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例
一、洛陽伽藍記之刻本至多,有明刻本及清刻本。明刻本主要有三種:一、如隱堂本,二、吴琯所刻古今逸史本,三、毛氏汲古閣所刻津逮秘書本。如隱堂本不知何人所雕,板刻似出於嘉靖間;趙萬里先生謂:“此書蓋爲長洲人陸采所刻。范氏天一閣藏書中有采所著天池山人小藁,内有如隱草堂之名,此伽藍記之板刻字樣正類蘇州刻本,故疑爲陸采所雕。”案“如隱草堂”四字見小藁壬辰藁卷末。采爲嘉靖進士陸粲之弟,從都穆學古文詞,於文喜六代,爲諸生,累試不第。詳馮桂芬蘇州府志卷八十六。逸史本則爲萬曆間所刻也。二者來源不同,文字有異。津逮本刊於崇禎間,據毛斧季言,原從如隱堂本出,而有改竄。蓋據逸史本校改者。至於清代刻本,則有四種:一、乾隆間王謨輯校之漢魏叢書本,二、嘉慶間張海鵬所刊學津討原本,三、嘉慶吴志忠真意堂叢書活字本,四、道光吴若準洛陽伽藍記集證本。考漢魏本乃出自逸史本,學津本即據津逮本翻雕,而小有更易。真意堂本,則又參取津逮、漢魏兩本以成者。至於吴氏集證本,雖云出自如隱,然亦略有删改。凡别本有異者,均於集證中詳之。綜是而言,伽藍記之傳本雖多,惟如隱堂本及古今逸史本爲古。後此傳刻伽藍記者,皆不出此兩本。故二者殆爲後日一切刻本之祖本也。校伽藍記,自當以此二者爲主。如振裘挈領,餘皆怡然理順。苟侈陳衆本,而不得其要,則覽者瞀亂,勞而少功矣。
二、如隱堂本,今日易見者,爲董康及四部叢刊三編影印本。至於原刊本,殊不易覯。北京大學圖書館所藏李木齋書中有之,無清人藏書印記。余所據者爲董本。昔毛斧季云:“如隱堂本内多缺字。第二卷中脱三紙,好事者傳寫補入,人各不同。”案董本卷二闕四、九、十八三板,與毛氏所言一致。董云:“從吴氏真意堂本補此三葉。”案真意堂本第九葉“受業沙門亦有千數”下,有“趙逸云暉文里是晉馬道里”十一字,董本此語乃在前“高門洞開”下,津逮本同,由是可知董本所補者,亦非盡據真意堂本也。而四部叢刊及李氏舊藏之原刻本亦闕此三葉,其所鈔補,又均與董本無異,如出一轍,殊不可解。
三、明永樂大典中有引及伽藍記者,見於卷七三二八陽韻郎字下者一條,卷一三八二二至一三八二四寘韻寺字下者三十三條,合之約當楊書五分之三。可謂富矣!案大典雖爲明人所修,而所取之書,殆皆宋元相傳之舊本。然則其中所引,不啻爲明以前之一古本也。又繆荃孫所刻之元河南志,其卷三所記後魏城闕市里之文,一望而知出於伽藍記。繆謂原書蓋襲宋敏求之舊志。宋敏求書見宋史藝文志,凡二十卷。果爾,則所録者又爲北宋本矣。此二者前人均未道及,故特表而出之,使覽者知校勘伽藍記,除採取諸刻本外,尚有此重要之資據在焉。觀其内容,河南志之文最古,大典所引多與逸史本相同。由是益可知逸史本與如隱本不同,自有其來源。
四、伽藍記之有校本,自吴氏集證始。然簡略且有譌謬,未爲精善。近乃有二校本:一爲大正藏卷五十一所收之校本,原書據如隱本排印,而參校衆本,列其異同於下。惟不及古今逸史本及真意堂本。 一爲張宗祥先生之合校本。此書不以一本爲主,但合校各本,擇其長者而取之。凡有異同,皆備記其下,而不加斷語,足以見其審慎。然撮録之時頗有譌奪。如卷一“胡統寺”條脱“其資養緇流從無比也”九字。今之校本,以如隱堂本爲主,而參用古今逸史本,校其同異,定其是非。凡義可兩通者,注曰“逸史本作某”。逸史本誤,概從如隱本。如隱本誤字較多,皆取逸史本校正。原書俱在,可覆案也。至於津逮、漢魏以下各本,亦均在校讎之列。如有可採,必擇善而從。若津逮同於如隱本,漢魏同於逸史本,正其淵源所自,不復言之,以免殽亂。斯所謂振裘挈領也。若津逮不同於如隱,學津又不同於津逮,蓋據逸史本或漢魏本而改,故亦不備舉。或出一二,以見其源流而已。夫校書之事,最忌臆斷,苟有真知灼見,又不可全無是非。今所校改,皆舉其證。間有依文例或上下文意而確知有脱誤者,則以意訂正,並陳明其故,惟學者斟酌之。凡依文例增加之字,字外均以〔〕爲識。
五、唐劉知幾史通補注篇云:“亦有躬爲史臣,手自刊補,雖志存賅博,而才闕倫叙,除煩則意有所恡,畢載則言有所妨,遂乃定彼榛楛,列爲子注。若蕭大圜淮海亂離志、羊衒之洛陽伽藍記、宋孝王關東風俗傳、王邵齊志之類是也。”由是可知衒之原書本有正文子注之分,今本一概連寫,是混注文入於正文,與原書體制不合。此意自顧千里發之。見思適齋集卷十四洛陽伽藍記跋。爾後吴若準爲集證,乃本顧氏之説,畫分段落,子注皆分行書之。然所定正文太簡,注文過繁,恐非楊書之舊。吴氏之後,唐晏爲洛陽伽藍記鉤沉,復重爲分畫,以視吴本,眉目稍清,然猶有界域不明者。以予考之,此書凡記伽藍者爲正文,涉及官署者爲注文。其所載時人之事跡與民間故事,及有衒之案語者,亦爲注文。唐晏鉤沉以有衒之案語者爲注中之注,古本不可得見,今皆列爲子注,不復分别。如卷一“永寧寺”條,開元釋教録引之,而不録常景之傳記及“衒之嘗與河南尹胡孝世”云云數語,是其明證。循此以求,條理不紊。其卷五記“宋雲西行求法”一節所載道榮傳云云,亦均爲子注。考法苑珠林卷三十八引“雀離浮圖”一節,全不引道榮傳語,即其證也。陳寅恪先生謂此即本於魏晉南北朝僧徒合本子注之例,誠不可易。見讀洛陽伽藍記書後。今就以上所舉例證,重爲畫分,雖未必能還楊書之舊觀,但藉此以明楊書之體例,並使上下文句條貫統序,亦未始無用也。今書中子注皆分行低格書寫,校注則作小字[1]。原書一條之内,所記非一事者,則又爲之畫分段落,以便觀覽。
六、伽藍記一書内容包括至廣,唐晏鉤沉雖有注釋,但僅援據魏書、北史略記書中人物之大概,其他則不復措意。今之所注,牽涉較廣。關於歷史事實及人物事跡,則取證史書,陳其同異。史傳所不詳,則參照碑誌,發其幽隱。關於地理,則參校水經注及前代地理載記,凡能與本書相發者,悉載於篇,以資參證。宋雲西行所經之處,則據正史之西域傳及法顯行傳、玄奘西域記等書説明古代中亞各國之地理山川、物産風習。關於佛書故事,則採諸經論,述其原委。至於翻譯之名稱,則兼注梵音,陳其義訓。其他若文藻典故、名物制度之類,亦隨文釋之,不以其瑣屑而失之也。
七、北魏之建都洛陽,即因漢魏洛陽故城之舊而興建,宫闕坊里或有改變,而城之大小仍舊。據晉人書籍所稱,南北長約九里,東西長約六里。吴若準集證所附洛陽圖,南北窄而東西長,與載記及舊城基址不合。今據閻文儒先生實測故城城基之大小比例重繪一圖,其城闕、宫殿、坊里、溝渠、橋梁以及伽藍之所在,則以本書所述及水經注、魏書所載爲依據,並參照元河南志之漢魏晉洛陽城圖、汪士鐸水經注圖之洛陽城圖定其方位,惟覽者詳其闕焉。
[1] 今爲使周先生校注文字更爲明晰,改正文、子注爲粗體,周先生校注爲細體,不再排以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