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之太和:书法审美境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对中国书法文化的美学追问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精神升华的历程。21世纪我们仍得追问:为何汉字的毛笔书写竟能成为一门极高深、极精粹的艺术?古今法帖名碑所禀有的沉雄洒脱之气,使其历百代而益葆人生正大气象的原因何在?逸笔草草、墨气四射的草书为何胜过工细排列的匠气人为?为何中国书法美学将书品与人品相联系,讲求在书法神、妙、逸、能四品中直观心性根基?中国书法究竟要在一笺素白上表达何种意绪、情怀和精神?这盘旋飞动的水墨线条之舞叙述了中国文化怎样的禀赋气质?这些问题作为中国书法艺术精神的奥秘等待着每位书法家和书论家的回答。

在我看来,中国书法美学精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把握:首先,书法艺术有极丰厚的文化历史意味。看一块拓片,一帖古代书法,透过斑驳的点划,依稀的笔画,感悟到的不正是中国文化历史的浑厚气息么?尤其在荒郊野岭面对残碑时,那种历史人生的苍茫感每每使人流连忘返;其次,书法形式作为华夏民族审美精神的外化而成为一种民族心灵的形式,这种形式的笔法、字法、章法、墨法同天地万物的空间形式具有某种神秘的同构关系。书法在点线行止、墨色枯润中将审美情感迹化、将空间时间化,以有限去指涉无限。透过这一切,我们能不感到书家抛弃一个具象繁复的现实世界,从自然万象中净化出抽象的线条结构之美的那种独特意向性和形式感么?而这种抽象美对现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意义。最后,中国书法深蕴中国哲学大道至简精神,这就是老子的“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庄子的“心斋”“凝神”。书家仰观万物,独出机杼,在穷观极照、“心与物冥”的审美体验中,完成由技进道、以形媚道、以艺写意的审美人格升华。

书法的一端挑着中国文字。古人结绳记事,破天荒地发明文字而使得“天雨粟,鬼夜哭”。为什么唯独文字发明惊天动地?因为有了文字人类才告别史前蛮荒时期,开始就了人类文明时期。所以,书法的“书”有三个含义,一是先秦哲人说的“书于竹帛”的文字,二是书写的“书”,三是书籍的书(经史子集)。文字又分为篆书、隶书、行书、草书、楷书等,中国文字的历史就是中国文化演进的历史,从初民到当代把一个民族文化记忆贯穿其中。中华民族汉字的数量非常惊人,甲骨文有近五千字,《康熙字典》有四万多字,《中华字海》收入汉字八万五千多字。中国人造字的激情可谓举世无双,汉字具有民族凝聚力和文化感召力。书法的国际意义重大,是逐渐恢复“汉字文化圈”的基础。以书写汉字和经史子集为主的书法,无疑担当了中国漫长思想历史传承的重任,任重而道远!

书法的另一头挑的是文化经典。中国文化中儒家、道家、佛家都依赖于书法保存、传播最精粹的经典思想。书法与文化有着最广泛的联系:书法与宗教、书法与哲学、书法与文学、书法与音乐、书法与美术、书法与建筑、书法与园林、书法与文人、书法与兵家、书法与日常生活等等,中国书法与文化有多维联系,书法因为文化而具有更为深刻的内涵。

书法具有广阔的人类文化空间——书法与千家万户、书法与亭台楼阁,书法与园林,书法与文庙、书法与道观、书法与佛寺等。不能设想,西湖如果没有书法的对联、斗方、条屏、长卷、横批、匾额,西湖文化还剩下什么?西湖确乎是一个文人湖,一个文化湖,一个书画湖,一个诗文湖。这是南宋以后中国的文化史的缩影,寄托了近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情思:苏东坡的苏堤、白居易的白堤、岳飞的精忠报国、断桥故事与《白蛇传》,十大名胜景点——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让中国人在自然美与书法美中流连忘返、魂牵梦萦。

西周大盂鼎铭文大汶口陶器刻符

良渚文字符号

书法的广阔空间还表现在最广大的国人喜爱书法上:千家万户喜爱书法,文人雅士书写书法,老人孩子苦练书法。历代皇帝酷爱书法,秦始皇命李斯以小篆统一六国文字,从到梁武帝到唐太宗都沉醉王羲之的书法,从武则天到宋徽宗再到康熙、乾隆都酷爱历代书法,历朝历代文官、武将也都会写书法。而历代中进士的文人中书法家人数众多:白居易、张九龄、颜真卿、柳公权、韩愈、杜牧、王维、李商隐、贺知章、杨凝式、韩熙载、王安石、司马光、朱熹、张孝祥、苏轼、范成大、范仲淹、欧阳修、黄庭坚、蔡京、蔡襄、陆游、文天祥、韩琦、秦桧、杨维桢、解缙、王阳明、丰坊、王世贞、董其昌、张瑞图、王铎、倪元璐、黄道周、王士祯、笪重光、郑板桥、刘墉、翁方纲、梁同书、钱大昕、王文治、姚鼐、钱沣、孙星衍、伊秉绶、阮元、洪亮吉、吴荣光、林则徐、何绍基、刘熙载、曾国藩、俞樾、翁同龢、李文田、吴大澂、沈曾植……历代的文学家、美学家、书法家大部分都是三位一体的,没有一位文豪不会写字,也没有一位只有技法的纯粹职业书法家。书法代表着文化传承不绝的精神和实践,书法是生命的净化器,书法是人生的心电图,书法是引领人们提升前行之道。

书法是一种体验生命本体的审美符号,积淀于中国古老的哲学美学之中,在笔飞墨舞的音乐律动中完成的一种时空审美形式,而成为“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熊秉明),为洞悉中国文化精神和华夏哲学美学品格提供了一个绝好的艺术视界。百年前有国人准备以“拼音取代汉字”拜向西方人时,西方人却以惊喜的眼睛发现了非拼音文字的书法而景慕不已。艺术家们发现:以团块、光影、透视色彩所构成的西洋画,以对现实尽善尽美的摹仿为能事,竟显得这样板滞和了无趣味,从而打破透视律,以书法线条取代立体光影,以水墨晕彰代替色彩涂抹,以线性笔意的抽象打破团块结构的具象。于是,在新的抽象画中,人们领略了中国书法的风神意态和笔情墨意。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历经历史沧桑的书法就已然完美无缺,相反,中国古典书法走向当代,已经和正在发生审美转型,无论是用笔、结体、章法乃至墨象笔意,气韵灵性都发生着新的改变。随着在世界文化语境中的中国现代文化形态的形成,书法也将不断在古典形态中吸纳现代形态形成新的书法经典。传承经典并吸纳新文化形态的“文化书法”将是充满自由精神的,它将避开西方中心主义的误区,清理传统的盲点,开始将融会中西的“经典性”精神质素植入书法这一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的品格中,将传统的笔墨技法和审美韵味整合在新的艺术形式中,生成新的多元多向的自由艺术范式——守正创新,正大气象!

“饮之太和”来自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意即吸着宇宙太和阴阳之气。所谓“太和”之气,指阴阳会合的“中和之气”,乾坤阴阳中和促成天人和谐。用之于书法上,意在强调书法是阴阳哲学的中国美学表达:阴阳向背,八面出锋,道法自然,大道至简——书法只有黑白二色——白纸黑字,计白当黑。写字就是写岁月,磨墨就是磨人生。素淡静默,天机自合,深谙阴阳平和之气,了却世俗凡人之气,进入淡定冲和之境。

更深一层看,“太和”是《周易》的重要思想。《乾彖传》:“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太)和,乃利贞。”《周易》“太和”是自然和社会中最高的“和谐”理想,影响了儒道等哲学:老子《道德经》“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自然和谐的思想。《庄子则阳篇》“故或不言而饮人以和,与人并立而使人化”,《齐物论》“圣人和之以是非”,“和之以天倪”,《人间世》“心莫若和”,《德充符》“游心于德之和”。子思《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太和”之大和谐,是中国哲学的精神和特征。“太和”思想在人与自然是“究天人之际”,在人与社会是“通古今之变”,这来自司马迁《史记·报任安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总体上说,“太和”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宇宙和谐,人与艺术的审美和谐。“太和”是包括书法文化在内的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在大文化视野中将对这个世界一切不和谐的、甚至是武断的、霸权的话语保持警惕。同时,在书法审美中强调和谐之美,对那些狂暴的、怪诞的、乖戾的、病态的所谓书法,保持警惕。

21世纪中国文化书法将以生生不息的创造力融线条和意象于飞动简劲的节奏韵律中,去感悟现代人的超越精神和宇宙大化的生动气韵;文化书法新形式将现代人独特的审美风范、审美心理和审美趣味融注在一个最自由最充沛的自我中,以强化了的主体意识去领略沉思感悟中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潇洒美;东方书法以线的飞动、墨的润华,心手相合,抒情写意,划出了中国文化的深层精神轨迹,21世纪,汉字书法必将在“中学西进”的全球化中焕发新的光彩。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