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歌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5章 老黑的战斗力

包拯属于大器晚成,二十九岁才中进士,而且名次并不高,王尧臣小他四岁,韩琦更是小他九岁。

但他性格耿直,又以孝道出名,因此好朋友还真不少,尤其是文彦博,跟包拯还是儿女亲家。

上文说过包拯命好,还真是,天圣五年进士科被誉为北宋龙虎榜,光是后来当宰相的就高达七位。

北宋另一个龙虎榜,是后来嘉佑二年的进士科,那一榜是群星璀璨,三苏加上曾巩,唐宋八大家就占了四位。

更有名扬千古的两位大宗师,程颢和张载,程朱理学的奠基人,为往圣继绝学的横渠先生。

这豪华的阵容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榜,可问题是这一榜的同科关系并没有天圣五年那榜好。

由于王安石变法,嘉佑二年这一榜的几乎都参与其中,而且是对立面的居多。

天圣五年这一榜则是好朋友居多,包拯那么能喷人,一声弹劾高官四十多人,偏偏他的同科仅有两人被他弹劾。

当然这不是说包拯徇私,而是说这一届的同科少见的正能量居多,而且团结。

仁宗要是晚几年再变革,等这一届官员真正掌控大权后,庆历新政或许不会那么草草结束。

两天后包拯完成交接,正是出任开封府权知,兼殿中侍御史官职,当场就上了一道奏折。

“臣弹劾判大名府、同平章事夏竦,身为外任重臣,入京述职后逡巡不去,滞留京城,实乃怠政行为……”

赵祯第一次见识到老包的刚硬,夏竦留京不去的确别有心思,可大宋并未违反律法,只是拖延了几天罢了。

这问题完全可以搪塞的过去,比如身体抱恙等等,又不是拖延很久,一般不会有人那这说事,但老包不仅说了,还直接喷他怠政。

王拱辰等据理力争,可老包就是抓住一句话,你述职完成了,又没有医者证明你生病,凭什么赖在这边。

“大名府乃北方重镇,肩负抵御辽国的大本营位置,身为主官不在当地,尔等想置我河北百姓于何地!”

老包上纲上线,开始发挥超一流喷子的水平,把御史台诸人都看傻了。

人家这话有道理呀,大名府之所以被升为北京,不就是作为对抗辽国的大本营,虽说宋辽已经盟誓了可万一呢。

当天夏竦上书请罪,并拿出医者的证明,说自己已经卧床数日了。

医者给出的理由是他在西北守疆劳累,这次突然回京松懈后病来如山倒,有理有据大家以为这事可以结束了。

可没想到包拯紧接着上了一道奏折,说夏竦既然病倒,大名府不能缺人太久啊,建议朝廷重新考虑,换一个判大名府的主官上任。

“臣看病历说明觉的很有道理,夏相公总理陕西四路军政,判河中府多年,的确劳苦功高,吾皇应该体谅功臣,让其多休息,不如解去他的职位,让其宽心修养,待其病好后再行任用……”

一份奏折洋洋洒洒的,说的好似他多关心人家一样,可把夏竦气的七窍生烟,这是弄巧成拙了。

万一皇帝脑子一抽筋,答应了他这建议,那自己等于提前致仕了,还争个屁的宰相啊。

无奈之下,他只好再次上书,说经过这些天的调养,病快好了,马上就能恢复上任去。

事情到了这一步,夏竦再也没有希望争夺相位,这是北宋官场的潜规则,一旦退一步你就得等以后了。

改革派大获全胜,章得象以过错致仕,上书引咎辞职被通过,宰相位置落在晏殊身上。

身在应天府的晏殊,收到消息的同时,还接到女婿富弼、学生欧阳修等人的信件,他也头疼了。

“新政啊!唉……”

晏殊的确不反对变革,但也不支持这次变革,在他看来改革的条件还不够成熟,怕引发动荡后不可收拾。

其实像他这样的官员很多,北宋庆历年间,其实许多有识的官员,都认为必须改革了,只是怎么改意见不同。

范仲淹、韩琦等人,包括包拯属于激进派,甚至认为军队都要改变,这从宋代留下的奏章中可以看出。

他们甚至认为兵不知将这规矩要改掉,这等于是动摇了宋太宗以文制武的国策,因此连同是改革派的欧阳修等人都不同意。

欧阳修、王尧臣等人属于改革温和派,提倡由吏治入手,惩戒贪官污吏后改良土地制度,增加朝廷的税赋。

更多是晏殊这样的,心中想要改革,有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的,在庆历新政中选择观望。

现在他要去中央当宰相了,不仅要面对支持不支持改革,还要做好被自己女婿、学生翻脸的准备。

一旦自己选择反对,以自己对富弼、欧阳修的了解,他两绝对不会看自己是他们长辈的面子。

可选择支持自己有没把握,而且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皇帝支持改革,力挺范仲淹等人,会对自己宰相的权威造成威胁。

到时候即使自己支持,皇帝也同样的更看重范仲淹那些人,这一点让他很不甘心。

“爹爹在想什么呢?是不是快要见到阿姊了,爹爹很开心是吧?”

正当晏殊独自算计之时,小屁孩晏几道蹦蹦跳跳的进来,开心的问道。

比赵昉还小一岁的晏几道,是晏殊的老来子,加上聪慧像晏殊小时候,因此最得他的宠爱。

这对父子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会读书的亲父子了,晏殊十四岁中进士,被誉为神童,而他的儿子晏几道,后来也是十四岁中进士。

这是上下五千年绝无仅有的一例,只是晏几道生不逢时,等他进入官场时,正逢王安石变法,而他却是反对派。

因此一生仕途坎坷,没有他父亲那样顺风顺水,一路登上宰相之位,富贵中长大,富贵中死亡,而他却是死在穷困潦倒中。

看到自己宠爱的儿子,晏殊露出慈祥的笑容,摸摸他的小脑袋笑道:“七哥想你阿姊了,放心,很快就能见到了,只是你做好准备了吗?你姐夫可是要考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