发言人就是典型的无话权人,他们代表背后的机构说话,话语责任是由机构承担的,说话人自己无须负责。

(4)话语传递人。说话人是话语实施者,但不是话语创作者和话语责任者,只是替别人传话转述而已。这种说话人角色,我们通常称为“传声筒”。

以上情况可以归纳为下表:

每种话语角色都有不同的交际功能,说话时话语也会表现出一定的语言形式标记,我们要注意辨析。在复杂的交际活动中,即使是同一个人在讲话,也往往会涉及话语角色的转换,要完成这些话语角色的转换,就更需要讲究语言策略了。

和说话人相比,听话人的情况没有那么复杂,但同样也可以分化为三种角色:

(1)话语针对者。这时听话人是说话人意识中的在场对象,同时也是话语意图的针对对象。这种情况是最普通的,大多数听话人都是这样。

(2)话语旁听者。这时听话人是说话人意识中的在场对象,但不是话语意图的针对对象。此时说话人针对的是另外的对象,话语旁听者只是在场旁听而已。

(3)话语窃听者。这时听话人不是说话人意识中的在场对象,也不是话语意图的针对对象。说话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听话人在场,听话人是隐匿的。

针对不同性质的听话人角色,说话人会采取不同的说话方式,以求兼顾不同听话人的反应,但是由于话语窃听者是不可知的,所以说话人的说话方式不会因为话语窃听者的有无而发生改变。

以上情况可以归纳为下表:

有了这些背景知识,我们就可以回答“怎样的批评才有效”这个问题了。同样是批评别人,大家可以使用的语言方式丰富多样,如何选择主要应该考虑两个因素:一是说话人和话语针对者的关系;二是是否存在话语旁听者。说话人面对不同的话语针对者要采取不同的话语策略,而有无话语旁听者以及话语旁听者的不同情况也会影响到话语表达方式的选择。这里面涉及的情况十分复杂,但还是有一定规律的,如:

(1)根据需要选择公开程度。批评是伤及听话人自尊心的言语行为,而旁听者的在场,会加大伤害的程度。所以,说话人要根据被批评者所犯错误的大小,以及想达到的严厉程度选择批评的公开程度。如果需要柔和的批评,那么可以选择私下进行;如果需要严肃的批评,那么可以有旁听者在场;如果需要达到严厉的程度,那么就可采取公开批评的方式。

(2)私下宜近情,公开宜重理。批评虽是对被批评者的面子有很大损伤的言语行为,但还是可以多利用感情因素。如果只有两个人在场,不妨多为对方着想,设身处地进行换位思考,在指出对方错误之后,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以情动人,让对方更容易接受。但在有旁听者在场的情况下,就不宜太煽情,如果过于重情,反而给人以软弱的印象,不仅削弱了批评者的权威性,而且影响了批评的效果。有旁听者在场时,需要不卑不亢、以理服人。

(3)目标明确,避免误伤。批评时如果无法避免旁听者,那么就要注意批评者的任何话语都会被旁听者听到,所以要明确目标,不要伤及其余。批评不是写杂文,不时斜刺一枪是不招人喜欢的,殃及池鱼就更不应该了。当然,指桑骂槐或者含沙射影那是另外一种交际状况,和我们这里说的不是一码事。批评如此,其他类型的言语行为也是如此。要想获得成功的交际效果,就必须考虑到说话人和听话人的不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