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懂孩子,后懂教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懂成长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第一节 认识生命本质,培育适合孩子茁壮成长的土壤

1.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根基

初来乍到时,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而人是环境的产物,父母是孩子成长环境的提供者和构建者,家庭环境则是孩子成长的根基,对孩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刚出生的孩子区别并不大,随着时间推移,孩子们却各不相同,基因不同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不同的教育者和家庭环境,它们让孩子长大后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和气质、价值观和信念。

2.家庭环境的4个层面

家庭环境至少包括以下4个层面。

(1)物质环境,指的是家庭成员的吃、穿、住、用、行以及孩子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保障。

(2)精神环境,指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精神世界的互动和影响。家庭氛围影响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轨迹。比如,父母非常恩爱的家庭、父母经常吵架或“冷战”的家庭、父母经常不在家的家庭、和老人同住的家庭……家庭成员之间营造的氛围以及传递的感受会影响孩子对世界的判断。在温馨有爱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自信阳光、充满正能量;而在冷漠吵闹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自卑又缺乏安全感。

(3)学习环境,指的是家庭为孩子提供的学习和探索的环境。这里的学习是广义的学习,是指孩子的学习力,比如,学习吃喝拉撒睡、坐卧立行、表达情感、整理归纳、人际交往、照顾自己、文化知识等的能力。这是孩子自主学习、被动学习以及有引导地学习的过程,学习力是否被训练决定了孩子的学习能力以及在面对未知世界、未知事物时的应变及创造能力的强弱。

(4)沟通环境,指的是家庭成员的沟通环境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独特鲜活的沟通方式。比如,家人彼此说话的态度和表情、语言的互动方式、肢体的互动方式以及沟通时的氛围。有的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尊重,言语、动作之间都在传达对彼此的心疼、爱护和体谅;有的家庭成员之间各不相让、剑拔弩张,互相挑剔攻讦、指责挖苦。孩子在家庭环境中长大成人,学习家庭成员间的沟通方式,逐渐也养成了自己的沟通习惯。这些都决定了孩子如何认知沟通、如何走出家门和世界互动,以及如何用沟通去创建或打造自己的未来。

3.从条件反射看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人类是通过学习才具有“人类行为”的,包括坐卧立行这些最基本的行为。人类的行为有3万多种,需要足够长的时间才能学会,甚至有的人到老都没有学会所有的人类行为,比如终身未婚未育的就没有学会经营婚姻和养育儿女的行为。学习人类行为的过程尤以学习之初最为重要,因为0~6岁的心理发展将会影响一个人的终生,而0~6岁的成长环境决定着孩子的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

19世纪,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提出了条件反射理论,这个理论是通过一个实验来说明的。狗在得到食物的时候会分泌唾液,这是不需要学习就有的反应,在这里食物是非条件刺激,分泌唾液是非条件反应。巴甫洛夫在实验中先摇铃再给狗食物,经过多次训练,狗只听到铃声就分泌唾液,在这里铃声是条件刺激,分泌唾液是条件反应。该实验中,食物紧跟着铃声出现的重复训练最终导致狗将食物和铃声联系起来,并使其在听到铃声时分泌唾液,这种由铃声刺激而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应就叫作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大脑活动方式,是动物和人类对环境刺激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巴甫洛夫认为,学习是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记忆是巩固条件反射的过程。实际上,条件反射是一种典型的联合型学习记忆模式。巴甫洛夫不仅研究了动物的条件反射,还研究了人类的高级神经活动,提出了第二信号系统的概念,首次说明了语言文字对人类的条件刺激作用。

我们所讲的家庭环境,就像实验中的铃铛和食物,而孩子在家庭环境的长期影响下,就会形成对各种家庭环境的条件反射。

马戏团里训练小象有个特殊的方式。在小象出生之后,训象师就把小象拴在一个比较粗的木桩上,而小象的力气不足以挣脱那个木桩。最初,小象会不断地尝试挣脱,因为木桩足够粗,小象的力气远远不够,所以小象只能被牢牢地困在那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象在多次挣脱无效后,挣脱动作越来越少。此时,训象师又把木桩换成偏细一些的,小象依然会尝试挣脱,但同样会失败,所以它努力的次数继续减少,挣脱的欲望也越来越小,甚至已经没有动力去挣脱了。再过一段时间,训象师再次把木桩换细,这次已经远远不能困住小象,小象只要用力就完全可以挣脱。问题在于,此时的小象早已不是最初被拴在木桩上的状态,它连挣脱行为都没有了,只能乖乖地被木桩上的绳子牢牢地拴在那里。

马戏团训练小象的方式跟巴甫洛夫实验的原理一样,当人或动物在一种模式中习惯之后,就会慢慢接受这种模式的存在,并且把模式内化成生活中的一部分,这也正好说明成长环境对孩子有着重大的影响。

孩子从小所在家庭的主要成员就是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他们共处于这个家庭中,可能很多年都不会有太大的改变。这个环境中的孩子就像小象那样,最初可能不适应、不舒服,会去做一些努力和调整,甚至是抗争,但是在长年累月抗争无效的情况下,孩子就会逐渐去适应这个环境,接受这个环境对他们的所有约束、要求和期许。比如家庭中习惯用争吵、打架的方式处理问题,孩子们长大后就容易用同样的方式解决问题。直到最后,孩子有了孩子,再去影响下一代。经常有这种情况,一个人从小被父亲打骂或被母亲指责,他会很反感,发誓长大后不会用这种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但长大后他还是会像父母当年对待自己一样对待自己的孩子。

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会主动或被动地接受成长环境对自己的影响,成长环境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会构建无数的条件反射,所以每一个人生命里都有着原生家庭几十年的烙印,难以消除。

第二节 父母的成长构建了孩子的成长

1.教人即育己

结合上文所述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我们知道,父母除了是家庭环境的提供者和构建者之外,还是孩子最重要的影响者。“以教人者教己”,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作用无人能替代,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也是孩子“人类行为”学习中最关键的老师,更是孩子模仿的主要对象。“身教重于言教”,父母本身的影响远胜于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父母本来秉持何种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都会影响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多时候,父母的态度就是孩子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父母是热情还是冷漠、是灵活还是固执、是勇敢面对还是退缩……都将内化为孩子的内在品质。育儿即育己,父母不能一味地要求孩子,而自己却不能以身作则,父母要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先要完成自身成长,再用完善的自我去构建孩子的成长。

2.父母人格品质对孩子身心的影响

父母的人格品质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对婴幼儿时期的孩子具有奠基性作用。如果父母人格不健康,即使是按照教科书来养育孩子,都有可能培养出有问题的孩子。父母的人格会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以言传身教的形式传给孩子,所以家庭教育中一直强调父母一定要完成个人的身心成长,如果父母自我成长有欠缺、与家人关系有障碍、无法做好儿女角色,就会在教育孩子上缺少信心和力量。父母是否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将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

身心合一、内在圆满的父母,既可以照顾好自己和家庭、经营好事业,又可以用智慧和科学的方法培养好孩子。身心健康的父母教育长大的孩子会有以下表现:能健康成长,有自信、有力量;有较高的自我评价;有较高的自控力和自律能力;能够公开地谈论自己的感受和情感;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也会关心他人;能够充分开发自己的内在潜能等。

3.父母的教育方式强化了孩子的认知

父母的教育如同条件反射实验里的铃铛,也如同马戏团里小象的木桩。父母用什么方式去“刺激”和“拴”孩子,决定了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以及会形成什么样的模式。小时候,我们去医院打针,经历过几次打针的疼痛后,就会产生恐惧,所以,当我们再看见穿白大褂的医生拿着针时,就会立刻将其和疼痛联系起来,然后出现肌肉绷紧、退缩、哭闹等情况。这就是条件反射形成的。

孩子的行为被表扬或被批评,次数多了就会形成条件反射,也会让孩子形成相应认知。比如,母亲让孩子进行“小手拍拍”“小手点点”“小手抓抓”这样的动作,如果孩子能做到,母亲就会非常开心,并对孩子进行表扬,那么孩子就喜欢重复这样的动作;而孩子小便时不蹲下,尿湿裤子就会被骂,时间久了,孩子会有两种不同的状况:一是学会了蹲下小便;二是会更加频繁地尿裤子,在妈妈的责骂下甚至变得越来越胆怯,尿裤子也越来越频繁。

如果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能够使用不间断的、积极的刺激,孩子就会形成一种正向的、积极的行为方式和认知。反之,则是消极的行为方式和错误的认知。持续不间断的条件反射能够沉淀并进入孩子潜意识中,所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要了解自身的言行会给幼小的孩子形成怎样的刺激反应,这种反应有可能是积极正面的,也有可能是消极负面的。因此,父母要有意识地带给孩子正面的刺激,少一些负面的刺激,从而激活孩子更多积极的认知。同时,父母要避免任何不良行为对孩子造成的无形伤害,类似谩骂、侮辱、忽视,这种伤害虽然无法用肉眼识别,但它的杀伤力却是大得惊人。

有很多人一生都没有安全感,总认为周围的人和事是不可信的,回望他们的成长历程,大多都与幼年时父母陪伴的缺失有关系。一个一直在惶恐中长大的孩子,是很难对外界笃定信任的,他们对外界会有一种本能的防御,这自然会影响他们与别人的交往。同理,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关键时期得到的是爱和陪伴,是沉淀在孩子内心坚定的安全感,那么在其长大之后,就会调动出内心的这种安全感,以此来对抗环境中的不安全或人际交往中的不确定因素,变得更自信和从容。

因此,父母的成长构建了孩子的成长,孩子成长的状态也反映了父母自身成长的状态。父母和孩子实际上是彼此的镜子,既能照见对方,又能照见自己。

第三节 人是环境的产物,懂成长环境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1.父亲的自我模式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父亲作为家庭的顶梁柱,是家中的天、家中的太阳、家中的权威和力量的代表,其角色属于家庭的重中之重,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亲是孩子生命中最想亲近的第一个男性,孩子通过父亲认知到什么是男性。比如,他们看到父亲很自信,自己就很容易拥有自信;反之,孩子就没有成熟的“样板”可以学习,自然也就不容易做到自信。

父亲在男孩的成长中起关键性作用,他既是儿子的榜样,又能给儿子诠释男人的担当和责任。男孩表达爱的方式、做事的风格和人生态度大多是从父亲那里学来的。对于女孩,父亲还是女儿异性价值观的最好参照,父亲给女儿诠释男人的人品,帮助其判断一个男人值不值得托付一生。父亲的陪伴给予女儿情感上的富养,让女儿的志向更高远、思维更理性。可以说,父亲的严谨和力量、表达和行为都是明晰的价值标杆,父亲对男孩责任担当意识的建立以及女孩对男性的正确认识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很多父亲状态不好,这样会给孩子造成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

(1)父亲脾气暴躁,经常对孩子批评、否定和打击,这会导致孩子性格武断、缺乏自信心,需要不断向别人去证明自己的优秀。

(2)父亲常年不在家或者是心不在家,又或者不大注意和孩子互动,这会导致孩子缺少对父亲真正的了解,不能够客观地认识父亲,也无法从父亲身上获得力量和支持。

(3)父亲在家庭中表现出来的性格偏软弱、缺少阳刚之气,这会导致孩子一遇到困难就退缩,变得不喜欢自己,缺少开创和革新的魄力。此类父亲的背后一般都有一个强势的母亲或祖母,家里“阴盛阳衰”,这是父母需要注意和调整的。

这3种状态的父亲对女孩的影响体现在:首先,她无法完整认知男性,不擅长处理与男性的关系,性格偏男性化,阳刚有余、阴柔不足。如果父亲脾气暴躁,一天到晚非打即骂,女孩心里就会有一口气:“你现在这样对我,等我长大了一定怎样怎样”,她的潜意识里想让自己变得更有力量,外在形象也更容易男性化;其次,如果父亲常年不在家或父亲表现得不够有担当,这个女孩就会有“这个家需要我来支撑,爸爸做不到的我要做到”的想法,就会“硬撑”,她会给自己施加压力,不断地承担家庭责任,最后就会变成生活中的“女汉子”,成为比较强势的女性。

这3种状态的父亲对男孩的影响体现在:首先,脾气暴躁的父亲,男孩不喜欢;太软弱的父亲,男孩看不起;不常见面、很有距离感的父亲,男孩不熟悉,这就导致男孩无法从父亲身上获得属于男人的内在力量,对如何成为一个男人不清晰,比如男人是阳刚些好,还是温和些好呢?其次,他们也不擅长处理与女性的亲密关系,外表看似强大,内心实则脆弱。受此类父亲影响的孩子都有个共同点:不自信,永远觉得自己不够好,怕别人说自己不行,喜欢证明自己,爱“硬撑”。

带着这种“不够好”的感觉,总是靠“硬撑”成长起来的人,不但认知有偏差,而且身心也容易出现问题。比如常见的抑郁症、躁狂症以及自卑感强烈的人,都存有“不够好”的思维。

生活中,有些抑郁症患者致病的深层原因就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切,都让他们觉得自己不够好,经常向内攻击自己,内心毫无价值感和喜悦感。如果这种自我攻击时间久了,他们就会感觉自己一无是处,活着也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逐渐失去对生活的热情,严重的还会有明显的自杀倾向。

对于躁狂症患者来说,他们被控制或硬撑,无法真实地做自己,这也导致他们能量过剩、无处释放,平时就会体现在行动变化快、强势、躁动、不擅长沟通、语速快、总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怒、时有暴力倾象或用极端的方式释放内心的压抑等。

而自卑感强烈的人,由于内在力量不足,不能接受和认同自己,经常呈现出卑微软弱、低人一等的状态。

综上所述,父亲决定了孩子的层次。要想做一名合格的父亲,首先,应该成为一个好男人、成为一个成功的男人,好男人看品行和人格修养,成功的男人则需要有一定的经济能力,不一定大富大贵,但要能肩负起家庭的重担、维持家人较体面的生活,要为孩子的教育提供经济来源;其次,要有文化素养,要把人类社会的一些文化知识传承下去,帮助孩子建立知识架构;最后,要具有高尚的品德,做孩子最好的榜样。

2.母亲的自我模式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俗话说:“女人嫁错毁一生,男人娶错毁三代。”可以说,女人是一个家族中的传承者、培养者和教育者,她关系着整个家族中上一代人的幸福、自己这一代人的快乐和下一代人的未来。

母亲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其他家庭成员都无法替代的,他们特殊的亲子关系始于婴儿孕育的那一刻,从那一刻起,母亲对生活的态度就已经开始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孩子出生后,母亲很自然地成为孩子生活中第一个启蒙者和行为规范的建立者,随着孩子不断长大,母亲又变成了孩子走向社会的最初引导者。在大多数家庭里,孩子都是与母亲朝夕相处的,母亲对孩子言传身教的时间最长,所以母亲当之无愧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是对孩子待人接物和为人处世影响最大的人。

家庭因为有了母亲,才有了温暖和爱、体贴和关怀以及规矩和习惯,所以孩子都很依赖母亲、很在意与母亲的连接。同时,孩子也很容易受母亲影响,并以母亲的喜怒好恶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标准。

母亲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母亲对孩子过度宠爱,过分满足孩子的依赖,永远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百般呵护、悉心照料。这类孩子和母亲的情感非常深厚,觉得母亲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们习惯了母亲陪伴自己,习惯了遇到事情有母亲帮忙打理,更习惯了被照顾和被迁就的感觉。然而,这也导致了孩子害怕孤单、不喜欢独处、独立性不强。比如,上厕所要有人陪、睡觉也要有人陪,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人陪伴,有些“妈宝男”就是对母亲过度依赖造成的。当孩子对母亲过度依赖时,就会把母亲看得比其他人更重要,他们在未来的情感关系和婚姻关系中也容易有投射,总想拥有曾经被母亲满足的感觉,这就导致男性不擅长处理与女性的亲密关系,而女性则由于过分依赖母亲而不独立、没有担当。

(2)母亲不允许孩子依赖自己。如果第一种是母亲太过于和孩子腻在一起,那么这种恰恰是母亲与孩子过分生疏,拒绝孩子对自己的依赖。比如,孩子说“妈妈抱抱”“妈妈,我要和你一起玩”,母亲会说“去去去,妈妈正忙着呢!去跟爸爸玩,妈妈有事,烦死了”之类的话,这种拒绝会对想亲近母亲的孩子带来伤害,他们会觉得母亲不爱甚至嫌弃、讨厌自己,他们会很委屈,直接陷入伤心难过的情绪之中。等母亲意识到孩子不高兴了,再说“来,让妈妈抱抱”“妈妈陪你一块儿玩”时,孩子不是顺势接受妈妈的亲近,而是表现出了“我不要你抱,我不喜欢你抱,我不让你碰我”的反依赖,反依赖最主要的潜台词就是“你之前拒绝抱我,不陪我玩,等你再找我时,我还不要了呢!”于是,孩子内心虽然对母亲有需求,但是其言语上却拒绝或不会表达,行为表现上也不柔软。他们通常不喜欢别人触碰自己的身体、说话硬邦邦、极端且刻薄、缺少余地。这类女孩通常不会做真正的女孩子,她们既不温柔,也不懂得如何去做柔软的女人,更不会也看不惯撒娇示弱;这类男孩通常会情感冷漠,表现在不会讨好别人,不会示弱,更不会说软话哄人开心,自然也不擅长处理与女性的亲密关系,一旦情感出现问题,就容易“冷战”不说话或进行攻击。

因此,母亲对孩子的养育要注意平衡,既不能让孩子过分依赖,又不能拒之于千里之外。最好是在过度满足和拒绝依赖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让孩子既可以尽情地享受跟母亲在一起的时光,又能够拥有母亲支持下的自我空间,同时还能保持独立和自主。只有如此,孩子才能学会正确地处理与母亲的关系,才能和母亲之间拥有健康的连接,更能拥有一份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

3.家庭对孩子的保护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父母对孩子的爱体现在很多方面,但最突出的就是过度在意和过度保护。有位心理学家曾说:“爱是一个极度危险的东西,常常导致伤害,并且越相爱越容易导致伤害。”过度地在意和保护孩子就是这样一种危险的爱。

现如今,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或两个孩子,很多父母给予孩子过度的保护,他们完全不相信孩子能独立做好事情。他们对孩子保护有加,真可谓“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常见的过度在意和保护体现在:怕孩子冷、怕孩子饿、怕孩子摔着、怕孩子受伤害等。父母在孩子面前不断提示“不能下楼梯,小心摔着”“不能摸这个,烫”“不能猛跑,小心摔倒”……有的父母甚至对外界环境没有一点安全感,总是怀疑这、怀疑那,比如不准孩子在外面买东西吃,怕不干净;不准孩子和小朋友嬉闹,怕受伤等。

孩子需要保护,这点毋庸置疑,但这个保护要有“度”,过度保护相当于父母剥夺了孩子自由发展的权利,如此一来,孩子什么冒险的事情都不敢做了。同时,父母的过度紧张也会让孩子不敢做真实的自己,甚至觉得做自己是不安全的、是有风险的。他们缺乏安全感、教条、认死理、不灵活、遇事死脑筋,既不肯改变,也害怕发生改变,做任何事情都习惯先规划,不允许、也不愿意接受变化,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比较死板,过度追求稳定感。

父母要有意识地让自己走出过度保护的误区,要相信孩子的能力。只有狠心地撒手,小鹰才能飞得更远,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毕竟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内心更渴望独立、渴望更多的人生体验。作为智慧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应该经常鼓励:“在爸爸妈妈的眼里,你已经是一个能力很强的小大人了,我相信你能把这件事做好的。”同时,父母要给孩子做事的机会,只有行动起来,孩子才能长大,也只有给孩子成长锻炼机会的父母,才能培养出有能力的孩子。

4.家庭对外在评价的关注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有些父母经常在家庭聚会或者朋友见面时让孩子给大家表演节目,比如当众唱歌、跳舞或背唐诗,既为了让孩子展示才艺,有机会得到锻炼,又能给大家带来欢乐。最重要的是,当“观众”们对孩子赞赏有加时,这些父母还能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甚至感觉孩子被外界夸赞比自己被夸赞更让人骄傲。

孩子的天性中有喜欢表演和展示自己的特质,当感受到自己的表演能带来掌声、喝彩声,看到大人开心的表情时,孩子就会有“被看见”“被认可”的自豪感,所以很多小孩子也特别喜欢和享受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诚然,每个孩子都是有才艺的,比如画画、唱歌、背唐诗、跳舞等,孩子学会某种才艺后在父母面前展示表演一下,无可厚非,这样还有利于提升孩子的自信心。然而,如果父母把孩子的表演当成炫耀和获得关注认可的资本,就有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案例:

盼盼今年5岁,性格比较内向,平时在家里话还算多,但是在陌生人面前几乎不主动讲话。在奶奶70岁寿筵时,奶奶突然提出让盼盼上台,然后又让她给亲戚朋友们唱一首歌。奶奶还承诺,只要盼盼唱完就给个大红包。盼盼十分紧张,一声不吭地直摇头。而台下的人以为孩子只是紧张,也想让气氛更活跃,就不约而同地一边鼓掌,一边异口同声地喊“来一个”。盼盼还是不肯唱,奶奶只好对众人解释说:“这孩子,嗓子特好,在家里唱得可好呢!没想到一到外面就‘掉链子’了,这孩子真不懂事,请大家理解啊!”没想到盼盼听奶奶说完后,嘴巴一咧,“哇”的一声哭了。最后场面挺尴尬,因为盼盼不但没有配合奶奶的要求,还在寿筵上哭哭啼啼,让奶奶也有些扫兴,所以奶奶不停地责怪儿子、儿媳妇没把孩子教育好。

事后,家里人说起这事,都对奶奶说以后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因为孩子也已经5岁了,有自己的想法了。奶奶却认为小孩子都喜欢唱唱跳跳,老人们也都喜欢孩子,让小孩子上台表演,既能给老人助兴,又能锻炼孩子,大人脸上也有光,不能什么都顺着孩子。妈妈则坚持认为:强迫孩子在大人面前表演不对,若孩子答应表演还好,若拒绝表演,反而会让众人觉得孩子不懂事,孩子自尊心也会受到打击。奶奶和妈妈各执一词、互不让步。而对那个众目睽睽之下在大家“来一个”的喊声中窘迫无处遁身的盼盼来说,灾难才刚刚开始。打那以后,只要遇到人多或被一群人关注的场合,她就会条件反射性地紧张焦虑、惶恐不安,哭着闹着要马上回家。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有的孩子顺应了大人的意愿,上台表演,以期得到大人的夸奖或赞美;有的孩子干脆拒绝,怎么商量都不同意表演,让父母“丢面子”。

如果父母习惯了让孩子在人前“秀自己”,孩子就会沉浸在别人给他们的掌声和认可中,就会越来越渴望这种感觉,而他们自己,也由最初的天性驱动表演,变成了父母“炫”表演、为了掌声和喝彩声表演。长此以往,孩子会过度在意别人的评价和关注,在意掌声和赞美声,虚荣心增强。假如得不到关注,他们就会制造机会让大家“看见”,生活的最大动力也变成了在外在世界中寻求认同感,寻求“大家夸我、赞美我、欣赏我”的机会。

一旦孩子从外在寻找认同又得不到满足,他们便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好,别人才不喜欢自己、不关注自己、不欣赏自己。他们的自我价值感会变得很低,人也变得退缩、木讷、消极和压抑,长大后遇事很容易抱怨。如果这类孩子的父母对孩子要求高,经常对孩子挑剔指责,孩子就会拼命想达到父母的要求,终其一生都有可能在寻求父母的认可。否则,孩子可能永远都会觉得自己不够好。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要想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前提就是他们需要认识到,无论自己是什么样的,都是独一无二的。阿米尔·汗的电影《地球上的星星》中有句话:“孩子,你不需要把所有事都做得跟别人一样好,只需要发现自己最闪光的一面,你就是这个地球上独一无二的一颗星星。”其实,这应该是所有父母经常对孩子说的话。因为如果孩子一直从外在寻找认同,从小就用别人的评价来判断自己是否优秀,慢慢地就养成了习惯,对别人的评价总是信以为真,并形成了潜意识。这样,他们又怎么能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呢?又怎么能意识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呢?

5.家庭秉持的养育方式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目前,在家庭教育方式上存在两种分化比较严重的大趋势:一种是比较严格的“圈养式”教育,另一种是比较宽松的“放养式”教育。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同。

比较严格的“圈养式”教育,通常表现在父母对孩子有诸多限制。这类孩子被称为“吓大”的孩子,他们天性胆大勇敢,但从小被父母限制过多,比如,经常说“你如果怎样,我就把你关小黑屋”“你如果敢……,我就……”等之类的话,不允许孩子冒险尝试,这就造成了孩子的“阳奉阴违”。他们在人前会表现得很乖很听话、不违背父母的要求,私下里,他们会悄悄地满足自己。比如,他和母亲说“今天我值周,我会晚回家”,其实是放学后去打游戏了,又或者说“学校要我交钱买资料”,其实是去吃平时父母不让吃的垃圾食品了。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表现为:胆小、做事缩手缩脚、“无厘头”的恐惧、社交退缩、不敢坚持主张、压抑,平时没有事情还好,一旦有事,就是大事,情绪爆发时具有摧毁性。

“放养”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表现在:一方面,由于父母给予了足够的空间,他们胆大、敢作敢为、喜欢追求刺激;另一方面,孩子十分自我、同理心差、不懂得体恤别人,没有规矩、不服管教、无法无天、非常散漫。“放养”过度,很容易走向“失控”,孩子也很容易因为父母的放任而变得自私自利、为所欲为。

凡事过犹不及,教育也是如此。因此,父母对孩子张弛有度的教育方式就变得特别重要。习惯“放养”孩子的父母,在孩子做错事或有不良习惯时,要及时指正,要让孩子明白可以勇敢,但不可以胆大妄为;而习惯“圈养”孩子的父母,对孩子不能过度约束和限制,要适当对孩子放手,鼓励孩子尝试和冒险,给孩子独立思考、独立生活的空间,让孩子学会自我成长。

6.家庭表达爱的方式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爱的方式分为无条件的爱和有条件的爱。什么是无条件的爱呢?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有的父母会在心里对孩子说:“宝贝,无论你以后是健康还是病弱、聪明还是愚笨、听话还是调皮捣蛋、漂亮还是丑陋、学习成绩好还是差,爸爸妈妈都会永远爱你,都会养育你直至你成为独立自主的人。”这就是无条件的爱:仅仅因为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我爱你,和你是什么样的孩子无关。这类父母爱孩子,享受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享受孩子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他们会用尊重、鼓励、欣赏和信任的态度对待孩子。因为有父母的爱在后面支撑:“爸妈爱我,接纳我。”孩子的内心拥有取之不尽的力量,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事情,都能非常踏实有勇气,能无所畏惧地面对整个世界。

那么,什么是有条件的爱呢?有些父母常挂在口头的“如果不乖,就不喜欢你了”“这么淘气真惹人烦”“不听话妈妈就不爱你了”“你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你怎么把家里弄得这么乱啊?你这样子一点都不像我的孩子”等,这些言语的背后都代表着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有前提条件的:你必须是乖孩子、不淘气、听话,我们才爱你。

在孩子刚出生时,父母会说:“只要健康就好!”稍大一些,父母会说:“快乐就好!”可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父母的心态和做法却在不断地背离初衷,他们会有意无意地把各种要求放在孩子面前:“你必须听话、必须好好学习、必须考个好成绩、必须懂事、必须……”“你应该知道,你应该努力,你应该……”如果孩子达不到父母的要求,父母就会训斥,昔日的满足和接纳全然不见。这种有条件的爱会给孩子一种“如果我不……,爸爸妈妈就不会爱我”的感觉。可是孩子们又很在意父母是否爱自己,为了获得父母的爱,即使不情愿,也要努力让自己的行为达到父母的要求,努力让父母满意。他们会以父母的标准为标准,做父母心目中的乖孩子、好孩子。小时候的他们会追着父母问:“你真的爱我吗?”而他们也很害怕听到“我不要你了,我不喜欢你了”这样的话。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用自己的行为方式来考验父母对自己的爱,“如果我不够好,爸妈还会爱我吗?”“如果我不听话,爸妈还会爱我吗?”“如果我不懂事,爸妈还会爱我吗?”“如果我犯了错误,爸妈还会爱我吗?”……在他们的认知里,父母说对,就是对;父母说错,就是错。这种模式在他们走上社会后会泛化,导致他们非常在意外界对自己的看法,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对别人也同样严格,努力追求做到最好、做到完美。

7.家庭对孩子的陪伴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有句玩笑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手一机、随时随地当“低头族”成了现代人生活的常态。人们基本习惯了用手机打发时间,不管去哪都随身携带,一天当中接触最多的可能也是手机。估计99%的父母都在孩子面前玩过手机,有些父母还会和年幼的孩子人手一机,各玩各的。正是由于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才有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呼吁:父母要放下手机,多陪陪孩子。

快节奏的生活、手机的“入侵”直接导致父母对孩子陪伴缺失、互动缺乏,尤其是父母都是上班族,白天忙于工作,下班回到家后又被手机吸引,冷落了孩子。有些父母很委屈:“我们没有让孩子当留守儿童,也没有把孩子扔给老人,我们每天都和孩子在一起,难道这还不是陪伴吗?”错了,真正的陪伴是“我的人和心都和你在一起”,而不是“我和你在一个空间里”。很多父母自认为的对孩子的陪伴,其实更多的是“看着孩子”,父母和孩子之间没有任何互动,只要孩子乖乖地做自己的事情、不惹是生非,彼此相安无事就行,而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陪伴。

父母不能陪伴孩子会给孩子造成很多负面影响。父母很忙或者兄弟姐妹多,父母对他们的关注会比较少,导致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吃、一个人玩、一个人睡,独处的时间大大超过自身年龄可承受的范围。这类孩子会表现得内向、寡言少语、不合群,在人际交往时通常比较被动。缺乏互动的他们会感觉自己很孤单,不喜欢说话,更多的时间是在观察思考,这也间接让他们的学习能力变得很强,变成“什么都明白,什么都不愿意说”的理性观察者。

当今孩子好多没有同龄玩伴,离开学校,大部分孩子都会被关在家里,除了电子产品外,剩下的“玩伴”主要是父母。很多孩子只能寄希望于和父母互动,也就更加渴望父母的关注和陪伴。毫不夸张地说,父母就像孩子的救命稻草,如果能抓住,就可以顺利成长;如果抓不住,孩子童年的精神世界就会非常匮乏。

因此,父母要有意识地学习如何陪伴孩子、如何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创造高质量的陪伴、如何为孩子创造“爸妈属于你”的亲子时间、如何正确投入时间和精力,把花很多时间的“陪着”提升为高品质的用心的“陪伴”。

8.家庭中权力的使用方式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在很多家庭中,父母在孩子眼里就是权威与压制的代表。这类父母通常认为父母的权威高于一切,凡事以自己的意志为主,不顾及或觉得不需要顾及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这类父母崇尚权威和信奉传统,教养孩子的过程中简单粗暴,对孩子很严厉,强调孩子要顺从,对孩子的行为有较高要求和标准,甚至不近人情。他们认为只有经过严格的教育,孩子才能有出息、长大后才能有所作为,所以他们经常对孩子提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强迫孩子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事,在这过程中会忽略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如果父母非常强势,过分强调权威性,有的孩子在被长期操控后,就会不再把父母的要求放在眼里,还会激起对权威的不满和愤懑,比如生活中见到的绝不服软、认错的孩子。这类孩子会牢记被父母苛刻对待的感觉,一旦觉得力量足够时,他们就会开始挑衅父母的权威,甚至和父母反目,让父母不知所措。

还有一类孩子,他们不敢对抗父母的权威,会表现得退缩、焦虑和服从。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都比较差,不敢轻易尝试,也缺乏抗争意识。长此以往,他们与父母的关系大多“面和心不和”,内心和父母很疏离。长大成人后,他们会极度渴望拥有权力和地位,通过金钱和权力,追求掌控他人和世界的满足感,以此来弥补成长过程中内心的缺失等。

9.家庭对孩子存在感和价值感的在乎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很多父母都看到过这样的孩子,他们平时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候比较安静,也很明事理。可是一旦家里来了客人,他们就会一反常态,表现得特别调皮或任性,甚至“人来疯”。他们要么腻在父母身边不肯离开,要么大喊大叫兴奋不已,或者不停地插话打断父母与客人的谈话。

多数情况下,父母会碍于外人在场,让孩子自己到一边玩去,不要打扰大人说话。通常孩子也会有两种回应,要么故意“听不懂、听不到”父母的话,甚至表现出更“不听话”的样子,和父母对抗;要么不得不听从父母的话,沮丧落寞地离开。

之所以孩子会一反常态,是因为他在测试自己在家人心中的位置和存在感。平时家人们在一起的时候,大家的关系是平静、平衡和真实的,哪怕大家都不说话,各干各的。当家里来了客人时,这种平衡就被打破了。家人会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客人身上,而忽略了孩子的存在。这时候孩子就会努力创造机会,期待被看见、被关注和被重视。此时,如果父母能够读懂孩子的内心需求,日常生活中就要有意识地营造孩子的价值感和存在感,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重视和关注,这种一反常态的情况就会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除了这种现象外,如果孩子生长在兄弟姐妹多的家庭,从小在被忽视中长大,或者父母太忙没时间关注他们,或者他们是家中的长子、长女,有弟弟妹妹需要他们来照顾……无论哪一种情况,这些被忽视的孩子都特别渴望获得存在感。他们会主动做很多事情去帮助别人,让别人需要他们、觉得离不开他们。这样长大的孩子不懂得拒绝别人,经常为了别人而妥协,也经常忽略自己,一旦不被人需要,就会觉得自己毫无价值。

存在感是安全感和价值感的基础,如果孩子缺乏存在感,他们就会去争取和确认,有时候就会无理取闹或者惹是生非。平时和孩子互动时,父母要尽可能地让每个孩子都有存在感。父母帮助孩子建立存在感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可以让他们参与讨论,私人物品能有单独存放的空间,奖状、奖品的展示,受伤或者受委屈时能及时得到父母的关心、照顾、支持、帮助……这些都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