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海宁潮生
我是祝陈乡后辈
钱塘江源出浙皖山区,自西南逶迤向东北流去,是中国著名的江河之一。钱塘江在不同的流段有不同的名称。清澈湍急的新安江口以下,称桐江、富春江,江面平阔,两岸千山秀色,碧水银鳞,是物产丰富、景色绝佳的地带。江流至杭州以下,改称钱塘江,江面更加浩渺,向东直泻入东海。杭州湾的钱塘江成喇叭口,海潮倒灌,形成天下闻名的钱塘江潮水。每年农历八月,大潮涌至,横江白练,浩荡奔腾,自古以来就是天下奇观。唐宋以来,文人墨客来此观潮,写下无数赞叹怒潮的佳句,记录这千秋壮景。潮来潮去,岁月消逝,钱塘江两岸也人才辈出,延亘到今。19世纪晚期,钱塘江畔又出了一位杰出的国学大师、影响深远的历史文化名人王国维。
1877年12月3日,即清光绪三年丁丑十月二十九日,王国维出生于海宁盐官镇。初名国桢,字静安,又作静庵,亦字伯隅,曾号人间,又号观堂。小时候“童名”号永观。
海宁县在古时又称海宁州,隶属杭州府,距杭州市区50余千米,现在单列为海宁市。王国维的家乡在海宁盐官镇,就在钱塘江畔。钱江潮的喧嚣,经常在这个不足万人的江南小镇上空回荡。实际上,海宁乃至浙江,曾产生过许许多多仁人志士、文化巨匠,他们的影响也像钱江潮音一样,不断激荡着这块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土地。
王国维出生在盐官镇双仁巷。这条不长的街道,是盐官镇比较繁华的街市,但更重要的是,“双仁”的名称,使盐官人时刻铭记历史和历史上的英雄。原来双仁巷有一座双仁祠,是五代时吴越国国君钱弘俶建立的,为的是祭祀唐代两位爱国大臣颜杲卿、颜真卿兄弟。颜杲卿,在“安史之乱”时任常山太守,和从弟颜真卿联合各地爱国将领,极力抗击安禄山叛军。他一度用计杀了安禄山手下多名大将,声震中原,后因兵少将寡,不幸战败被擒。当颜杲卿被押送到安禄山面前时,他正气凛然,大骂敌酋不止,最后被残杀而死。文天祥《正气歌》中“为颜常山舌”,就是指颜杲卿骂贼而死的壮烈事迹。颜真卿也是和颜杲卿等河北十七郡共同抗击安禄山叛乱的首领人物,为平定“安史之乱”立下大功,官至太子太师,封鲁郡公。后来军阀李希烈叛乱,颜真卿奉旨去劝降,竟被李希烈杀死。颜真卿是唐代杰出的书法家,颜体大字雄健端庄,字如其人,深为后代书家敬仰。颜杲卿、颜真卿兄弟虽然不是浙江人,但吴越国王钱弘俶仰慕颜氏兄弟的人品志气,为之立双仁祠,宣扬了一种从容就义、为国捐躯的崇高道德品质,给当地人留下极深的印象。多年以后,双仁祠早已废毁不存,但双仁祠坐落的街巷得了双仁巷这样的佳名,“双仁”的精神也就永存了。
生于忧患之时、长于文史之学的王国维,对自己的出生地双仁巷不能不自豪,同时面对晚清疲弱的国势,也不能不担忧。现在流传下来的王国维最早的七言绝句组诗《咏史》中第十八首写道:
五国风霜惨不支,崖山波浪浩无涯。当年国势陵迟甚,争怪诸贤说攘夷。
这首感叹北宋和南宋国势逐步衰微的咏史诗,是王国维20岁左右时的作品。成人之后写诗,第一组诗即《咏史》,可见中华民族的历史对王国维影响至深,而出生地双仁巷又联系着一段波澜起伏的史实、两位为国捐躯的英雄,可以说,从那时起,历史的重负就无声无息地压在这个出生在双仁巷的男儿身上了,也注定了历史的清浊都将在他的一生泛滥沉浮了。
王国维在1919年写了一首诗,题为《题蕺山先生遗像》。蕺山先生就是明末思想家刘宗周,浙江绍兴人。刘宗周在明亡时绝食殉国,在浙江乃至全国影响很大。刘宗周的哲学思想一直是浙东学派学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国维尊敬刘宗周的气节,以继承者自居。诗中有“我是祝陈乡后辈,披图莫讶涕无从”之句。祝、陈指海宁人祝渊、陈确,都是刘宗周的弟子,学问很好,不肯随声附和,多惊世骇俗之论,是海宁文化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王国维也以自己是海宁人而自豪。王国维家族注重儒学文化的学习与传授。当王国维父亲王乃誉去世时,王国维写了一篇《先太学君行状》,回顾家族历史,说:“自宋之亡,我王氏失其职,世为农商,以迄于府君。”“农商”是王国维给自己家世的定位,就是家中有些农田出租,经营商业,有时还去做官员的幕僚,维持小康的生活。
实际上,王国维是很看重家族的光荣历史的。他30岁后写过一篇《补家谱忠壮公传》,追述宋代王氏一族的先世。据说,王氏原籍开封。宋徽宗时,远祖王禀曾为武将,参加过镇压方腊起义的军事活动,又曾对抗金兵,最后于靖康元年(1126)与金人作战时兵败自杀,当时王禀正以副都总管之职守卫太原。为国捐躯之后,王禀被朝廷追封为安化郡王,谥忠壮。大概先辈没有什么煊赫的人物,王禀虽出身贫贱,但以战功封官,于是便成了王国维承认的可考的远祖,王氏家谱便从他开始写起。王禀有三个儿子,长子王荀,授右武大夫、恩州刺史;次子王庄,任枢密院属官;幼子王薿,官至浙西总辖。北宋灭亡时,王禀的孙子王沆(不知是哪一个儿子所出)曾扈从宋高宗赵构南渡。到了浙江,等战事安定之后,王沆被赐第盐官,王氏一族从此成为海宁的平民。当然,这个南下官员还有些余威,落户盐官,也置了些产业,终于使王氏一族绵延下去。
自王沆成为海宁人起,到王国维的父亲王乃誉,号称三十二世,所以王乃誉自称“宋安化郡王三十二世裔孙”。中国人慎终追远,对显赫的先人总是念念不忘,一个安化郡王的封号,还能让800年后的子孙自豪。不过,这也隐藏着一种悲哀:王沆之后800年间,王氏一族居然没有出过一位大官,也没有出过一位名人,绝大多数寂寂无闻,难怪王国维只能说王氏“世为农商”了。
其实,“世为农商”一说也隐隐可见王国维对功名的追求。因为自明清以来,王氏一家出过不少读书人,不过都是秀才而已,但是,王国维追述先人,重点突出的还是庠生、廪生和国学生。他写的《先太学君行状》记述王乃誉自曾祖起的身世时说:
曾祖,国学生,封朝议大夫建臣。祖,国学生溶。本生祖,国学生瀚。父,国学生嗣铎。本生父,国学生嗣旦。
这就是说,从王算起,一连三代人都是国学生,到了王乃誉,这位大学者王国维的亲生父亲,居然连一个国学生也不是,虽然仍然读书作文,却成了业余爱好。因此,王国维一族并不是什么读书做官的家族,所谓诗礼传家,更多是儒学精神不断地承传下去而已。
不过,也许正是因为王乃誉连秀才也没有当过,混迹于商场多年,见多识广,思想较为开放,王国维受其影响才最终走出这个较为闭塞的江南小镇。所以,写到王国维的青少年生涯,他的父亲王乃誉是不能不介绍一番的。
王乃誉,字与言,号莼斋,晚字承宰,号娱庐,生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死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终年60岁。
王乃誉出生时,正是清王朝全面崩溃的时代。鸦片战争过去六七年了,中国承受着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压迫,清王朝又极其腐朽黑暗,百姓生活日益贫困,朝野怨声载道。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它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战乱遍及大半个中国。王乃誉13岁的时候,太平军已经控制了浙江。清军则在各地反扑,战斗相当惨烈。王氏一族在海宁虽非大户,仍属小康,自然恐慌不已。王国维的曾祖父、祖父为了逃避战火,携家逃难上海。一个家庭离开祖居,跑到米珠薪桂的大上海,家中又不富裕,生活很快变得困顿。其间,王乃誉的祖父、父亲先后客死上海,一家人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两位长辈又先后去世,其惨状可想而知。王乃誉痛哭号啕,哀求亲友帮助,勉强把两位长辈入殓。当时的王乃誉,只有十多岁,既无财产,又无功名,连吃饭都成问题。于是,他只好央亲友介绍,到茶叶店、油漆店去做学徒,聊以维生。看来,王乃誉在13岁逃难到上海之后,就没有机会读书了,而是从学徒做起,进入商界。1864年天京陷落以后,浙江战事亦逐渐平息,不到20岁的王乃誉才得以回到海宁。海宁经战火之后,一片残破。当年海宁州西门外有一个叫陆家牌楼的商业中心,经营丝绸、布匹的生意,是江南有名的贸易集散地,现在成了一片废墟。王乃誉回到故乡,一无所长,只能继续做在上海时做过的行当,当店铺伙计,而且到离家乡盐官数十里外的硖石镇工作。其实,这间铺子是同乡在上海开的店铺,只不过战乱停息后从上海迁回硖石而已。
虽说店铺伙计只是个佣工,但是,王乃誉有他的优势,他有文化。到底祖父、父亲是秀才(国学生),从小就念过“四书”“五经”,识文断字,有比较多的历史文化知识,这就使他和一般店铺伙计大大不同,也使他有了自学的基础。在上海的几年生活,开拓了他的眼界,更使他认识到知识的价值。于是,在当店铺伙计的同时,王乃誉开始广泛地学习,书法、图画、篆刻、诗词、古文、公文,他都有涉猎。王乃誉不但以自己的自学精神自豪,而且常以此教导王国维,王国维后来在文史方面的巨大成就也得益于自学。
王乃誉自学成才的最好证明,便是他居然以没有任何功名的身份,当上了县令的幕僚。原来王家有一位亲戚,当上江苏溧阳县县令,邀请年轻的王乃誉充任幕僚。幕僚也称师爷,是县令的秘书。幕僚也分多种:有专做公文往来应酬的,叫文案师爷;有专做刑事审判的,叫刑名师爷;大县还有其他名目,不一而足。不管做什么师爷,首先要有文字功底,能写公文,还要会应酬地方,联络上下,为主人出主意,是县衙门里最活跃的角色。过去师爷大多由秀才担任,许多进过学的士人,科举不成,又没有钱捐官,只好当幕僚谋生,这和当塾师的秀才一样,都是落魄书生的出路。王乃誉不同,他既非秀才,又不是读书出身,能充任幕僚,除了能文之外,想必在交际应酬、处世对人方面,均有过人之处。当时县官三年一任,鲜有连任者。王乃誉在溧阳县衙门里,居然一做就做了十多年的幕僚,前后侍候过几任县令,可见他不但胜任工作,而且官场上亦颇有人缘。
王乃誉的自学是贯其一生的。在当幕僚的十多年间,他观赏研究了大量金石书画作品,学问也大有长进。王国维在《先太学君行状》中不无自豪地称赞说:
由是遍游吴越间,得尽窥江南北诸大家之收藏。自宋、元、明、国朝诸家之书画,以至零金残石,苟有所闻,虽其主素不识者,必叩门造访,摩挲竟日乃去,由是技益大进。
所以,王国维很为自己父亲有学问而无声名愤愤不平:
呜呼!君于孤贫之中,阛阓之内,克自树立。其所成就,虽古人无以远过,而年不跻于中寿,名不出乡里,是亦可哀也已!
看来,王乃誉是一位聪明机敏又善于学习的人,虽然少年失学,孤苦无依,但仍艰苦自学不辍,并善于经营,终于成了一个有眼光的儒商,也给家庭创造了温饱有余的小康生活。双仁巷是王氏祖屋,早已毁废重建,所以现在无从知晓当年的形制。不过,王乃誉并不满意,终于在虚岁40时另购新居,搬了过去。在海宁州城(盐官镇)西门内周家兜的新宅,是一所两进三间的宅院,白墙黑瓦、砖木结构,完全是江南民居的格局。新宅比祖屋大了不少,而且地理位置极佳。新宅的西边是城墙脚下,北边有一条小河,南边就是碧水千里、江面开阔的钱塘江。从正房的楼上,越过屋瓦树梢,就可以看到钱塘江日夜东流。王国维1913年旅居日本京都时,写过6首诗怀念平生屐痕,总其名曰《昔游》,其中第二首就是怀念故乡海宁的,也细致地写出周家兜新宅的环境:
我本江南人,能说江南美。家家门系船,往往阁临水。兴来即命棹,归去辄隐几。远浦见萦回,通川流浼弥。春融弄骀荡,秋爽呈清泚。微风葭菼外,明月荇藻底。波暖散凫鹥,渊深跃鰋鲤。枯槎鱼网挂,别浦菱歌起。何处无此境,吴会三千里。
王国维青年时代即离开家乡,赴上海工作,虽然时常往返小住,但直到去世,也没有在家乡过过安稳日子。因此,诗中所述的情怀景物,实是其父王乃誉40岁以后的生活场景。王乃誉建了新居,又做茶丝生意,做书画金石的鉴定,经济收入不错,算是中产阶层,一直延续到去世,王乃誉享了半辈子的福。
值得一提的是,王乃誉不是一个只知吃喝玩乐的人,虽然已有不错的产业,衣食不愁,又不需要远赴外地谋生,应该算悠然林下了。但是,他仍关心国内外形势,关心国家大事。
王乃誉关心的首先是与当时政局有关的科学文化。他在光绪二十年(1894)二月初五《娱庐随笔》中记述:“抄《申报》中总理同文馆课程、翻译书目,实当今时务之急也。”同文馆是官办的外语学校,隶属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当于外交部管辖的外语学校,又兼为中外交涉翻译,也译一些外国书籍,当时有日、英、俄、法等语种。王乃誉当然不懂外语,也无法学习外语,但他居然抄录同文馆的课程和翻译书目,见出他浓厚的兴趣。
光绪二十二年(1896)六月十五日的《娱庐随笔》又记述读书感想:
夜,二三次看陈虬所著《经世议》。余谓中国不议更张则已,若欲驾东西洋自立,非由皇上至合朝悉心竭力,去旧维新……
还主张对学校、文化、技艺、商务、兵战“一一整理”。身处东南小镇的王乃誉,在戊戌变法前两年,居然也提出去旧维新的要求,其主张与康有为等人的主张大体相同。这可能是受了当时社会要求变法维新的呼吁的影响,但也体现了王乃誉思想不守旧不顽固的一面。二十多年后,王乃誉去世时王国维写的《先太学君行状》中感慨其父得风气之先的胸次:
君自光绪之初,睹世变之日亟,亦喜谈经世之学,顾往往为时人所诟病,闻者辄掩耳去,故独与儿辈言之。今日所行之各新政,皆藐孤等二十年前膝下所习闻者也。
王乃誉欣赏同文馆,王国维11岁后又到曾在北京总理衙门同文馆上过学的陈寿田的私塾读书,这当中是有联系的。
40岁后的王乃誉既有房产,又有店铺,生活不愁,便不再出外谋事,在家乡课子自娱,闲时写些笔记。现在遗留下来的有《游目录》十卷、《娱庐诗集》二卷、《竹西卧游录》一册、《画粕》一册、《题画诗》一册、《可人》一册、《古钱考》三册,还有30岁以后的日记十八册,总题为《娱庐随笔》。
王乃誉一生的思想行为,对儿子影响很深,特别在王国维幼年至青年读书、科举方面,具体指导不少,王国维的弟弟王国华回忆他们父子关系时说:
综先兄一生,淡名利,寡言笑,笃志故典,一本天性,而弱冠内外,其有承于先君子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