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机甲骨骼
飞艇从主航线中脱离出来,迅速停靠在青城警署办公厅办公楼第八层的停机阳台边。
李耀文和孟启灵从飞艇上下来。
门口,两名身穿着天蓝色机甲外骨骼,手握C-L415中远程激光枪的站岗警卫在看到李耀文走过来之时敬了一个礼。
他们身上的机甲外骨骼让他们看起来像是蓝色的钢铁侠。
这些机甲也是采用无线电力作为助动力能源,各处关节根据人体工程学设计的十分精致。
最关键的技术是里面所搭载的“类神经操控装置”和“液压动力装置”。
尤其是“类神经操控装置”这是生命体机械外骨骼成立的最关键技术之一。
人类对外骨骼的设想由来已久。
早在1937年,灯塔国科幻作家爱德华‧艾默‧史密斯始撰写的小说《透鏡人》中就提到了人类外骨骼。
随后出现众多脍炙人口的经典科幻电影中都开始出现外骨骼的概念,比如旧时代里的《异形2》、《黑客帝国3》、《钢铁侠》、《特种部队》、《第九区》、《阿凡达》《环太平洋》等影片更是将外骨骼的概念深入人心。
而且,能够将整个身体包裹的“机甲”更是倍受粉丝青睐。
除了它们炫酷的外形能让粉丝们沉迷之外,它们所提供的强大性能更是能让粉丝们心驰神往,肾上腺素狂飙。
……
机甲外骨骼不仅仅具备720°全方位的防护功能,更重要的是能够提供人体本身无法达到的力量。
为什么一只蚂蚁可以在高空坠落摔不死?
为什么一只蚂蚁可以拖起比自己重50倍的物体?
一是因为蚂蚁本身体积和质量小,二就是蚂蚁是外骨骼生物。
当人类穿上机甲外骨骼之后也可以从十几层楼高的地方跳下来毫发无伤,轻松举起一辆坦克或者大卡车。
并且,有了机甲外骨骼的助力,单人可搭载数以吨重的装备和物资。
除了军用之外,机甲外骨骼也是地下、深海和外星探索的理想装置。
尤其是重力比地球要大得多的星球上,光靠人类的小肌肉,恐怕走路都举步维艰。
搞不好刚登上星球,就被强大的重力拉扯得骨头寸断,在地上瘫成一滩肉泥。
这时候必须由外骨骼提供支撑和动力才正常行走。
……
然而想象总是无限美好,现实总是困难重重。
电影特效自然无需细纠其原理,可以怎么炫酷怎么来。
然而,用科学的现实力量去实现人的想象,路上往往总是充满艰难险阻,这个过程需要动辄数十年,多则可能千万年之久。
现实中的外骨骼研究就存在一个巨大的瓶颈——如何动作流畅。
人体一旦穿戴上重达吨重的机甲外骨骼,如何让其如同自己身上轻薄的衣服一样,能够随着我们的动作而运动自如是一个极难解决的问题。
也就是如何让沉重的机甲像衣服一样轻便是个大问题。
很长一段时间里,科学家所研究出的机甲外骨骼只是徒有其表。
虽然有足够炫酷的外形,也能够让人举起坦克。
但肉眼可见的笨重!
行动起来像是一只僵尸一样尴尬。
当时做得相对比较好的是“压力感应操控装置”。
就是在机甲中和人体接触的内胆设计成一层橡胶包裹着一种粘稠液体的模样。
人穿上机甲就像被水气球包裹起来。
只要操控者做出动作,内胆就会受到相应的挤压,不同形状的挤压就会立刻传感到机芯上去,机芯在人工智能的处理下立刻做出判断,对机械服的动力装置释放命令,从而引发动力装置做出和人体一致的动作。”
“但即便是这样做,整个外骨骼的动作还是和人体有1秒多的延迟。
而这1秒多的延迟,仍然会让机甲外骨骼的动作像是在跳机械舞。
……
直到22世纪40年代,大夏国一名叫李灵的生物学家受到伯蒂·施罗德研究“脑电波语言”的实验启发,开始研究起了“大脑运动指令电流语言”。
伯蒂·施罗德研究“脑电波语言”的实验原理大概是这样的:
人类的思想会释放出向外发散的脑电波,甚至还有量子学家认为,这些释放出来的脑电波能够造成量子世界的“概率云坍缩”,从而让原本不确定的物质变为确定的状态,这就是“观察者效应”的原理。
这也是为什么会存在特异功能人士能够思想直接掰弯一根铁勺的原因。
所以,研究大脑这些外散的脑电波和真实想法的对应,就是研究脑电波语言。
比如,人在想“香蕉”这词汇的时候会是一个脑电波,在想“苹果”这词的时候又是另外一个脑电波。
那么将每个词汇和对应的脑电波对应起来。
也就像让每个词汇和相应的文字对应起来一样。
直到记录完这些所有单词意思所对应的脑电波,那么脑电波语言也就形成了。
而且,一个大夏国人在用中文想“苹果”和一个鹰国人在用英语单词想“apple”的时候,所发出的脑电波是一致的。
那么只要用脑机扣和网络设备直接跃过人的五感,直接将对方的脑电波语言导入到另一个人的大脑中,就实现了跨越语言和距离的对话。
而且,这种脑电波语言不会像声波一样,还需要空气这样的介质才能传播。
脑电波语言可以在太空的真空环境里畅聊无阻。
有科学家和科幻小说早就预言过:如果有高等外星文明存在,他们极大概率是直接用脑电波进行交流,因为这是人类目前所能想象的最快捷交流方式,且充满无限可能。
只不过记录人类每个单词意思所对应的脑电波是一个繁复到天文数字的工作。
所以,伯蒂·施罗德才会在获得生物学诺贝尔奖时说出那段话:
“在研究《人体大脑电磁波语言》这个课题的65年时间里,我们每天做的只不过是通过刺激一批又一批志愿者的情绪,记录他们的大脑波动曲线和身体激素指标,这样的实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的重复,重复,重复。”
“我们曾经的流水线工人没有任何区别。”
“……”
“35141874名全球志愿者,154712名工作者,65年5个月16天。”
“这些让我觉得这个研究成果能够这个奖项是当之无愧的。”
“而我个人,只不过当时昙花一现有了这个点子而已,实际上,在这65年里,我也只是某个试验点上一个流水工人而已。”
“感谢这个时代,感谢全体人类。”
……
不过,很显然,他是一个很会在这种枯燥的工作环境中找乐子的人,毕竟七个老婆不是吃素的。
……
而人体在发出运动指令的时候和人在思考时散发脑电波不同。
不同的动作指令大脑会释放不同的电信号,这些电信号通过脑神经和脊髓神经传输到相应的肌肉神经上,按照指令收缩肌肉,从而形成动作。
也就是说,大脑的动作语言和思想语言不同,那是另外一套体系。
但如果记录电脑中人的每个动作所对应的电信号,一样能够得到一套像“脑波语言”一样的“动作电信号语言”。
而李灵做的,就是得到了这套“动作电信号语言”,并做出相应的“类神经操控装置”应用在了机甲外骨骼上。
这样,当人做出一个动作时,会有一个电信号通过身体神经,作用在自己身体上做出这个动作,也会有同样一个电信号作用在机甲外骨骼类神经上做出同样的动作。
如此一来,才有了能够和身体动作一致,轻盈流畅的机甲外骨骼。
现在警卫身上穿着的“天蓝型”机甲就是这样成熟的外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