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与“未知”:晚清科幻小说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命名的分歧

晚清的人们对小说改良社会寄予厚望,并为各种小说贴上名目繁多的类型标签,以此表达对小说社会功能细化的期待,所谓“一种小说,即有一种之宗旨,能与政体民志息息相通”1。然而,尽管“科学小说”与“侦探小说”“政治小说”等一道,作为在中国文学传统中缺席、为时代所需要的新类型而被着重推介,但当时尚未出现“科学幻想”一词。实际上,“科幻小说”在中国以较为独立的文学品种出现是很晚的事2,其概念的历史演变,不但涉及法、英、日、俄、汉等多语种间的“跨语际实践”,更关乎中国现代化进程不同阶段中人们对“科学”和“文学”的内涵和功能的不同理解,这一复杂的过程目前远未得到很好的研究。因此,该用何种概念指称晚清那些分散在不同标签下、与“科幻”似像非像的作品? 对此,不同的研究者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第一种是直接采用现已较为通行的“晚清科幻”一词。这样只要能给出一个合理的定义,就能以开放的姿态遴选作品,而无须在名实之辩中纠缠不清。但在给出自己的定义前,许多论者往往先简要回顾一遍世界科幻史,就中西“科幻”定义做一番概述,不仅造成无益的重复劳动,也引出疑问:“科幻”这一概念本身就不乏歧义,该采纳哪家说法作为标准,审视晚清小说? 其合法性何在? 晚清若有“科幻”,则明代、宋代是否也有“科幻”? 即便是对具体作品的甄别,论者也时有犹豫。以《新中国未来记》(1902)为例,梁启超自称是“政治小说” ,其中也确无对科技的展望,但它首次将线性时间观下的“未来”视野引入中国小说,以六十年后盛世场景开篇,含有乌托邦意味,能否归入“晚清科幻”范畴? 对此,同一论者亦有说法不一之时:吴岩在《科幻文学论纲》 (2011 )中称之为“未来小说”,而在《科幻六讲》 (2013)中又认可它是“以政治科学为主题,畅想中国未来政治发展和政治未来的科幻小说”。3

为避开上述疑虑,一些论者采取第二种策略,即以“科学小说”来指称研究对象。看上去,这更贴近历史本来面目,且从字面上看,“科学小说”也可视作“ Science Fiction”的直译,故具有涵盖“科学幻想小说”的潜力。但这样做仍要面临筛选的问题:何为“科学小说”? 是否以作品在当时被实际贴上的标签为判据? 下面两个例子有助于说明此方案在文学史研究中遇到的困难。

在《小说林社研究》中,栾伟平虽采纳“科学小说”一词,但也注意到晚清划分小说类型的随意性:同一种小说,经常被不同出版社或在同一家出版社的不同时期被划分为不同类型。 “科学小说的划分更是混乱,曾被归入理想小说、冒险小说、工艺实业小说、滑稽小说等多种类型中。”她自己所谓的“科学小说”必须包括科学和幻想两种成分。 “单纯宣传科学原理或者只配有简单对话的科普文章不是科学小说;纯粹的幻想故事,而无丝毫科学成分的,也不算科学小说。”4不过,被如此重新定义过的“科学小说”,与今天所理解的“科学幻想小说”已无实质区别。这种处理,固无不可,却不能说比“晚清科幻”更严谨,因为“科学小说”也确实曾被用于指称“单纯宣传科学原理”的小说。以吴稚晖的《上下古今谈》(1911)为例,这部作品没有幻想色彩,却曾被当作典范:“中国还没有一部可取的科学小说,除了吴先生的《上下古今谈》上编以外。”5《晨报副镌》记者的这种极端态度,说明他和栾伟平所想的并不是同一种“科学小说”。

林健群的两篇论文,同样反映出研究者选择概念时的犹疑。在硕士论文中,他采用“晚清科幻小说”一词,并承认:从语法层面上看,“科学小说”与“科学幻想小说”本应指涉不同类型作品,但就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它们又常指同一类作品。至于晚清的“科学小说”,其推动者的初衷在于科学知识的传播,与当代的“科幻小说”不甚相符,但就作品实际面貌而言,它又涵盖了幻想成分较重的作品。6 不过,到了博士论文中,他又改用“晚清科学小说”,试图回归小说家的创作初衷。但是,该如何解释其附录“清末民初科学小说编年目录(1851—1919)”中出现了《新中国未来记》这样的“政治小说”呢?7

显然,完全依从当时人的用法,并不会减少理论上的困难。因此,又有第三种策略,即别立名目。王德威的《被压抑的现代性》挑选了Science Fantasy(中译本为“科幻奇谭” ) ,以此强调传统神魔元素与现代科技交织带来的类型混杂特征。8 这固然突出了作品叙事效果的自我背反(宣称科学却大谈神秘),但不足以彰显作家们的叙事初衷(传播科学的努力)。更重要的是,这一用法背后仍暗含了一套何为“科幻”的预设,乃是以1930年代才开始在英语中流行的“ Science Fiction”为标准来考评1900年代的汉语写作实践,若由此得出晚清科幻“成色”不足的印象,则实为一种错位。

也有学者提出“未来小说”的概念。9 但“未来小说”一词同样不曾在晚清出现过,学理上并不更为周严。况且,“未来”本是“科幻”重要而非唯一的主题,只要定义适当,“晚清科幻”完全可以容纳同时代的“未来小说”,反之却无法成立。

总之,晚清那些想象新奇科技和未知时空的作品,标签各异、杂处共生,不论将其追认为“科幻小说”,还是以“名从主人”的姿态坚称其为“科学小说”,或别立名目,都难以在理论上做到无懈可击。因此,为说明本书采用“晚清科幻小说”这一提法的缘由,有必要先简要考察几类亲缘关系较近的小说标签在晚清的使用情况,以呈现“科学幻想小说”在中国近现代的萌发及生成逻辑。

1 邱炜萲:《小说与民智关系》,见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7页。

2 在《论科学文艺》(1980)中,叶永烈认为“科学幻想小说”只是“科学小说”的一部分,后者又是“科学文艺”的一部分。 1985年10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了《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其中已有“科学幻想小说Science Fiction”这一条目,但在该社于1986年11月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Ⅰ》中,“科学幻想小说”仍只作为“科学文艺”这一条目的一部分得到介绍,该条目的撰写者正是叶永烈,他似乎没有参考《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的相关定义,而是延续了自己之前的论述:“科学幻想小说是通过小说来描述奇特的科学幻想,寄寓深刻的主题思想,具有‘科学’‘幻想’‘小说’三要素……”这一定义至今仍被许多论者采纳。不过,随着这类作品在中国的繁荣,其独立性开始逐渐加强,出现了专门杂志和较稳定的读者群,与之相应,其简称“科幻”也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2009)中,“科学文艺”的条目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科学幻想”“科幻小说”“科幻片”等条目,相关介绍明显袭用了《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但不知为何,“科学幻想”对应的却是“Science Fantasy”,“科幻小说”则用了“Science Fiction”。见叶永烈:《论科学文艺》,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0年,第10、92—94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编辑部译编:《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4),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第720页;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文学》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Ⅰ》,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第353—354页;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第12-563、12-564、13-5页。

3 吴岩:《科幻文学论纲》,重庆:重庆出版社,2011年,第158页;吴岩:《科幻六讲》,南宁:接力出版社,2013年,第24页。

4 栾伟平:《小说林社研究》(下),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4年,第205—206页。

5 《访吴稚晖先生》,《晨报副镌》1923年第86号(4月6日),第4版。

6 林健群:《晚清科幻小说研究(1904—1911)》(硕士学位论文),嘉义:中正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1998年,第16—22页。

7 尽管使用了“晚清科学小说”一词,林健群却不得不在英文题目中将其译为Science Fic-tions in Late-Qing Dynasty。若晚清作品不宜被称为“科幻小说”,Science Fictions这一翻译便成了问题。林健群:《赛先生来之前——晚清科学小说中的科学谱系》(博士学位论文),新竹: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2013年。

8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宋伟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93页。

9 在《中国的未来小说》中,赵毅衡认为:“未来小说常有科幻内容,但并非科幻小说。有强烈文化内容的科幻小说,即所谓‘社会科幻小说’(Social Science Fiction),可以归入未来小说讨论。”根据这一表述,可以得出“‘社会科幻小说’并非科幻小说”的矛盾结论。另外,赵氏没有说明除去“社会科幻小说”以外的“未来小说”是什么,所以给人的感觉是,“未来小说”最终仍只是“科幻小说”的一个子集。参见赵毅衡:《中国的未来小说》,《花城》2000年第1期;赵毅衡:《二十世纪中国的未来小说》,《二十一世纪》(双月刊)1999年12月号(总第5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