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制造创新那些不痛快的伴侣
制造业并不是创新的“闺蜜”,也不是风险资金的“宠儿”。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创新经济生产委员会发现,在1997年到2008年期间,接受麻省理工学院的技术许可而创办的制造业企业共有150家。其中,有60%的企业最后保持了独立的身份(未被并购或破产解散)。到了2012年,在50多家创办超过10年的独立企业中,只有13家达到了1000万美元的营业收入[8]。经过10年耕耘,独立企业的营业收入仍然这么低,制造业企业发展的艰难程度可见一斑。
在一个平滑的创新管道中,企业应该是从上一个科研院所中接过创新的火种,并且让它燃烧成燎原之火。然而,一个制造业最常见的“死亡之谷”让这个百里挑一的火种难有一存。
在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之间,经常被认为存在着一段“死亡之谷”。“死亡之谷”的两侧分别由政府资助的研究部门和企业自发的市场研发部门所把守,二者都有着成熟的激励体系。
然而,与很多人的想象大相径庭的是,这个“死亡之谷”并非天然形成的。这一段路其实并没有看上去的那么可怕,它只是因为缺少一座桥梁而处于无人照管的局面。在这段路上,既不像前端的基础研究伴随有学术文章、教授头衔这样的“鲜花和掌声”,又不像后端那里有商业应用研究的“黄金屋”在等候,这注定是一段出力不讨好的地带,没有评估体系,没有欢呼声和追随者,是一段孤独而冷清的路。“死亡之谷”并非荒无人烟,这里只是缺乏激励机制。
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借助于半导体行业中摩尔定律的神奇牵引,“死亡之谷”看上去很容易跨越。信息软件和互联网企业只要做好商业模式的创新和用户体验的升级,就可以产生足够的市场价值和创造力。然而,当前也有些观点认为,信息技术并未在创新的基础上取得惊人的突破。
对制造业而言,从前期基础研究到后期商品的转化,这段路程显得有些过于漫长。可以判断的是,科技转化已经进入了高原地带,因为低处容易摘的果子,已经在20世纪得到了集体性的收割。例如,航空发动机技术仍然是基于五六十年前的引擎技术的突破;而如今的进展,则主要是体现在材料上的突破。
要想解决这样的问题,建立组织机构之间的合作研究是一条思路。这往往是靠非国有单位来从事科研项目。德国的弗劳恩霍夫研究所、美国的巴特尔纪念研究所[9]都是这方面的著名机构。让科研成果得到商业化的技术转让,是另外一种被寄予厚望的路径。这种进行转化的既有技术或知识一般通过科研合作、技术转让或创办公司来实现。
然而技术转化往往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其中涉及商业合同、法律、专业技能等。
对于制造创新而言,这是一次漫长的接力赛,由企业家完成最后的使命。任何一个环节发生了掉棒,都会导致创新的失败。
风险投资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支撑。风险投资支持的创业模式越普遍,创新的机会也就会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