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重生孙策,从调兵搜山开始](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475/46773475/b_46773475.jpg)
第123章 夷陵城破
可接下来的几日,城中都没有丝毫的异动,文聘也没有表露出想要投降的意思,想来劝降是不太可能了。
如今孙策麾下执行命令的效率一直都很高,蒲成收到消息到了下雉后,发现了附近的许多石炭油产地,这些地方也已经被军队接管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建造,猛火油提炼厂就近设在了安全距离之处,其周围则是许多士卒在日夜值守。
蒲成带头提炼出来的猛火油,依然是颜色接近于透明的润滑液体,也还是有一股难闻的气味。
收到孙策下达的调令后,蒲成那边立即便组织起船只开始运送猛火油,约莫五日之后,上千罐猛火油,在他的亲自押送下,被黄盖的舰队带到了夷陵城外。
孙策带着一众人等一同过来接收,尤其是甘宁,他对此物十分感兴趣,他需要亲眼见一见猛火油的用法,毕竟他最擅长的就是水战,而且可以预料的是,日后肯定会有要用到猛火油之时。
看着蒲成指挥着士卒们有条不紊地搬运猛火油,孙策不由暗自点了点头,蒲成想的还挺周到,连卸货的事都考虑到了。
他走过去对蒲成说道:“辛苦蒲大匠亲自走一趟了。”
蒲成微微一笑,拱手说道:“此乃属下应尽之责,此次共运来猛火油千罐,以及三百枚火油弹。”
孙策闻言,轻轻颔首,这么多的猛火油和火油弹,恐怕都够烧掉大半个夷陵城了,如此一来,攻下夷陵城应该是绰绰有余。
等到将所有猛火油都储存好后,孙策便下令让全军将士早些歇息,明日一战便拿下夷陵城。
夷陵东门城头上,文聘一身甲胄,抚剑伫立着,看着城下开始有所动作的江东军,还有那后方“孙”字大旗下的身影,虽然还没有开战,他的压力也是倍增。
他不是不了解火攻之猛烈,所以孙策要是真的狠下心,即便烧掉夷陵城,也要拿下他,那他肯定是必败无疑的。
此时的文聘,心中也有些愧疚,是他用兵镇压了城内那些收到劝降信想要投降的人,若是孙策用了火攻,便会有很多无辜百姓受到影响,尤其是靠近城墙的民居可能都会被烧毁,到时候这些罪孽都得算到他的头上。
又一次命人在城外劝降无果后,孙策直接下令使用火油弹,三百枚火油弹,已经被全部运到了城外,猛火油也全部都搬了过来。
孙策不想再磨蹭,毕竟时间还是很宝贵的,再拖下去襄阳那边可能有变,他大手一挥,军中便响起了隆隆的战鼓声。
大军阵仗之外,各部士卒们在将校的指挥下列队而出,在朝阳的照射下,将士们身上的甲胄和武器,闪闪发光。
距离城墙约莫数百米处,列队而出的士卒缓缓停下,孙策一身甲胄,披挂整齐,手提长枪,骑在战马之上,面色严峻。
甘宁,凌操,陈武等一众将领,也纷纷披甲执锐,骑马而待,分立孙策身旁。
“诸位准备进攻吧!”孙策平淡地说道。
既然文聘不愿投降,那么破城之后,无论其是否阵亡,都必然得死了,原本孙策希望文聘主动投降,以换得留下他的性命,可惜其执迷不悟,否则孙策也不会轻易杀了这么有本领的敌将。
至于城中那些被牵连到的人,要怪也只能怪到文聘的头上。
若是城中的豪强大户真的都死在了这场火攻治下,那夷陵县的田地,他就只能含泪收下了,到时候只要他愿意将这些田地分给流民种,用不了多久便会有无数人赶来,夷陵城很快就会恢复生机。
不过这些事情,都是等到战后,此时还是打仗要紧,当孙策思虑回归的时候,近百架投石车,已经一字排开,推到了大军阵前。
这些投石车,都是蒲成和张奋带着手下的工匠们全心全力打造出来的。
如今他们采取了分工的方式,将投石车的每一部分分由一组工匠专门负责,最后再将每个部分进行组装,之后只要上面的哪个部分出现问题,就去找哪个组的工匠问责。
除此之外,孙策还大幅度提高了工匠的待遇,如此恩威并施之下,那些工匠们没有一个敢马虎糊弄事儿的。
另外,他还要求在制作军械的过程中,要保持统一的精度,比如说一个部份长五尺,那么误差绝不能有超过三厘,这也是为什么,孙策麾下造出的投石机和弩车,要比仿造出的更精准耐用。
孙策势力在工艺上的进步暂且不提,此时拿下夷陵的战争已经开始了。
在孙策下令后,立即有指挥旗手高声喊道:“投石机准备,发射!”
随后,投石机边的士卒迅速开始安装石弹,每一架投石机可以同时投射出数枚石弹,少则四五枚,多则七八枚。
按照蒲成的计算,一次性同时投射火油弹可能不太好,因此每架投石机每轮只会有一枚火油弹,其余的皆是被涂抹了猛火油的石弹。
当投石机边的小吏闻言挥动令旗时,旁边的一名士卒迅速点火,又一名士卒拉扣,两者的动作几乎一前一后,随后只听“嗡”的一声,石弹破空而出,火油弹也带着火苗在空中飞舞。
石弹毫不留情的砸在夷陵的城墙上,火油弹也如同陨星一般砸了过去,第一轮投射,便有数百枚石弹和近百枚火油弹抛射而出,效果是显然的,约莫有百分之八十的石弹和火油弹砸中了城墙。
霎时间,夷陵城头便燃起了炽热的火焰,一枚火油弹,能够让一丈范围内燃起大火,数十枚火油弹,已经让这段城墙上的大部分地方燃起了猛烈的大火,而其余涂抹有猛火油的石弹,也是进一步助长了烈焰。
孙策骑在马上,看着城头上炽热的火焰,不自觉感受有阵阵热浪袭来,但他却不为所动,没有丝毫的不忍,机会已经给过了,怪不得他。
他已经看到有守城士卒不幸被火油溅到,随即整个身子都燃起了难以扑灭的大火,他们一边滚着,一边发出凄惨的叫声,似乎想以此来减轻身上的痛苦,但此举却只有一个效果,那就是让其他的守军士卒感到惊惧。
随着城外投石机的不断发射,城中的火势已成了熊熊烈火,在城下看仿佛火光烛天。
整个夷陵城内外,都有一股糊味在飘散,那是肉和木头被烧焦后糅杂在一起的味道。
闻到这股味道后,很多孙策军心里都有了一种难言之感,而在这般强烈的猛火攻势之下,这场战争最终的结果只会有一个可能。
大火烧了很久,仅仅半个时辰过后,城头上的文聘就已经无法控制城中的混乱了,事已至此,他仍没有放弃抵抗。
但他除了亲军外,已然失去了对城中其余部众的控制,就连他的亲军,也有不少人不幸被大火烧死或是烧伤。
又过了一个时辰后,徐庶向孙策提议,火攻至此,已然可以攻城了,显然对于在荆州客居了数年的他来说,还是有些不愿看到荆州百姓受苦受难的。
倒是本就是南郡人的庞统,一直沉默着,没有发表什么意见。
听到徐庶的提议,孙策也觉得差不多了,先是命人将准备好的泥沙带着,以防有士卒意外着火,随后才下令先锋准备用撞木破开城门,此举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
东城墙头,已经被烧成了一片白地,遍布着烤的焦黑的死尸,被烧化了的铁水又重新凝成一团,进城后的孙策军士卒看到这一幕,大多感到一阵恶心。
见此情形,孙策的心里也不舒服,虽然是他下的命令,可那副惨景他还是不愿去亲眼看到的,因此他并没有第一批入城,而是先下令让庞统带人处理好安抚城百姓和打扫战场等战后之事。
进城之前,法正来到孙策身边,低声提醒了一句:“主公,尽管城已经破了,但为了以防万一,仍需安排人手、防止城中有人趁机出城突围。”
孙策听后点了点头,然后让陈武、周泰、还有甘宁分别带领部众将夷陵其他三面城墙围住,防止有人领兵突围而出。
不得不说,法正的建议很正确,文聘并未死在大火中,就在城破之前,文聘的亲卫中便有人提议让趁乱逃离夷陵,不过看到夷陵城现在这样的局面,文聘深感自身罪孽深重,已然存了死志,完全没有逃跑的意念。
他将还能行动的亲卫们聚集起来,说道:“夷陵会成如此惨状,全怪我一意孤行,尔等并没有直接责任,若是想走便尽快走吧。
此战之后,孙伯符攻占荆州是必不可挡了,尔等是选择从此不问战事、归隐山田,还是投到孙策麾下,抑或是其它,都随你们去吧!”
说完,文聘便怔怔地望着天空出神,结果等了好一会儿,他的亲卫们也没有一个离开的,这种情况倒也合理,想要逃的早就逃了,也不会等到现在。
这时,他的亲卫统领开口道:“将军,既然如此,与其不战而亡,不若就让我等随您再战最后一场,战至最后一刻吧,这样说不定我等死后也能有个美名。”
这番话让文聘的斗志在几个呼吸间回来了,他豪气道:“好!那就让我等最后再并肩作战一次,就算到了九泉之下,也不会孤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