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平天下在治国
【原文】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戮矣!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解读】平治天下在治理好国家。关键是作为君王要以德立极,建树自己行仁义尊人伦的道德规矩的表率模范形象,这就是所谓“君子有絜矩之道”,得道则得民心,得民心则得众,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得民心才能得天下。
原文两段,突出讲君王行仁义、尽人伦、建树絜矩之道。
平定天下在治理国家,要行仁义,尽人伦。君王孝敬老人,国民就会兴起孝敬老人的风气;君王尊敬兄长,国民就会兴起尊敬长上的风气;君王怜恤孤独,国民就不会抛弃那些无依无靠的人。君王发政施仁,行仁义尽人伦,就为全国人民树立了仁义、人伦道德规矩的榜样。
厌恶上级对你的某些言行,你就不要以这些言行去对待你的下级;厌恶下级对你的某些言行,你就不要以这些言行去对待你的上级。对前后左右(周围)的人也一样,将心比心,以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说我们自己要做仁义人伦道德规矩的模范。
原文还引用了《诗经》的三篇歌词,很切本章主旨。
《诗经·小雅·南山有台》:“善良仁厚的君王,您是天下百姓的父母。”百姓喜欢的你喜欢,百姓厌恶的你厌恶(忧以天下,乐以天下,与民同心),这样才叫天下百姓的父母。
《诗经·小雅·节南山》是一首抨击幽王及太师尹氏罪恶的诗:“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尹师,民俱尔瞻。”拔地而起的南山,峭岩高峻,权势显赫的尹太师,百姓都愤怒地看着你。操持国政大权,要戒慎恐惧,要小心点啊!违逆百姓的心愿,祸国殃民一定会被天下百姓杀掉。
《诗经·大雅·文王》是周文王的颂歌,特别提醒人们要以殷商灭亡为鉴,永配天命。“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鉴于殷,峻命不易。”殷商未失民心的时候,还能恪守上天的明命(后来不尊天命,德不配位,就灭亡了),要以殷商的灭亡为教训,天命授予不容易啊!要修身进德,建树絜矩之道,恪守天命,才会得到百姓的拥护。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得民心得天下。