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拓边西南
汉武帝时期的开疆拓土,在西北两个方向主要是为了应对匈奴的军事威胁。汉朝需要把国防线尽可能地往前推,争取更大的防御纵深和更靠前的出发阵地。而在南方的扩张,主要是为了解决秦朝灭亡之后产生的历史遗留问题,也就是割据岭南的南越国。汉武帝没有一上来就直接把矛头指向南越,而是采取了一种迂回的策略,先对南越国的侧翼下手。
1.拓边西南的起源
汉武帝时期的对外政策,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积极。对任何事情都不是坐着干等,等待有利于自己的变化发生,而是积极地想办法,让有利于自己的变化早点发生。哪怕再微小的条件,都要加以利用。张骞通西域,起因就是一句传言。马邑之谋,起因是走私犯的个人算计。而开拓西南夷的直接起因,干脆就是因为一份酱料。
之前闽越国闹事,刘彻派韩安国和王恢出兵讨伐。王恢负责的是豫章,也就是现在的江西一带。王恢派人到南越去,企图威慑他们一下。这个出使的人是当时的鄱阳县令——唐蒙。
他到了南越,在吃饭的时候发现了问题,南越人给的饭菜里有一种叫枸酱的蜀地特产。他就问枸酱的来历,得到的答复是:在南越国的西北有一条牂牁江(今北盘江),江面很宽,大船可以直接航行到番禺(今广州)城下,东西就是从那里来的。
历史上关于枸酱到底是什么东西,争议非常多。有人认为枸酱就是把构树的叶子捣碎之后腌制而成的,口感和咖喱差不多。还有人认为枸酱就是构树的果实发酵而成的饮料,口味和格瓦斯类似。
有些人总是能在别人不注意的地方发现机遇,唐蒙就是这样的人。他完成使命,回到长安之后,就专门找了蜀地的商人了解枸酱的情况。商人们说:枸酱确实是我们蜀地的特产,是有人偷偷贩卖到夜郎国的。这个夜郎国就在牂牁江的边上,江面很宽,能行驶大船,夜郎国就经常往南越倒卖蜀地的商品。
唐蒙搜集了信息,觉得确实是个机会,就向刘彻汇报:南越国表面上臣服于汉朝,但实际上是一个独立小王国。现在从长沙郡和豫章郡攻打南越,无论是从湘水还是赣水出发,都属于逆流而上,道路很不好走。我听说夜郎国有十几万精兵,又有牂牁江可以顺流而下直达番禺,这样就可以对南越出奇制胜。而且以大汉的强大和蜀地的富裕,修几条路到夜郎国,也很容易。
刘彻同意了,加封唐蒙为中郎将,派了一千多人的军队和一万多人的运输队,跟着唐蒙去寻找夜郎国。唐蒙从成都出发,终于到了夜郎国。他先把带来的财物赏赐给夜郎国和周边的小部落,再向他们宣传汉朝的强大,经过一番操作,夜郎国表示臣服。
周边的小部落虽然觉得汉朝离得远,未必能拿自己怎么样,不过看在钱的分上,也暂时选择听唐蒙的。唐蒙返回之后,汉朝就把夜郎国改为犍为郡。
以此为起点,汉朝开始大规模开拓西南的行动。
2.西南地区地理环境概况
西南夷所处的地方,是中国地形最崎岖最复杂的地区。以云贵高原为例,94%都是山地。山地多也就算了,起伏还非常大,从400米到3500米不等,所谓“地无三里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而且云贵高原主要由石灰岩构成,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降水把地表环境改造得更加崎岖,著名的石林风景区就是这么形成的。对游客来说,这是美景;对古人来说,生活在这种环境里是非常悲催的一件事。
此外,山脉的走向和河流的走向高度一致,把云贵高原切割得一片破碎。沿河居住的还好,能沿着河谷沟通交流,横向交通则异常困难,且只要翻过一座山,就又是另外一个世界了。这种崎岖的地形严重限制了大型民族的形成,不仅如此,复杂的地形也造成了复杂的气候。
一般来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左右。越是高峻的山脉,垂直分布的特点就越明显,山上的气候可能接近温带,走到山下或许就直接进入亚热带了。因此这一地区,游牧、半游牧、农耕和原始渔猎的生产方式同时存在,各个民族和部落之间的发展水平差异非常大。居住在气候比较稳定、地势比较平坦,或者交通比较便利地区的民族,就发展到了国家形态,比如滇国和夜郎国。而环境差一些的地方,就是一群松散的小部落。环境更差一些的地方,则还停留在原始公社状态。大家各过各的,谁也不搭理谁。
面对这样的自然环境,秦汉对西南地区的开拓,全部是以修筑道路开始的。
3.秦汉对西南的开拓和道路建设
从秦昭襄王到汉武帝时期,对西南的开拓一共分为四个阶段,依靠的就是五条道路。道路修到哪里,郡县就建到哪里。
(1)秦昭襄王时期
蜀郡太守李冰修筑了都江堰之后,为了打通从成都通过岷江向长江中下游输送粮食的航道,又沿着岷江修筑了从成都到宜宾的僰道。因为这条道路通过僰人的地盘,所以叫僰道。
(2)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
秦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派将军常頞在僰道的基础上,继续向南延伸。从宜宾开始,经过高县、筠连县、盐津县、大关县,到达昭通市。这就是著名的五尺道。秦朝灭亡之后,五尺道就被废弃了。
(3)汉武帝前期
唐蒙搞定夜郎国之后,组织好几万人修筑通往犍为郡的道路。这条道路的前半段利用了重新整修的五尺道,然后从今大关县开始向东修筑新的道路。沿着现在的彝良县、镇雄县、毕节、六盘水,到达六枝特区,再沿着今天的南广河、横江到达北盘江流域。这就是南夷道,也叫唐蒙道。
这条道路宽十几米,绵延一千多里,使用寿命长,至少在几百年后的北魏时期,这条道路还能通行。或许是对质量要求太高,又或者是工期太紧,很多人死于施工,剩下的人也开始逃跑,导致巴蜀地区局势动荡,刘彻不得不派遣担任郎官的司马相如去平息众怒。
当时的西夷部落听说南夷部落向汉朝臣服之后得了很多好处,也都向汉朝要求归顺。刘彻又任命司马相如担任中郎将去处理这些事。为了沟通这些部落,司马相如开始从成都往西修筑新的道路。
从成都开始,经过邛崃、芦山、荥经,到达汉源,然后沿着青衣江、鲜水河、大渡河、甘洛,过冕宁、安江河,抵达西昌,这就是西夷道,也叫零关道。在这几条主要道路中,海拔最高的一条,大体就是现在成都到西昌段的京昆高速。
本来司马相如还想继续往前修,但是遭到丞相公孙弘的反对。鉴于对匈奴的战争越打越大,为了不分散力量,刘彻只好暂停了对西南夷的行动。
(4)汉武帝后期
张骞出使西域归来之后,向刘彻报告说:西南地区存在一条从蜀郡经过西南夷到达身毒(今印度)的通道。刘彻决心打通这条通道,就在今天的云南境内修筑了博南山道,也就是今天杭瑞高速永平到保山段。
虽然到身毒的通道最终没有打通,但是到此为止,以秦五尺道为基础,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汉朝已经在西南夷地区构筑了有效的交通网,并且先后设立了八个郡:沈黎郡、汶山郡、犍为郡、牂牁郡、武都郡、越嶲郡、零陵郡、益州郡。
4.夜郎自大的由来
汉朝经营西南夷的核心据点是滇国和夜郎国。
滇国位于今天云南的滇池地区,夜郎国的面积比滇国大一些,现在的贵州省除了东北部之外,都是夜郎国的范围。滇国是楚国将军庄蹻建立的国家,后来受到汉朝的册封。历史上,虽然夜郎国和滇国都不知天高地厚,不了解外界情况,但是首先说出“汉与我孰大”这句名言的,是滇王而不是夜郎人。只不过滇国自大,不如夜郎自大说着顺口,所以这个没见识的黑锅,夜郎国也就一口气背了几千年。
5.汉朝对西南地区的统治策略
汉朝对西南夷地区的新郡县,采取的是羁縻政策。羁縻的意思原本是操控牛马的笼头和绳子,这个政策主要是在没有足够力量的时候,把一个地区维持在汉朝的体系内,但不过多干涉他们的发展。史书上说“以其故俗治,毋赋税”,即不改变当地部落的风俗习惯,不向他们收税,同时给这些部落首脑很多赏赐,让他们接受汉朝的统治。
在控制了主要交通线和据点之后,汉朝开始不间断地向西南夷地区移民。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的同时,加快和当地人民的交流和融合。在具备一定人口基础之后,就开始建立驿站系统和城市,实现对土地的永久性控制,逐步把羁縻郡县变成实际控制的郡县。在这个过程中,为了维持新郡县的生存,内地的郡县,比如南阳郡和汉中郡,也对这些新设立的郡县,进行了对口支援。
当然,这个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除了恶劣的自然条件之外,还会受到西南夷部落的攻击,时不时地就会有叛乱发生。
到了公元前112年,借着讨伐南越的机会,汉朝大举用兵,一口气降服了西南夷地区所有不顺服的小国和部落。
总体上,汉朝对南夷地区的开拓是很成功的,但是在西夷地区一直不太顺利。没办法,要克服横断山脉和青藏高原对交通造成的困难,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里有两个数据,大家体会一下那里的自然条件。川藏铁路,全长1800多公里,光是隧道和桥梁就要修建14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难建的铁路之一。
汉武帝时期对西南夷地区的开拓,为后代对大西南地区的开发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对西南夷道的建设,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云贵川地区的很多重要道路,就是在原来西南夷道的基础上修建的。开拓西南夷地区,拓展了四川盆地的外部纵深,让西南地区形成了以成都平原为核心的战略大后方。
在整个开拓西南的过程中,反对的声音就一直没断过。对此,实际参与开拓工作的司马相如在他的《难蜀父老》里进行了反驳:“使疏逖不闭,昒爽暗昧得耀乎光明”“遐迩一体,中外禔福。”意思是说,让远方的人也能见到新的世界,让被愚昧和黑暗蒙蔽的人也能有光明的出路。不论远近,所有人都能得到幸福。
6.开拓大西南对中国的意义
对国家的整体战略规划来说,很多事情是没有近期收益的,但还是要几十年如一日地进行投入。之所以要忍受眼下的付出甚至牺牲,主要是因为无论古今中外,有些事情祖先如果没有完成,后代子孙可能就永远没有机会了。有些难题祖先如果没有解决,后代子孙就要付出血的代价。所谓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不管是打通西域还是开拓西南夷地区,都是持续了几十年的大工程。它们对国家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才能显现出来。就在汉朝的使者和筑路队深入大西南群山丛林的时候,汉朝总结了马邑之战的教训,又策划了针对匈奴的新战役,这就是龙城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