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懂孩子,后懂教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序言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教育”进行了解读,“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讲的是广义上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意指施教者通过自己的所作所为给受教者以示范和熏陶,使他们在听其言、观其行中潜移默化地受影响;“育”更侧重于家庭教育,指父母养育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多做善事,成为善良的人。所以说,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上所施”,让孩子“下所效”,从而“使之作善”。

对家庭而言,父母是孩子成长的启蒙老师,是孩子安全感的源头,是孩子自信心建立的载体,是孩子生命之初最信任的人,是孩子成长环境的提供者和创造者。孩子的性格养成、思维模式、心理状态、人格形成等任何一个维度都脱离不了父母对他们的影响,因而父母无人能够替代。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教育孩子就像染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故染不可不慎也”。而父母教育就是第一道染序,孩子则是那待染之丝,底色是关键。有学者认为:“初生婴儿从外界获得的影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就意味着孩子终身受益的教育就是最初的教育。如果说养育一个崭新的、与众不同的生命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之一,那么父母就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也是人类发展薪火相传的第一站,对于一个新生命、一个时代和一个国家,都起着奠基的作用。

任何职业都需要学习,“父母”这个职业也不例外,父母的两大核心任务就是学习与育人。要当好父母,首先,就是要不断学习,而且是终身学习,因为做父母的每一天都是从未经历的、崭新的一天。其次,孩子在不断成长,育人应该是双边活动,父母教育子女,子女时刻在模仿父母成长。教学相长,父母也要不断修正自己成长模式中的错误,在教育孩子中成长。

现状是很多父母都是“无证上岗,无证经营”,没有学习,直接育人。我们必须承认,从读书到结婚生子,大多数人都没有接受过任何与家庭教育有关的理论学习,甚至连如何谈恋爱、如何孕育生命、如何做父母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因此,孩子就变成了父母的“实验品”,教育也变成了父母不断试错的过程。有人完全依靠教科书,有人完全依靠成长经验,有人“放养”,有人“圈养”……不一而足。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是在摸索中前行、在实践中验证。幸运的父母和孩子像中奖一般,而在更多的家庭中,父母用孩子的曲折成长交足了学费。而教育的不可逆性又决定了父母和孩子必须承担不懂教育、错误教育的后果,这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是非常让人痛心的。

客观地讲,很多父母都明白:教书的是老师,但育人的一定是父母。只是大多数父母缺少学习,只能采用千篇一律的教育方式,只要“觉得对”,就照单全收、照搬照用。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环境不同决定了孩子的成长模式不同,也决定了适合他们的方法不同。类似于养花重在养土、养鱼重在养水,父母要为孩子营造健康的家庭环境。如果父母不懂孩子、不能根据孩子的特性为孩子提供适合他们的成长环境,结果就会适得其反,甚至会扭曲孩子的天性。同时,如果父母不懂孩子、不懂因材施教,所有付出不过是教育形式的生搬硬套,就不会带来良好的教育效果。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如同一粒种子,在阳光、雨露、空气的滋润下慢慢成长。父母能做的就是为这粒种子提供合适的土壤,并在需要时浇水、施肥、去除杂草……同时,父母不能决定开什么花或在哪个季节开花,也无法强求这粒种子是花还是草。如果明明是粒苹果种子,却希望结出梨;或者明明是棵松树,却盼望长成橡树,最终结果就是孩子失去了他们的特质,平庸度过一生。更有甚者,养育孩子的方法不对,不但不能把一棵苹果树培育成材,还有可能使得一粒原本生命力十足的种子夭折,毁掉一生。教育孩子仅有爱是不够的,爱是本能,教是责任,而懂才是智慧。我们不能改变一粒种子的特性,唯一能做的就是尊重它的特性,帮助它顺利地生根发芽,直至长大。

父母何时开始懂孩子,有没有最佳时机呢?这个问题和“教育何时开始”一样,都关乎生命教育。也就是说,孩子生命开始的时候,就是教育开始的最佳时机,也是懂孩子的时候。简而言之,孩子越小的时候开始教育越好,父母越早懂孩子,教育效果也越好。

此书结合本人近30年的教学经验,重在从“懂孩子才是真正地爱孩子,懂孩子才会科学地教孩子”的角度,阐述从哪些维度去懂孩子、怎么做才能懂孩子。父母要懂得成长环境对孩子的各种影响,为孩子创造高质量的成长环境;父母要懂得孩子成长的规律,从而尊重教育之道、因材施教;父母要懂得孩子的四大精神支柱是什么,帮助孩子培养和建立;父母要懂得孩子的情绪表达方式,让孩子成为身心合一之人;父母要懂得家庭教育方式的盲区和沟通方式的雷区,才能及时修正错误、停下不该做的、多做应该做的;父母要懂得孩子独一无二的特质和个性,才能为孩子量体裁衣地制订培养方案;父母要懂得亲子之爱的法则和自身成长的维度,才能遵守系统规则,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习。

在先懂孩子后懂教中,因材施教是构建整个家庭幸福的重要目标。帮助父母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改进教养方式、提升家庭教育质量、树立榜样形象,传递力量、传承精神,是我们每一位教育者最伟大的事业。

希望此书能够带给父母和广大教育者一些参考和思路,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尊重规律、少走弯路。当父母能真正地懂孩子、科学地教孩子、智慧地爱孩子时,才能真正体会到“教育方法千千万,不懂孩子太难办”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才能真正体会到与孩子一起构建未来的幸福。

感谢让本人动念提笔写此书的王鹏博士,是他的大爱让我愿意用文字来分享和传播;感谢孙一玮副教授,是她的睿智和博学支持我将脑子里的想法落笔成文;感谢茁琳文化资深辅导师王芸轩、张雨涵、李苓和陈燕老师大量的经验分享;感谢罗显环、李清远老师的陪伴和鼓励;感谢王红梅老师分担事务,让我可以静心地完成此书;感谢数万名“先懂孩子后懂教”课程的学员,你们对课程的认可和自身改变,是我撰写此书最大的动力。

一个孩子最大的幸福,就是有为了他的幸福而去改变的父母。

如果读者朋友想同作者进一步交流心得,可通过邮箱:347067876@qq.com联系。

王茁琳

2022年3月于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