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话重提—《古巴华侨家书事故》前言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何止是唐代诗人杜甫感时 恨别的咏唱呢?这是世世代代背井离乡者发自内心的感叹!而在电 子通讯发达的今天,人们已经很少执笔写信。家书,不经意间,竟成 了需要抢救的文化遗产!2005年4月,40多位名学者、名教授呼吁,国 家博物馆等单位出面,组织了一个“抢救民间家书委员会”,在北京 设立了办公室,就是做这件事情的。华侨中文家书在重点抢救之列。
从中学时代起,我就开始珍存父亲的家信。相隔几十年之后 ,回过头来点数一下,还留下40多封,时间的跨度达20多年(1952 —1975)。虽经六次搬家、十年浩劫,这些信件有点儿残缺、有点儿 发黄,但毕竟保存下来了,实属万幸。
我父亲是一个古巴华侨,1925年从家乡台山出国谋生,直到1975 年在古巴逝世,他在那个遥远的国度生活了50年,其间只回国探亲一次。在那漫长的50年里,他由苦工变成小商,以其艰辛的劳动,克勤克俭 地赚取低微的收入养家糊口。他一车没有什么辉煌成就,但的确是老一 代华侨中的优秀分子。凭着出国前只读过三年小学的文化基础、经常阅 读书报的习惯以及聪明好学,他很好地掌握了中文和西班牙文。他见多 识广、为人厚道、广交友朋、乐于助人,在华人社区威望很高,长期连 选连任侨居地中华会馆主席,服务侨胞,死而后已。
这些家书发自同一个地点:古巴大萨瓜市—我父亲的侨居地。
40多封家书是40多只翻飞的鸿雁。在20世纪50—70年代没有民 用越洋电话、没有e-mail、没有别的通讯渠道的情况下,只有它,从 古巴凌云振翅,越过浩瀚的加勒比海,或越过太平洋,或辗转欧亚 各地,历经大半个月甚至一两个月,然后来到中国,把天各一方的 夫妻、父子和其他亲人联系在一起。
当我从传家宝樟木箱箱底翻出这些发黄的家书时,眼眶充满了 泪水。当年,这些信我都是认真读过的,但那时候还年轻,好些事情 未必能够深刻理解;而以后,工作忙碌,岁月匆匆,我竟顾不上多读 两遍。现在,退休了,才有时间把它再次整理出来,重新阅读,细 心品味。这些家书,父亲当年是一笔一画十分用心地写下来的,内容 丰富,文字简朴,书法秀美。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生活的真实 记录,发自心底的肺腑之言。它信手写来,无拘无束,即使东拉西扯 ,也有一个主题贯穿全部家书的始终,那就是“回国”和“侨汇”,如果再加以浓缩,那就是一个字:爱!爱祖国、爱家乡、爱亲人,也 爱古巴。落叶归根根是老一代华侨萦绕终身的心愿。父亲身处特殊环境 的古巴,这种愿望更为强烈。晚年,他朝思暮想、东奔西走,为的就 是回国团聚;寄钱养家,以侨汇和捐助为兴业、强国添砖加瓦,是老 一辈华侨自觉承担的义务。他竭尽所能,倾囊奉献,为的就是妻儿老 小的幸福、祖国的富强。父亲家书的字里行间充分表现了老一辈华侨的 崇高理念和可贵品质,为后辈树立了榜样。这是一份可以从中反映出一 个家庭、一个时代的真实记录,一份可以交子传孙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
如今无论是中国还是古巴,都已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改革开 放成为两国共同的潮流。我们这个华侨家族由19世纪末第一代旅美先 侨算起,历经百余年,逐渐发展、壮大,足迹分布更广。后来者居上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国的一代,即我的儿女一代,不但改变了祖辈 从苦力起步的状况,以高学历直接进入侨居国社会的中上层,而且在 事业上迅速崛起。这样,为家族、为祖国、为世界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也就成为可能。在第三、四代中间,已经涌现出三名博士,还有教授 、作家、科学家、记者、企业总裁等职衔。尤其可喜的是,正处于青 年成长期的加拿大华人科学家黄雅凡博士,以其在国际上领先的作物 抗旱保收方面的理论和技术突破,应邀于2006年4月4日登上了美国科 学院的演讲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先侨当年背井离乡的 苦泪没有白流,他们的付出得到了很好的回报。这对于读者认识人生 奋斗的价值也会有所启发。
家书本来是私密的东西。但古巴老华侨越来越少,数十万古巴 华裔的中文程度有待提高,新移民多借助电子通讯,来自这个遥远国 度的中文家书变得稀缺。在历史上,20世纪50—70年代是一个冷战、 动荡的年代,而在中国和古巴的社会舞台上也演出了许多精彩绝伦的 活剧。我想,如果把它稍加整理,可能就是一份有价值的华侨史料。如果再多花点儿工夫,说明背景,演绎有关的人物故事,则或许还会 引起读者回忆往事的兴趣。中国读者可以随我神游古巴,海外华侨华 人读者则可从中了解中国侨乡。
正因此,考虑再三,我决定把它编撰成书,公之于众,与读者分享。
黄卓才
2006年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