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教育理念:规划孩子的学习,家长要知道的那些事
“慢养”才能育出“大器”
源源今年上三年级,班里的很多同学都在外面上了特长班,源源的家长开始着急了:“以前一直觉得让孩子自由成长对她比较好,所以孩子长这么大还没上过任何特长班呢,但是,不能让孩子落后啊!而且,我家宝贝那么聪明,一定会赢过其他孩子。”所以,家长为了让孩子尽快掌握更多的技能,赢在起跑线上,一口气给源源报了绘画、钢琴和英语3个特长班,周一、周二学英语,周三、周四学绘画,周五、周末学钢琴。突然间暴增的学习内容让源源一时手忙脚乱,无从适应,被强逼着学了1年,什么也没有学好,源源的学习成绩反而下降了,她也不像以前那么活泼开朗了,开始对什么都提不起劲来。
正如源源的家长一样,决定一时抛弃功利心去教育子女,可能并不难。但是要自始至终地秉持关照孩子心灵的教育理念,对很多家长来说并非易事。因为非功利的教育首先关注的是孩子本身的成长节奏和需求,可能不会让孩子在短期内有学识上的进步。而社会通常给家长诸多压力:特长生潮流、高分名校情结、就业竞争激烈等,在讲求效率和速度的现实面前,家长未必能够稳住阵脚。
我们相信,心胸的大小决定一个人事业的大小。在决定孩子心胸和视野的宽度和深度的少年时期,孩子最大的收获不在于有多少荣誉证书,而是学会今后做学问、做事情的道理和方法。因而早期教育就需要家长接受一个事实:非功利教育的成果不会立竿见影,但它是成功的基础。
据统计,1500—1960年,全世界1249名杰出科学家和1928项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在年龄上有一个阶段划分:科学创造的最佳年龄区间是在25~45岁,最佳峰值年龄在37岁前后。更为精准的数据是,在诺贝尔奖的大部分获得者中,物理学家的平均年龄为35岁,化学家的平均年龄为39岁。
当然,科学家只是社会精英中的一类,但他们也是最能代表高智商的一类人。普通人对科学家总有一种崇拜的情感,因为他们代表人类的思维精英,可以办到我们办不到的事情。上面的统计显示,科学家往往在青壮年才能够有所成就,其实还有更为典型的“大器晚成”的例子。
1859年11月24日,达尔文在伦敦出版《物种起源》时,已50岁。他最早的科学著作,也是在45岁以后才开始出版的;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他的基因学说是在49~60岁之间完成的,67岁才获得诺贝尔奖……这样的事实让我们看到,人生在青少年时期可能没有什么重大的收获,命运的转机很可能在你已经成年、感到没有希望的时候到来。但是机遇只眷顾有准备的人,达尔文22岁就离家登上“贝格尔号”去进行环球科考,易卜生21岁开始自费发表戏剧作品,摩尔根20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动物学学士学位,24岁就获得了博士学位。他们从来没有放弃早年的努力,才会有后来的成功。
但是还是有很多人相信一个早年毫无建树的人,可能会在中年之后突然发迹,因而孩子的早期教育也并不是非得严格进行不可,如果孩子有“造化”,成功也会找上他的。这其实是家长推脱教育责任的一种思想,有哪位真正成功的人不是从一点一滴开始准备的呢?
司马迁的《史记》、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历时18年;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历时1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历时22年;法布尔的《昆虫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历时30年;谈迁的《国榷》历时37年;马克思的《资本论》、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历时40年;歌德的《浮士德》历时60年……
这些著作问世的时候作者已经走进暮年,但是他们都是从很早就开始积累创作,经历了漫长的酝酿过程,到晚年才最终完成,绝非突然被幸运眷顾而成名。如果仅仅看到别人取得的成绩,而割断他们努力的过程,相信出人意料的奇遇,那他的一生也将在等待中度过。同样,如果放弃孩子教育的黄金时段,而盼望他日后自己成才的家长,也往往不能如愿。
成功不能一蹴而就,成才如是,教育亦如是。家长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有信心,只有相信孩子会向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看到孩子未来的发展,才会有耐心,教育的目标也才能慢慢实现。家长的耐心有多大,孩子的进步空间就有多大,记住:“慢养”才能育出“大器”!
教育不能抢跑,学习不能揠苗助长
最近,思琪上课没精打采,注意力涣散,总打瞌睡,成绩有下滑趋势,班里的同学也反映说她平时不怎么爱和大伙玩。其实,思琪刚入学时成绩在班里也比较好,比较懂事、守纪律,和同学相处融洽。不过,自从她的家长给她加负后,她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家长每天给她安排了大量的课外作业,还给她报了奥数、剑桥少儿英语等好几个学习班,她完全没有休息和玩的时间,每天晚上都要念书做作业到11点多,这自然会使平时课堂表现和学习成绩受到影响。
其实,才一年级的孩子,家长还是不要给他们过重的学习负担,否则只能将孩子稚嫩的肩膀压垮。
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班上名列前茅,于是超前教育十分盛行。但其实,教育抢跑本身是一种犯规的行为,违背的是孩子成长发育的自然规律。抢跑式的超前学习必然导致过量学习,给孩子造成过大的负担,对孩子身心的发展都带来巨大的伤害。正如上文中的思琪一样,过重的负担剥夺了她健康成长的权利,也剥夺了她应有的快乐!
一位儿童教育专家曾说过——智能的总量是相对守恒的,一种智力类型能量的升高必然伴随着另一种智力类型能量的降低。而这种降低往往体现在心理调节能力上。处于超前教育环境下的孩子,他们往往会有超人一等的优越感,而且周围亲戚朋友的夸赞和表扬也会令孩子产生虚荣心。于是,对于这样的孩子,求知不再是为了满足自己兴趣,而是为了超越别人、赢得荣誉。这些“聪明绝顶”的孩子,日后跻身于“尖子”之中一旦没能继续出类拔萃,或完成了辉煌的学业而在工作中无醒目的建树,眼前的境遇和昔日的辉煌形成的强烈反差,必将引发出各种不良的心理反应,甚至导致严重的后果。儿童的学习是由玩耍、休闲、睡眠所构成的,如果全是“学习”,没有玩耍、休闲、睡眠的消化、反刍时间的话,学习的过程就不可能完成。玩耍不仅是学习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过程。过量学习也必然占用玩耍、休闲、睡眠时间,必然对良好性格的养成、心理及生理健康带来影响。因此,多给孩子一些睡眠、玩耍的时间,减去过量的学习负担,反而有利于学习成绩和分数的提高,知识的增长,也有利于身心健康。我对家长的建议是,超前教育可以进行,但一定要适度,千万不能揠苗助长,事倍功半。
当然有一些超前教育的孩子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这并不代表抢跑式教育就一定适用于每个孩子。孩子都有自身的特点,有些孩子5岁就具备了各方面的能力,比如自理能力、和小朋友交往的能力等,那么,提早入学也无可厚非。可有些孩子即使已经到了入学年龄,却还没做好准备。对于这样的孩子,如果家长让他学一些在他能力承受范围之外的东西,负担过重,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会给孩子留下心理上的负担,使孩子长时间处于紧张、沉重的心理状态,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所以,家长要扪心自问,孩子做好准备了吗?自己做好准备了吗?如果家长都没足够的自信,那么,最好还是让孩子遵循规律顺其自然地成长。
其实,知识的学习积累不急,成绩的高低都是暂时的,只要让孩子不断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今后他一定会是优秀的学生。所以,家长们不如适当给孩子“减减负”吧,毕竟,让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才是最重要的。
真正爱孩子的家长记住:教育抢跑不是成功的捷径,揠苗助长结不出学习的果实!
不要急于取得教育成果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特别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认为学习成绩的好坏就是成功与否的标志,认为只要孩子取得了好的学习成绩,教育就取得了好的成果。这是不正确的,家长应该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重视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不要老盯着眼下的考试成绩。一个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不一定有很好的学习能力,但一个有很好学习能力的孩子将来迟早会有所成就,而且可以为他的长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人生是一条漫长的学习之路。根据专家的分析:在农业时代,一个人只要7~14岁接受教育,就足以应付往后40年生活之需;在工业时代,求学时间延伸为5~22岁;而在目前的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科技急速发展,每个人必须随时接受最新的教育。要在这个社会中成功,不只靠一张名牌大学的文凭,而取决于不断持续的终身学习能力。
有报道说,在英国大约有65%的毕业生毕业后从事的职业与他们在学校所学的专业无关,这种现象在我国也许更为突出。这是为什么?原因就在于当今世界信息和知识飞速增长,使灌输知识为主的教育已无法面面俱到。针对世界发展变化的重大趋势,著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预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1999年,美国教育部组织了16位著名的心理学、认知学专家,对近30年来学习科学领域大量涌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两年的研究分析,他们得出的结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习理论和教育研究发生了人类有史以来最本质与革命的变化。”并指出:新世纪的教育的目的要从传统的灌输知识为主的模式,转变为“帮助学生发展必要的认知(智力)工具和学习策略,使他们能够获得创造性地思考有关历史、科学技术、社会现象、数学和艺术时所需的知识,使他们成为自我维持的终身学习者”。
有位社会学家曾经调查了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发现这些获奖者大多认为,学生学习时期,重要的不是成为班上学习成绩最好的,而是掌握学习的方法,这是学生获得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回顾自身的教育经历,在一篇题为“论教育”的讲话中曾深刻指出:“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
事实证明,学习能力是决定孩子能否成为优秀人才的决定因素。学习型组织的倡导者、《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彼德·圣吉说过:“因为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为了让我们的孩子在未来社会立于一席之地,家长有责任培养孩子一生受用的学习能力,并着力培养孩子学习的浓厚兴趣。教育应该从教孩子接受知识,转向教导孩子全方位地学习,以满足终生学习和成长的需要。在注重孩子学业成绩的同时,家长更应关注全面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让孩子享受学习的快乐,拥有成功的学习经验。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学习能力应该是学习时的注意力、写作业的速度和正确率、听课能力、计算能力、书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有情绪的稳定性。这些能力又是相互影响的,上课注意力与前庭平衡能力、大脑对身体的控制能力、智商、情绪等因素都有关。写作业速度与智力、注意力、手眼协调性、情绪因素有关。听课能力与脑—耳协调训练有关。计算和书写能力与脑—手—眼协调训练有关。语言能力与本体感训练有关。情绪稳定性与触觉训练有关。也就是说,孩子的学习能力都是可以通过专门的训练提高的。因此我们家长千万不要因为孩子的成绩不好而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他,如果盲目地以分数为标准来判断孩子的学习,那很容易让孩子的着眼点放在应付考试上,最终影响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家长不要用催促的态度让孩子提高成绩,这会让孩子很反感,此时他不喜欢家长干涉他的生活,凡事喜欢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
教育的成果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显现出来。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家长千万不要急于求成,无论孩子学得快一点或是慢一点都无关紧要,孩子取得的成绩是高还是低也不是最关键的,在这个时候家长最应该重视的是孩子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放长线,钓大鱼”,才能取得更巨大的教育成果。
教育,讲究的就是说理
路路在家长眼里是个特别淘气的孩子,他总是和大人过不去似的,你叫他往东,他偏要往西,你叫他认真写作业,他偏偏在那里瞎混时间;你让他在学校老实点,他三天两头被请家长;你让他少玩一点,他想方设法跑出去玩,而且一玩就玩到很晚……“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快点!给我滚回家写作业!”“你把这个错字抄10遍,给我好好记住了!”“你下次再在学校闯祸,看我不收拾你!”……家长不知道怎么教育他,就采取绝对强硬手段来镇压路路的恶行,但是,这对路路起不了多大作用,最多被打被骂的当时路路会收敛一点,一会儿,这些警告就消失踪影了。于是,路路还是一如既往地惹祸,家长还是一如既往地头疼……
很多家庭和路路的家庭一样,采用的是权威式的家教,认为教育就是命令和要求。而懂得教育艺术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会通过阐述道理来使孩子心悦诚服。
家长“直言不讳”的批评往往会给孩子咄咄逼人的感觉,使他难以接受而引发对立情绪。相反如果掌握说服的技巧,就能够让孩子心悦诚服地接受家长的观点,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所以,真正智慧的教育,即是正确的说理教育。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要一味使用命令的方式,而应以友善的态度启迪孩子,把道理给孩子讲清楚。如果家长在教育方式上不肯用心,只凭一时的喜怒赞扬或批评孩子,或只是发号施令甚至是训斥,孩子一时会被家长的威风吓住,作听话状,但他再稍大一些,则不会买家长的账了。我们不要苛求孩子立刻听从家长所说的每一句话,而是把道理讲清楚,给他们适当留有思考及情绪准备的时间,当他们感觉到家长所说的是对的,会更加尊敬家长,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防止孩子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
要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那么,如何跟孩子进行成功的沟通和说服他呢?教育专家给家长的建议如下。
1.建立一种积极健康的家庭沟通交流关系,应该改变家长是决策人,孩子是接受者这样僵化的家庭角色的分配。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懂得进行角色交换,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可以对他表述的愿望予以积极的辩解。当孩子能够参与讨论家里的通常是成年人的问题时,他们方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家长。
2.做孩子的工作要细心,要顺着孩子的天性进行引导。家长和子女多沟通,应当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给孩子一个私人空间。有进步及时表扬,提要求合情合理,纠过错讲究人情。
3.跟孩子讲的道理应合情合理,不能信口胡说,也不能苛求孩子,因为大人信口胡说,孩子是不会服气的,大人的要求过分苛刻,孩子是办不到的。
4.跟孩子说理时,孩子会为自己辩解,家长应给孩子申辩机会。申辩并非强词夺理,而是让孩子把事情讲明白。让孩子申辩,他才会理解你的道理,使教育收到良好效果。
5.要了解孩子的情绪状况,因为孩子和大人一样,情绪好时比较容易接受不同的意见,不高兴时则容易偏激,所以跟孩子讲理,要在其情绪较好时进行。
6.要孩子遵循的“道理”,家长首先要严格执行,再给孩子讲道理时,才能理直气壮。如果家长总找借口不去上班,在孩子赖着不上学时,给孩子讲“遵守纪律”的道理,岂能有说服力?
7.适当的妥协会使孩子更容易听得进你的道理。通情达理的家长在孩子看来,比只会说“不许”的家长要可亲可敬得多。
8.说理时不要一味采取教训的态度,“你必须……”“不要……”。换种方法,及时肯定孩子做得不错的地方,“上次在姑姑家做客,你表现就不错,这次要再进一步啊。”孩子总是喜欢听肯定、表扬的话,及时鼓励他,会激发他的上进心,给他讲道理,他也能听得进去。
教育,讲究的就是说理。只要家长用对了说理方法,把正确的道理说给孩子听,自然会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
教育没有固定的“教学大纲”,而要因变而变
萧萧成长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家长都是中学老师,爸爸是数学老师,妈妈是语文老师,从萧萧小的时候开始,爸爸妈妈就倾尽自己的全力为孩子制订了一个教育计划,并按部就班地将这个计划付诸实践。例如:每天写生字,萧萧必须每一个写20遍;学习算术时,萧萧必须用爸爸的“小棒计算法”来练习;学习英语时,家长非得用她蹩脚的英文给孩子指导;写作文,一定得向《优秀小学生作文》等经典书目学习,用别人的优美语句来写一些不一定真实的事情……除了学习方法必须接受家长的指导,甚至连学习的内容也由家长来规定:先学什么,后学什么,必须学什么,不能学什么,全权由家长指挥。萧萧从来没有主导权,只有默默接受家长的安排,除了在学校接受老师的“教学大纲”的指导,回家还要受制于家长的“教学大纲”,萧萧一点学习的自由都没有,所以,在她看来,学习是家长的事,是老师的事,自己只是一个帮助他们实现目的的工具,学习自然没有一点乐趣!
很多孩子的成长过程,也就是一个戴枷锁的过程,家长的权威,是一个无法逾越的“框”,很多孩子的长大,有着和萧萧一样的经历,是在“这不许”“那不能”的一路呵斥中度过的。很多家长也习惯于让孩子服从自己为他们进行的选择,可是仔细想一想,一个不能脱离家长“操控”的孩子,怎么会超越家长呢?
大多数的家长认为:当我们的孩子“被教育”的时候,就是从“被认可”开始,尤其是被家长和长辈认可。被长辈们认可、赞扬的一定是听话的孩子,是按照家长、老师的意愿来做的孩子。因此,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自觉地形成了一种规律: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把“服从自己”作为成功的目标,并不是把“服从道理”作为目标。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和爱好,有自己的学习习惯,而作为家长的任务是根据孩子的学习基础来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期望与目标的确定应该考虑孩子的具体条件和意愿,因为不管我们怎样期望,孩子将来的生活终归还是由他自己去做主、去实现。因此,作为家长不可以把孩子的目标定得过于理想甚至不切实际,而是要根据孩子的能力、志向和兴趣,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为出发点,使孩子处于一个宽松的心理状态,从而轻松愉快地学习。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拥有自我管理的能力,对他将来一生的发展都会有积极的帮助。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尽正确的观念。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志向,所以我们要懂得量体裁衣,因材施教,才能收获到最好的效果;如果想用一个固定的模子来塑造孩子,难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其实,家长需要树立的一个观念就是:教育并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引导孩子,而是要抱持和孩子一同成长的态度。家长们不能无视孩子发展的现实状况而强行执行事先已经计划好的“教学大纲”,而是要根据孩子的具体特点,不断进行改变和调整,达到我们教育的目标。
再好的教育专家,也代替不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作用。因为只有家长才可以对孩子进行一种持续、深度的观察,并且根据自己对孩子的认识来随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认识孩子是一个没有穷尽的过程,孩子在不断成长,他们需要的爱也在不断变化,适应这种变化正是家长的智慧。
教育孩子不能太实际
如果一个孩子成天到晚只是想着自己的一己之私,无论任何事只要自己合适就可以了,那么他将永远不会成为对别人有用的人。而一个对别人没有用的人,将注定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也不可能为社会做出贡献。要培养一流的孩子,就要为他树立一流的观念,所以,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太实际。
中国的很多家长在孩子一出生的时候就给孩子灌输功利的“一流意识”,让孩子从小就树立这样的理想:考上一流的大学,大学毕业之后可以进入一流的工作单位任职。而如果孩子从小就被家长灌输这样的实用哲学,就可能会导致孩子读书一切都是为了实际利益,他所有追求理想的空间都被封杀,从而,大大限制了孩子人生的发展空间,这样的做法,不知会有多少天才被埋没。
而在美国的学校,尤其是小学,特别强调个性、创造力和与人和谐相处能力,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决定孩子未来发展潜力的主要因素。所有的老师和家长都不认为学习成绩是教育最重要的衡量标准,老师在教学中始终不把孩子学习成绩的排名情况公布给家长和孩子,成绩只是老师自我检验教学成果的一种方式。同时,老师在准备测验的时候不要求学生在考前做任何准备,也不要求学生做课前预习或是课后的复习,一切都在课堂上完成。老师甚至不希望家长给孩子安排舞蹈、音乐之类的课外学习,他们认为孩子放学之后就应该出去玩或者是参加社区活动。如果要学习舞蹈或是音乐之类的课程,也完全是孩子凭自己的兴趣来做决定。学校规定家庭作业只是把课堂上没有完成的功课做完,一年级的家庭作业时间不超过半小时,以后各年级逐渐增加10分钟,但是最多也不能超过1小时。
另外,在美国“常青藤”这样的精英学校,可以发现,那些不实用的专业往往是最具有人气的,人文学科一直呈现出越来越热的趋势。例如在著名的耶鲁大学,在近二十几年来,历史一直都是头号热门专业;而在哈佛大学,最热门的是政治学专业。这种现象在我国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大多数家长都会让孩子选择实用的专业,而孩子在家长的教育和社会的影响下,也都抢着学习可以快速带来实际效益的知识。这对于孩子自身来说,是一种伤害;对于国家来说,是一种损失;对于教育来说,也是一种亵渎。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发展自己独特的个性,开发创造力,培养积极融入社会的能力。学生最重要的也不是要掌握多少知识,而是要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能力,使孩子在今后成为终身学习者。最为关键的是,如果孩子缺乏参与社会的能力,发展成孤僻自闭的性格,不仅对自身发展不利,还可能对社会构成危害。
教育孩子不一定要有同样的一个模式,只要方法得当,相信孩子终归会成为“一流的人”。美国迪士尼公司的前总裁迈克·埃斯纳,他在大学期间学习的是英语和戏剧,从来没有学过工商之类的实用课程,然而却一样可以做到总裁。他对于大学教育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认为:“学习文学对人的帮助是难以置信的,因为人在做生意的时候总是免不了要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通过学习文学可以帮助你了解如何说能够打动别人。”对大学教育比较理解的中高产阶层明白这个道理:来到大学学习是为了接受宏观而抽象的通才教育,扩宽对生活视野的认知,加深对人本情怀的理解,更好地从宏观上来把握世界。当受教育者有如此之高的着眼点,高度已经在众人之上,还怕将来不会成为成功的人吗?还怕将来无法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么?
对于成功的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但至少家长灌输给孩子的不是那样实际就好。一个人如果一天到晚只想着自己的那一点点个人需求,一定不可能成为对他人有利的人,也注定不会赢得别人的尊敬。那些只顾自己的人,又能体会多少人生的乐趣呢?
一个具有大气魄的人,必然会具备“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样的素质,将来不仅可以成功,甚至可以成为领袖。“一流的孩子需要一流的观念”,确实如此,而那些期望孩子长大赚钱的家长,最后可能会所获无几了。
学前孩子不必早读书
薛涌的《一岁就上常青藤》一书对中国的教育提出了很多值得借鉴的观点,其中“孩子不必早读书”这一观点非常新颖且颇有道理。他认为,在学前阶段,孩子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是发展感情和社会技能,即怎么和别人相处、怎么在陌生人的环境中保持情绪的稳定,而非读写算术的能力。当一两岁的孩子离开父母到了幼儿园时,这个孩子就等于走向了社会。对一个幼小的孩子而言,幼儿园构成了他的大世界;要理解和适应这个大世界,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而孩子在这一阶段的生活经验不需要读写、算术等技能。
他的女儿念的就是这么一家不教孩子读写算术的美国幼儿园,她每天的学习就是听老师念图画书。老师虽然不让孩子自己识字,但却让孩子在对着图画听故事的过程中,大大激发了想象力和对读书的兴趣,以致她从小听故事成瘾,而对电视缺乏兴趣。另外,这家幼儿园实行小班制,班级里不到10个学生,老师能够充分照顾到每个学生,而且学生也能在这种环境中能更好地与老师同学打交道,与人相处的能力得到了培养。虽然,他女儿从这个幼儿园毕业后,没有认识多少字,但是观察力十分强,而且情绪快乐、善于和别人沟通、适应能力强。在感情上的成熟和稳定,以及敏锐的观察力、想象力等能力使她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轻松容易,而她的学习成绩以及阅读水平也一直名列前茅,并且她还先后上了钢琴、芭蕾、中文、法文等大量额外课程,这么多的学习内容,对于她来说全无压力。对于这一切,该幼儿园早期的教育功不可没。
反思一下我们中国的幼儿园教育,相比之下,给孩子的压力确实大很多。基本上所有的幼儿园都很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所以不遗余力地对孩子进行知识教育。针对家长全方面教育孩子的愿望,幼儿园想方设法地开出丰富多样的课程,拼音、算术、音乐、美术、英语、蒙氏数学、经典诵读等,每天上四五节文化课,让孩子提早进入填鸭式教育。教育孩子的初衷是对的,但是这种方法却不一定是有用。这其中最大的负面影响,就是孩子的天性被压抑了。孩子本来是活泼好动的,现在被强迫坐在教室里学习,无疑是对他们发展的最大束缚。另外,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这些在大人眼里很简单的知识是很困难的,本来离开家进入幼儿园这个全新的环境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很大的压力,再被逼迫学习些困难的知识,这不是雪上加霜吗?而且,老师对于学生来说,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很难接近和依赖,同学们也是互不相关的个体,这样的环境让孩子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容易引起孩子的社交障碍和情绪的不稳定,所以,难怪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而这样的幼儿园教育,其实就是小学教育的缩影,而学前教育顾名思义是“学”之前的教育,把知识教育提到学龄前,不是与学前教育的定义和宗旨相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